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太平洋海工開建全球最大LNG運輸加注船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11月15日上午9時58分,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CIMC SOE)為STOLT-NIELSEN GAS B.V.建造的全球最大20000立方米LNG運輸加注船首制船(S1043)船體部分在舟山長宏國際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點火開工。

船東方項目經理貝爾、現場經理安德斯,DNV GL船級社南區運營經理杜拉,中集安瑞科副總經理、CIMC SOE執行長高文寶,長宏國際總經理戴紀明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工儀式。

本次開工的S1043船是STOLT-NIELSEN GAS B.V.與CIMC SOE籤訂的2+2+2艘20000立方米LNG運輸加注船訂單中的第一艘。據了解,S1043船液罐部分已於第二季度在CIMC SOE本部開工建設,各項生產節點在穩步推進當中,已到大合攏階段。

20000立方米LNG運輸加注船船長159.7米,型寬24米,型深16.75米,入DNV GL船級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LNG燃料加注船,該船主貨罐為C型雙瓣罐,具有安全、節能和環保等特點,是LNG運輸船的一個技術升華,既能運輸LNG,又能為其他船舶及終端加注LNG。

STOLT-NIELSEN GAS B.V.是世界第一大化學品海運公司Stolt-Nielsen與LNG領域兩家巨頭Hoegh LNG和Golar LNG合資的Avenir LNG的全資子公司,專注於小規模LNG運輸以及LNG燃料加注業務。

CIMC SOE擁有豐富的氣體運輸船設計、製造經驗以及良好的交付業績,迄今為止已交付包括6艘27500立方米多用途LNG船在內的中小型氣體運輸船30餘艘。CIMC SOE擁有全球最齊全的C型中小型液罐生產線,主編了《船用半冷半壓式液化氣儲罐》行業標準,已經交付各類液罐及燃料罐170餘個。

長宏國際創建於2009年,是江蘇新長江集團和中集集團的合資公司,位於浙江舟山群島新區,佔地約160萬平方米,擁有海岸線2500米,為浙江省重點骨幹企業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長宏國際擁有30萬噸級和8萬級噸幹船塢各一座,3萬噸舉力浮船塢一座,15萬噸級水平船臺二座,擁有近2000米的舾裝碼頭,一座900噸龍門吊和二座500噸龍門吊。年鋼材加工能力30萬噸,年造船252萬載重噸,年修船250艘以上,具備建造、修理國內外各類大中型船舶的條件和能力。

CIMC SOE作為中集安瑞科的全資子公司,通過藉助中集集團下屬公司參股的長宏國際,開工建設20000立方米LNG運輸加注船,僅僅是兩家合作的開端。S1043船及後續船舶的建造,將充分發揮CIMC SOE項目總包及液罐、液貨系統設計、建造能力,並聯合長宏國際高素質的船舶設計、生產管理團隊及其良好的造船設施,將項目打造成精品,為後續的接單及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 國際船舶網

相關焦點

  • 南通太平洋海工破產清算 曾是全球海工佼佼者
    原標題:南通太平洋海工破產清算 曾是全球海工領域佼佼者   2015年8月,央企中集集團子公司中集安瑞科發布公告,收購南通太平洋海工100%股權。作為業界強強聯合的成功範例,太平洋海工的未來被寄予厚望。但雙方牽手不到一年時間,尚在「熱戀」期的兩家企業卻緣分盡了。
  • Hartmann收購中集太平洋海工1艘LEG船
    德國船東Hartmann Group近日從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原南通太平洋海工)收購了1艘22000立方米LEG船,價格約為4500萬美元。據了解,這艘LEG船船體編號為1030,原本由挪威船東Odfjell在2014年下單訂造。
  • 全球最大海工製造商呼之欲出?
    本報資料室供圖繼「南北船」宣布戰略性重組之後,日前招商局集團、中集集團和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國際」)的船舶海工資產擬進行整合。若整合完成後,3家央企的船舶海工業務將由招商局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工業)統一運營,組建一個擁有12家船廠的中國第三大修造船集團,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工裝備製造商。
  • 這家中國製造企業提供運輸船整體解決方案
    中美乙烷市場機會的背後,中國方案早已運用在全球乙烷貿易和物流領域 美國乙烷來了,中國市場早已悄然準備就緒。 據悉,項目承建商、中集安瑞科旗下的這家TGE工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建造了三十多個儲運乙烷、丙烷、乙烯、甲烷(即天然氣)的大型儲罐工程和進出口接收站,其中就包括接收了美國乙烷第一次出口歐洲的英國乙烷接收站項目以及挪威項目,項目接收的乙烷用於英國和挪威的乙烷原料裂解裝置。
  • 中國首次製造出口世界最大的獨立C型雙體罐LNG運輸船
    >)LNG運輸船命名交付儀式近期在江蘇省中集安瑞科SOE啟東基地(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舉行。這艘被命名為JSINEOS Inspiration的LNG運輸船是首批中國製造出口的27500m³LNG運輸船,除了運輸LNG,還可裝載乙烷、LEG、LPG等多種氣體。
  • ...黑科技」:無人遙控潛水器,海洋牧場,漂浮城市,揭秘中國海工實力
    本屆海博會以「藍色機遇、共創未來」為主題,設立海洋資源開發及海工裝備、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新興產業3大展覽板塊。參展企業橫跨海洋油氣、海工、航運、科技、生態等多個領域,聚焦海洋資源開發和海工裝備、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新興產業、深海(海底)觀測等前沿領域。展會吸引了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國交建、招商局、中集集團、華為、光啟技術等企業。
  • 美國乙烷來了,中國方案早已運用在全球乙烷貿易和物流領域
    巧合的是,美國在2016年首次出口到歐洲的乙烷,也是由現已和TGE成為同一家公司的、同屬中集安瑞科旗下的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太平洋海工」)建造的乙烷運輸船承運的。2016年,六艘容積為27,500立方的多用途氣體船從美國運輸乙烷到歐洲石化巨頭英力士位於英國和挪威的倉儲碼頭。據悉,這六艘由中集太平洋海工建造的乙烷運輸船也是多用途的技術設計,除了可裝載乙烷之外,還可承運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乙烯等。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由「油」轉「漁」 進軍布局全球「大...
    近年來,中集來福士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機遇,匯聚中國海工力量,形成產業生態圈,在鞏固海洋油氣領先地位的基礎上,向海洋漁業裝備進軍,積極布局全球「大海洋」產業,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船舶海工產業成南通主導優勢產業 市場份額分別約佔全國1/10和1/3
    近期,這艘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將出海試航。記者 許叢軍攝南通網訊(記者 趙彤)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船舶海工產業已成為我市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海工、船舶製造及配套企業有400多家,船舶和海工產業市場份額分別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這名年輕的「耕海人」將發揮高端智能養殖網箱核心優勢,瞄準深遠海資源開發,立足於打造「亞洲單體規模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場,通過產業鏈資源的優化整合、集團化運作,讓大海深處崛起一條「現代漁業產業鏈」。網箱開建,瞄準亞洲頂級海洋牧場火花四射,機械轟鳴, 「百箱計劃」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的建造現場,激情澎湃。
  • 海工裝備製造逆勢而上 聚焦中國海工裝備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原總裁、中國石油(7.69, -0.04, -0.52%)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理事長周守為在展會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中海油、中國船級社、中國船舶(20.40, 0.39, 1.95%)、中船重工、中集來福士、宏華等展商以及一些知名的國際企業均加大了參與力度。
  • 獨家|中集海工面臨困境 6月開始放假
    【財新網】(記者 包志明)油價低迷讓海洋工程裝備(下稱海工)業苦不堪言。中國最主要的海工生產企業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集來福士)正面臨嚴重危機。中集來福士內部文件顯示,由於訂單不足,中集來福士6月份開始將採取放假、內退和全年降薪等方式降低人力成本。
  • 中集集團海工資產將全部計提減值 未來或引入戰略投者
    【財新網】(記者 賈天瓊)中集集團長期虧損的海工業務即將全部計提減值。2019年12月31日,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000039.SZ/02039.HK)發布計提減值公告,與海工業務有關的平臺資產存在較大減值跡象,預計2019年需計提減值人民幣約40億—55億元。
  • 中國海工:練出真功夫 打好「逆風球」
    按照協議內容,國調基金將為國海海工提供總規模30億元的配套資金,支持中央企業海工裝備資產處置項目。  隨著國內規模最大的股權投資基金——國調基金30億元配套資金的進場,中國船企千億「庫存」海工裝備資產處置的步伐正在加快。面對全球海工市場新一輪危機,央企海工裝備處置業務平臺——國海海工正在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探索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更多機遇。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勝利閉幕
    名企匯聚 大牌雲集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吸引了中遠海運川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招商局工業集團、招商局郵輪、上海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131家國內外船舶海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
  •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順利閉幕
    名企匯聚大牌雲集  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吸引了中遠海運川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南通中遠海運船務、招商局工業集團、招商局郵輪、上海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中船澄西、南通吉寶、江蘇政田、惠生海洋、中天科技、豪氏威馬、格力電器、天津鋼管、瓦軸、培瓦克、MGW、金魚漆、江蘇科技大學等
  • 煙臺海工高端製造走向深海 五年九座半潛平臺
    在正在建設的D90半潛式鑽井平臺處,中集來福士市場支持經理潘細錄向採訪團介紹,D90最大鑽井深度達到15240米,比馬裡亞納海溝還深4000米,建成後,將是全球作業水深最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平臺,主流市場售價達到6.5—7億美金。今年5月20日,「中國裝備製造業展覽」在巴西首都裡約熱內盧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中集來福士展臺前,參觀了D90模型。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順時應勢,南通加快沿江船舶海工這一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主動向高技術船舶、大型海工裝備、特種船舶、豪華郵輪等高端產業邁進,轉型升級蹄疾步穩。西起如皋長青沙、東至啟東圓陀角長江入海口,在166公裡長的南通長江岸線,形成了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帶,喜報頻傳:中遠川崎、中集太平洋等重點企業斬獲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等訂單,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輪等先後交付。
  • 魯東大學與中集海工院 聯手共建海上航天技術創新中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姚玉勃 高淑鵬 孔憲東) 近日,魯東大學與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海上航天技術創新中心」共建籤約儀式舉行。魯東大學黨委書記徐東升,黨委常委、副校長吳君,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總裁趙暉,黨委副書記、助理總裁楊易川,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常務副總經理滕瑤等出席籤約儀式。
  • 「海工+牧場」,煙臺全力建設「四個之城」
    「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牧場示範之城,形成了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格局;我們全力建設海工裝備製造之城,引領全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我們全力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打造「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旅遊品牌;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環境優美之城,積極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長島成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