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揭秘;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四大戰區,參戰兵力是多少

2021-01-19 騰訊網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先後成立了五個剿匪區,東北剿匪區(衛立煌),華北剿匪區(傅作義),華中剿匪區(白崇禧),徐州剿匪區(劉峙),西北剿匪區(胡宗南),每一個剿匪區兵力人數都達到30萬以上,有些剿匪區人數達到50萬,其實和我軍的五大野戰軍的編制差不多。

以上這時都是國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各剿匪區作戰兵力人數,那麼,你們知道!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四大戰區,參戰兵力人數是多少嗎?

解放戰爭時期

第一個東北戰區,東北三省是解放初期國共雙方爭奪的主要戰場之一,當時不管是國軍,還是我方,源源不斷派兵進入東北,都想主宰這座城市。蔣介石用飛機,客船運送了8個軍進入東北戰場,約30萬。其中有國軍最精銳的遠徵軍新一軍、新六軍,52軍都挺進東北。而我軍也從延安,山東解放區派出了自己的精銳部隊入東北與國軍爭奪東三省這塊肥肉。

本來還算讓葉飛,楊勇,陳賡三個縱隊也去東北,但是後來由於各部司令員都捨不得,找各種理由推辭,所以最終沒有去成。接下來雙方在東北戰區,先後歷經了兩年的戰爭,各自兵力人數巔峰時期達到;國軍擁兵55萬,而共方擁兵70萬,尤其是在遼瀋戰役結束,共方兵員人數達到百萬。

解放戰爭時期

第二個是中原戰區,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相信雙方領導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中原戰場也成國共雙方的主要戰場之一。從此解放戰爭一開始在中原地區我軍就擁有30萬兵員,不過蔣介石也是不停地向中原戰場增加兵員。畢竟當國軍主力部隊多數都在南方,調兵容易,沒有必要空運或者海運。但是隨著戰場上的局勢千變萬化,中原戰場上的國軍除了要對付劉鄧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另一部分入華北,還有一部分曾經入華東參戰。

但是主要對手還是劉鄧大軍,在劉鄧挺進大別山後,蔣介石感覺事態的嚴重,於是從華東調集部隊,集中33個旅對付劉鄧,這次中野吃了大虧,力量消耗嚴重。不過之後劉鄧大軍也慢慢地也恢復過來了。在淮海戰役勝利後,中原戰場上的劉鄧大軍也擁兵35萬。

解放戰爭時期

第三個是華東戰區,該戰場也是國共雙方的主要戰場之一,也是在這戰區,我軍戰士與國軍展開了無數次戰鬥,從解放戰爭初期30萬兵員,慢慢發展成60多萬,成為我軍最強大的一支部隊。而蔣介石初期在華東戰區投入了大約20個整編師35萬左右,而華東地區也是重點進攻對象。一度集中了24個整編師45萬人,但是在陳粟兩位統帥領導下打退敵軍一次又一次進攻。

解放戰爭時期

第四個是西北戰區,雖說西北地處偏遠,那個地方也比較貧窮,但是也是解放戰爭時期,四大戰區之一。當時,胡宗南與馬家軍勢力都是盤踞在西北戰區,兩方勢力兵員人數加起來也有40萬大軍。而西北戰區只有彭老總領導的西北野戰軍,人數不到20萬,後來還是從聶帥麾下調兩個兵入西北戰區,這樣一來,西北戰區我方擁兵也達到40萬。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中,「縱隊」是多大的作戰單位?一個縱隊轄多少兵力?
    「縱隊」這個詞,喜歡歷史的朋友並不陌生,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部隊,在各次戰役的兵力部署及調動中,經常會出現縱隊一詞。那麼縱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戰術單位呢?是正規稱呼嗎?答案是肯定的。縱隊不光是我軍正規編制的一種,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戰術地位,相當於軍一級部隊。
  • 解放戰爭打了3年,抗美援朝也打了3年:為何後者打得更慘烈?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解放戰爭結束不到一年後爆發的,中國參戰軍隊以解放戰爭時的各野戰軍為主(前期為三野、四野主力,後期各部隊入朝輪戰),在朝鮮半島打退了韓軍及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爭到底有多難打?
  • 解放戰爭中,這兩戰合計殲敵133萬!為何都不能列入三大戰役?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聞名遐邇,決定了整場戰爭的勝負: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其中殲敵最多的淮海戰役超過55萬人,最少的遼瀋戰役也達到47萬人。然而1949年後長江以南地區其實還爆發了兩次大規模戰役,殲敵總數達到了驚人的133萬。這兩場戰役分別是49年4月的渡江戰役和49年末的西南戰役。
  • 解放戰爭:1946-1949年,最令我軍感到「意外」的勝仗是哪3次?
    解放戰爭中有3場比較奇特的戰役(並非48年三大戰役)。之所以說他們奇特,是因為其作戰過程大大出乎我軍的預料,不光取得了勝利,國軍在戰役中還表現得令人啼笑皆非,由此看出對手低劣的指揮水平。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3場令人感到「意外」的戰役。第一場就是著名的中原突圍了。
  • 抗美援朝時,美軍一個師兵力就超2萬人,那我們每個軍有多少人?
    戰爭中,我軍先後有27個步兵軍入朝參戰,兵力最多時有19個軍同時在戰場;美軍先後有9個師入朝參戰,另有韓軍全部及英法等15個國家派出的規模不等的軍隊。 表面上看雙方層級相當,但實際上美軍及其整編下的韓軍,其步兵師的規模比我軍要大很多。很多時候,其步兵師的作戰方向對應的是我們的步兵軍。 那麼僅以規模而論,當時美軍的步兵師和我軍的步兵軍都有多少兵力呢?本文就來探究下。
  • 蔣介石4:1兵力圍攻我軍,粟裕卻6:1兵力反圍敵軍,一舉殲敵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帶你進入精彩的軍事歷史世界~ 在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有一組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南京總統府,在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國民黨軍的指揮中樞。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曾經出現過一個相當特殊的編制——將主力團縮編成「小團」。事實上這種選擇也是當時的無奈之舉,在日軍的頻繁圍剿下,我國失去了很多抗日根據地,根據地人口損失過半,八路軍的兵力也由40萬降至30萬。為了儘量保存八路軍的有生力量,我軍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這種縮編手段。
  • 一個兵團到底有多少人
    兵團是解放戰爭中最常見的編制,兵團所轄軍、師數目,通常是視需要和可能定之。通常軍為戰役戰術兵團,師為基本戰術兵團,解放戰爭時期兵團是介於戰區和集團軍之間的編制。至於每個兵團擁有多少兵力,則沒有固定的說法。比如4野下屬的各兵團,每個兵團都是10多萬部隊;兵強馬壯者,甚至接近20萬人馬。可1野下屬的各兵團,都只有6、7萬部隊。同樣都是兵團,但兵力相差1倍以上。解放軍兵團的兵團司令通常稱為兵團級,55年授銜正兵團級均為上將。
  • 國軍最「變態」的一個軍,兵力7萬多人,軍長是一野頭號勁敵,活了95歲
    國軍中的「軍」,一般都是下轄三個師,兵力在2萬到3萬人之間。然而有一個軍卻十分「變態」,竟然下轄了5個師,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7萬多人!堪稱國軍序列中最「變態」的一個軍,這個軍就是國民革命軍第36軍。36軍成立於1940年,當時只有兩個師的編制,分別是新編第34師和暫編第15師。
  • 2016年軍改後,歷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的都有誰,是什麼軍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共經歷過兩次軍改,第一次是在1988年,將原本的十一大軍區裁撤整改為了七大軍區,第二次便是2016年的「世紀軍改」。此次改革,七大軍區的歷史使命已經宣告結束,五大戰區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 我軍又一個裝備99A的合成旅曝光 陸軍合成化信息化加速推進
    引爆了多少人心中的愛國情懷!相信《戰狼》系列電影中雲集的各類高精尖裝備、激烈的冷熱兵器交鋒以及剛猛無畏的主角「冷鋒」曾讓不少觀眾朋友熱血沸騰、大呼過癮吧。實電影中先進的裝備、激烈的交鋒在咱們現實中就有!這不,一場軍營版《戰狼Ⅲ》已經在陸軍某合成旅上演,快來一起圍觀這部「大製作」吧!
  • 四次長沙會戰,哪些集團軍每場都有參戰?集團軍總司令分別是誰?
    中方合計參戰33個師。 第三次長沙會戰參戰部隊集團軍及番號: 中央軍第15集團軍(預5師) 川軍第27集團軍(第20軍、第58軍、暫54師) 川軍第30集團軍(第72、78軍) 戰區直轄:第4、10、26、37
  • 中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越方損失多少?越南教授用數據給出了真相
    越方還打贏了我軍?越南教授披露越方損失多少眾所周知,情報在一場戰鬥中無比重要,但是越南軍隊不知道為什麼對自己的情報工作迷之自信。在西面戰場,他們偵查到我軍只有兩個團,但是實際上我軍在這個地方的兵力是13和14兩個軍!
  • 千門大炮何處而來 揭秘解放戰爭時我軍武器來源
    談到解放戰爭,通常的說法是:解放軍依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美式飛機大炮武裝的國民黨軍隊。        然而經歷過戰爭歲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槍」只是解放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一個比喻。真正打起仗來,戰略戰術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視的條件。
  • 抗日第二戰區正副司令,一個狼狽逃臺灣,一個光榮成新中國元帥?
    抗日第二戰區正副司令,一個狼狽逃臺灣,一個光榮成新中國元帥?抗日時期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閻百川,人稱閻老西,第二次國共合作時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員,抗日戰爭時期率領山西子弟兵為名族抗日確實也做出了不少貢獻,但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兵敗逃亡到了臺灣他也一同前去而第二戰區副司令員卻是朱德元帥,國共合作時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副司令員兼東路軍總指揮,在解放戰爭之後1955年被任命為元帥,軍委主席等職位,為我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日第二戰區正副司令
  • 韓戰:敵方除了韓國還有16國參戰,他們為何參戰?
    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參戰雙方其實從參與國家數來看是不對等的,其中中朝聯軍為一方,另外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稱為「聯合國軍」。有人以為朝鮮戰場上只有中國、朝鮮和美國、韓國的戰鬥,其實不然,還有由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
  • 美軍艦闖入西沙領海,被南部戰區驅離,我軍有哪些手段對付美艦?
    美軍的「巴裡」號驅逐艦非法闖入我國西沙領海,對此南部戰區立即回應說進行了全程監視和警告驅離,並警告美軍不要再有類似行為,否則極容易引發不測事件,戰區部隊會堅決履行職責使命。問題來了,假如美軍不聽話,變本加厲的挑釁,到時候逼得戰區部隊必須要履行職責使命了,我軍有哪些手段可以使用呢?如今的中國,對付一艘驅逐艦,方法太多太多。下面就隨便說上幾個,就從海、陸、空三個方面簡單說下吧。海面力量。
  • 韓戰裝備對比,數字震撼人心,我軍是靠什麼勝利的?
    韓戰裝備對比,數字震撼人心,我軍是靠什麼勝利的?沒有蘇聯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能贏嗎?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我軍的裝備和美軍相比,極其落後。期間,蘇聯對我們進行了援助,美軍也知道了這一點。我軍此時只有36門75毫米口徑的日制高炮,其中12門要保衛鴨綠江渡口,雷達同樣沒有。而美軍,有1100架作戰飛機,這還怎麼打呢?但我軍在裝備極其落後的情況下,仍然打出了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