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為何改名朱元璋?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2021-01-16 指縫間的歷史

文/晚風暮雨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草根逆襲為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貧寒,和當時無數普通人一樣,都採用數字取名。

朱元璋畫像

以數字取名,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朝廷限制,據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記載:「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

其次是文化程度低,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也馬上治天下,不重視普及文化教育,普通百姓識字者極少,只能用數字取名。

朱重八五世祖名叫朱仲八,妻子陳氏,生三子: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

四世祖朱百六,妻子胡氏,生二子:朱四五、朱四九;

曾祖父朱四九,妻子侯氏,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祖父朱初一,妻子王氏,生二子:朱五一、朱五四;

父親朱五四,妻子陳氏,生四子: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

伯父朱五一,生四子: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

元朝建立,統治中原不到一百年,按照年代計算,朱重八的五世祖、四世祖應當出生在宋朝,經歷過宋朝滅亡和元朝建立的過程,他們在文化登峰造極的宋朝,也用數字起名,可見文化程度確實有限。

明朝開國功臣「開平王」常遇春,曾祖父叫常四三,祖父叫常重五,父親叫常六六,也是數字取名。

朱重八參加反元義軍後,經過深思熟慮,改名為朱元璋。

「朱」為姓不變,與「誅」同音,「元」指的就是元朝,而「璋」則是古代的一種玉器,極為鋒利,《說文》記載:「璋,剡上為圭,半圭為璋」。

朱元璋三個字就是「誅元璋」,即把自己當做誅滅元朝的利器,表現出與元朝勢不兩立的決心!

與當時大多數義軍成員一樣,朱重八和元朝也有刻骨銘心的仇恨!

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淮北一帶大旱,瘟疫流行,朝廷撥銀糧賑災,但經過各級官員層層盤剝,到受災百姓手中時,僅剩下可憐的一星半點,根本不夠餬口。

一個月之內,朱重八的父、母、大哥、侄子,四位親人因飢餓而死,大哥的遺孀帶著女兒回了娘家,二哥朱重六夫婦外出逃難,三個朱重七入贅到嶽父家。

原本的大家庭只剩下17歲的朱重八一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

幾個月後,在鄰居汪大娘的引薦下,朱重八到黃覺寺出家為僧,但入寺未及兩月,災荒加劇,朱重八被寺院主持派出化緣。

朱重八從鳳陽出發,向南到合肥,折向西,到固始、信陽,又往北到汝州、陳州,東經鹿邑、亳州,到潁州,再從潁州返回濠州。

整整4年,朱重八一直在淮西一帶遊食,所謂遊食,其實就是四處逃犯,等於朱重八同時體驗了和尚與乞丐的這兩種身份的生活。

朱重八發跡之後,在寫《皇陵碑》時,提到了這段悲慘的生活:「眾各為計,雲水飄颺。我何作為,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蹌,仰穹崖崔嵬而倚壁,聽猿啼夜月而悽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徜徉,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若沸湯。」

在遊食的生涯中,朱元璋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尤其是接觸到了反元義軍首領彭瑩玉的門徒,對已經腐爛到骨子裡的元朝有了清醒的認識。

朱重八回到黃覺寺後,繼續僧人的生活,一天,童年玩伴湯和來信,請他一起參加反元義軍,朱重八沒有立即做決定,還在猶豫不決。

至正十二年三月的一天,朱重八有事外出,回來時發現寺廟已經被燒成廢墟,原來,一支路過此地到濠州鎮壓起義的元軍路過,一把火將寺廟給燒了。

失去棲身之地的朱重八走投無路,到濠州投奔好友湯和,參加反元義軍,不久,改名為朱元璋。

經過多年拼殺,朱元璋終於在公元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明太祖畫像

朱元璋稱帝之後,又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朱興宗,不僅如此,還給已經去世多年的祖先、父親和哥哥們改名。

父親朱五四被改為朱世珍,大哥朱重四改為朱興隆,二哥朱重六改為朱興盛,三哥朱重七改為朱興祖,再加上自己朱興宗,兄弟四人的名字連起來就是:隆盛祖宗!

參考資料:《春在堂隨筆中》、《說文》、《明光出了個朱元璋》、《皇陵碑》

相關焦點

  • 朱重八為什麼要改名朱元璋,有何深意?
    朱元璋生於元朝泰定五年(1328年)舊曆的九月十八,並不是傳說的八月初八,此時元朝已建立57年,距離朱元璋宣告元朝滅亡還有40年。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為什麼有這麼土的名字?這裡還有一個原因,朱元璋出生時,父親45歲、母親43歲,父母年齡加起來正好88歲,所以正好重八。1352年,25歲的朱重八應同鄉湯和之邀,在百般思考之後,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兩個月後,表現出色的朱重八即升為親兵九夫長,相當於現在的部隊的班長吧,再小的官也是個官,當官了,名字也要改一改,畢竟叫朱重八太土了。朱重八考慮來考慮去,決定改名朱元璋。
  • 朱元璋原名為何叫朱重八,原因絕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根據歷史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裡的說法來看就是,「在元朝普通老百姓如果沒有讀書和當官就不能有正經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或者父母年齡相加來取名。」說到這兒,就必須得提一下他們老朱家其他人的名字了,據記載朱元璋高祖名叫朱百六,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朱四五、朱四九。朱四九生了四個兒子,即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朱初一生了兩個兒子,即朱五一、朱五四。
  • 朱元璋太厲害,他無意發明的一系統,竟然提翻譯了《元素周期表》
    朱元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出生最草根的開國帝王。不過,大家知道嗎?在朱元璋還是一介草民之時,他的原名叫做朱重八。朱元璋,是他日後有所成就之後為自己改的名字。在元朝,政府規定普通老百姓不能有正式的名字。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電視劇中馬秀英和朱元璋劇照馬秀英,史稱馬皇后。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皇后兒時因為父親躲避禍難,把她寄養給了好友郭子興,郭子興從小教她讀書寫詩,視她如同己出。成年後的的馬皇后聰慧清秀且遇事不慌,舉止從容。後來郭子興見到了朱元璋後認為他以後必成大器,便把馬秀英許配給了朱元璋。
  • 元素周期表的命名為何跟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很相似,誰模仿了誰?
    文|飛魚說史朱重八,江湖人送外號朱八八。他起初只是窮苦的普通百姓,皇帝的寶座離他沒有十萬也有八千裡,當皇帝,呵呵,這是朱重八根本不敢想也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不過命運選擇了他,所以他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 明朝開國大帝朱元璋之起義前的他
    朱元璋 放牛郎朱重八 1328年的那個夜晚,農民朱五四的妻子陳氏生下了一個男嬰,他就是後來的朱元璋,只不過這會兒他爹給他起的名字是朱重八
  • 一個人只有面對死亡的威脅,內心時刻有恐懼感,才能成功:朱元璋
    每一次說起朱元璋,總有一部分人嘲笑他的出身。古代帝王,大部分出身或帝王世家,或祖輩有過封號,有過豐功偉業。而朱元璋卻獨樹一幟,確實就是個窮屌絲。上溯五代都是貧民,根紅苗正的"貧N代"。他的父親叫朱五四,他的祖父叫朱初一,他的曾祖父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那個時代,平常人家嫌給孩子起名字麻煩,就以夫妻歲數加一起,或者孩子出身日為名,以後有了出息再改名。
  • 22年前這部古裝劇,男主和女二青梅竹馬與女主敵對,最後娶了女三
    1998年播出的這部《乞丐皇帝傳奇》是一部以元朝末年歷史為題材,綜合神話、戲說為一體的古裝電視劇。由何家勁、楊麗菁、李志希和天心領銜主演。 主要講述了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民間朱姓人家一個叫重八的孩子,最終推翻了元朝,成為一位偉大皇帝朱元璋的故事。
  • 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跨越數百年的奇妙聯繫
    中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家譜已經有3000左右的歷史,最早的部落是沒有姓氏,區分於每一個部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部落的圖騰,比如說現在的龍、鳳、虎等等。後來逐漸演化變成了部落名字,祖先名字(姓氏),在中國講究「孝」道,講究落葉歸根,而家譜就是根的象徵,代表著血脈(貴族尤為重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在北宋時期民間出現了以數字取名的習俗。
  • 朱元璋為何要求大臣不能貶低元朝,他這樣說有什麼深刻含義
    也就是說,宰相在寫元朝君主的時候,用了很多不尊敬的詞語。朱元璋批評他們說,元朝在中國有上百年的歷史,我們的父母都是靠元朝君主生養的,怎麼能這樣不尊敬呢?這樣的捷報張貼出去,那些有識之士看見了,雖然不敢說什麼,但他們一定在心裡瞧不起咱們。最後朱元璋要求宰相要改過來。
  • 據說朱元璋發跡後,他的兩個舊相識前來投奔,結局卻迥然不同!
    放牛娃出身的朱重八,為何能夠完成開國皇帝的人生逆襲朱元璋可謂是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他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小時候還為地主放過牛,後來因為天災頻發,連朱元璋的母親都被餓死了。迫於生計,朱元璋離開家鄉,去皇覺寺投奔了一個名叫「高彬」的和尚,作了他身邊的一個小行童。後來寺中也沒有餘糧,就將朱元璋等和尚都打發走了,讓他們去化緣。
  • 元素周期表清朝才出現,為何朱元璋起的名能聯成周期表?誰抄誰?
    朱元璋一家人的名字起得特別有意思,他自己的名字叫朱重八,父親叫朱五四,爺爺叫朱初一,曾爺爺叫朱四九,都是以出生日期來命名的名字,在元朝,只有最底層的百姓才這樣起名。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對這樣隨意的名字深惡痛絕,生怕自己的後人也起出這麼簡陋的名字,於是他找來有學問的人給自己二十多個兒子寫了二十多首五言絕句,比如太子朱標的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迎逢吉,師良善用晟」,燕王朱棣的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 元素周期表發明於清朝,朱元璋給後代起名卻用上了,難道是穿越了
    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自然每個元素就要有中國的名字。如果你也喜歡歷史或者說了解明史,你就會發現,這些元素的名字與明朝皇室子弟的名字相似!難道元素周期表早在明朝就被我國發明了?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命名特徵 我們知道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幾類,金屬元素,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像鐵、銀、銅等都屬於金屬,有金屬元素自然就有非金屬元素
  • 九字真言助朱元璋計定天下,功勞比劉伯溫更大卻鮮為人知
    先說說古代的戰略家,早期計定天下的有姜子牙、張良,於是後世君主形容自己的得力助手的時候總喜歡用「吾之子房」來形容,像荀彧之於曹操,劉伯溫之於朱元璋。那麼劉伯溫對朱元璋而言有多重要呢?民間盛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 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但元朝滅亡時,元順帝卻逃到了草原之上,善終而亡。這主要還是因為,子嬰和楊廣作為中原人,無路可退,而元順帝是蒙古人,在失去中原政權後,他在草原仍有安身之處。實際上,元順帝的結局,曾經被劉伯溫預言到。 且說元朝末年,朱元璋順勢而起,在歷經15年的奮鬥和拼殺後,朱元璋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亂世梟雄,並且於公元1368年稱帝,建立明朝。
  • 朱元璋要滅日本,劉伯溫為什麼拼死不讓呢?他跟日本有什麼關聯?
    如果朱元璋對日本一樣採取斬盡殺絕的手段,日本是不是早就被滅了呢?1368年朱元璋稱帝,此時萬邦來朝,大明國威到達頂峰,而此時的日本卻又窮又弱,進入了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百姓窮得吃土,日本武士在各地軍閥和大名的支持下,在大明四處搶劫,這就是「倭患」問題。
  • 此人數次打敗朱元璋,投降後也未有大戰功,卻被封為明朝開國公侯
    康茂才與其他公爵相比,能力和戰功相差很多,不僅如此,康茂才曾經還做過元朝官員,而且數次取得阻擊朱元璋的勝利,另朱元璋吃了不少苦頭,康茂才歸降後也從未獨自帶隊取得大勝,但朱元璋卻封他為蘄國公,雖說有死者為大的嫌疑,但一定程度也上說明朱元璋對他的肯定,只不過對他的認可是在農業生產以及安撫百姓這兩個方面。
  • 在元末起義軍中,朱元璋為什麼能夠嶄露頭角?
    時間久了,孫德雅對郭子興已經有了殺意,趁郭子興外出的機會抓住郭子興就要殺他,幸好朱元璋及時返回,披甲持盾,強行推開房間,打敗了守衛,勸阻了孫德雅才保住了郭子興性命。一次,袁術將賈璐和月哥查兒包圍了濠州城,郭子興和朱元璋一起在城中奮力抵抗元兵,元兵逃走時,濠州城有糧食和糧草,朱元璋用鹽換米來支援郭子興。由於大批士兵陣亡,朱元璋回到家鄉,為郭子興招募了700名同鄉,擔任這批鳳陽兵的首領。
  • 朱元璋後人按周期表起名,但元素周期表清朝才發明,是誰抄襲誰?
    氫氦鋰鈸硼,碳氮氧氟氖……各位同學在初中的化學課堂上應該都被其恐怖的統治過吧,作為初中課堂上的一霸,元素周期表可謂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不僅揭露了各個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反映出了每個元素性質與它的原子結構之間的關係,並且在哲學、自然科學和生產實踐在內的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