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一期新可樂帶大家一起走進眉山市的青神縣,新可樂覺得青神縣如同它的名字一般,青澀而乾淨的一塊神秘之地。不知道大家對青神有沒有什麼了解,新可樂也是某年的一個夏天對青神慕名前來,因為要寫一些關於蘇軾先生的文稿,所以就和友人一起相約來到了青神。那麼接下來就和新可樂一起走進青神吧!

要說眉山市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洪雅的自然景觀、東坡區的現代化建設、那麼留給青神的就是手工藝術瑰寶了。近些年來,青神的竹編藝術可算是給整個青神縣打出了一張好牌。無論是在影視作品中,還是現代文化博物館,青神竹編藝術已經是青神的代名詞了。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高度重視,青神縣也緊追潮流,把自己的品牌竹編藝術搬出上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臺。而青神也不冠以第一代蜀王蠶叢故裡,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岷江古航道小峨眉」、「蘇軾第二故鄉」、「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等多個美稱。

老人粗糙而充滿褶皺的雙手一條一條地將竹子打磨,然後使勁將竹子編織在一起,感覺竹條隨時都可能把手劃破,若不是多年的編制,一定會留下幾道傷疤。而老人的手卻早已被竹子割破的傷疤一層層覆蓋,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一輩人的匠心,才給了青神竹編走上舞臺的機會。

有人說青神是靠竹編打響的名聲的,其實說是也不算是,說不是也不能單一的否定。在新可樂的眼中,青神就像一朵蓮花一樣慢慢開出來的,早在很久之前,新可樂到青神時,那時候還是班車,路面也搖晃不停,想來青神和眉山如此之近,可是那個時候確實發展比較緩慢,經濟實力再強,也要考慮當地的綜合情況才可以發展。而現在從眉山坐高鐵10分鐘就到青神,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嘛,這也路也打通了,想來發展也是很迅速的。

當然令新可樂最難忘的莫過於青神的中巖寺了,歷史上說此乃蘇先生初戀之地。初戀總是青澀而乾淨的,這也給青神這個縣抹上了一絲神秘的色彩,中巖寺是一座兩山連接的山腰寺廟,林中更是有百年的樹木,空氣清新自然、時不時聽鳥鳴,都會感覺是空靈而乾淨的。

把整個中巖寺都下來大概也是需要三四個小時的,當然新可樂建議還是晴天去中巖寺,因為中巖寺沒有經過什麼人工裝修,都是比較原始的,所以路面也是未經過施工作業的,走起來就如山間小道一樣。如果不小心還會滑倒,如果能和寺中的螃蟹做個朋友,那麼它可能會安全的為乘客引路。

縱覽整個眉山市,到處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可新可樂每次到眉山都會去青神縣中巖寺散散步,因為新可樂覺得青神就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一樣,在慢慢的積攢能量,就等開放的那一天。
新可樂在青神等帶蓮花盛開,如需要一起賞蓮的,請在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