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人類建造的最遠地前哨是國際空間站,人們在這裡進行了一些深空探索前的研究,然而它距離地面不過300多公裡。
這個距離甚至都還沒有離開地球大氣的影響,由於受到大氣阻力影響,空間站每年都會下降一點距離,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距離對於宇宙尺度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我們必須繼續探索宇宙,那麼我們就必須要一個更遠,空間更大,更靠譜,可塑性更強的基地。
其實,我們已經有一個這樣的基地,那麼就是月球,它距離我們30幾萬公裡,只是它現在太荒蕪了。
然而壞消息是,月球不像地球這樣,隨處可以獲取到能源,在月球上幾乎沒有能源可言,你可能想到風能和太陽能,但這兩個在月球都是幾乎沒法得到。
首先,月球幾乎沒有大氣,這讓風能成為不可能;其次,球粗糙、布滿灰塵的表面也不適合太陽能。
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現階段的能源問題只能是從地球上帶過去,而化石燃料重且不易運輸,因此只剩下一個現實的解決方案:核能。
就在去年,人類首次載人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日(2019年7月20號),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了一個名為阿爾忒彌斯(Artemis)的項目。
該項目計劃在2024年之前將人類再次送上月球,如果條件允許,將與其它空間機構合作建立一個永久的科學基地。
作為該計劃的另外一個部分,便是把地球的核能帶到月球,並在2026年之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核反應堆,因為在月球上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
其實核能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地球上已經用了數十年,然而還沒有哪個項目攜帶一個核反應設備或者核燃料走出地球。
因此,它們需要建立一些技術的模擬實驗,一旦這些技術通過演示並得到驗證,未來的系統可能會擴大規模,或者多個單元可以一起用於長期的月球任務,並最終用於火星任務。
就最近對月球的研究,給我們帶來很多好消息,其中包括確定了月球上潛在的水源,這對這類任務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另一個項目正在開發一種方法,將月球塵埃分離成氧氣和金屬,兩者都是重要的原材料。
如果能量的問題真的解決了,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這個前哨站將幫助我們進一步探索太陽系。
就目前來說,NASA正在尋求與私人公司合作以降低成本。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22家公司響應了這項公開呼籲,但只有少數公司被點名(包括Blue Origin和BWXT)。
然而網友好像不是很看好這樣的項目,我看到有網友直接表示,「地球霍霍得差不多了,還要去禍害月球嗎」,真是語出驚人。
其實,任何項目的初衷都是好的呢,隨著地球上各種矛盾的日益加劇,我們遲早需要另外一個居住的地方。
而如果我們真的要去尋找一個新家園,把月球作為基地是最好的選擇,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在這種地方發射火箭的成本可要低得多。
其次,月球有著豐富氦3資源,而氦3是核聚變的燃料,有數據顯示月球的氦3超過5億噸,夠人類使用上萬年,解決了能源問題,地球大部分矛盾也就解決了。
無論出於採礦目的,還是深空探索目的,在月球建立基地都是最好的選擇,而這之前需要解決月球的初始能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