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追蹤野火和極端天氣的新一代GOES系列衛星

2020-09-03 伊春微新聞

森林火災是影響森林生態系統最為嚴重的災害類型之一。據全球森林火災監測在線平臺(GFW Fires)統計,2019年全球發生森林火災451萬起(火災面積超過100公頃)。森林火災不僅對林業資源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還改變整個生態系統的碳循環過程和碳分布格局,破壞全球生態系統平衡。隨著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大,開展有效的森林火災監測刻不容緩。

衛星作為有效的森林火災探測和監測工具之一,已被全球各國廣泛使用。不僅可以監測森林火災,還可以提供有關火災的位置、規模、持續時間、溫度及熱量輸出等信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衛星系統幫助追蹤野火:極地軌道衛星系統和對地靜止軌道衛星系統。Terra和Aqua衛星以及NASA-NOAA的Suomi NPP衛星等極地軌道衛星每天最多可提供兩次全球火災和煙霧的詳細視圖。Terra和Aqua衛星搭載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收集的數據,一直用於監測野外火災。最新的進展為在多年的野火舊數據上使用神經網絡模型,然後自動確定野火的出現位置,方法的準確度超過99%。目前使用舊數據的確可以改善對未來火災的預測,但如果林火監測員想要獲取更多火災數據時(如進行方向和熱強度等信息),MODIS則無法達到理想的解析度。

相比之下,像靜止環境觀測衛星(GOES)(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運行,但由NASA設計和製造)這樣的對地靜止軌道衛星與地面相對靜止,固定在赤道上空,這使得對地靜止軌道衛星能夠對地球的一部分進行頻繁的重複成像(每5分鐘一次),當野火爆發時,可能會更快地做出響應。但是,它們的空間解析度通常要比極地軌道衛星低,極地軌道衛星的飛行高度要低得多(大約距離地球表面700公裡)。GOES-R系列衛星是新一代靜止環境觀測衛星,主要用於天氣觀測與預報,能夠追蹤雷暴、颶風、龍捲風以及其他極端天氣的實時發展變化,還能讓氣象學家跟蹤擴散的野火煙霧或火山灰。

圖1 GOES-West和GOES-East衛星

該系列衛星採用先進基線成像儀(ABI)技術探測火災產生的熱信號,以實時跟蹤森林火災,並向空氣品質建模輸入數據,監測火災地區的空氣品質。ABI能以不同的光譜頻段(除了可見光的可見光波長外,成像儀還支持近紅外和紅外光譜範圍內的其他15個光譜波段,不同的通道可以幫助預測者區分雲、水蒸氣、煙霧、冰和火山灰),對地球天氣、海洋和環境進行成像。GOES-R衛星的火災監測與特性(FDC)數據產品,利用可見光和紅外(IR)ABI光譜通道定位起火位置並監測火災特徵。一旦發現火災,就可以預計火災的規模和溫度,同時計算火災的熱強度。

GOES-R系列衛星的ABI頻段,可為森林火災監測員提供更多信息。快速掃描功能,能夠每分鐘提供一次詳細的高清圖像,也意味著GOES-R系列衛星可以更詳細的觀察火災的情況,更快的探測起火點,並實時跟蹤火情的發展和蔓延,從而探測火災變化,預測火災運動方向。其中,GOES-West(GOES-17)和GOES-East(GOES-16)衛星(圖1)最慢為每5分鐘掃描一次加利福尼亞州(2個衛星/每天掃描288次);每顆衛星均有兩個可移動的浮動區域,每30秒~1分鐘掃描一次;通過提高時間和空間的解析度,GOES-R系列衛星可用於監測更小範圍的火災(約為2公裡)。GOES-R系列衛星還具有數據快速刷新、延遲低、全天候運行等特點。這些衛星通常能夠在911發出緊急通知前監測到火災,並在報告煙霧後確定起火點的確切位置(圖2)。

圖2 GOES-17拍攝到的2018年8月的加利福尼亞森林火災

GOES-R衛星不僅能夠有效監測到野火災害,而且對探測火災煙霧也至關重要。該系列衛星還具有近實時監測煙霧的能力,能有效協助空中滅火救援工作。林火發生後,濃煙往往導致能見度低,部署滅火飛機和直升機噴灑阻燃劑往往會受到阻礙。GOES-R衛星可以提供有關火災煙塵確切位置和移動信息,幫助滅火指揮員快速部署並做出決策。煙霧探測和監測信息也有助於更好地預測空氣品質。GOES-R系列衛星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林火監測方面,還可以用於預測火災後降雨引發的山洪災害。這些衛星為火災的整個生命周期提供了關鍵數據——從乾旱到火災,再到洪水以及山體滑坡。

編者註:風雲四號是16年底我國發射的靜止軌道定量遙感氣象衛星,與美國GOES-R同屬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的先進行列。但就載荷性能而言,GOES-R系列衛星採用先進基線成像儀(ABI)能夠以從可見光到近紅外的16個不同波段觀察地球,可見光解析度達0.5公裡,紅外解析度2公裡,而我國風雲四號A星搭載的多通道的成像儀AGRI可提供可見光、近紅外、水汽及紅外波段等14通道,可見光解析度達0.5公裡,紅外解析度2~4公裡,AGRI略落後於ABI。重點關注區域GOES-R系列衛星可實現每30秒一次拍攝,風雲四號最快則需要1分鐘生成觀測圖像。 (根據www. goes-r.gov等綜述)

【來源:伊春森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除了野火肆虐 美國西部地區將迎來反常暴風雪天氣
    除了野火肆虐 美國西部地區將迎來反常暴風雪天氣2020-09-09 17:1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CNET報導,2019年9月的第一周,記者Eric Mack和妻子參加了在新墨西哥州聖菲郊外一個森林裡舉行的戶外音樂節。
  • 這些令人驚嘆的NASA衛星圖像記錄了2020年的極端氣候事件
    前所未有的野火 去年的這一天,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中等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捕獲了在澳大利亞東南部飄散的棕褐色濃煙的圖像,當時該國正遭受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節的襲擊。
  • 我國新一代低軌氣象衛星風雲五號啟動需求論證工作
    新華社長沙4月23日電(記者胡喆、謝櫻)記者從23日在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舉辦地湖南長沙召開的高分衛星氣象行業應用研討會暨風雲五號氣象衛星需求論證啟動會上了解到,我國新一代低軌氣象衛星風雲五號啟動了需求論證工作。
  • 燒……北極野火與氣候變暖已成惡性循環?
    MODIS衛星反演產品顯示,北極圈內野火的生物質燃燒量在2019年夏季顯著上升。而今年截至8月12日,燃燒規模已超過2019年整個夏季,呈現出明顯的增強趨勢。此外,北極野火還會導致森林面積減少,削弱陸地碳吸收能力;排放大量煙塵,影響太陽輻射的吸收和散射,改變局地能量平衡,進而導致天氣氣候的變化……但是,在研究野火原因及其影響的過程中
  • 新一代GNSS定位方案有望用於穿戴設備和資產追蹤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1/420413.htm1 GNSS接收設備全球年出貨量預計持續增長提起戶外定位,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這是一種被普遍認可、廣泛接受的追蹤定位技術,可以對人員
  • VOA精選 | 酷熱天氣及乾燥環境,加劇加州野火蔓延
    Extreme Heat, Dry Conditions Fuel California Wildfires酷熱天氣及乾燥環境加劇加州野火Several large wildfires are burning in California, where extreme
  • 澳洲野火全面失控,動物大量燒死,屍體如山
    綜合最新的報導,澳大利亞的野火愈演愈烈,似乎根本沒有停息的跡象。各國衛星從地球上空拍攝的圖像顯示,整個澳大利亞東部的森林似乎都在燃燒,過火面積達50000多平方公裡,已超過去年亞馬遜雨林大火的兩倍。根據衛星拍攝的照片,僅在新南威爾斯州燃燒的火線,連接起來就可從雪梨延伸到整個印度洋,再到亞洲的阿富汗。被煙霧籠罩的地方已超過歐洲面積的一半,連紐西蘭的天空都變成了橙紅色。
  • 極端天氣頻現 唯有合力應對
    最近,全球極端天氣頻現,折射出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正為人們敲響警鐘。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北極地區2018年的年平均溫度高出正常溫度2.48攝氏度。全球氣候和生態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近40年來,俄羅斯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比全球變暖的速度快4倍。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稱,自2005年以來,世界各地的洪水次數已經增加15倍,極端氣溫事件增加20倍,野火次數增加7倍。
  • Google以衛星資料定位北美野火範圍,通過地圖即時推送
    Google現在於搜索與地圖服務,提供野火的詳細信息,包括地點以及火災邊界,並在用戶接近活躍的火災區域時發出警告,並且提供最新的信息,幫助用戶遠離野火威脅。每年8月到11月是加州乾旱季節,雖然發生山林火災屬常見的現象,但是今年因為受極端氣候影響,野火災情提早到來,現在加州數百處嚴重程度不一的野火,正在燃燒擴散。而之所以現在Google能在搜索以及地圖服務,提供精確的野火信息,Google提到,是10年前發生在以色列北部卡梅爾山區的森林大火,打開了他們構建相關功能的契機。
  • 極端天氣頻現!美東海岸極寒天氣肆虐 澳大利亞卻遭熱浪襲擊突破47...
    美國東海岸陷入「封凍」,澳大利亞卻成了一個大烤爐——氣溫高達華氏攝氏度117度,是80年以來最熱天氣。2018年初,這是南北半球兩端迎來的首波極端天氣。美東海岸遭遇極寒天氣 氣溫驟降近億人受凍美國東北部本周氣溫驟降。
  • 北極野火……燒不盡!它與氣候變暖已成惡性循環?
    MODIS衛星反演產品顯示,北極圈內野火的生物質燃燒量在2019年夏季顯著上升。而今年截至8月12日,燃燒規模已超過2019年整個夏季,呈現出明顯的增強趨勢。田晨光製圖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表示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極大影響了當地人口和生態系統並造成了全球影響由於遙相關兩極影響著低緯度地區的天氣和氣候條件
  • NSF支持開發野火風險評估計算平臺
    圖片來自網絡隨著野火成為日益嚴重的威脅,2020年9月30日,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通過「美國繁榮、健康和基礎設施領先工程(LEAP-HI)」計劃資助200萬美元支持一項重大項目,以更好地預測野火造成的破壞性事件。
  • 2020年亞馬遜雨林現破紀錄野火,一天1000場,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2020年情況跟往年似乎有些不同了,有的自然災難變多了,而有的自然災難變少了,比如今年的極端強降雨明顯比往年增加多成,北極圈地區出現史無前例高溫天氣,南北極冰山和永久凍土又融化了不少,但不知為何熱帶海洋氣旋突然變少了。
  • 美國2020年8月的極端天氣頻發,是氣候變化還是美國的厄運?
    這些極端天氣事件中的每一個都是一組特定的大氣條件(對於蘿拉而言,是海洋條件)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不幸的是,美國被這些事件接連不斷地抨擊。但是對於某些此類事件,例如強烈的颶風和更頻繁的野火,科學家早就警告說,氣候變化已經為災難了奠定基礎。
  • 太空極端天氣有何影響?科學家:衛星最脆弱的時候!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新尺子來測量太空中的天氣風暴,這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這些風暴是如何影響地球的。UTA的物理學教授拉蒙·洛佩茲說:我們想知道在太空天氣期間產生的電流是如何傳輸和影響太空及地球的,我們知道它會影響衛星,進而影響地球上的生命。洛佩斯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該項目提供為期三年的611472美元資助。該項目名為「在低馬赫數的太陽風流動期間,提取並將太陽能輸送到磁層」。目前,太空中的磁活動是由擾動風暴時間指數(Dst)來測量。
  • 【科學松鼠會】人類活動與極端天氣
    過去幾年,洪水、暴雪等天氣現象及其造成的重大損失經常佔據各類媒體報導的頭條。暴雪、狂風、洪水、乾旱和熱浪等之所以會被媒體被大家關注,主要原因是這些極端的天氣事件往往給民眾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有時還會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甚至有可能造成社會動蕩的局面。
  • 翼眸科技淺談無人機是野火災害氣象很好的研究工具
    「我們需要這些數據來更好地了解建模的火災環境,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預測變化,尤其是在氣候變化和火災加劇時。」 克萊門茨(Clements)於2008年開始嘗試使用無人飛機測量野火附近的氣象條件,當時他通過野火的煙氣飛過一架小型的固定翼,天然氣動力遙控飛機。他說,自那時以來,無人機的日益成熟大大擴展了其在消防研究中的應用潛力。
  • 3.6萬個氣象站數據,研究確認:極端天氣將變頻繁,地球怎麼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在澳大利亞說起澳大利亞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不會陌生,2020年初的叢林野火讓人們記憶深刻,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研究小組發現,大多數地區極端高溫天數增加了,異常高溫的日子變得越來越普遍,當我們將1981至2010年與1951到1980年天氣進行比較時,這種增長是可觀的。
  • 聯合國:受極端天氣影響 2018年上萬人死於自然災害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約6000萬人的生活受到極端天氣影響,一萬多人死於各類自然災害。數據顯示,2018年洪水影響的人口最多,高達3540萬人,其中2300萬人生活在印度喀拉拉邦。
  • 野火肆虐全球!衛星地圖顯示:世界多個地方同時被火災「籠罩」
    最近一個月,野火肆虐全球,襲擊了北極、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衛星圖像捕捉到了在北極和俄羅斯地區燃燒的野火。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格陵蘭島都受到了火災的影響,許多火災是由乾燥的風暴和炎熱的天氣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