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之又旋,中華文化是個轉動不停的圓

2020-12-05 浮生歸來超少年

中庸的「中」是圓心;中庸的「庸」是圓滿普及;周易的「周」是圓融變通;易經的「易」是日月循環旋轉;莊周的「周」是圓滿普遍;老子講玄之又玄、轉動不停的宇宙天人。

流傳千年的太極拳更是一種將圓落實在身體的運動。

圓貫通了中華文化。宇宙天人循環旋轉不息,在宇宙,在生活,在生命,在你我的血液基因內。

原來這個圓是一個宇宙人生的終極標的,達到周身與宇宙圓融合一的方法竟全在中華文化裡。

誠如莊子在《知北遊》中說「周、遍、鹹,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我大膽認為莊周名字中的周字不只是個名字,而有普及一切的意思,呼應莊子用一輩子的時間試圖傳達能普及一切的價值與智能。

周易的「周」字,有人認為是朝代著作,出於周朝,故冠名為周易。這個說法事實上窄化了周易的意涵,因為它畢竟不是一個朝代一個作者完成的作品,它是一群人在悠悠時空裡接力完成的創作。

周易的「周」字,應當是為了呼應內容圓融,周行不殆的意思。

周易,圓融變易。

莊周,變化圓融。

「周」字與中庸的「庸」字,在字形裡都藏了個「用」字,字義上皆有普及運用之意。

從出生以來的漢字傳承,歷經幾千年淬鍊的豐富多彩,你該重新認識你自己血液裡強大的文化基因。

相關焦點

  • 地球不停地轉動,不能停止的原因
    地球為什麼一直不停的旋轉,我們都知道地球一直在不停的自轉這種慣性從地球誕生初期就一直保持到了現在,地球正是在這種旋轉慣性的作用下,才能夠不停的旋轉!而且地球的內核也在於更快的迅速轉動,內核的轉動會導致火災大規模爆發,停止自轉還會使地球陷入一半始終面對太陽,一半始終處於黑暗的環境中,氣溫也會隨之變化,而這種冷熱交替的氣候則會產生更大的風暴,所以地球可千萬不能停止轉動!
  • 抖抖.....抖個不停的伺服電機——轉動慣量匹配技術及資料分享
    電機裡的轉子是旋轉的,所以電機的慣性就是電機的轉動慣量。而負載轉動慣量越大,在相同的加速度下電機需要的力矩就越大。當負載作用到電機軸上時,負載的轉動慣量也會傳導到電機軸上。而負載的轉動慣量JL乘以角加速度α就是負載產生的轉矩TL。
  • 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離不開聖經文化的滲入
    這糧食主要是精神食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道德經為基礎、以聖經為內核的天道文化。 (二)結合中國古籍及聖經發現,中國古籍乃是由魂至身,稍為優秀者由魂至靈。 而聖經乃強調由靈至魂至身,由靈到魂,由空到無,由內而外。心中有主如主,而像主一般服務蒼生,拯救黎民百姓。
  • 物理學咬文嚼字之一百:萬物皆旋(上)
    元稹《胡旋女》寫道「旋得明王不覺迷,妖胡奄到長生殿」,白居易《胡旋女》則寫道「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都是這個調調兒。轉動的東西估計都有迷惑的本領,千迴百轉的聲音也迷人,鳥囀鶯啼,囀,那也是轉。元稹說「胡旋之義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傳」,那是吹牛,轉之容可不易理解。漢語的旋,似乎是用來描述快速轉動的,有快的意思。旋即,即馬上、立刻。
  • 吳國平:一個不起眼的圓,深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裡
    天圓地方是中國傳統思想,有方有圓,以圓為範,規矩成方圓,這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圓在社會經濟科技等各方面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在天文學、力學、電學、光學等的發展都離不開圓的推動。當一條線段繞著它的一個端點在平面內旋轉一周時,它的另一個端點的軌跡叫做圓。或在同一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做圓。
  • 一分鐘教你用好內旋與外旋
    內旋揮拍指前臂向內轉動帶動球拍旋轉擊球。在正手範圍內,內旋揮拍擊球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在反手擊球時外旋前也都會先向內旋,以增大加速過程。      注意事項   通過前臂和髖部的轉動帶動肘關節向前,同時重心後仰。
  •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中國首個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亮相廈門 2014-10-03 17:33: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0月3日,市民在中華白海豚文化廣場參觀。
  • 水環式及旋片式真空泵的日常維護小技巧
    這時,水環的上部分內表面恰好與葉輪輪轂相切,水環的下部內表面剛好與葉片頂端接觸,葉輪的輪轂與水環之間形成了一個類似月牙的空間,這一空間又被葉輪分成葉片數目相等的若干個小腔。  葉輪在旋轉前,小腔的容積由小變大,且與端面上的吸氣口相通,氣體被吸入。當吸氣終了時小腔則與吸氣口隔絕;當葉輪繼續旋轉時,小腔則由大變小,氣體就會被壓縮;當小腔與排氣口相通時,氣體則會被排出泵外。
  • 上旋球與下旋球的軌跡
    桌球有上旋球和下旋球。就說上旋球,它的運動軌跡和不旋轉的球相比,是偏上了還是偏下了呢?
  • 瑜伽體式細節詳解:下犬式中,大腿到底是外旋還是內旋?
    內旋和外旋:在站立狀態下,關節在水平面,向身體內側轉動畫圈就叫內旋,向身體外側轉動畫圈就叫外旋。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大手指向身體外側轉動叫外旋;大手指向身體內側轉動叫內旋。髖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腳尖向外轉動成外八字時,髖關節外旋;腳尖向內轉動,成內八字時髖關節內旋。前屈和後伸:在站立狀態下,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前的運動叫前屈;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後的運動叫後伸,或伸展。
  • 中華文化 潤澤心田
    在這裡,通過四個關鍵詞跟大家具體分享:一、幸運2015年,在致良知學習小組第一次畢業典禮上,我代表同窗上臺發言。我清楚記得我分享過自己最真誠的感受,「我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幸運」。2013年3月,我走進中華文化殿堂。
  • 如果地球是圓的,那有一個半球的人是不是會倒立?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古時候盛行天圓地方的說法,認為天空是圓的,大地是方的。後來人們從天空中日月星辰變化中發現地球很有可能是圓的。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圓的,於是就有了地球的說法。地圓說剛剛產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反對的,認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反對地圓說的人認為,如果地球一個球體,那麼位於地球「底部」的人豈不是頭朝下了嗎?
  • 李後強:長江和黃河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基因 為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幾乎都起源於大江大河,中華文明本質上是江河文明。」1月5日,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展望未來文化產業發展,溯源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是關鍵,他同時表示,「中華文明連續五千年不斷代,根本原因是形成了穩定的文化基因。」
  • 中華文化與水的哲學
    可據考證,良諸文明最後還是毀於洪水,除此之外,古河濟地區在進行考古發掘時,也發現了大量的龍山文化遺址被洪水堆積疊壓的殘存。所以,可以這麼說,水,對中華古代文明,亦興之,亦毀之。自隋煬帝楊廣開始修建的大運河,成為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軍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中華文化的早期發展史,也就是一部壯美的"河流文明"發展史。餘秋雨先生就總結道,「中華文化從根本上說,是大河文明」。
  • 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全書分為十六個部分,全面分析和總結了中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質以及作為中華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學、佛學、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了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以及中華文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發展方向。主要內容有:一、中華文化的一般內涵,二、中華文化的特質,三、了解中華文化的途徑和方法,四、中華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儒、釋、道的當代價值和意義,五、中華文化與「文化強國」的關係,六、當代文化建設的困惑和癥結,七、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 考古泰鬥蘇秉琦提出的中華文化「滿天星鬥說」是什麼?
    之一是根深蒂固的中華大一統舊觀念;之二是把社會發展史當作全部歷史。」1994年,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為他的《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大作所寫的自序《六十年圓一夢》一文中如此表述。這種反思來自於蘇秉琦對考古的理解:「考古的根本任務在於要對中國文化、文明的起源與發展,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做出正確回答。
  • 聊一聊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對中華文明未來的展望
    什麼是中華文化的底蘊?筆者認為是傳承數千年的文化道統。其他三大文明為啥消失不見了,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道統。或者因為戰爭、文藝、氣候等各個因素被迫中斷了。
  • 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廖翊)「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篇和結語如是宣示。  血脈,生命的傳承;家園,精神的寄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強大基因與永恆歸屬。
  •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講好三個「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2018-09-12 10:58:38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 《收圓真諦》
    《收圓真諦》收圓,收束身心,圓明覺性。 收圓是收全天下人的圓,格局很大,是大氣魄,大德行、大成就的。 真收圓只有一,理合天性合天,是真詮。天真才能收圓,要能夠純真無邪。 收圓是功德的總結算、業力的總清算、修行的總成果、成就的總結。也是最後一場。 收圓是要選精拔粹,要把渡人以後的成果,追究出來。 收圓是用人才,成就人才成為聖賢。守成就是收圓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