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在電力數據網中利用快速力導向算法進行網絡元素布局的研究

2021-01-17 瓦特和比特


隨著電網數據網的規模越來越巨大,網絡環境越來越多樣化,對傳統的力導向布局技術的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戰。


傳統力導向算法通過對每個節點的計算,算出引力和排斥力的合力,再由此合力來移動節點的位置。執行一次後根據節點新位置算出新的能量值,如同力學概念,能量值越小,表示整個網絡越趨於穩定。


一般來說能量值越小,網絡圖的配置顯示就會越清晰,因此當能量值到達最小值的時候,網狀圖的配置狀態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是網狀圖的節點數、連線數多時,計算所用的時間呈指數上漲,效率很低,用戶體驗較差。


現有少部分電力數據網網絡管理系統布局使用力導向布局算法,但均使用的是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力導向布局算法使各個網絡設備節點布局的位置不會重疊,各連線的長度幾乎相等,且儘可能不相交。


使用力導向布局方式可以讓拓圖有規則且清爽,但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的計算時間隨著節點個數和連線數量呈指數增長。


在大規模複雜網絡中,這一問題更加明顯。


由此,在大型複雜網絡中,用戶可能難以短時間內獲取拓撲布局,目前的電力數據網網絡管理工具都不具備短時間快速拓撲布局的能力。





傳統力導向算法是一類基於經典力學建模的仿真類型布局算法。該類布局算法將結點看作質點,並在質點之間建立力的關係,從而形成一個物理系統。


通過迭代仿真該物理系統,直到達到某種平衡(力平衡,或能量最小),從而形成一個較為合理的布局。該算法模型通用性很強,被廣泛地應用很多網絡可視化系統當中。



系統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帶有一定能量的同性放電粒子,粒子與粒子之間存在某種庫侖斥力,使它們兩兩相互排斥。同時,有些粒子間被一些「邊」所牽連,這些邊產生類似彈簧的胡克引力,又緊緊牽制著「邊」兩端的粒子。


在粒子間斥力和引力的不斷作用下,粒子們從隨機無序的初態不斷發生位移,逐漸趨於平衡有序的終態。


同時整個物理系統的能量也在不斷消耗,經過數次迭代後,粒子之間幾乎不再發生相對位移,整個系統達到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即能量趨於零。


此刻,最終的這幅理想的拓撲結構圖也基本繪製完成。



在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的力模型中,引力即為彈簧力,遵循胡克定律:



上式的參數解釋如下:


FElastic 是兩個相連的節點所受的彈簧力;


K 是彈簧力的彈力係數;


Lcurrent 是兩個節點當前的笛卡爾距離;


Lnature 是彈簧的自然長短,即彈簧不受彈簧方向外力時的長度。 


在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的力模型中,斥力即為節點間庫倫力,遵循庫倫定律:


上式的參數解釋如下:


FReplling 是兩個節點所受的斥力;


k 為庫倫常數,即靜電力常數,以此調整全局節點之間的斥力;在傳統力導向算法的力模型中,節點為同性帶電粒子,產生斥力,所以 k 取負數;


q1 和 q2 分別是兩個節點的電荷量;


R 是兩個節點當前的笛卡爾距離。



設力導向布局進行 k 次迭代計算,V 為節點集合,E 為節點之間的邊集合,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的計算流程偽代碼如下:

Forn in V
Do//隨機設置節點的橫坐標(x)位置;u.x = Random_set_x()//隨機設置節點的縱坐標(y)位置;u.y = Random_set_y()
Done

Loop k//循環迭代 k 次

For u in VDo
For v in VDo

If u != v
Then
//計算 u 和 v 節點的庫倫斥力u.force-=Coulomb_repulsion(u,v)//計算 v 和 u 節點的庫倫斥力

v.force-= Coulomb_repulsion(v, u)

Fi

DoneDone

For e in E
Do
//計算 e 邊的胡克引力,u,v 為 e 的端點;e.u.force += Hooke_attraction(e)
e.v.force += Hooke_attraction(e)
Done
For u in V
Do//根據力更新每個節點的橫坐標(x)位置;u.x=Force_update_x(u.force)//根據力更新每個節點的縱坐標(y)位置;

u.y = Force_update_y(u.force)

Done
End Loop


即首先隨機分布所有節點的位置,然後循環計算 k 次每個節點受到的引力和斥力,通過受力情況更新每個節點的位置。



傳統的力導向布局算法的平均時間複雜度是由兩部分組成——每次迭代計算每兩點間的斥力變化0(n2)和每條邊給端點帶來的引力變化0(e),共進行k次迭代計算,即0(k*(n2+

e))。


其中 n 為節點個數,e 為邊數。可以分析出時間隨節點個數成指數增長,隨邊條數呈線性增長。


表 1 為傳統力導向布局在電力數據網大規模拓撲中所用時間的統計結果,每次都添加同樣數量節點與連線,k 值設定為 10。



由表 1 可以分析出傳統的力導向布局算法在大規模拓撲中時間隨節點個數、邊條數增長而增長,


布局時間表現不盡如人意,難以在電力數據網這樣的大規模拓撲中應用。


力導向布局結果連線的長度幾乎相等,且儘可能不相交,節點分布均勻,布局結果較為人性化。


傳統的力導向布局算法在大規模拓撲結構中的計算時間很不理想,因此難以適用於電力數據網這樣的大型拓撲。


可以通過將多層次技術與引力/斥力近似計算算法相結合,得以提高力導向布局算法的效率,是其適用於電力數據網這樣的大型拓撲結構。



就像在大多數傳統的力定向方法中一樣,用相互排斥的帶電粒子作為節點,用彈簧作為節點間的邊。設兩個電荷 u 和 v 之間的距離是 d,u 和 v 之間的斥力正比於 1/d 。



這裡對彈簧引力的選擇並不嚴格地與物理現實有關,使用進行邊 e 彈簧引力的計算,通過該方式計算的彈簧引力可以減少力導向布局算法的計算不相關引力的次數。



由於在經典的力導向算法中,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將一個大圖形的初始(隨機)繪圖轉換為最終繪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多層次策略來降低力導向算法的迭代次數常數因子k。


基本思想:給定 G=(V,E):G0,根據 G0 尺寸遞減創建一系列的圖形 G1,⋯,Gk。然後,用經典的力導向(單級)算法繪製 k 級的最小圖 Gk。


此圖用於獲得隨後繪製的下一個更大圖形 Gk-1 的初始布局。重複這個過程,直到繪製出原始圖形 G0。


多級劃分思想如下:首先,將 G 的節點集劃分為不相交的子集。感應連通子圖稱為太陽系。


太陽系由一個中央太陽節點組成。太陽節點的每個直連的節點叫做行星節點(p-node),在該太陽系中除太陽節點、行星外的其他節點稱為月亮節點(m-node),並且每個 m-node 需要用距離 2 相關 s-node。


每個 m-node 分配給其最近的鄰近 p-node。這個 p-node被重新標記為有月亮節點的行星節點(pm-node),表示它至少分配了一個 m-node。因此,由太陽系引起的 G 子圖的直徑不超過 4。


將一個圖 G 的進行太陽系劃分,分三個步驟工作: 


(1)創建太陽節點。拷貝 V 作為太陽節點候選人 V',並從V'中隨機選擇一個節點 s1 作為第一個太陽節點。然後,在 V'中刪除s1以及與s1距離最多為2的節點。


通過同樣的方法迭代選擇下一個太陽節點,直到 V'為空,太陽節點=s1,⋯,s1 即為所有太陽節點的集合。


(2)對於每一個太陽節點,它的所有鄰居都被標記為行星節點。


(3)V 中可能有一些節點既不是行星節點,也不是太陽節點。這些節點是月亮節點,將每個月亮節點分配給 G 中離它最近的行星節點。


圖 1 為原始布局,圖 2 為經過層次劃分後的各個太陽系集合,太陽、行星和月亮節點分別由白色的大圓圈、灰色的中圓圈和黑色的小圓圈表示。


實邊表示太陽系內部的邊,而連接兩個不同太陽系的節點(太陽系間的邊)的邊是虛線邊。


連接m節點及其指定pm節點的邊被繪製為有向邊,表示m節點被分配給這個行星節點。








通過對拓撲圖進行層次劃分,然後對子圖進行力導向迭代計算,對力導向布局方法進行了優化,計算流程如下:


(1)通過多層次劃分方法將原始拓撲進行多層次劃分處理; 


(2)多層次劃分處理後,得到一系列太陽系集合,根據太陽系集合將G劃分為G1,⋯,Gk,其中Gk-1完全包含G(k k≥1); 


(3)使用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對 Gk 進行布局,得到 G'k; 


(4)G'k 的布局作為繪製的下一個更大圖形 Gk-1 的初始布局,通過力導向算法進行 Gk-1 的布局; 


(5)重複步驟(3)和步驟(4),直至迭代繪製出圖形 G'o(6)最後使用G'o更新原始的圖結構Go的信息,即得到布局後的結果。


圖 3 為圖 1 對應拓撲的快速力導向布局迭代計算過程。


其中圖 3-a 是 G(k k=3,即 G3),圖 3-b 是 Gk(-1 k=3,即 G2),圖 3-c 是 Gk(-2 k=3,即 G1),圖 3-d 是 Gk(-3 k=3,即 G0)。









快速力導向布局算法的平均時間複雜度是由兩部分組成——每次迭代計算每兩點間的斥力變化 0(nlogn)和每條邊給端點帶來的引力變化 0(e),共進行 k 次迭代計算,即 0(k*(nlogn+e))。


其中 n 為節點個數,e 為邊數。可以分析出時間隨節點個數成對數增長,隨邊條數呈線性增長。


表 2 為快速力導向布局在電力數據網大規模拓撲中所用時間的統計結果,每次都添加同樣數量節點與連線,k 值根據算法劃分子圖自動獲得。





力導向算法是常用的布局算法,該算法在電力數據網網絡元素布局中有廣泛應用。


通過對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的優化,得到一種快速力導向布局算法,該算法可以很好地適用於大型的網絡,相較於傳統力導向布局算法有很大的效率提升。


圖 4 為電力綜合數據網核心、匯聚層網絡元素的力導向布局結果,共有 171 個節點,用時 0.3 秒。





圖 5 為電力綜合數據網所有網絡元素的力導向布局結果,共有 493 個節點,用時 3.1 秒。





快速力導向布局算法能夠快速地對當前綜合數據網進行布局,根據 2.4 的測試數據分析,快速力導向布局算法能夠適用於當前電力所有數據網,該算法成果可以推廣到電力系統相關的所有數據網。





「瓦特和比特」致力於打造國內最專業有趣的能源電力&數據分析學習社區,集結能源行業優秀的業務專家和數據分析大咖,為數據分析從業者和能源從業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能源電力&數據分析交流方式。






小瓦君提示:關注「瓦特和比特」,學習最新的電力數據技能,為你熱愛的工作打開新的視野~同時也歡迎從事不同崗位的電力人,公眾號留言,跟小瓦君一起分享你的「電力人生」😊







相關焦點

  • 東數西算:我國數據跨域流通的總體框架和實施路徑研究
    從我國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看,大趨勢與全球基本同步,各大數字經濟企業都已開始全國布局。如阿里數據中心全國布局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布局一線城市;第二步是布局一線城市周邊200-300千米輻射圈;第三步是布局西部地區。目前,阿里已在跨地域調度方面開展了業務實踐,根據各地用電峰谷電價,實現異地計算存儲資源調度,將業務數據整體備份到內蒙古烏蘭察布數據中心,同時配合電網做電力負載調整,額外盈利。
  • 深信服發布電力行業網絡安全模型與「數字引力」計劃 推動電力行業...
    其一,通過打造數字底座,上線「三大平臺」(雲平臺、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推進萬物互聯、平臺集成,構建智慧物聯體系。其二,通過拓展智能應用,重點賦能企業運營、電網發展、客戶服務,打造「數字駕駛艙」;65.5%的變電站實現「一鍵順控」,配網故障自動研判率達82%。
  •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大數據綜合應用...
    原標題: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大數據綜合應用高級研修班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項目辦公室 通人辦〔2018〕 第5號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原理與案例實踐暨Python
  • 衛星影像識別技術在高德數據建設中的探索與實踐
    對於衛星影像的使用方式,高德經歷了由前端用戶展示,到人工數據作業參考,再到主動發現更新地圖數據的進化過程,這同時也是我們不斷挖掘影像數據價值的過程。本文會介紹高德視覺團隊將衛星影像從被動參考升級為主動發現的過程中的探索和實踐。
  • 電力系統穩定器的混合差分進化算法設計研究
    編者按:本文採用混合差分進化算法設計微電網中的穩定器。首先,對單發電機對無線匯流排系統的穩定器進行研究,變化發電機有功、無功功率及輸電線阻抗,採用混合差分進化算法,指定不同目標函數極點使穩定器工作於複平面左半部分,以求優良好的動態穩定性能。
  • 神經網絡算法在我國核領域中的應用綜述
    我們應該抓住人工智慧發 展的重要機遇期,從整個核產業鏈出發,探索人工智慧尤其是深度學習技術融合應用的需求和場景,大 力推動人工智慧在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創新應用和轉型驅動,實現全產業鏈智慧核能,引領國際核科 技發展。目前,國內各大核相關科研單位均已開展了人工智慧方面的基礎研究,各大核電集團也已全面 啟動數字核電、智慧核電建設,加強應用研發,國際上各大核強國也紛紛布局,競相爭奪智慧核能的新 高地。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
    而量子計算中提出的大數質因子、隨機資料庫搜索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能夠應用於複雜的大規模數據處理與計算難題。科學家預測,經典計算機未來仍將承擔收發郵件、視頻音樂、網路遊戲等功能,而量子計算機則將用於解決大型分子模擬、尋找大數質因數等經典計算機無法模擬的領域,並在 AI計算領域對傳統算力進行提升。
  • 北京大學設置數據科學智能科學專業 瞄準前沿科技優化學科布局
    堅持理論為本、內容為王、問題導向、形式創新,加強思政理論課改革創新,著力打造「北大思政課」品牌。充分利用「馬工程」教材,採用老中青結合的團隊教學,建立健全課程主持人、課堂主管人、主講教師、助教「四位一體」教學管理模式。創新教學形式,開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名師大講堂,將課堂互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傳統授課與網絡教學相結合,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虎嗅網
    而量子計算中提出的大數質因子、隨機資料庫搜索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能夠應用於複雜的大規模數據處理與計算難題。科學家預測,經典計算機未來仍將承擔收發郵件、視頻音樂、網路遊戲等功能,而量子計算機則將用於解決大型分子模擬、尋找大數質因數等經典計算機無法模擬的領域,並在 AI計算領域對傳統算力進行提升。
  • 資料| Python入門經典:以解決計算問題為導向的Python編程實踐
    from=leiphonecolumn_res0429內容簡介 《Python入門經典:以解決計算問題為導向的Python編程實踐》是一本系統而科學的Python入門教程,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等多所美國知名高校採用其作為程式語言的入門教材,被奉為經典。
  • 神經網絡算法原理_神經網絡算法的應用_神經網絡算法實例說明
    神經網絡算法原理   由於神經網絡算法的設計面太大,我們此處暫且只分析Microsoft神經網絡算法的原理,在Microsoft神經網絡算法中,我們可以簡化成下面這個圖片:      神經網絡算法的應用   在網絡模型與算法研究的基礎上,利用人工神經網絡組成實際的應用系統,例如,完成某種信號處理或模式識別的功能、構作專家系統、製成機器人、複雜系統控制等等。   縱觀當代新興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人類在徵服宇宙空間、基本粒子,生命起源等科學技術領域的進程中歷經了崎嶇不平的道路。
  • 江蘇電力實現多源數據單相接地故障精準定位(聚焦泛在電力物聯網)
    5月21日下午,隨著現場主站工作負責人作出匯報,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基於多源數據單相接地故障研判現場驗證獲得成功。這意味著該公司在國網系統率先實現基於多源數據的小電流單相接地故障的精準研判。  一直以來,在變電站10千伏出線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配網調控員無法精準判斷接地故障到底在哪條線路上。
  • 網絡流量數據缺失?新算法可減少誤差,提升數據恢復的精確度
    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汪燦、馮心欣,在2019年第12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指出(論文標題為「基於交替最小二乘法的時空張量填充算法」),在網絡系統中,無論採用何種流量測量系統,都無法避免數據的丟失。
  • Web端即時通訊實踐乾貨:如何讓WebSocket斷網重連更快速?
    就斷網重連而言,其重連響應速度將嚴重影響了上層應用的「即時性」和用戶體驗。試想打開網絡一分鐘後,微信的網絡不能即時感知到socket連接的恢復,無法即時收發聊天消息的話,是不是很崩潰?因此,如何在複雜網絡場景下,更即時快速地感知網絡變動,並快速恢復WebSocket的可用性,就變得尤為重要。
  • 以實踐難題為導向 發揮理論研究智庫作用
    「2020年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重點課題中期推進會」近日舉行,與會專家提出——以實踐難題為導向 發揮理論研究智庫作用□找準當下檢察工作面臨的實際難題,做實調研,搭好理論框架,充分論證,為實踐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對策。
  • 如何使配電網具備數據感知能力
    這是筆者與長園深瑞徐成斌總經理交流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在談到,面對當今整個電力系統數位化轉型,泛在電力物聯網、數字南網大力推動的情況下,對於企業自身而言遇到的難題有哪些時,徐總提到,「不忘初心是最難的!當前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數位化而數位化,更應堅持創新、創造價值要始於需求。」
  • 研究發現:數據壓縮算法可以改變物理和生物學的計算
    在計算機科學和資訊理論中,數據壓縮算法是按照特定的編碼機制將未經編碼的數據比特(或者其它信息相關的單位)較為緊湊地表示信息的方法。常見的例子如ZIP文件格式,ZIP文件格式是一種數據壓縮和文檔儲存的文件格式,以便於在網絡上傳播和分發文件。
  • 電力系統諧波檢測方法綜述
    針對諧波產生的種種危害,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展了諧波治理的相關研究,並制定了《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GB/T 14549—93)國家標準對公共電網諧波允許值進行了限制。此後對電力系統進行諧波治理,改善電能質量成為一項持續而長久的工作。
  • Bentley YII 之電力元素與中國基建啟示錄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9個中國項目中,共有4個來自能源電力行業,這「半壁江山」彰顯出電力元素閃耀國際舞臺的光彩,它們分別是——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報送的河南濟源鋼鐵80兆瓦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節能改造項目,獲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特別榮譽獎」;  中國電建湖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報送的湖南汩羅西220千伏變電站項目三維技術應用,獲通訊和公用事業類光輝大獎
  • 凝結行業領先應用實踐 美雲智數布局網際網路大數據領域
    據美雲智數總經理金江介紹,網際網路大數據凝結了60餘個行業領先企業網際網路數據應用實踐,覆蓋超過1萬個網際網路平臺,支持企業市場決策和產品策劃等;採購雲產品每年支持美的集團節約成本5%、採購效率提升30%以上,打造一站式全品類採購供應鏈精益管理體系;工業仿真(即數字孿生技術)亦是美雲智數重量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