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2021-01-15 金值財富

勤勞創造價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東山,歡迎來到金值成長。

股票市場每一筆交易的背後都對應著每一個投資人,每一個投資人在進行交易時,其選擇的交易時間、交易時機、交易目的、交易金額、交易數量等等都不盡相同,可謂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主張,各有各的一套理論,但不管你採用遵循何種理論,採用何種方式,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股票的交易賺取利潤,獲得收益。如果僅以結論為評判標準的話,那麼中國投資人目前的戰績不可謂不慘烈,投資虧損、甚至傾家蕩產的人比比皆是。

按照目前A股市場比較主流的交易統計結果來看,「一賺二平七虧損」的戰績比例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映出中國投資者的投資能力和收益水平,甚至部分投資機構在基於不賠錢就等於賺錢的理論上給出的數據是「二賺八虧損」,呈現明顯的「二八定律」,不難發現,虧損的投資者的比例遠遠高於盈利投資者的數量,股市對於更多的投資者而言就是傷心地,而這部分投資者被股市和機構冠以「韭菜」的名號,前僕後繼的湧入市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得到股市投資的真諦,攫取人生的巨額財富,成為傑出的股市投資者。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為什麼中國股市會有這麼多的普通投資者成為市場和機構輪流收割的資金「韭菜」,為什麼眾多交易者從事股票交易數年甚至數十年依舊是以虧損為準,即使偶有小賺但最終又加倍歸還於市場,是能力問題、心態問題還是市場本身問題、各別上市公司的問題;為什麼有的投資者在市場行情觸底的時候沉著冷靜,而有的投資者卻異常恐懼;為什麼有的投資者在市場行情大好的時候迅速離場,而有的卻愈加瘋狂,本章節我們將從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和非理性的投資行為兩個方面來深入探討。

任何投資人在其進行投資決策時都自認為是理性的,但這種理性按照結果來看就是相對理性或者說是不理性,甚至是非常感性的。我身邊有很多投資朋友在進行交易決策時就是基於一個消息、一個建議、一篇新聞或者其關注股票的一次快速上漲或快速下跌而進行的,從開始做決策到執行決策有時甚至不到5分鐘,而且還能夠對自己的交易行為和交易基礎理論言之鑿鑿,信心滿滿,大有傳道受業解惑的姿態。從市場短期來看,或許這樣的交易行為是理性的,但放到市場長期或者從最初的選股角度來看這樣的行為就不一定是理性的,更多的是盲目和從眾,帶有濃厚的博弈色彩。

「二八定律」不僅是股市的勝負值,更是理性投資者和非理性投資者的分界線

「二八定律」也被稱之為巴萊多定律,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並被後人命名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佔其中一小部分的約為20%,但卻是影響事件的主要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因為被稱之為「二八定律」。1897年,巴萊多在對19世紀英國社會各階層的財富和收益統計分析是發現,80%的社會財富集中於20%的富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社會財富的20%,這也是大數據統計的早期應用成果。「二八定律」後期逐步在經濟社會的各行各業得到驗證和運用,比如20%的品牌佔有80%的市場份額;20%的產業和20%的顧客承擔了企業約80%的營業額,同時帶來80%的企業利潤;20%的公務員承擔了80%以上的政府工作;20%的精英針對80%的普通人進行決策,而執行是由80%的人來完成等等。由於大多數行業遵循「二八定律」,勢必造成社會財富的呈現「二八定律」,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經濟結構和個人財富結構勢必呈現金字塔型,開始出現階層分化並進一步固化,貧富差距也將日益嚴重,20%的精英階層會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和金錢財富,逐步影響甚至掌控部分行業和市場。例如,當你將100萬資金投入股票市場,不會對絕大多數股票走勢和價格產生任何影響;但當你將1億資金投入股票市場時,幾乎可以對95%以上的股票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可以操控絕大部分中小市值的股票走勢和交易價格。所謂強者恆強,弱肉強食的終極生存法則會體現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就其所佔比例和成果而言幾乎都遵循著「二八定律」。

不變的是「二八定律」,變化的「二八定律」的角色轉換

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理論學習到逐步實踐驗證,從弱小走向強大,當然也有眾多的優秀投資者從神壇跌落凡間,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資本市場猶如一個完整的生態圈,每天都經歷著優勝劣汰,自我淨化,始終保持著「二八定律」的自然法則,唯有「二八」當中的投資者在時時刻刻發生著變化,這是規律,由資本市場的屬性和投資者的智慧和決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如果你想從資本市場獲取收益,在交易中贏得財富,那麼首先你必須要突破「八」的群體,擺脫「韭菜」的標籤,有目標的開始思考如何進入「二」的股市投資精英階層。而何如打破「二八定律」屏障必須是所有投資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我們要審視自己多年的投資帳戶,看看截止到目前你的投資收益是正還是負,如果是正,那麼平攤到每一年計算出你的年化收益率是否超過了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是否跑贏了CPI;如果是否,那麼請認真計算出每一筆交易導致的虧損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當初的投資決策又是依據什麼而制定的,是理性分析的佔比大,還是感性衝動的佔比大。當然,如果你目前是盈利狀態並不一定代表你的交易就是理性的,畢竟在牛市行情背景下,市場中各類「股神」的比例還是非常的高;如果你目前的帳戶狀態為負,也並不一定代表你的交易就是非理性的,因為短期內市場的波動是無法預測,即使是在熊市的最底部,我相信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準確的預測出相應的股指點數或者某隻股票的價格。因此當前投資帳戶的成績是一個初步的判斷標準,如果損失超過50%,那麼你的投資戰略一定出現了問題;如果你的盈利階段性超過50%,甚至是100%,但沒有跨過牛熊周期或者綜合按照年化收益沒有達到5%-15%左右,那麼你的投資戰略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投資決策也不一定是理性的。例如,2014年6月,上證指數最低值為2010.53,2015年6月,上證指數的最大值為5178.19,一年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157%,在這個階段如果你的投資收益超過100%是比較正常,說的準確是大概率事件,但這不足以證明你的交易就是理性的。因此當前這樣的分析是必要的,只有發現問題我們才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讓財富離不開你的技巧:掌握二八定律
    實際上,巴菲特有90%的財富,是來自於10項關鍵的投資,很多企業絕大部分的利潤,只來自於其中一小部分的關鍵客戶。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這些不平衡現象,我們可以用一條著名的定律來解釋,那就是二八定律。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二八定律,以及二八定律對我們的啟示。
  • 百味財經孫夢洋:投資中的「二八定律」!交易宇宙與體系!
    所有投資者都在自己的交易宇宙中不斷翻轉。投資是很個人的事,每個決定都應該是慎重考慮後的選擇,不用懷疑,也不用後悔,相信自己的判斷,無論結果好壞。不少人羨慕別人的投資總是獲利,卻看不到自身投資中的缺點,總想著這單要拿多少利潤,卻忘了投資市場的本質,有人賺必有人虧,更殘酷的是,賺的人往往佔少數,少數中的散戶佔比更低,投資市場同樣符合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名帕累託法則,形容不平衡現象,不平等關係。
  • 什麼是股市二八現象?二八定律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股市二八現象?二八行情是將二八定律延伸至股票市場行情的應用描述,在股票市場行情中,二八現象一般指佔二成的股票品種持續上漲,另外佔八成的股票卻持續下跌的現象。什麼是股市二八現象當股市出現二八這種行情時,佔市場二成的大盤藍籌股上漲,而其他八成的中小市值的股票卻在跌
  • 扒一扒手遊行業裡的那些二八定律
    通過資料與調查,他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不止是英國,其他國家也一樣存在著這種微妙的關係——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二八定律「。這個定律同樣也適用於各個行業各個方面。  那麼在手遊行業裡暗藏著哪些二八定律呢?首先,行業前20%的遊戲獲取了付費用戶市場八成的收入。
  • 這才是真正的投資思維:利用「二八定律」賺錢,我整整讀了10遍!
    許多人都知道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名帕累託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  帕累託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比如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20%的產品或者客戶帶來80%的銷售等等。  當然從統計學上來說,這些不平等關係中,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這裡的二八隻是指代這種不平衡的現象。
  • 看懂樓市的二八定律,抓住杭州灣新區,賺取開年第一金
    二八定律,指:20%的人手裡掌握著80%的資產。 你品品,是不是真理? 其實,在樓市中也存在一條看不見的二八定律: 20%的人買了80%人覺得不值的地方,漲價後再賣給那80%的人!
  • 學會二八定律,迅速提升人脈!
    二八定律,又稱80/20定律,帕累託定律,又稱巴萊特定律,最省力定律,不平衡原理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和企業管理等領域。它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事物中,最重要的一個只佔一小部分,大約20%,其餘的80%,雖然佔大多數,卻是次要的,所以它也叫做二八定律。在我們的人脈圈中,誰是20%的關鍵人脈?我的回答是:和我們有不同資源的人。然而,我想討論的不是這個具體的答案,而是為什麼——在很多領域都有二八定律?例如,20%的人擁有80%的錢,20%的顧客帶來80%的利潤,20%的品牌佔據80%的市場……為什麼?
  • 反向跟單——二八定律
    在任何一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的20%,其餘80%儘管是大多數,卻是次要的!—帕洛特法則即二八法則,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什麼是二八法則呢?我們看一看身邊有哪些二八定律呢?公司人才結構是二八,親朋好友混的好的是二八,生意總量存活率是二八等等。我們要想真正認知二八現象,就要通過不同維度去透析它。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國家,可能我們更喜歡用命運來形容二八分布,因此我認為不能用傳統認知去單一理解,而我更覺得我們能取得的成就80%要靠努力,20%要靠天分。
  • 樓市二八定律:20%的人決定80%的房價,只要有人抱怨,房價就會上漲
    在解釋房價會暴漲的根本原因之前,小編先來和大家普及一下著名的「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叫把萊特定律,使用的學科十分廣泛。當其應用在經濟學家中,就可以被解釋為:20%的人手裡掌握著80%的財富。通俗地說,就是有這樣兩種人,第一種佔了80%,擁有20%的財富; 第二種只佔20%,卻掌握80%的財富。
  • 知識點科普:交易的二八定律是什麼?和黃金分割線有什麼不同?
    二八定律在交易市場的含義很簡單:80%的交易者虧損,20%的交易者盈利,市場上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小部分人賺走了。這個定律看起來很不公平,但現實世界也沒有什麼公平可言。最早總結出這一定律的人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所以二八定律也叫做帕累託法則。
  • 理性規劃 | 王富海:二八定律與理性規劃
    大量的城市色彩案例研究表明,城市中面積最大的區域往往不是一個城市對外來者的重點印象區域,反而是那些功能、區位、環境比較特殊的小面積區域決定了人們對城市色彩的整體印象。因此,二八定律可作為城市色彩規劃中的主要控制法則(韓冬)[3]。可見,城市規划行業也自覺不自覺地應用到了二八定律,甚至規划行業工作對象與工作方法的關鍵選擇,也十分契合二八定律。
  • 「蛇打七寸」勝於「事必躬親」,用「二八定律」抓關鍵!
    通過對這些事實的大量研究,帕累託最終發現,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表現得十分不平衡。其中,20%的人竟然佔據有80%的社會財富。在帕累託發現這一經濟模式之後, 人們又陸陸續續在其他領城發現了同樣的現象。雖然這種不平衡關係也並非每次都恰好停留在20%與80%的分界線上,但「二八定律」的稱呼也沿用了下來。
  • 驚人的最新的「二八定律」,句句經典至極!看後你會明白很多道理
    這套廣為人知的理論便是經典的「二八定律」,又稱「帕累託定律」。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注意到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便開始研究這一模式,結果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部分只佔了20%,其餘的80%雖然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可以解決的問題:時間管理問題、重點客戶問題、財富分配問題、資源分配問題、核心產品問題、關鍵人才問題、核心利潤問題、個人幸福問題等等。
  • 【專欄】活用「二八定律」,讓工程機械代理商發展事半功倍
    二八定律又被稱為帕累託法則(Pareto’s principle),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帕累託發現,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比如:大部分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
  • 有個定律是二八定律,房產也沒逃過這個定律
    在這個時候你去買房子,你就會省下很多錢,現實生活中朋友在今年買了房子,比他在往年買的房子同等價位省出了將近50萬。所以你有錢不能馬上買房子,也要看到市場的低迷的時候,你再去買的房子,這樣你的決定才是正確的,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你就能給你的財富實現大力的提升。
  • 吃定男人心的技巧:二八定律
    其實,想得到男人的獨寵,可能需要的不是給予男人多少東西,也不是盡力去討好他,倘若你掌握了「二八定律」,說不定可以事半功倍,男人會漸漸懂你,你會慢慢地融化他的心。二八定律,是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在偶然間發現的,這個定律的大致意思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佔2成;其餘8成儘管是多數,卻不是重要的。
  • 二八定律:賺錢和晉升一定要了解,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二八定律是一個別名特別多的定律,其實這也體現了它的重要性。別名有:80/20定律、帕累託法則、巴萊特定律、朱倫法則、關鍵少數法則、不重要多數法則、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二八定律的由來是這樣的,帕累託偶然注意到了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經過研究調查,擁有了數據後,他發現大部分的財富都到了少數人的手裡。
  • 頂尖投資大佬23個經典投資定律:成功的炒股都是反人性!
    下面23條定律,希望對投資者有幫助:1.二八定律「不重要因素佔80%,重要因素只佔20%,但這20%的重要因素對全局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個就是二八定律。在股市中二八定律在許多地方有體現:80%的投資者只想著怎麼賺錢,僅有20%的投資者考慮到賠錢時的應變策略。
  • 麥肯錫成功法則:二八定律都知道,想成功?先學會規劃
    值得好奇的是,他們對二八定律有著極為狂熱的偏執,認為掌握二八定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01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二八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根據「二八定律」, 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數, 就能控制全局。生活中「二八定律」普遍存在, 比如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顧客; 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80%的看電視時間花在20%的節目上; 80%的飲食重複20%的食譜。
  • 用二八定律看辦事效率,你是二,還是八?此文能給你有所啟發!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專欄專欄中,我將為大家分享職場中100個實用的思維框架模型,並整理PPT、思維導圖,從戰略思維,到戰術思維,再到具體方法、工具,全方位解析聰明人的工作方法。像精英們一樣,你也能練就高效,快樂生活!為何,我知道了二八定律,可我一直還是那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