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高清照放出 一個風暴的直徑就有地球那麼大圖

2020-12-06 環球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開木星探測器「朱諾」號收集的最新數據及研究報告,包括木星兩極的高清照片。圖像顯示,它的表面覆蓋多個直徑堪比地球的風暴。科學家對新發現感到興奮,認為有助重新認識木星運作。

據報導,科學家本來只知道木星兩極有一些閃閃發光的橢餅圖案,在「朱諾」號的高清鏡頭下,這些圖案原來是緊排在一起的超巨型風暴。這個氣旋系統直徑長達1400公裡,大小相當於一個普通行星。

「朱諾」還探測到了氨元素的存在。科學家發現,氨的濃度隨著緯度的變化而變化,這使得木星的大氣結構非常複雜。

科學家們說,此前從未預料到木星的大氣層會有如此複雜的風貌。

新的重力數據顯示,木星核心可能較科學家原本估計鬆散,甚至不存在。

科學家還發現木星磁場可能較預期中強,NASA形容木星是一個「複雜、巨大及動蕩的世界」。科學家表示,新發現有助重新探討如何探索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

「朱諾」號預定與木星近距離「接觸」最少12次,任務將於2018年2月結束。

相關焦點

  • 視覺盛宴,美國拍到木星雲霧照片,NASA發布的15張木星高清大圖
    現在就來盤點一下NASA發布的朱諾號拍下的15張木星高清大圖:1 木星南極圖中圓盤右方有明亮的白雲。可以看到北溫帶大量活躍的漩渦雲,還有幾場橢圓形白色的反氣旋風暴。,並且還探測到了木星大氣層的水分子含量有0.25%左右,是太陽的3倍。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公布了一張全新木星照,以超高清視角揭示木星的細節特徵。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該計劃每年都會拍攝一些太陽系外行星的年度全球照,以供天文學家研究它們的大氣、風暴和雲層變化。這一次,哈勃一如既往的沒有讓人失望,記錄下的看點可真不少。首先,木星北半球中緯地區一個獨特的細節令人興奮。這是一個明亮、白色、伸展開的風暴,正以56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木星上暴走,它爆發於2020年8月18日,地面望遠鏡發現在同一緯度區域隨後又出現兩起類似風暴。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公布了一張全新木星照,以超高清視角揭示木星的細節特徵。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據介紹,這張照片屬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OPAL)的一部分。
  • 木星高清照片已公布,哈勃顯示:北半球正在形成風暴
    提起氣態星球,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木星,這顆巨大的「氣態巨獸」在太陽系排名第二,雖然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得益於人類的探測器,我們可以一睹木星的風採,以及那場已經肆虐300年的「大紅斑」,但是你見過木星更為驚嘆的照片嗎?現在它來了。
  • 神秘的六邊形風暴!比木星大紅斑還恐怖,竟能裝下4個地球
    事實上,土星除了土星環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這是存在於土星北極的超級風暴。但許多人只聽說過木星大紅斑,並不知道土星上也有一個巨大的風暴。我們才再次解到了,這個詭異的風暴。不管是地球上的颶風,還是木星上的大紅斑,這些風暴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即使它們再大也是如此。但土星的這個風暴是六邊形的。
  • 木星上到處是風暴,大紅斑就是最大的一個,最大時可容納四個地球
    地球上的超強颱風無疑是一種極具毀滅性的天氣,但和宇宙中一些星球上所發生的風暴相比就只是小兒科了。在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可稱得上是風暴的天堂,在這顆星球上,風暴隨處可見,它就是木星。木星上有許許多多的氣旋風暴,通過探測器所拍攝的木星照片,我們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這一點。
  • 土星六邊形大風暴,比木星大紅斑還恐怖詭異!竟能裝下4個地球!
    事實上,土星除了土星環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這是存在於土星北極的超級風暴。但許多人只聽說過木星大紅斑,並不知道土星上也有一個巨大的風暴。極地風暴在土星的北極比大紅斑更神秘,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風暴呈現出奇怪的六邊形。1980年,旅行者1號在穿越土星時發現了人類第一次在土星上觀察到的大風暴。
  • 木星大紅斑寫真: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
  • 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木星上有個神秘的風暴系統「大紅斑」,看上去像長在木星身上的「胎記」。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大紅斑」為什麼這麼紅,也不明白它怎麼能持續存在幾百年,但現在他們至少知道了這個風暴漩渦有多深。
  • 木星神秘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木星上有個神秘的風暴系統「大紅斑」,看上去像長在木星身上的「胎記」。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大紅斑」為什麼這麼紅,也不明白它怎麼能持續存在幾百年,但現在他們至少知道了這個風暴漩渦有多深。
  • 太陽系的超級風暴秀,嘉賓模特: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金星的大氣環流要比地球簡單。辨識度:三星金星的風速比地球高得多,金星探測器在金星的南極發現了奇特的畫面,雙風眼氣旋直徑2900公裡。這個畫面讓人們非常震驚 兩股氣旋圍繞彼此旋轉,如果你此時能進入風眼,你一定會看到一面神奇的雲牆,以極快的速度在你身邊扭曲旋轉!
  • 如果地球突然變的有木星那麼大,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來說將會怎麼樣
    西漢司馬遷當年用肉眼巡視蒼穹的時候發現歲星呈現青色,於是以陰陽五行之說把歲星命名為了「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318倍,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1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0多倍。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旋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
  • NASA公布更多木星新風暴細節
    哈勃望遠鏡8月25日攝取的木星精美圖像顯示,這顆巨大行星的大氣層及其表面發生著令人驚嘆的氣候變化。木星上不僅發生著大紅斑在縮小這樣的巨變,而且北半球的雲層正在醞釀著一場猛烈的風暴。(NASA)《商業內幕》報導說,大紅斑是最受關注的一種逆時針旋轉的木星大氣風暴,形成時間長達350年。目前測得的大紅斑直徑為9.818英裡(15800公裡),科學家認為其尺寸正在縮小。但是現在大紅斑也是無比巨大,足以裝下一個地球。地球直徑測為7.917英裡(12741公裡)。而更吸引科學家好奇心的是,木星北半球目前正在醞釀一場大風暴。
  • 令人震驚的新木星圖片顯示,9800英裡的特大風暴比地球還要大
    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拍攝木星和冰月歐羅巴的照片時,捕捉到了這場新風暴的近景。風暴在木星上來來去去,但這一次由於它的大小和它似乎具有兩個暗氣旋的特點而失去了特別的興趣。它們似乎是逆時針旋轉,以前從未在木星上被觀測過。你也可以在放大版的照片上看到木星標誌性的大紅斑區域。
  • 木星大紅斑震撼「寫真集」:30張圖一窺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與地球對比圖,將地球「收入囊中」。根據1800年代進行的觀測,大紅斑的寬度一度達成地球直徑的4倍木星大紅斑特寫照。木星大紅斑原始照片,由朱諾相機2017年7月10日拍攝。木星小紅斑彩色肖像,結合了「新地平線」號遠距勘測成像儀2007年2月27日拍攝的照片以及哈勃望遠鏡寬視場行星相機2幾乎在同一時間拍攝的照片。小紅斑是木星的第二大風暴,寬度相當於地球直徑的70%。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木星最著名的大氣「景點」-大紅斑,多年來持續變小。上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透過我那塊6英寸厚的埃德蒙反光鏡木星的大紅斑清晰可見,足足有三個地球大,但現在已經嚴重縮水。在19世紀80年代,大紅斑就像一艘巨大的飛艇,在白色結晶狀氨雲中滑翔,足足有40000公裡(25000英裡)寬。即使你使用8業餘的觀測裝備,如小型反射天文望遠鏡在白天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差不多100年後的1979年,大紅斑的南北尺寸基本未發生改變,但大紅斑的寬度減小為25000公裡(15535英裡),僅相當於2個地球直徑大小。
  • 木星出現一道神秘綠光,慢慢分裂,天文攝影師懷疑是外星飛碟
    當你首次看到這張高清照片的時候,一定會感到驚訝,以為這是一幅水彩畫,或許出自哪位藝術大師之手,可能價值不菲,但實際上這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木星真實的模樣,雖然木星體積很大,但是一顆氣態行星。木星的高清照顯示,多個比地球直徑還要大得多的「巨眼」正在赤道地區活動,事實上它們就是呈逆時針旋轉的巨型風暴,據說巨眼中心地區風速超過每秒130米,比地球上的龍捲風和颱風還要猛烈得多。這表明木星上的大氣正在劇烈運動,可以用「風起雲湧」來形容,為了揭秘木星上的大氣運動,美國朱諾號飛船現在正以一個橢圓形的軌道圍繞木星旋轉,每隔一段時間接近一次木星,以極近距離飛掠木星大氣。
  • 美國宇航局發布最新照片,木星上出現一個新的巨大風暴
    ,而且也顯示出一個剛剛形成的巨型風暴,這個風暴是此前科學家所沒有發現的。哈勃拍攝的這張照片,以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木星激烈動蕩的大氣層的最新天氣狀況,包括一個剛剛被發現的巨型風暴,以及木星上著名的「大紅斑」和「小紅斑」的最新發展情況。
  • 木星上奇怪的風暴
    一個覆蓋著五顏六色的帶狀氣體的巨型行星——木星,在其南極,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景象,隱藏著一個比地球還大的紅色斑點。在行星的南極附近,大部分是隱藏在人類窺視之下的漩渦風暴集合,以不尋常的幾何圖案排列著。風暴類似於地球上的颶風。但是,在我們的星球上,颶風不會像五星或六邊形那樣聚集在極點,並以五邊形或六邊形的形狀互相纏繞。現在,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安迪·英格索爾(Andy Ingersoll)的實驗室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為什麼木星的風暴表現得如此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