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野生動物,更是保護我們自己

2020-09-05 今點黃州

「野生動物」這個名詞,隨著這次疫情逐漸走入人們視野,我們對這些在電視或圖冊中見到的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又究竟有多少了解呢?在我們看到這些形態各異的野生動物時,是否想過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重大的疾病,都是由它們帶來的呢?

有數據表明,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來源於野生動物。2020年2月9日,在湖北省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無論怎麼樣,我們都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下面我們將介紹四種典型的重大疾病及其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

一、 非典SARS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英語:SARS)於2002年在我國廣東發生,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1】。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報》報導,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2】。已有的流行病學證據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直接來源。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中間宿主,這表明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的一個中間宿主,它可能是被中華菊頭蝠感染,從後者身上得到了這種病毒。

二、 鼠疫Plague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鼠疫為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主要在嚙齒類動物間流行,鼠、旱獺等為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為傳播媒介。本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

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在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鼠疫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2500萬【3】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鼠疫的親歷者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佛羅倫斯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從這些文字中,我們依然能夠深刻的感受到當年這場巨大的瘟疫中,人們悲慘的處境與絕望的心情。鼠疫的傳播源為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有鼠蚤叮咬傳播、呼吸道感染和經皮膚傳播。

三、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

MERS病毒是一種β屬C亞群冠狀病毒【4】, 全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簡稱MERS-CoV),感染後引發中東呼吸症候群(簡稱MERS),大多數MERS病毒感染病例發生在沙特。

MERS-CoV最早於2012年9月在沙特被發現,早期因與SARS臨床症狀相似得名「類SARS病毒」。從2012年9月開始,一種與SARS類似的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奪命,進而擴散到其他國家。2013年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確認的患者有38例。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自首例MERS病毒感染病例於2012年9月被確認起,截至2014年4月15日已致死92人,全世界已有228例。大多數MERS病毒感染病例發生在沙特。不過,歐洲也已確認MERS病毒感染病例,但全部病例據信與中東有關係。

2012年10月,科學家開始在出現MERS病例的沙特城鎮附近進行搜尋,並在西南部發現了一間棲息著大約500隻蝙蝠的小屋,於是科學家們開始檢測蝙蝠是否攜帶MERS病毒,該小組還檢測了駱駝、山羊、綿羊和貓,這些動物可能作為中間宿主,從蝙蝠身上感染病毒後傳染給人。而科學家們懷疑駱駝的一個原因是,一名來自阿聯的MERS患者,在患病前曾在一頭患病的駱駝身邊待過。但那頭駱駝並未接受檢測。

四、伊波拉出血熱

伊波拉出血熱(EBHF)是由一種絲狀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出血性、動物源性傳染病。1976年,伊波拉出血熱在非洲的蘇丹和薩伊暴發,病死率高達50% ~ 90% 。因該病始發於薩伊北部的伊波拉河流,並在該區域嚴重流行,故命名為伊波拉【5】。

2014年西非伊波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開始爆發於西非的大規模病毒疫情. 截至2014年12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數據顯示伊波拉出血熱疫情肆虐的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幾內亞等西非三國的感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已達19031人,其中死亡人數達到7373人【6】。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3月17日在日內瓦宣布,2016年1月在獅子山復燃的小規模伊波拉疫情於當日結束【7】。

伊波拉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病原體。整個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區有不同種類的果蝠可以攜帶這種病毒。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可引起暴發,這往往是由野生動物庫傳播到人類開始,病毒變種的遺傳基因幾乎相同。

除了以上我們介紹的四種重大疾病,還有很多疾病也與野生動物有關,例如愛滋病、甲型流感H5N1、馬爾堡出血熱等等。無數的事例告訴我們,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就是對自身的保護!

禁食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

來源:交院微資訊

編輯:李鑫陽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反思:既是保護野生動物,更是保護人類自己
    不得不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將人們推到這個現實問題面前:食用野生動物「之禍」未曾停止,如何把控野生動物交易與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等等諸多問題,亟待更多的思考。 野生動物之「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鍾南山院士曾公開表明,病毒極大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開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並非「等」外探索,今年辦案實現新突破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數據能直觀展現檢察機關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高壓態勢,同時暴露出保護野生動物的現實緊迫性。
  • 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野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有人曾經觀察過,一隻成年野雞,一年能吃掉幾億條害蟲。有力的保護了我們山場的植物。那麼,如果野雞成群,我們的山場就不會有蟲災發生了。沒有蟲災,人們也不會大量使用農藥。這就大大的減小了對環境的汙染。從這個角度講。人類保護動物,也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說起野雞,人們並不陌生。最普通的野雞,是分雌雄兩色的。雌野雞是灰褐色。雄野雞是棕綠混合色。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接觸野生動物 如何保護自己
    【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娥)近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一名員工遭熊攻擊致死事件,令人惋惜。在世界各地,時不時發生動物傷人的事例。我們該怎樣與動物打交道?旅行者該如何保護自己?記者綜合《孤獨星球雜誌》以及「科普中國」一些專家建議,梳理出這份「安全寶典」。
  • 保護野生動物同時該怎樣保護自己?
    人類不斷侵犯壓縮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間,致使時常發生野生動物入侵人類駐地並傷人致命的事件發生,蛇,野生黑熊,狐狸,狼等野生動物近些年時常能在人類聚居地看到,除非飢餓到一定程度,野生動物基本不會和人類產生衝突。據報導稱:北京時間2020年5月18日上午,四川綿陽市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村民三五人聚集一起,談論著山上黑熊咬死人的事,大家心中都有所畏懼。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施行,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173種
    《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近日修訂完成並公布施行。名錄中,屬我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果子狸、狼、大白鷺等共173種。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保護野生動物,既是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基礎,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國家生物安全的必然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和《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三條,我省對《山西省重點保護名錄》進行了調整。參照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名錄調整的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預防性、兼容性、關注度等原則,本次調整後,《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共173種。
  • 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本報記者 文波 攝本報訊 為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規範馴養繁殖秩序,加快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水生野生保護動物資源,11月16日至12月11日,廣東省漁政總隊中山支隊以「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開展新一輪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11月24日上午,記者隨執法人員先後來到港口鎮西九龍龜業養殖場及石岐區碧湖西街的一個家庭養龜場。
  • 碰不得的野生動物保護紅線
    為此,不少人在田野、江河等不同地點布設鐵獸夾,獵捕野生動物。某些不法分子更是不顧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超載能力,盲目地捕獵。這類行為會破壞 《民法典》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浴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第251條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 像保護野生動物一樣保護野生蘭花
    (8月16日半月談)  野生蘭花之所以慘遭瘋狂盜採,一個重要原因是,雖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野生蘭花列為保護植物,但只限於國際交易層面,而國內相關法律法規、名錄卻沒有提供有力保護。比如,1999年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並沒有把蘭科植物列入其中。
  • 野生動物保護倡議書
    為保護野生動物,建設生態家園,擁抱綠色生活,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我們倡議:    一、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重慶市野生動物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不非法獵捕、交易、加工、製作、運輸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不交易、運輸、宰殺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及產品;    二、不在菜譜及任何招貼廣告中出現
  • 「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從十幾樓上親手摔下自己的貓咪,把狗狗遺棄在馬路邊上……諸如此類,無論是野生動物還是普通寵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這些行為就像是扯開了以往的一層遮羞布,借著疫情的由頭,將憤怒、恐懼、驚慌等等不良情緒通通轉嫁到了動物身上。
  • 野生動物是人類朋友,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
    按照世界公認的標準,一個物種的數量少到以百計算時,即為瀕危野生動物。人與動物的和諧 來自網絡 為什麼要保護好野生動物?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所以濫食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
  • 保護你 守護我們未來|2020年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為了保護它們,也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1973年6月21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美國華盛頓籤署,目的在於對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進行管制。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野生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中國於1981年加入該公約,主動承擔起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重要責任。
  • 保護野生動物,他們吹響集結號!
    12月18日,營口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正式成立,與此同時,協會開設的位於市民服務中心附近的野生動物標本展覽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秉承著「同一藍天 共同家園」的理念,以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宗旨,配合市林業草原局等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為我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貢獻力量。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雖然剛剛成立,但是協會的會員們卻早已開始了保護我市野生動物的工作。
  • 保護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我們不僅保護的是老虎,我們應該讓保護野生動物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這次疫情的原因也與野生動物有關,大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極其缺乏。除了已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之外,還有動物防疫法(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等法律。針對疫情暴露出的問題,結合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工作,引導群眾認識到防範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性,已經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去了解這些法律,不食用它們,不去打擾他們,呼籲周邊的人一起保護。
  • "動物王國"保護記:把救助和保護放重要位置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利益鏈
    保護野生動物,不單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更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動物王國」保護記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既涉及到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也涉及到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依據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規定,野生動物保護屬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範疇內的細分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屬於一項「常態化工作」,而並非「等」外探索。
  • 福建重拳執法保護水陸野生動物 嚴厲打擊濫食野生保護動物
    近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福建省頻繁開展相關執法行動和宣傳活動。 「觀賞野生動物可到動物園,不要籠養野生保護動物,更不能去食用這些野生保護動物。」
  •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招募保護老虎志願者
    本報訊 今年是中國的虎年,而且7月2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它被老虎保護亞洲部長級會議提議設立為「全球老虎日」。近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保護老虎志願者行動」活動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