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科技很先進嗎?不是的,我們當前的科技還很原始,它還沒有擺脫燃燒。一個文明真正的科技標誌是能源的形式。我們今天的電力、工業、汽車、飛機、輪船、火箭、航天等等,都是在使用燃燒作為能源,燃燒會汙染自然環境,這樣的文明是原始的。
核能相對雖然清潔,但是有重大風險,也不是理想的能源。車諾比、福島核電站就是典型。水能,水力發電站對生態有顯著的影響,會破壞魚類棲息繁殖環境,以及地質構造。風能、太陽能的影響最小,但利用率太低,無法滿足需求。
最理想的能源是藉由量子技術直接從空間環境或原子中獲取能量——空間能源裝置。
有一種空間電磁輻射能提取裝置,該技術早在2006年就已經發明,並已登記國際專利。在我國的專利申請號是:CN200680056350.3;申請日期:2006.09.22;公開號:CN101536296A;申請人是:約維昂公司;申請人地址:美國加利福尼亞;發明人是:B海施、G摩德爾。專利名稱是「量子真空能提取」。有興趣的小夥伴請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查看。驚訝的是,這個專利當前處於失效狀態。
該技術發明了一種系統。用於將可以在宇宙中的任意位置獲得的電磁能量轉化為各種形式的可用能量,如、電、熱等。採用特殊流體從空間中吸收能量,然後讓流體經過卡西米爾空腔,由於空腔尺度小,對流體原子的電子外軌道形成壓迫,因此電子以輻射釋放部分動能退縮至內層軌道,釋放出的能量被裝置捕獲利用。流體經過空腔之後,原子再度從環境獲取能量,電子躍遷至外層軌道。裝置循環這個過程,就能源源不斷輸出能量。
該提取技術的缺點是,空間環境的電磁輻射太有限,可轉換能量太小,似乎沒有實用價值。
而另外有一種神秘的科技——量子質能轉換裝置。該技術原理同樣是利用電子軌道躍遷特性,當電子獲得能量後就會從內層軌道躍遷至外層,當釋放能量後,就會從外層又潰縮至內層。
這個裝置是把特定的原子壓入特殊晶體的自然腔體內,腔體尺度剛好對原子的外層軌道形成壓迫,迫使電子釋放動能。電子通過輻射釋放動能後回到內層軌道,由於該原子的內層軌道離核近,極不穩定,很容易從核中獲取輻射能量又躍遷至外層軌道,到了外層軌道之後又被腔體壓回內層。如此往復循環,從而源源不斷地將原子核的能量向外輻射輸出。該裝置消耗的是原子核的動能,最終消耗的是其質量,直到原子核衰變至其動能小到裝置失效,再更換材料。對於我們來說可謂取之不竭。
該技術一直處於神秘狀態,因為這個東東,如果被廣泛應用的話,那就沒有石油和電力公司什麼事了,所以……。曾經在一個UFO解密大會上,主持者介紹說,該機器僅一個空調大小,就可以滿足家庭電力使用。曾見報導「中美公司聯合開發空間能源裝置」、「黑客入侵美國軍方發現新能源秘密」,不知是否與這種「質能轉換裝置」有關。
與幾千年前相比,科學技術上我們沒有擺脫燃燒,思想精神上我們沒有完成自我團結,並且還在肆無忌憚地糟蹋著自己的生存環境,相互劃界線、樹分歧。事實上我們這種人類尚未實現本質的跨越,尚不是一個合格的星際入門級種族。部分人雖然已經開始覺醒,但還遠遠不夠,這部分人尚且根本不能完成人類統一。
希望我們這個族類早日實現整體的進步,成為合格的星際新種族。我們是同一套基因系統,區別只是表徵屬性和被差異灌輸的文化,我們是同一個族類。新能源或為我們打開未來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