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三線建設中火車拉來的城市
看著我身邊這一輛老式的蒸汽機火車,有沒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其實這是放在我們貴州三線博物館的一件大文物。
都說六盤水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當年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就是通過我身邊這樣的一列列火車,將一批批重要機械、大型設備和大量的建設者拉進了六盤水。這列編號是「上遊0405」的機車就是當年在鐵路運輸中行駛最多的蒸汽機車,這臺蒸汽機車從1966年投入使用,一直服務到2001年。這輛火車,它曾經的名字是 「工農」,後來改名為「上遊」,就是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現在,我就帶著大家進去看看裡面是什麼樣子。
蒸汽機車為三線建設立下汗馬功勞
這裡就是駕駛室了,需要三個人進行操作才能將這輛火車開起來。這個是駕駛員的位置,他負責把控火車的速度,一位是司爐,他在中間主要是用鐵鍬從後面的運煤鬥裡將煤炭鏟到我身後的燃煤蒸汽鍋爐裡燃燒,使火車產生動力向前行。最後一位是副駕駛員,他坐在這裡控制剎車和鳴笛,這輛火車保存得非常好,現在還能鳴笛。
我家以前就住在鐵路附近,聽到鳴笛聲的一瞬間,許多成年舊事都湧上心頭,是否也勾起了電視機前您的回憶呢?
1380件文物記錄三線建設者的奮鬥故事
在整個三線建設博物館裡,有1380件當年生產生活中使用過的文物,從這些文物和蠟像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建設者們奮鬥過的痕跡。今天這些蠟像的原型之一,也來到了我們直播現場。
這位老人,他叫彭海泉,上世紀60年代他就來到六盤水,參加三線建設,也見證了六盤水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變化。
可以說是三線建設才讓六盤水擁有了煤炭、鋼鐵、電力和建材等支柱產業,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時至今日「三線精神」仍然鼓勵著我們砥礪奮進。
三線建設博物館成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就在前不久,三線建設博物館還被中宣部列為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吸引大批學生來到這裡參觀學習。大家可能已經聽到了歌聲,這是今天來這裡參觀學習的同學們,正在用傳遞國旗的方式,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多年來,六盤水一直重視三線精神和文化的傳播推廣,我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六盤水人,在許多地方都能感受到三線文化精神的傳承。比如在水城河南岸,有一個三線文化創意小鎮,利用實物生動地講述了六盤水這座城市的「三線建設」歷史及發展歷程,為許多人找到了鄉愁。馬上要到國慶了,周邊的市民和商家們已經將小鎮裝扮一新,處處飄揚著美麗的中國紅,讓小鎮顯得更生機勃勃。
今天,六盤水正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集群培育。全力推進紡織、新材料、農產品加工、新型能源化工、旅遊裝備、現代物流、物聯網等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力爭通過10年左右時間,再造一個六盤水的工業體系。
現在,全市上下都在大力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就是六盤水人的初心。新時代,我們更要傳承和弘揚好三線建設精神,不斷創新,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做出新貢獻!
來源:動靜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