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龜遭開水燙死 揭秘玳瑁瀕臨滅絕生存現狀(圖)

2020-12-08 中國網

近日「百歲龜遭開水燙死」事件遭曝光引起網友怒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在海南省瓊海市的潭門鎮有著數以千計的商鋪在賣花紋美麗的玳瑁製品,雖然價格不菲但生意興隆。但關鍵是玳瑁屬於我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不僅禁止捕殺,更難以讓人接受的是讓這些百歲龜遭開水燙死,而之所以選擇燙死這樣殘忍的手段也僅僅是因為要保持玳瑁的透明光澤。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玳瑁等海龜沒有滅絕危險,但事實卻是另一番嚴峻的面貌,詳情如下:

百歲龜遭開水燙死

玳瑁生存現狀:

人們長期以來認為玳瑁等海龜物種沒有滅絕威脅,因為它們壽命很長,生長緩慢,生殖期長,成熟晚,繁殖率也較高,而且玳瑁種群中年齡層次多,短期內的數量銳減不易被發現。但實際上,玳瑁的繁殖率雖然高,但是與大多數海龜一樣,稚龜的成活率相當低。很多成年海龜被人類有意或無意的殺死,海龜的巢位也被人類和動物侵佔。小型哺乳動物會襲擊它們的巢位,把蛋挖出吃掉。在美屬維京群島上,包括玳瑁、稜皮龜等海龜的巢穴在卵剛產下後,就會被獴襲擊,而獛、沙蟹、胡狼甚至家畜也都會襲擊它們的巢穴。

多巴哥島附近的玳瑁歷史上,玳瑁曾於1982年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此狀態在之後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4年的幾次評價中都被保持,而從1996年起,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玳瑁的保護狀態升級為極危。在玳瑁被評為瀕危物種時就有人反對,兩份請願報告聲稱玳瑁及其他3個物種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多個重要的穩定種群,不過IUCN根據海龜專家組提交的數據分析駁回了這些請願。海龜專家組提供的數據表明玳瑁在過去的三代中種群數量減少量已超過80%,而每年築巢產卵的成熟雌龜減少了84~87%,且在1996年種群數量並無顯著增加。而且這些數據在測量中無法顧及到漂流在海洋中覓食的幼年海龜,所以得出的數據大大低估了種群的減少量。因此,根據這些數據,IUCN將玳瑁定為CR A1狀態,但並不是CR A2,因為IUCN認為並沒有充足的數據表明玳瑁的種群數量在將來會進一步減少80%或以上。

二十世紀後期,各國政府對保護玳瑁所作的努力也越來越多,如實行臨時或永久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建立海龜自然保護區等。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保護局從1970年起就將玳瑁列為瀕危物種,而美國政府為保護當地的玳瑁種群,也已在在適當地點實行了多次恢復計劃。玳瑁在中國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廣東省惠州市已建有保護玳瑁、綠蠵龜等海龜和其他物種的惠東港口海龜自然保護區,並受到於1988年11月8日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並於1989年3月1日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

但是,雖然捕殺玳瑁不合法,在世界範圍內仍有很多人捕撈玳瑁。中國沿海城市仍有人不顧法律私下製作銷售玳瑁製品,不少海南省漁民看到此類活體龜會送回大海。尤其是此類龜背上刻有繁體字或者不認識的文字的海龜科動物都會放生,這是基於海南的特殊海域情況以及風俗。

有人走訪海南沿海多地,聽到不少漁民談論過此事,儘管有些迷信色彩,但是也有不少漁民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思想意識。後來,聽到相關人士的說法這樣的玳瑁是基於當時的地方所發生的事及政治、軍事、文化、祭祀、許願等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文字記錄。此類玳瑁還沒有相關的圖片影像記錄。

相關焦點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自然保護聯盟定期確定物種的狀況,考慮到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從最不關心滅絕。其中一些主要瀕臨滅絕和可識別的海洋物種在這裡被命名。
  • 為闢邪將海龜活活燙死,還有人喝海龜血防新冠結果身亡!醒醒吧!這都...
    如果你聽到老闆這樣說可別吃驚:「您可真有眼光,這是玳瑁製品,瞧這色澤多好,這可是我們用開水燙死的玳瑁,才能保持這個光澤度。」玳瑁是一種海洋野生動物,活活燙死它這可不是老闆在開玩笑,不少媒體報導,真有人幹這種事。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上,曾經有數以千計的商鋪裡都擺著玳瑁製品,生意非常火爆。
  • 手被開水燙了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開水的時候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端水倒茶,做飯的時候機會跟開水打交道,有時候一不小心手就會被熱水燙到。那麼手被開水燙了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 瀕臨滅絕的雙髻鯊被剝去了珍貴的鰭,排成一行並準備拍賣
    地球被海洋溫柔地包裹著,海水水體以及海洋中的各種組成物質,構成了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海洋環境。 自上個世紀以來,工業化的大規模捕殺,生態棲息地的破壞、物種滅絕、垃圾汙染,使海洋正在經歷無法逆轉的退化。殘酷的現實一再警告人類,因為海洋的汙染,很多魚類已經慘遭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鯊魚也即將走向滅亡!
  • 南極「冰魚」主動現身,生存環境苛刻,人類手溫都能燙死它!
    南極「冰魚」主動現身,生存環境苛刻,人類手溫都能燙死它!南極洲被冠以神秘的面紗,這片大陸被廣為熟知,主要這裡是極寒之地,環境惡劣,堪稱天然資料庫,可以保留地球上最原始的信息。不過找到這些信息的難度係數很大,因為人類的能力有限。
  • 全球「最罕見的稀有動物」如今正因人為原因瀕臨滅絕
    【全球「最罕見的稀有動物」如今正因人為原因瀕臨滅絕】圖為世界上最大的鱘魚歐洲鰉,它們的卵是擁有極高價值的白鱘魚子醬的主原料。由於過度捕撈,棲息地減少和環境汙染,歐洲鰉已被列入瀕危動物。由於森林砍伐嚴重,雨林開始消失,它們的生存面臨考驗。伊比利亞猞猁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也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合會將其列為全世界最瀕臨滅絕的三種貓科動物之一。海鬣蜥,這種長相奇特的蜥蜴僅生息於科隆群島,它們能同時在陸地和海洋中生活覓食,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種群現狀不容樂觀。
  • 全球珊瑚礁遭嚴重破壞 海底之花瀕臨滅絕(圖)
    全球珊瑚礁遭嚴重破壞 海底之花瀕臨滅絕(圖)  變暖趨勢應得以控制  在第十次締約方會議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各國政府使全球平均氣溫控制與工業前水平相比增長幅度不超過2OC.科學家們指出,如果不能將氣候變化控制在這個限度內的話,將會導致極端氣候災害現象的增加,並將導致更多物種棲息地的損失和引發更多物種的滅絕。
  • 獵奇:五十種海馬,瀕臨滅絕?一夫一妻制的海馬生存舉步維艱
    可是如果你是一個真正了解動物的人,並且比較關注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環境,就會擔心海馬的生存狀況和總體數量。它們的生存狀況實在是令人堪憂。全球有將近50種海馬已經被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列為瀕危保護動物。並且沒有被列入的保護的海馬,甚至可能已經滅絕,有幾種海馬,生物學家通過尋找採樣都無法確切的估算它們的大致數量。
  • 燙了個「寂寞」?開水燙筷子能殺菌嗎?
    很多人餐前都習慣用開水燙一下筷子以達到殺菌作用那麼,用開水燙筷子真的能達到消毒作用嗎?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 ↓ 用開水燙筷子基本沒用既然開水不能消毒那麼,我們要如何給餐具除菌呢
  • BBC《滅絕的真相》,100萬物種瀕臨滅絕!
    其中《滅絕的真相》一集最受矚目,觀眾將在大衛·愛登堡爵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地球上脆弱的群體與物種面臨的險境。60 分鐘的探索旅程中,觀眾將見識史無前例的野生動物滅絕速度。並認識到工業和人為因素如何導致滅絕的悲劇發生,如果不採取積極行動將要導致的嚴重後果。
  •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
    性別隨時可變,產卵後就會死亡,因謠言遭瘋狂捕撈,如今瀕臨滅絕現代社會,人類吃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從單一的家畜到現在各種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海裡遊的都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但是也因為人類瘋狂的捕食,很多物種都面臨滅絕了。
  • 被踩死的小強還能繁衍出小蟑螂 最好用開水燙
    原標題:被踩死的小強還能繁衍出小蟑螂 最好用開水燙   近幾年,無論是辦公室,還是家庭裡傳統大蟑螂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1釐米長的小蟑螂,這種「小強」似乎打不盡、滅不完。昨天,江蘇省衛生廳舉辦愛國衛生月宣傳活動,江蘇省疾控中心消媒所專家介紹,以往的大個子蟑螂現在正逐漸減少,另一種更厲害的小個子蟑螂——德國小蠊正越來越多。
  •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圖) 2020-11-11 19:1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何路曼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圖片拍攝於2018年2月26日、緬甸波巴山,一隻成年雌性波巴葉猴和一隻小波巴葉猴在一棵樹上。德國萊布尼茨靈長類動物研究所於2020年11月10日供圖。
  • 「硨磲、海柳、玳瑁」被市場低估的海中靈寶
    在海底生存的環境中也是五顏六色,但是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硨磲可以說只有上面的幾種 由於近年來人為大量非法開採,海柳已瀕臨滅絕,現今的海柳原材料庫存也極為稀少,價格近十年來也一路飆升,而由於海柳裡面常附有牡蠣、貝殼、沙石,其有效利用率僅為20~30%,所以一顆精美的佛珠、一件優秀的工藝作品更顯得彌足珍貴。隨著海柳製品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人選擇海柳製品作為收藏、投資。
  • 9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第一種已宣告滅絕!
    圖1、渡渡鳥:生活在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嶼東部,是一種不會飛的巨鳥,體型比天鵝還大,該物種已宣告滅絕。圖2、環尾狐猴:環尾狐猴屬於晝行性動物,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南部和西部的乾燥森林中。圖3、小熊貓:它們外表可愛、憨態可掬,深受人們的喜歡, 小熊貓遭盜獵,非法捕獵,目前數量不到3000隻。圖4、鯨頭鶴:大大的嘴巴,高高的個頭,它們適合捕捉魚和青蛙。因為鯨頭鶴棲息地遭破壞、幹擾和捕獵,據國際鳥盟組織透露,估計數量在5000-8000隻之間。圖5、揚子鱷:環境汙染,線蟲感染是導致揚子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小秋蓉四次植皮康復出院 曾被親生父親用開水燙
    新快報記者孫毅/攝  《開水淋燙7歲女兒家屬告發獸父》追蹤  家人將孩子沒用完的救助捐款,轉捐3萬元救助一名重度燒傷男孩  去年8月,雲浮7歲女孩小秋蓉被親生父親用開水燙,導致全身皮膚大面積嚴重燒傷,其遭遇備受關注(本報曾以《開水淋燙7歲女兒家屬告發獸父》為題作連續報導)。
  • 人類的屠刀,終究讓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發現,大型食草動物的瀕危程度不亞於大型食肉動物,大約60%的大型食草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的意外發現是什麼?   我們通常會認為大型食肉動物受到更多的迫害,因此瀕危程度要比大型食草動物更嚴重,但事實並非如此。
  • 瀕臨滅絕!龐克「綠隱龜」!
    瀕臨滅絕!龐克「綠隱龜」!隱龜(Mary River Turtle,學名:Elusor macrurus)棲地位於澳洲昆士蘭省(Queensland)的瑪麗河,隱龜的洩殖腔不僅兼具排洩和交配的功能,更可以用來呼吸,使隱龜能夠在水中待上長達三天,更讓藻類得以在它們的頭上生長,隱龜獨樹一幟的龐克綠頭也由此而來。
  • 開水燙三次都殺不死的蟲子,應該怎麼過濾自來水...
    原來是自來水中有蟲子,看上去這些蟲子的生命力很強,於是阿姨用開水燙了一次,居然沒有死,連續燙了三次都沒有死去。典型的活蟲不怕開水燙。 無奈之下,阿姨撥通了市裡衛生防疫站的電話,電話那頭的專家告訴他,這種寄生蟲叫做顎口線蟲。寄生蟲會在人體內遊走,它經過的組織或者器官就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