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種樹排行榜」 明太祖朱元璋高居榜首

2021-01-14 鳳凰江蘇

原標題:皇帝種樹蠻拼的

導讀:一向重視農業生產的漢文帝、漢景帝父子對種樹這事當然也不含糊,曾九次頒布勸民植樹之詔:「多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翻閱史冊,不難發現,一些封建帝王在種樹這事上居然也是「蠻拼的」。

世人印象中,「焚書坑儒」的秦始皇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但其允許存世刊印的書目中卻有種樹的書籍。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在修建馳道(即今天的國道)時,路旁每隔7米就要種一棵樹,這估計是中國最早的「綠化帶」了。

一向重視農業生產的漢文帝、漢景帝父子對種樹這事當然也不含糊,曾九次頒布勸民植樹之詔:「多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而南北朝時的北魏孝文帝,這位以「漢化改革」著稱的鮮卑族皇帝,不僅給百姓分田植樹,連樹的品種、數量及栽種時間都有詳細規定。

今人每稱柳樹,總不覺與「楊」並提,卻鮮知此美稱源於隋煬帝。在下令開鑿通濟渠後,他接受大臣虞世基的建議,帶頭在運河兩岸栽植柳樹,並御書賜柳樹姓「楊」。同時,他還大行獎勵之策,「柳一株、賞一縑」,縑就是雙絲的細絹,這個賞賜可不薄。

宋太祖將植樹實績與官員考核直接「掛鈎」,政績斐然者直接「晉升一級」。相較於趙匡胤的「正面倡導」,元世祖忽必烈的政策可就讓官員們誠惶誠恐了,他也是中國第一個將植樹立法的帝王。他要求各級官吏每年都要上報種樹情況,對於失職或弄虛作假的則按法律論罪。這樣的規定,旅行家馬可·波羅大為讚賞,並不忘在文章中「點讚」。

如果有人排「帝王種樹排行榜」的話,明太祖朱元璋當居榜首。這位「放牛皇帝」很有經濟頭腦,一上任就大力發展「經果林」,「令天下廣植。凡民戶有田者,須種桑麻、慄棗各二百株」。他還鼓勵利用荒山閒地造林,實行「免稅」政策,樹木成材後歸種樹者。而對於砍伐、偷盜樹木者,一律治罪,絕不手軟。在他推動下,大明朝種樹成風,全國種樹規模在10億株以上,僅南京鐘山一帶就種了50餘萬棵梧桐樹、棕櫚樹,他自己也由此獲得了「種樹皇帝」的雅號。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為什麼長著張「鞋拔子臉」
    碑文所描繪的朱元璋,生著長而茂密的龍鬚,脖子上的奇骨,隱然上行,直到頭頂。這是朱棣第二次為父親搞「形象建設」。他包裝出的這副異相,正是一張威嚴的「龍顏」。 到此為止,朱元璋的御容,已經顯出奇異特徵,但還不算太偏:兩頰沒有黑麻子,「龍骨」也只是微微隆起。而到了明中期,民間開始在「龍顏」基礎上「添油加醋」,開啟了一系列自由創作。
  • 百億票房男配角排行榜,斯坦·李高居榜首,寧浩第二雷佳音第四
    百億票房男配角的排行榜則更加有趣。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數據,已故漫威之父斯坦·李以238.03億票房高居榜首,導演寧浩以143.17億票房位居第二,常住中國的法國男演員勃小龍142.16億名列第三,雷佳音138.06億第四。
  • 「天象示變,災異可弭」,剖析朱元璋為何重視天文曆法的發展?
    明太祖朱元璋對星象的看法在歷代帝王中是首屈一指的。由于堅信「天人感應」的理論,太祖在對待天文曆法有著獨特的認知,而且以實際行動推動了明代天文曆法的進步。六月,楚王朱楨和湘王朱栢前往西南剿匪,但朱元璋發現,七月的時候金星未明,貿然出兵的話可能會傷亡慘重。但經過天文的推演之後,發現金星將會於十月顯露出來。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朱元璋改變了自己的軍事部署,並於十月一舉殲滅了西南匪徒,穩定了西南政事。而十月的星象也的確顯示金星異常光亮。
  • 朱元璋後人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是誰抄襲誰?
    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了,因為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眾多兒子的名字可謂是基本一致。所以朱元璋又被稱之為「中國元素周期表之父」。 和元素周期表「重名」的朱家 在朱元璋出生的時候,由於家裡沒文化,又沒錢請人起名,於是只好按照家族輩分的排名,給他起了個朱重八的名字。
  • 一代傳奇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一步一步走到鐵血帝王
    但是劉邦至少還當過小官,況且還認識些字,朱元璋什麼都不是啊。毛主席也是農民出生,可是他是富農階層啊,而且學識淵博。 而朱元璋一個要飯的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除了本身聰明的頭腦外,大部分還是運氣,當然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鐵血帝王第一步:明教朱元璋17歲那年,家鄉瘟疫,親戚朋友基本全死了。
  • 朱重八為何改名朱元璋?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文/晚風暮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草根逆襲為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貧寒,和當時無數普通人一樣,都採用數字取名。朱重八參加反元義軍後,經過深思熟慮,改名為朱元璋。「朱」為姓不變,與「誅」同音,「元」指的就是元朝,而「璋」則是古代的一種玉器,極為鋒利,《說文》記載:「璋,剡上為圭,半圭為璋」。朱元璋三個字就是「誅元璋」,即把自己當做誅滅元朝的利器,表現出與元朝勢不兩立的決心!與當時大多數義軍成員一樣,朱重八和元朝也有刻骨銘心的仇恨!
  • 明宣宗駕崩後,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爺裡選擇一個繼任者?
    先看這個: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明祖訓》規定:「立嗣必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不尊此訓,非我子孫。」看到了吧?這份祖訓,是大明自朱元璋以下諸位帝王、宗藩頭上懸著的利劍,不尊此訓,非我子孫——既然非我子孫,自然更沒有皇位繼承權了,所以誰敢違抗!
  • 中國十大傑出皇帝排行,毛主席對朱元璋評價頗高
    直到700年後,看誰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平生最佩服的三個帝王,除了爺爺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第七名:一代布衣----明太祖朱元璋1964年5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這段話可視為毛澤東對明史的整體印象和基本評價,朱元璋與朱棣評價最佳,其他次之甚至不屑一顧。
  • 朱棣自比唐太宗,其實卻是朱元璋轉世
    但他們不知,朱棣雖然嘴裡嚷嚷說要做唐太宗,實際上卻是明太祖朱元璋再世。可以說,是個權力欲極強、非常殘忍非常保守的暴君。史學家對他的評論,多有「恣行誅戮」之語。這個人隨意殺人,弒殺成性。他殺建文帝舊臣方孝孺,株連十族,一下子殺了873人,一人惹怒了他,800多人要跟著一起死。
  •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說是明太祖朱元璋
    圖一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剛跟隨郭子興起事時朱元璋,不過只是一個十夫長。然而,後來卻開創了一個朝代。兩個多世紀的明王朝何以能夠延續?我認為應該歸功於朱元璋。因為整個王朝的統治秩序基本上都是朱元璋設立的。而且,朱元璋在位之時,整個王朝在軍事、財政、官僚隊伍等方面都保持了較高的水準。在維持天子權力方面,胡惟庸案爆發後,朱元璋果斷撤銷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同時規定太監不得習文學字,防止宦官幹涉朝政。可以說集天下權力於天子一人之手,天子之下,皆為權力分享。
  • 大明皇室輩分的二十字世系:強迫症晚期患者明太祖朱元璋的傑作
    前言:筆者在曾經的一篇文章中,講到了明太祖第二十五子伊厲王朱的生平故事。朱死後,其子朱顒炔襲封伊王。當時有一位讀者在評論中質疑筆者,說朱元璋的孫子不是「高」字輩麼,怎麼變成「顒」字輩了呢?筆者為此特地解釋說朱顒炔是朱,而並非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本以為這樣解釋應該很清楚了,結果還是有人繼續質疑筆者是否理解原來的提問者是什麼意思。
  • 朱元璋微服私訪,7歲馬夫說了一句話,讓他高興得找不著北!
    朱元璋微服私訪,7歲馬夫說了一句話,讓他高興得找不著北! 朱元璋的童年頗為悽慘,家境貧窮,父母早亡,無錢買棺木下葬,只能向地主劉德借錢,但劉德又不肯借,幸有地主劉德的哥哥劉繼祖好心施捨銀兩,才有錢讓父母入土為安。劉繼祖的大恩大德,朱元璋永銘記於心。
  • 朱元璋:進行防禦性戰爭和主動攻擊,打擊元蒙殘餘勢力
    洪武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北伐,8月,明軍進入大都城(今北京),元順帝北逃,元朝滅亡。但元的殘餘勢力對明帝國北部邊疆仍是很大的威脅。明廷為鞏固國防,必須對元蒙殘餘勢力進行有效的防禦。洪武3年(1370年)春,明太祖委派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鄧愈、湯和亦為左、右副將軍,北徵沙漠,打擊蒙元餘兵。這次出兵戰線很長,西起今甘肅一帶,東至今北京以北,分別在定安、寧夏、野狐嶺等地給予蒙古勢力以打擊。
  • 朱元璋力排眾議,堅持分封藩王,背後有著怎樣的深謀遠慮?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在與其謀士們總結歷史上治亂興衰的經驗時,一致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於是以前朝為鑑,決定建藩。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決定並不能代表所有後代,之後的明朝歷史中,造反的藩王還是有不少。二是跟朱元璋出身有關,他從小吃苦長大,不想再讓子孫後代吃苦,就分封各地養著他們。當初朱元璋提出分封藩王,臣僚們就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對於臣僚提出的宗室分封過濫會導致類似於七國之亂的時候,朱元璋的看法有所不同。
  • 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原標題: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在中國歷史上,「秦漢」、「隋唐」、「元明」這三個時期非常相似。秦、隋、元是三個非常強勢的帝國, 其滅亡的方式都是因為農民起義,而後,漢、唐、明三個大一統王朝取而代之。秦朝滅亡時,秦三世子嬰被項羽所殺。
  • 朱元璋的下葬過程,讓人不寒而慄!
    作者在他的《中國人盜墓史》和其他書中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作者後來想了想,覺得很奇怪,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哪裡。你給誰看了這個?根據朱元璋死后妃子被殺的事實,那些棺材裡可能裝滿了被殺的後宮美女。 殉葬本是秦漢以前的喪葬制度,活活殺死者身邊的妃妾新侍,到陰間給死者站崗放哨當「服務員」。
  •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酒醒後做了一事,朱元璋放心了
    ,不離不棄,是實實在在的開國功臣,然而朱元璋同樣對他留了心眼,為了「考驗」徐達,朱元璋故意把他灌醉後抬上龍床,後來發生了什麼? 但在帝王眼裡,哪裡有對一個人完全放心的時候,一次徐達大勝歸來,慶功宴上,朱元璋故意將其灌醉,然後讓人把他抬上龍床
  • 漢人最悲催帝王,頭骨被當做酒杯百年,朱元璋捧在手心,唏噓不已
    但是要說最慘的,還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名不見經傳的宋理宗,他的遭遇完全可以當選「史上最悲催帝王」。 宋理宗趙昀,原名趙與莒,他的身世和三國劉備一樣,都是非常疏遠的皇室宗親,祖上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一脈,由於趙德昭沒有繼承皇位,他的子孫後代到了南宋中後其已經與平民無異。但是他比劉備運氣要好很多,劉備拼了多半才當上皇帝,趙昀卻是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給砸住了。
  • 朱元璋的「元素周期表」裡,湖南藩王未上榜
    在湖南,明王朝一共封了八系藩王和一系郡藩,與山東數量同等,但當時的湖南屬於湖廣布政司,加上湖北,算下來一共是21位,是整個明王朝分封藩王最多的地區,他們多舛的命運,與這個存在276年的王朝同步沉浮,可謂是「悲欣交集」。
  • 復旦大學發布中國醫院排行榜:北京協和,四川華西位居榜首!
    復旦大學作為我國的醫學頂級強校,除了在醫學領域內有著非常出色的成果之外,復旦大學也致力於對我國醫學發展的評價,在每年復旦大學都會發布和醫學相關的一些榜單,其中中國醫院排行榜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一個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