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悍的海水缸,超過50種活珊瑚和魚類!

2021-03-01 龍巔海水魚

在過去18年飼養海洋生物的漫長過程中,我不得不說並不容易。在最初的日子裡,沒有網絡和海水方面的信息,只能從有限的書和雜誌上得到相關知識。當時還會用生化球,現在海水的事情已經改變很多了。

我在1990年開始用一個55加侖的缸用底沙過濾模式飼養海水。在我的辦公桌上有3個海水缸。在那年的12月,我買了一個100加侖的缸,開始建立我心中的「加勒比海」珊瑚礁。我當時住在波多黎各,可以說我的後花園就是珊瑚礁。自從孩提的時候,我就喜歡浮潛,當時我想在家中能夠擁有一個珊瑚缸。我在1992年去了MACNA,從那裡開始,我飼養珊瑚的愛好得以爆發。1994年,2個颶風的經過,讓我家斷電了幾個星期,這個情況讓我所有的珊瑚和魚都死光了,當這並不能讓我放棄,我還是沉溺於這個愛好之中。在1999年,一個125加侖的缸寫入我的魚缸歷史中,所有的活石、珊瑚、魚都從100加侖的魚缸中轉移到這個125加侖的魚缸中。

在過去的那些年間,我飼養珊瑚用了幾個不同的燈光和過濾系統,還用了一些其他器材例如臭氧過濾,但蛋白質分離器一直堅持用。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依靠活石。在2005年的建缸過程中,我決定把我的魚缸從車庫搬遷到一個露臺,因為那裡更加開闊,現在我能從屋子裡面欣賞到我的魚缸了。車庫因為魚缸的搬走,變得不那麼凌亂,而我更加喜愛我的缸。我現在的缸從三年前開始建立,但我的活石已經養了18年了。

這個時候我已經有5個魚缸了,1個125加侖、1個12加侖、1個3加侖,1個55加侖淡水植物和一個100加侖的淡水大型魚缸。

龍巔海水魚論壇 http://haishui.cc/

最專業的海水觀賞魚玩家互動社區

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和廣大魚友交流心得體會

增加下海經驗知識

還在等什麼

來論壇我們一起交流吧~

相關焦點

  • 海水缸究竟要些啥?詳解海水缸的設備和系統
    海水水族箱主流的分類方法是將其分為FOT(純魚缸)、主SPS(硬骨珊瑚)缸和主LPS(軟體珊瑚)缸三大類。一、FOT缸(純魚缸)FOT是只飼養魚類和部分甲殼類、軟體類生物的魚缸。依靠強大的過濾系統和硝化系統即可維持穩定,這一點和淡水龍魚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同時FOT魚缸也可以飼養一些以珊瑚為食,會危害珊瑚的魚類,例如神仙和一部分吊類。
  • 3米海水缸,靜看很美的珊瑚和小丑魚!
    一對公子小丑魚,和萬花筒珊瑚。終於可以看到這個3米海水缸,珊瑚和海水魚真的很美!3米海水缸,靜看很美的珊瑚和小丑魚!這是從上面拍的圖,小編手短還是站椅子上才拍到的呢給花腦珊瑚餵蝦仁。。。。這是水中的玫瑰魚,喜歡安靜的躺在水中央。
  • 珊瑚海水魚視覺盛宴,是個男人都想擁有的海水缸!
    分享一個海水缸,可以說是珊瑚和海水魚的視覺盛宴了!主要是昨天發了這個海水缸的開始,就有朋友私信說海水缸很美,讓我多發點圖片。那麼下面就多給大家分享一些圖片,整理起來有點亂,有些可能重複了,將就看了,大家主要看圖吧,先介紹珊瑚,海水魚在後面!
  • 開了個2米海水缸,每天看著珊瑚和海水魚都是一種享受!
    這個海水缸是2017年1月過年前開的,原來的缸底不是海水沙,把珊瑚石換了這種海水沙,也可以控制的燈光,好看了很多。各色的珊瑚各自綻放著自己的美。閒暇之餘,看看魚,聽聽水浪衝擊在缸壁,別有一番趣味。珊瑚的美是有限的,少了魚兒的歡躍,那麼海水缸總是生動不起來。於是年後開始請了一些海水魚進缸,總算是接近完美了。
  • 缺少魚兒的珊瑚生態缸,還算是完美的嗎?
    一個美麗的珊瑚缸缺少了魚類就如同百花盛開的田野間沒有了飛鳥、昆蟲、走獸一般的沉寂。無論是可以隨著水流漂動的軟體珊瑚,還是外表堅固只會伸出觸手的硬骨珊瑚,縱然絢麗多姿,它們都缺乏了一種靈動的美感,看久了必然令人審美疲勞。如今一些資深的珊瑚玩家雖然已經掌握較為成熟的珊瑚飼養技術,卻逐漸遺忘了海水缸中真正的靈魂,有的甚至將魚類排除在了珊瑚缸之外。
  • 正在消亡的生態系統和那些種珊瑚的人
    /4 海洋生物的家園,海域內擁有超過 600 種珊瑚,佔全球珊瑚種類總數的 76%,依賴珊瑚礁生存的魚類則有 2228 種。在這裡50~100 米深的海域裡就能尋找到大面積的珊瑚礁,並可以盡情地享受到由 2000 多種海洋魚類和 400 多種珊瑚種類組合成的水族交響樂。
  • 海水缸最佳照明時間 海水缸開缸步驟
    尤其是不懂得海水缸最佳照明時間以及海水缸開缸步驟等等,可能會影響裡面生物的生活環境。這時可以看看以下介紹,了解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後保養起來也會更方便,不用害怕太多海水缸管理困難的情況。海水缸最佳照明時間每日的主要光照時段8-10小時可以採用金屬滷素燈。夜晚的模擬,比方說完全黑暗時段,也要保證光照的充足和強度。
  • 南沙群島珊瑚及珊瑚礁魚類圖鑑出版
    本報訊 近日,由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持編撰的《南沙群島珊瑚圖鑑》《南沙群島珊瑚礁魚類圖鑑》經由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南沙群島珊瑚圖鑑》和《南沙群島珊瑚礁魚類圖鑑》兩本書涵蓋了南海環境監測中心近年在南沙群島調查期間拍攝的珊瑚和珊瑚礁魚類影像資料,其中造礁石珊瑚14科170餘種、珊瑚礁魚類45科381 種,用細節豐富的照片和簡明專業的文字,系統展示了南沙群島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魚類的形態特徵、生態分布等內容。
  • 【珊瑚漫談】澄黃濱珊瑚——種著聖誕樹的珊瑚
    而隨著海水溫度上升,對高溫有著一定耐性的濱珊瑚科Poritidae珊瑚逐漸嶄露頭角。因此,筆者將介紹一些身邊的濱珊瑚給各位。首先是澄黃濱珊瑚,也叫鐘形濱珊瑚,Porites lutea(Edwards&Haime,1851),臺灣稱其為鐘形微孔珊瑚,日文名コブハマサンゴ。
  • 50種多彩的海洋魚類-世界海洋日特輯
    新孵化的魚生活在海葵中,成年魚活動在珊瑚和海膽附近。紅牙鱗魨(hóng yá lín tún),體長可達50釐米,為魨形目鱗魨科的其中一種。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是熱帶珊瑚叢常見暖水性魚類。屬肉食性,以海綿及浮遊生物為食。
  • 種珊瑚:在海底「植樹造林」
    珊瑚礁堪稱地球上最複雜、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物種資源寶庫,被譽為海底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常常被那些漂亮的珊瑚礁魚類吸引,而忽略了默默無言、巋然不動的珊瑚——它們才是這片美麗的生態系統的締造者。
  • 海水缸一日開缸大法(P石+濾材+珊瑚基石)新手少走彎路
    真活石,帶水保溫運輸的活石其菌群和生物群落得以完整保存無毒,可以直接開缸。從珊瑚基石的切片上可以看到內部緻密但是又有孔洞,孔洞中有膠凍狀不明生物,刷掉之後就是很多洞,活石內部沒有發黑,證明菌群正常。P石,本質就是種濾材,只是做成了造景石的樣子,純淨無毒可培菌,可以直接開缸。P石在國外並不叫P石。引進中國後也只是稱為法國培菌造景石,後來大家嫌名字長,就叫P石了。國外很多魚友和水族館都大量使用他們的人工活石,已經經歷了時間的考驗。
  • 海洋「發燒」 近千種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逃離至其他海域
    海洋「發燒」 熱帶魚「出走」  近千種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已因原始棲息地海水變暖而逃離至其他海域  海洋中漂浮著3800個大型溫度計,這些讀數不會說謊:超過90%的由人類造成的溫度上升都被海洋吸收了。理所當然地,許多海洋生物感受到了高溫,它們的選擇是:搬家。
  • 珊瑚與魚兒複雜有愛的親密關係
    珊瑚礁是人類資源的寶庫,全球有109個國家的海岸線擁有超過10萬公裡的珊瑚礁,供養著成百上千萬的人們。太平洋大大小小的島國居民90%以上的動物蛋白質都是來自於珊瑚魚類。,魚兒利用珊瑚變色偽裝和躲避捕食,使得自己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似,在億萬種生物的頑強競爭中,贏得了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 珊瑚與魚兒複雜有愛的親密關係
    珊瑚礁是人類資源的寶庫,全球有109個國家的海岸線擁有超過10萬公裡的珊瑚礁,供養著成百上千萬的人們。太平洋大大小小的島國居民90%以上的動物蛋白質都是來自於珊瑚魚類。來自全球性氣候變暖和大氣臭氧層的破壞,以及人類的破壞已經對珊瑚礁造成了巨大威脅,大面積的珊瑚死亡,無法為眾多生物提供棲息之所。
  • 科學家南海種珊瑚 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能長十釐米
    科學家南海種珊瑚 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能長十釐米時間:2017-10-25 16:55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底植樹造林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種珊瑚------來源:新華社 寂靜的海底,黃暉只能聽見自己呼氣時氧氣瓶冒出串串氣泡發出的咕嚕咕嚕聲,視線範圍僅有數米。
  • 種珊瑚:在海底「植樹造林」--中國數字科技館
    珊瑚礁堪稱地球上最複雜、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物種資源寶庫,被譽為海底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常常被那些漂亮的珊瑚礁魚類吸引,而忽略了默默無言、巋然不動的珊瑚——它們才是這片美麗的生態系統的締造者。
  • 海水缸中的必備裝飾品——珊瑚,它們的種類有哪些?你見過嗎
    在海水水族箱中,我們最常見到的裝飾物是什麼?珊瑚是吧?美麗的珊瑚種類很多,色彩鮮豔多姿,它們的觸手就像隨波浪飄搖一樣輕輕擺動,為穿梭在其間的海水魚增添了幾分生動的色彩,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珊瑚種類較多,形狀多變,色澤豔麗。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些珊瑚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