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寧這個精神符號過時了嗎

2021-01-09 中國文明網

  ■我們今天說向賴寧學習,是一種揚棄,一種螺旋式上升的倡導,其實質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精神。這是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永恆的價值追求。從這個層面上看,賴寧這個精神符號永不過時,任何時候都有其存在和弘揚的巨大價值。

  一個中國男孩的精神世界

  24年前,一個14歲的少年因為奮不顧身地參與撲救山火英勇犧牲而被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教委授予「少年英雄」的稱號。1990年代,他成為中國青少年學習的榜樣,成為那個時代捨生取義、見義勇為的一個熠熠閃光的精神符號。他的事跡進入了小學《思想品德》教科書。

  他,就是賴寧,四川省石棉中學初二學生。

  關於他的壯舉,通常都是這樣介紹的:1988年3月13日,為了撲滅突發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的安全,他主動加入撲火隊伍,在烈火中奮戰四五個小時後遇難。隨著對他的生平事跡採訪的深入,人們發現,賴寧曾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生活無比熱愛。在初一時有道考試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樣做?」賴寧的回答是:我們應該以集體利益為重,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個人利益放在次位,必要時要捨得犧牲個人利益去維護集體利益,關鍵時刻甚至要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去維護集體利益。次年他竟然用自己的生命印證了自己的這一回答。

  賴寧有著遠大志向,立志要做李四光那樣的科學家;他堅持幾年為家鄉探險尋寶,利用節假日採集礦石標本。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好追根尋底,有積極探求的進取精神,是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然而,救火畢竟不是一個生命嬌嫩脆弱的孩子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在生命與財物面前,人們更重視生命價值的至高無上。因此,即便在1989年,團中央和國家教委號召全國各族青少年向賴寧學習時,也沒有特意強調他以弱小的生命去對抗無情的大火這樣的見義勇為捨生取義英勇犧牲,而是倡導「學習他胸懷大志,從小做起;學習他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學習他積極進取,全面發展;學習他熱愛祖國,臨危不懼」的精神品格。

  進入21世紀,人們的生命觀更加強化,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而隨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出臺,全社會更加關注未成年人的基本權益。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再去提倡學習賴寧似乎變成了尷尬為難之事。因為學習賴寧,必然要提到學習他的見義勇為,為了集體財產犧牲個人一切。顯然,這樣的倡導,放到一位未成年人身上很不合適。於是,學習賴寧的聲音逐漸減弱,賴寧的事跡也從少年兒童的世界裡漸行漸遠。

  現在,是到了對學習賴寧活動進行小結的時候了。從媒體的報導上看,賴寧原本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切可感的男孩子。這位14歲的少年調皮又愛搞怪,他是一起玩的孩子們的「頭兒」。當一個朋友被人欺負了,他還會帶頭去摘那家人的葡萄。和賴寧一起救過火的周偉說,他覺得關於賴寧的報導過於集中和拔高,讓他感覺不像自己的同學了。和大家一起朝夕相處的人,突然間成了英雄,同學們都覺得很不適應。在《賴寧的世界》的作者孫雲曉眼裡,賴寧有些出格,不是一個正統的樣板英雄。他這樣寫道:「創作這部作品是為了實現我的一個夢:淋漓盡致地表現一個中國男孩子的世界,一個充滿雄性氣息的世界,一個具有高貴氣質、高尚追求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少年英雄:賴寧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少年英雄:賴寧  新華社成都9月25日電(記者康錦謙)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有座廣場因一名14歲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賴寧,這是在當地家喻戶曉的救火少年的名字。新華社發   賴寧1973年出生於四川雅安市石棉縣,從小就充滿著一股子山裡孩子那種冒險勁,山上的石頭、野花、小動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對象。在他的背包裡,永遠都會放進一把榔頭,遇到奇異的石頭,就會敲敲打打。他曾說:「將來要做像李四光那樣的科學家。」  上學後,賴寧和幾個玩伴組成了「金龍探險隊」,經常去山上探險尋寶,賴寧就是他們的「頭兒」。
  • 賴寧:勇撲山火的英雄少年
    他就是賴寧。這個已遠去20年的身影,其精神和氣概仍讓我們難以忘懷。  1988年3月13日,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剛做完作業的賴寧忽聞有人高喊「山林著火了」,他不顧一切地奔向火場。縣城邊大渡河畔的海子山一片火海,他與同學一道,揮動松枝撲火。他的衣服起火,手臉多處灼傷,而他全然不顧。  為避免意外,賴寧同在場的群眾一道,被強令撤離險區。
  • 80年代救火小英雄賴寧,已經被移除教科書,真實原因被曝光!
    在80、90年代,有這樣一位英雄,他品學兼優,責任感強,為了保護國家財產,在和一場大火的較量中,最終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年僅15歲,他的名字叫賴寧。一時間,賴寧成了全國人民眼裡的英雄,為了保護國家財產不受損失,還是中學生的賴寧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大無畏精神讓人感動,年僅15歲的賴寧被寫上了教科書。
  • 腕錶是一種精神符號,浪琴先行者是先鋒精神的符號
    因為我們玩的是技術文化和傳統的符號。比如,人們津津樂道的計時錶(Chronograph),就是技術文化的一種——雖然電子設備已經勝任,但機械的計時錶有自己的技術文化內涵。再比如,傳統的符號,一枚瑞士手錶戴在手腕上,能傳達一種古老的制表傳統,甚至是優雅的態度。這些符號功能,是手串和電子表無法比擬的。
  • 超導體|女排精神不只是口號,從來沒有過時
    這個冠軍到手,中國女排陣中又多了幾位新科世界冠軍,最年輕的還不到20歲。這是一件甚至比冠軍還要喜人的事情,因為年輕所以未來可期,也因為傳承所以讓中國女排能夠影響幾代人至今精神不滅。說到1981年首奪世界盃冠軍,那也是中國女排歷史上迄今為止10個冠軍的開始,也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女排精神便成為了這支隊伍至今傳承下來的精神屬性,或許那時的我們很多人還未出生,長大後從父輩人的口中聽到過中國女排的故事。
  • 千鳥格什麼的過時了,菱形美學符號才是經典的時尚
    其前格柵中標誌性的菱形編織符號,設計靈感來自別克家族徽標的中世紀貴族鎖子甲圖騰,以金屬編織技法結合參數化設計技術,使其在形變與光變上形成優雅過渡。而菱形編織美學符號的前格柵,也派生出別克君越Avenir兩種觀感:一是和諧感。
  • 諾貝爾獎真的已經過時了?
    可是我怎麼越看這個教授文章裡的證據越覺得不舒服呢?他說因為《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科學》雜誌和CNN這些網站沒報導,就得出來諾貝爾獎在世界上已經不受重視了的結論。以西方的媒體報導為標準,這不就是標準的跪舔嗎?
  • 缺少「精神符號」的社會需要沉下心來
    我們讀到這篇文章,來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現在內心的「精神支柱」是誰?什麼是「精神符號」?就是一個時代,所有人都知道他,他的事跡,他的為人,他的品德。我們不搞盲目崇拜,但是我們因為這個人的激勵和榜樣,會激發內心更好的行動力,這種正向的力量,讓人振奮。
  • 為什麼你產品需要進行包裝升級,因為缺少一個讓消費者記住的符號
    您選用設計的產品符號,它能傳承多久,您的產品生命力就有多久,甚至更長,只要這個符號還在人們心目中佔據著記憶的位置,那您的產品也不會過時的。我們要善於運用人們心目中早已記住,能夠脫口而出的符號來嫁接到我們的產品品牌上。
  • 你認識這些符號嗎?
    月亮(Moon)這個符號暗指其在夜空中常有的外形。因為月亮也和感知、情緒和情感構成有關,所以也被用來表示精神感知能力。但這個符號並不僅限於基督教,它在全球多種文化中被廣泛使用。其中包括挪威神話(太陽或歐丁神的十字)、美洲土著文化(表示四方神靈和四種神聖的元素)、凱爾特人十字、希臘十字和埃及十字章。也許要歸功於簡潔的設計,這個十字形符號實際上在舊石器時期的歐洲祭儀洞穴巖畫中就已經出現,並貫穿整個史前時期,直至鐵器時代。
  • 星湖灣故事5:一個階層的精神符號
    [提要] 時至今日,建築更加超越人們的生活居住需求,而演化為一種對於精神世界的嚮往,而這種精神價值往往都會依存於一種建築形態之上。寧華置業正是基於這一理念,匯聚其對高端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高超的建築表達能力,在長沙,打造百年傳奇大宅——寧華•星湖灣。
  • 你想幹啥or你餓了嗎?猜猜這個最新表情符號啥意思?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你喜歡用表情符號嗎?如果是,你知不知道義大利人新發明的這個表情符號是什麼意思?來源:Unicode官網文件截圖如圖中所示,這個表情符號實際上是一個手勢,它是由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組成的一個符號,和中國文化中「七」的手勢有點相似。有人把它稱作為捏手指。義大利人使用這個表情符號想表達的意思是:「你想要怎樣?」,或者「你想幹啥?」
  • 奇聞:諾獎過時了
    但是,在科學已遠不是顯學,科學家比起文藝、體育明星,比起賈伯斯、比爾•蓋茨這些創新家(企業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差很多的當代,每年的諾獎公布和頒獎,還能使媒體較為廣泛地報導,讓社會大眾覺得科學還很重要,科學還有某種神聖或神秘感,這個獎項對科學還有一定的正面效用。
  • 曾經「盛極一時」的一身黑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假貨泛濫、人手一件的「HBA」,使得人們對待這類風格的態度急轉直下,加之許多「精神小夥」的頻繁上身,讓人們幾乎將「一身黑」和「土味」劃了等號,漸漸的,一身黑變得無人問津,甚至遭人唾棄。那麼,一身黑真的已經過時了嗎?我看未必。首先,我們來看看國內流量明星們是如何演繹「一身黑」的。
  • 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幾代人嚮往的精神高地
    自電影《在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誕生以來,江姐和江姐的精神如一團火焰紮根在人民心中,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幾代文藝工作者前僕後繼,創作出不同形式的《江姐》,向江姐和她同時代有信仰的一代人致敬。
  • 讓奮進成為教育人的精神符號
    過去一年,教育系統瞄準人民「關切題」,以時不我待、你爭我趕的精神,不畏艱難、積極拼搏、奮進向上,集中力量推出了一批又一批「亮點工程」,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送出了一個又一個教育「紅包」,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得意之作」。各地將寫好「奮進之筆」當作大比拼、大展示、大交流的重要舞臺。成功實施「奮進之筆」,攪動一池春水,形成了「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機制,出現了「萬馬奔騰」的良好局面。
  • 「∞」這個符號是什麼意思?
    無窮大的符號我們每個人幾乎從小就在課本裡面學過了,總以為只有數學的奧妙才能將其演繹得活靈活現,沒想到在生活中,在汽車設計中,∞被廣泛應用,那麼它的原型「莫比烏斯環」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呢?點擊下方視頻get無窮大的秘密「∞」這個符號在數學中代表的就是無窮的意思,它是由「莫比烏斯環」為原型創造的,很難想像它早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窮的意境還被應用於很多創作。
  • 吳曉明:黑格爾誕辰250周年,他的哲學遺產過時了嗎?
    黑格爾過時了嗎?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吳曉明報考了復旦大學哲學系。當時,大家還不懂什麼叫哲學,入學以後,吳曉明立馬買了一本蘇聯編的哲學詞典,翻開詞典便看到這樣一條:「黑格爾:唯物主義最兇惡的敵人。」25年前,李澤厚在一次演講的最後發問:你問我要康德還是黑格爾?我要康德不要黑格爾!如今,25年過去了,整整一代人過去了,李澤厚的問題如今再次被提出。
  • 這個比QQ空間還古老的網站 是多少女孩的精神家園?
    你還記得第一次和網際網路的親密接觸嗎?仔細算算那些誕生於 1999 年的網站,已經整整二十歲了。這些網站就像一座孤島,在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這麼多年來一直堅守著自己 QQ 空間式文藝復興的設計。二十多年一直保存著運營,它們已經成為第一批網民們的精神家園。
  • Facebook今天正式推出多種表情符號
    在經過一年多發展和測試之後,Facebook今天正式擴張Like按鈕,在其中又添加了多種表情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