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溫超導體的秘密!物理學家捕捉到了一種神秘的波

2020-11-25 前瞻網

探索高溫超導體的秘密!物理學家捕捉到了一種神秘的波

 Winnie Lee • 2020-04-03 09:56:15 來源:前瞻網 E213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物理學家終於捕捉到了超導體的波。

第一個對密度波的物質相的直接證據有助於揭示神秘高溫超導體的物理學原理。超導體在驚人的高溫下無電阻導電。

研究人員在4月1日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這種波是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探測到的。

物理學家曾懷疑在這些材料中存在著對密度波,而之前的實驗已經暗示了它們的存在。但是沒有直接的證據,科學家們就無法進一步了解這些材料。

「研究和證明這個階段不僅可能存在,而且確實存在,這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參與這項工作的康奈爾大學理論物理學家Eun-Ah Kim說。

當高溫超導體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時,物理學家們驚嘆不已。

這種材料因含有銅而被稱為銅酸鹽,它能在比大多數超導體(大約100開爾文,約-173攝氏度)或更高的溫度下無電阻導電。

儘管仍然很冷,但這樣的溫度比許多超導體所需的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要容易達到得多。

這些材料的發現使人們對很快就能找到室溫超導體抱有很高的希望,這可能會導致新技術的出現,比如大幅提高能效的電網、磁懸浮列車和強大的超級計算機。

但是,幾十年後,一種室溫超導體還沒有出現。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理解使這些材料如此特殊的物理原理。

特別是,「我們想要了解這些材料中超導性是如何發生的微觀機制,」紐約厄普頓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Kazuhiro Fujita說。

在超導體中,電子結成一對,稱為庫珀對,這種夥伴關係使它們能毫無阻力地順利通過材料。

在這些材料中,科學家觀察到的是電子能量的缺口,而不是連續光譜。

物理學家預測,在高溫超導體中,電子能量的間隙會在材料表面周期性地變化,形成一種奇怪的波。

Fujita和他的同事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一種超導化合物(一種鉍基氧化銅)的表面探測到了這種波。

研究小組報告說,能量缺口在材料表面周期性地以波的形式變化,正如預測的那樣。

「這實際上是對密度波成分的直接測量,」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Eduardo Fradkin說。

「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實驗。」

這個新結果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這一階段,因為它闡明了這些材料在升溫過程中是如何表現的。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mysterious-superconductor-wave-could-reveal-physics-material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一種新型超導體:g波超導體,不是s波、d波、或p波超導體
    到目前為止,超導材料的歷史一直主要是圍繞兩種類型的故事:s波和d波。s波超導體具有在各個方向上各向同性的超導間隙,而d波超導體具有各向異性的超導間隙,並且在布裡淵區對角線上的四個線節點處的間隙均為零。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所謂的庫珀對移動。
  • g波超導體 或是一種新型超導體
    【每日科技網】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一項研究,一種新的g波超導體,或者說一種新型的超導體,根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的消息。有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物理學》上。
  • 《科學》: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孫聞)「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4月25日,美國《科學》雜誌以此為題發表評述,報導了我國物理學家在新型鐵基超導體研究中所開展的富有重要影響的領先性工作。在新超導體研究領域,中國人獨領風騷。    成果井噴源於自由探索和跨界關注    超導是物理世界中最奇妙的現象之一。
  • 科學家在超導體中,直接觀察到一種量子效應!
    由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直接觀察到了一種含鐵高溫超導體中令人驚訝的量子效應。超導體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使其在長距離電力傳輸和許多其他節能應用中很有價值。
  • 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世界最前沿
    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孫聞)「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4月25日,美國《科學》雜誌以此為題發表評述,報導了中國物理學家在新型鐵基超導體研究中所開展的富有重要影響的領先性工作。這表明,在新超導體研究領域,中國人獨領風騷。
  • 終於證明:存在雙密度波的物質狀態,實現高溫超導體或許不遠了!
    多年來,物理學家一直試圖破譯高溫超導體的電子細節,高溫超導體材料可能會給能量傳輸和電子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因為高溫超導體能夠在冷卻到一定溫度以下時攜帶電流,而不會造成能量損失。
  • 二維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新進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合肥11月7日電(記者常河)中國科技大學陳仙輝院士與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合作,在揭示高溫超導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
  • 新研究: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
    新研究: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 張佳欣/科技日報 2020-09-28 08:09
  • 新型g波超導體或被發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相關結果發布在最近一期《自然物理學》上。        在超導體中,兩個電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庫帕對共同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獨有的特性——零電阻性。
  • 新型g波超導體被發現
    研究人員認為,這預示著它可能是一種新型超導體。此前,超導材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s波和d波。美國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Brad Ramshaw領導的團隊,發現了又一種可能的超導材料類型:g波。相關研究於當地時間9月21日刊登於《自然·物理學》雜誌中。超導體中的電子以庫珀對的形式一起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最顯著的特徵:零電阻。
  • 新型g波超導體或被發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相關結果發布在最近一期《自然物理學》上。在超導體中,兩個電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庫帕對共同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獨有的特性——零電阻性。在鉛、錫、汞等s波超導體中,形成庫帕對的電子,一個自旋向上,一個自旋向下,它們相反的自旋值被認為會相互平衡或抵消,從而沒有角動量。而在d波超導體中,庫帕對有雙量子角動量。
  • 物理學家首次發現高溫超導體,實現無損輸電將不是夢
    經過幾十年的嘗試,物理學家終於首次在室溫下實現​超導並且樣品是微小的,其大小介於25到​35微米之間。這個低溫超導電性理論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巴丁-庫珀-施裡夫於1957年創立,根據它們名稱簡寫為BCS理論​。BCS理論是第一個成功的微觀超導理論,它很好地解釋了大多數元素的超導性質​。但高溫超導體的奇異行為,使BCS理論遇到了挑戰。傳統材料中,佔主導力量的相互作用較單一,使理論​求解大大簡化。
  • 電荷條紋或將揭開高溫超導體之謎!
    自從30多年前被發現以來,由於其在磁懸浮列車和長距離電線等技術上具有革命性的潛力,使得人們對高溫超導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是科學家們仍然不明白高溫超導體的原理是什麼。其中一個謎團是,電荷密度波(在材料中運行的電子密度高低的靜態條紋)已經在高溫超導體的主要家族之一銅基銅酸鹽中發現。但這些電荷條紋是增強超導性,抑制超導性,還是起到了其他作用?
  • 物理學中最大謎團之一,首次證明:高溫超導體是不均勻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高溫超導是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LION的物理學家米蘭·艾倫的研究小組首次使用約瑟夫森掃描隧道顯微鏡對超導粒子的空間變化進行了成像,高溫超導體的一個神秘之處在於它可能是不均勻的,這意味著庫珀對的密度會導致超導性隨空間的變化
  • 研究人員發現新型g波超導體
    研究人員認為,這預示著它可能是一種新型超導體此前,超導材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s波和d波。美國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Brad Ramshaw領導的團隊,發現了又一種可能的超導材料類型:g波。相關研究於當地時間9月21日刊登於《自然•物理學》雜誌中。超導體中的電子以庫珀對的形式一起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最顯著的特徵:零電阻。
  • 發現電荷密度波順序會被「記住」,或將為超導體研究帶來新突破!
    目前,即使是「高溫」超導體也必須按日常標準冷卻到非常非常冷的溫度。在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工作的布魯克海文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限制發現了一種新的,令人驚訝的周期性電荷排列。這種電荷排列與銅酸鹽中的超導電性共存,稱為電荷密度波(CDW),發現當樣品反覆加熱超過電荷密度波消失的溫度時,樣品中特定的電荷密度波順序會被「記住」。
  • 物理學家首次發現室溫超導體
    紐約的一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種材料能在室溫下以完美效率導電由氫、碳和硫組成的化合物能在 59 華氏度以超導體工作,比之前的高溫超導體溫度記錄高 50 度。凝聚態理論物理學家 Ion Errea 說,這是第一次我們真正能宣稱發現了室溫超導體。不過這種超導體材料還不具有實用價值,原因是它需要超高壓才能實現室溫超導。材料科學家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尋找一種能在室溫和日常壓力下工作的超導體。每解決一個問題我們離超導就更進一步。
  • 探索「奇怪的金屬」與高溫超導體之間的關係
    計算機模擬可以更準確地描述這些物質的狀態奇怪的金屬成為引起高溫超導現象的有趣因素,高溫超導現象使材料能夠以零損耗傳輸電流。兩者都是違反規則的人。奇異金屬的行為不像普通金屬,後者的電子獨立發揮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它們的電子表現出某種不同尋常的集體行為。
  • 復旦大學揭示新型高溫超導體奇特電子結構
    KxFe2Se2完整的電子結構,並且測得了各向同性的S波配對對稱性。而高溫超導材料最高可在160K或-113℃達到零電阻的超導狀態,是現代超導研究的熱門課題。封東來認為:「研究超導機理的關鍵,就是研究其電子的配對對稱性。」這種材料的電子結構與以往的鐵基超導體完全不同,整個費米面沒有空穴,只存在電子。
  •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超導配對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高臨界超導溫度及d波配對對稱性等奇異特性,對傳統的BCS超導理論提出了挑戰。經過近三十年的大量理論和實驗研究,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超導機理仍然沒有形成共識。由於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具有強烈各向異性的電子結構和d波超導能隙,依靠傳統的隧道能譜實驗來獲取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的方法不再簡單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