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防治,半閉彎尾姬蜂系統大介紹!

2021-01-09 農村栽培知識的小胖啊

半閉彎尾姬蜂屬膜翅目、姬蜂總科、姬蜂科,是小菜蛾幼蟲期的一種主要寄生蜂,主要寄生小菜蛾幼蟲期2齡或3齡幼蟲。半閉彎尾姬蜂在我國廣泛分布,在雲南通海、昆明等地,自然寄生率可達74.7%,對小菜蛾種群數量和為害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雌蜂體長5~7.04毫米,前翅長2.42~4.06毫米,產卵管伸出腹端部分長0.43~0.87毫米。觸角鞭節21~25節;鄂眼距為上顎基寬0.23~0.54倍;後頭脊完整。並胸腹節中區兩側平行,其後擴大處在端區與中區之間幾乎不明顯;分脊和並胸腹節通常是不完整的,如完整,則形態有變,有明顯角度或弧形;中區前方通常有角(尖)。前翅存在第3徑中橫脈,前翅第2肘間橫脈與第2回脈明顯地交匯於中間小翅室之後。腹部第1背板氣門上方無基側凹;第7背板端緣通常凹切,但有時僅稍凹切(凹切深度為後足脛節長的0.03~0.14倍);第6背板端緣通常凹切,但有時無(凹切深度為後足脛節長的0.01~0.06倍);產卵鞘為後足脛長的0.42~0.6倍;產卵器是後足脛長的0.39~0.6倍。

後足脛節淡黃色,基部和端部具深棕色帶;後體背部通常完全黑色,有時第1~4節背板上有1節或2節黑色帶有暗褐色背板,有時第2~3節背板側方帶有黃褐色或橙褐色。

卵表面無附屬物,蜂卵初產時,乳白色,呈腎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育為無色、透明狀,透明的卵殼內可見胚胎。卵期2~2.5天。

幼蟲共分4期,幼蟲期約為7天。1齡幼蟲和2齡幼蟲為具尾型幼蟲,體末具尾狀物。初孵1齡幼蟲乳白色,逐漸發育為無色透明,身體細長;2齡幼蟲體無色透明,分節明顯,13節(不包括頭和尾狀物);3齡幼蟲和4齡幼蟲的體末尾狀物明顯縮短,體形近雪茄菸形狀。老熟幼蟲的體長可達5.3毫米。

半閉彎尾姬蜂蛹屬膜翅目類型蛹,表面無附屬物。蛹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預蛹期體形似於5齡幼蟲,但其體表會出現一些弱的突起;第二階段呈裸蛹,其蛹體表各部位的著色順序依次為:複眼—單眼—下額—胸—腹—觸角。在23℃下蛹發育歷期為2天左右。

一、擴繁技術流程

(一)小菜蛾寄主植物甘藍的標準化和規模化栽培

甘藍的選擇及播種育苗:甘藍,品種為京豐系列,取育苗盤,每穴播2粒甘藍種子,播種後注意水肥管理和溫度控制。

甘藍苗移栽:播種30天後甘藍苗長至5~6葉齡時,選取健壯的甘藍苗移栽至塑料栽種缽中,移栽40天後當甘藍苗長至10~12有效葉片,這時為提供小菜蛾幼蟲取食的最佳葉齡成株期。移栽後肥水及其他管理:移栽後需及時澆定根水,移栽成活後定時澆灌肥水,發現有其他害蟲如蚜蟲或菜青蟲為害時要及時防治,在甘藍接種小菜蛾前15天不能使用任何農藥。

(二)小菜蛾幼蟲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繁育

1、小菜蛾卵的收集

每隔3~8天在產卵箱中放入300~800頭小菜蛾蛹,當小菜蛾蛹羽化為成蟲後,提供15%的蜂蜜水作為成蟲的補充營養,在產卵箱內懸掛 4~5 條製作好備用的產卵箔供小菜蛾成蟲產卵,每天收集、更換產卵箱裡的產卵箔。

2、小菜蛾卵的孵化

取收集到的小菜蛾卵,將其放入福馬林消毒液中浸泡15分鐘,再用蒸餾水漂洗3次,清除卵箔上的消毒液,晾乾,放在備用的甘藍上,每盆甘藍的接卵量為400粒。

3、小菜蛾幼蟲的繁殖

甘藍接上小菜蛾卵後,將其放在室內條件下:溫度25±2℃,相對溼度60%~70%,光照時間 L∶D=14∶10,讓其孵化。2天後卵孵化為幼蟲,5天後發育為3齡幼蟲,提供半閉彎尾姬蜂成蟲寄生。

(三)半閉彎尾姬蜂規模化繁殖

在有半閉彎尾姬蜂成蟲的繁蜂箱中,接入發育到3齡的小菜蛾 幼蟲,根據繁蜂箱內半閉彎尾姬蜂成蜂的數量,按照半閉彎尾姬 蜂成蜂數量和小菜蛾幼蟲數量之比為1∶(40~50),接入小菜蛾幼蟲數量。寄生過程中,在繁蜂箱底部及栽種缽表面要墊上新鮮的甘藍葉片,每天換取墊在底部的甘藍葉,收集寄生過程中掉落的幼蟲。環境條件為溫度22±2℃,相對溼度60%~70%,光照時間L : D=14∶(8~12),寄生3天後將其取出放在培養架上取食發育。

(四)半閉彎尾姬蜂蜂蛹的收集

每天觀察培養架上幼蟲的取食發育進度,寄生7 天后幼蟲發育為蛹,收集半閉彎尾姬蜂蜂蛹,半閉彎尾姬蜂蜂蛹為灰白色,兩端鈍圓,呈圓柱形,作為半閉彎尾姬蜂產品和半閉彎尾姬蜂種蜂蛹。

二、田間釋放及應用技術

(一)半閉彎尾姬蜂成蟲釋放方法

半閉彎尾姬蜂田間釋放成蟲一般選擇剛羽化或羽化1天之內的成蟲,室內飼餵15%蜂蜜水,之後拿到田間任其自由飛走。

(二)半閉彎尾姬蜂蜂蛹的釋放方法

利用盒狀物或特製放蜂箱,將一定數量蜂蛹放入其中,用高80釐米的木棍為支撐架,插於蔬菜田間,然後將放蜂盒或蜂箱掛於支撐架上,並設置遮陽和遮雨物。

(三)釋放適期和數量

選擇田間小菜蛾成蟲羽化高峰期後3~5天;或產卵初期或幼蟲盛發期,蔬菜單株平均小菜蛾幼蟲1.5~2頭,選擇晴天傍晚,陰天全天都可釋放;每畝一般釋放150~200個蛹或成蟲,每畝釋放點不少於2個。

(四)與化學防治措施的協調

半閉彎尾姬蜂對化學殺蟲劑較為敏感,田間釋放半閉彎尾姬蜂后禁用化學殺蟲劑,可選擇生物農藥。

相關焦點

  • 雲南請來半閉彎尾姬蜂對付小菜蛾
    近日,從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生物防治課題組獲悉,經過為期十多年研究與田間釋放應用,該課題組引進源於歐洲的小菜蛾的優勢天敵資源——半閉彎尾姬蜂,已在雲南省的玉溪、昆明、臨滄、大理等9個地州市成功定殖。據了解,小菜蛾的防治是世界性難題和研究熱點。
  • 小菜蛾主要天敵半閉彎尾姬蜂簡化擴繁技術
    小菜蛾半閉彎尾姬蜂在氣候較溫和的地區可對小菜蛾種群起到明顯的控制作用,故在東南亞、日本被作為主要天敵種類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進行廣泛應用。如,日本自1992年起在東京都、巖手、福島、長野等地,在夏季的白菜種植中放養了每株共計0.8~3.4隻已交尾的小菜蛾半閉彎尾姬蜂雌成蟲進行小菜蛾防治,結果成功地將小菜蛾幼蟲和蛹密度控制在經濟容許水平以下 。
  • 2020年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生物防治技術方案
    保護地蔬菜害蟲種類多,常年發生的主要有粉蝨、薊馬、害蟎和蚜蟲等重要刺吸式害蟲,世代重疊、蟲量大、抗性高、危害重,不採取防控措施可導致嚴重損失,甚至絕產;偶發的有小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地栽培環境封閉,化學農藥降解難度大,汙染嚴重。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是替代化學農藥使用、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推進綠色植保的有效途徑。
  • 甜櫻桃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防治甜櫻桃病蟲害的有效方法。生物防治的特點是不汙染環境,對人、畜安全無害,無農藥殘留問題。但該技術難度比較大,研究和開發水平比較低,目前應用於防治實踐的有效方法比較少。在果園自然環境中有400多種有益天敵昆蟲資源和促使害蟲致病的病毒、真菌、細菌等微生物,各果園可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物防治方法。
  • 這種害蟲危害大!綜合防治看這裡
    本期《三農服務熱線》節目特別邀請湖北省植保總站推廣研究員張求東詳細介紹草地貪夜蛾發生與防控技術。草地貪夜蛾起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具有適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雜食為害重、防控難度大等特點,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該蟲2016年1月入侵非洲,兩年時間擴散至撒哈拉以南的44個國家發生為害。
  • 常見林業害蟲識別與防治
    白蛾具爆發性強,危害大的特性。 2.9衰蛾類 常見的衰蛾類害蟲有茶衰蛾、白囊衰蛾、大袋蛾等。 2.10天蛾類 常見的天蛾類害蟲有霜天蛾、芋雙線天蛾等。
  • 大尾巴怪蟲為雌性馬尾姬蜂 "尾巴"實為產卵管
    對此,記者諮詢了相關專家,據介紹,這其實是一隻雌性馬尾姬蜂,長長的「尾巴」是它的輸卵管。  「撿到一隻怪馬蜂,不知道到底是種啥蟲子。」14日一大早,島城一高校學生小劉致電本報,想確定一下這隻怪蟲的真實身份。據介紹,當天早上小劉剛起床,這隻蟲子就飛進了他的宿舍,本來以為是馬蜂,把他和同學嚇得不輕,但仔細一看,這隻蟲子比普通馬蜂瘦長,還拖著一條可以隨意扭動的細長尾巴。
  • 百戰害蟲,以蟲抗蟲!
    傳統的防治對策就是加大農藥的用量,這樣不但會造成害蟲的抗藥性增強,還會殺滅害蟲的天敵、造成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升高,危害人們的健康。所以,人們越來越趨向使用生物防治來對付害蟲,簡單來說,就是用害蟲的天敵、生物農藥、驅蟲植物、抗蟲優良品種來趕跑或殺滅害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所的張帆老師從事害蟲防治的研究多年,據介紹,比較省事的方法就是在田裡間種植一些特殊的蔬菜。
  • 柑橘果實中出現桃蛀螟,這個害蟲發生不多,但危害不比大實蠅小
    這裡選了一張比較清晰的,可以看到此蟲身型勻稱,頭部特徵明顯,與頭尖尾粗的柑蛆相差甚遠。 究竟是個什麼蟲?但與實蠅不同的是,桃蛀螟成蟲一般將卵單產於果實上,所以一般一果只有一頭蟲,但在大實蠅發生區,有時也會混發。
  • 怎樣防治柑橘樹大綠蝽害蟲?
    柑橘大綠蝽用什麼藥水好?柑橘樹的害蟲非常多,如蝽類、蛾類、蟎類、蚜蟲害等等害蟲,大部分害蟲以針管類口器,叮吸柑橘樹幼嫩芽葉枝梢,和幼果,吸收汁液,使葉片扭曲變形,縮小了光照面積,減少了光合作用,幼果造成傷疤,降低柑橘的商品性,影響品質。
  • 陽臺花卉天蛾、食葉蝶類害蟲、葉甲、金龜子的識別與防治
    老熟幼蟲體長75~96mm,有兩種體色;一種是綠色,腹部1-8節兩側有一條白斜紋,斜紋上緣紫色,尾角綠色;另一種也是綠色,上有褐色斑塊尾角褐色,上生短刺。如何防治天蛾?①結合鬆土,人工挖蛹,並根據樹下蟲糞尋找幼蟲進行捕殺。②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 轉基因技術防治害蟲方法多 轉基因技術大盤點
    目前,害蟲的防治主要依賴於化學殺蟲劑,但殺蟲劑大量和不合理的使用,不僅汙染環境而且使害蟲普遍產生了的抗藥性。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與不斷完善,使得既安全環保又高效的蚊蟲防治措施的開發成為可能。
  • 紅薯地下害蟲危害大,該怎樣防治?
    紅薯地裡的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和根蛆等五大種類,對紅薯塊莖危害非常大,叮咬啃食後,使紅薯成槽狀、穿孔、鑽洞,排出攜帶病毒的排洩物,和土壤環境中有害病菌共同危害傷口處,使紅薯組織腐爛變質,分泌苦味的毒素,造成紅薯無法食用。第一,紅薯地裡的蠐螬防治。
  • 利用物聯網防治害蟲
    它詳細介紹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對付傳播疾病並破壞我們莊稼的老鼠。不過,到目前為止,主要的解決辦法還是使用鼠藥和陷阱,但是顯然這個方法沒有奏效。從更深的角度來看,根本問題是一對老鼠一年內可以生下15000隻後代,所以即使我們大幅度減少了鼠群數量,它也會一直生回來。但這篇文章給了我們提供一個不同以往思維的優雅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是採用避孕方法,阻止老鼠繁殖,從而對它們的種群產生長期影響。
  • 10大絕招,防治這10種地下害蟲!
    隨著種植業不斷的發展,地下害蟲對作物的危害也不斷在增加,哪些是比較常見的地下害蟲?有什麼好的綜合防治方法? 為了保證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防除地下害蟲的工作必不可少。本文介紹了10大絕招防治地下害蟲,供大家參考。
  • 【概覽】植物精油在害蟲防治上的應用以及登記情況
    植物精油是一類植物性殺蟲物質,來源於自然界,取材廣泛,在環境中殘留較低,不汙染糧食,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 植物可利用次生代謝物質來預防其他生物的危害。植物精油已用於防治儲糧害蟲和衛生害蟲。、油菜花露尾甲普通百裡香燻蒸、觸殺、引誘煙粉蝨、二斑葉蟎、松異帶蛾、斜紋夜蛾、溫室白粉蝨牛至燻蒸、拒食、引誘煙粉蝨、二斑葉蟎、粉紋夜蛾、溫室白粉蝨薰衣草拒食、觸殺、驅避蔥薊馬、馬鈴薯甲蟲、煙蚜、松異帶蛾、油菜花露尾甲迷迭香燻蒸、觸殺、拒食、驅避、引誘
  • 大生態治理小害蟲
    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通過生物防治和生態防治等方法降低、抑制病蟲害,這種自然為農除害之法,對於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降低治理成本、提升農產品質量,維持生態的穩定性,避免汙染環境和破壞生物多樣性,讓農林生產和環境保護兩不誤。
  • 蟲害越來越難防治,用對方法害蟲銳減
    近期,由於溫度的升高,造成蟲害開始大規模爆發,特別是薊馬、蚜蟲、粉蝨等,給種植戶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這些害蟲、繁殖量大,難防治,且抗藥性極強,我們應該如何防治呢?一、蟲害防治的秘密1、入冬前用吡丙醚+順式氯氰菊酯噴霧樹幹和樹盤,可以殺滅害蟲和蟲卵,防治害蟲入土越冬,減少蟲口基數,來年害蟲銳減。
  • 蛀幹害蟲危害大,用什麼可以防治?
    蛀幹害蟲,也叫鑽蛀性害蟲。該蟲害不僅是是果樹、森林樹木主要害蟲,也是園林中最常見的害蟲,且對樹木的危害很大。由於其發生、危害比較隱蔽,且危害的特殊性,很難發現和防治,常給果樹、森林、園林樹木帶來毀滅性的危害。蛀幹害蟲主要有哪些?
  • 該如何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