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能不能搞清楚「智已」是個什麼東西?

2020-12-05 路咖汽車

如果現在是2014年,那今天的話題會特別有趣,因為我們不知道結果,一切都是充滿預期。

但,不幸的是,現在是2020年。

所以,不論在IT界、輿論界、新聞界、汽車界、智能化領域,上汽最新搞出來的智己汽車,都沒有引發什麼討論。原因很簡單,首先,它現在還是個所謂的概念,沒什麼實際的樣品,這幾年活著死了的新勢力已經這樣演繹了很多例子,沒法激起人的關注欲;其次,這也不是上汽第一次做這類項目,之前的項目是中國汽車行業裡的創新,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項目已經走上了一條近乎死胡同的路。

上汽智己是個什麼東西?

先來看看這個新的項目準備幹點什麼,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東西,我們從新聞稿裡摘一些重點。

1. 參與者,是三家: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

2. 股權結構,上汽集團持股54%,浦東新區持股18%,阿里巴巴佔18%,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10%;

3. 多少錢,基金認繳出資總額為人民幣72億元,其中上汽集團認繳出資53.99億元,持有74.986%份額;張江高科認繳出資18億元,持有25%份額;上汽恆旭資本認繳出資0.01億元,持有0.014%份額。

4. 做什麼,智己汽車定位為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將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應用;

5. 最後是什麼?上汽集團綁定兩個夥伴,要打造自己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有高智能化、能和用戶實現溝通和共創、智能駕駛、智能網聯、電氣化等等等。

上述的一切,新鮮嗎?一點都不新鮮。中國汽車市場裡已經這麼做的,有比亞迪、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已經實打實的靠著Di-Link+比亞迪漢/比亞迪唐在30萬元級別搶市場,這顯然算是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長安、吉利、長城,已經有了相關的應用,共創+智能體系創新,而且更關鍵的是,實際的產品已經完成了落地,而且在市場中的份額和佔有率越來越大。

如果以上汽的現狀作為對比,答案是顯然的。

此前它為人所熟悉的斑馬系統,並沒有達到預期。上汽集團內部的榮威、名爵品牌如今並不能靠著斑馬系統去搶奪吉利的GKUI19、長安的梧桐智聯、長城的咖啡智能、比亞迪的Di-Link,它們的消費者份額。

同時,斑馬系統最早的規劃是,不僅作為上汽集團的自用技術,同時還要成為技術合作的相關供應商,將之推廣向其他車企。但,結果是殘忍的。

最早,斑馬系統與福特進行過籤約,不過如今你能看得到,福特換上了與百度合作的SYNC+作為智能網聯相關賣點;上汽集團內部的相關品牌,大眾選擇的是自研一套不怎麼好用的系統,通用是安吉星與新技術的結合,只有斯柯達"勉為其難"的在部分車型上用上了斑馬,但銷量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好。

上汽智己,上汽自己,都沒預期

歷史可能不會在發生同樣的事兒,但已經過去的事件和案例,會告訴我們此出現的問題。

這一次的上汽智己項目和之前的斑馬系統項目有細節上的不同,但也有本質上的相同。先是參與者從之前的上汽集團+阿里巴巴,變成了上汽集團+阿里巴巴+浦東新區,這意味著能夠在智慧城市等方面進行試點與探索。

但,斑馬項目的後期萎靡裡有明確的信號。誰是掌舵人?

首先,不要神化阿里巴巴,儘管它在大數據方面有著優勢。但,傳統一線中國網際網路巨頭BAT之中,誰都有大數據優勢,百度有著資料庫優勢/娛樂數據/地圖優勢/自動駕駛優勢,騰訊有著娛樂數據優勢/地圖優勢/資料庫優勢,阿里有著地圖優勢(高德)/消費數據優勢,三者之間的對比差異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如今的格局並非2014年-2016年,一線網際網路巨頭BAT在遭受更大的衝擊,因為下層梯隊T/M/D(頭條、美團、滴滴)在不斷的上升。

其次,從斑馬的歷程中,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到它的瓶頸和頹勢。

斑馬系統:2016年推出,實現了通過語音控制導航、音樂、空調等功能,支付寶和淘寶的帳號綁定;

首次大升級:2017年12月28日,時間間隔1年零6個月,新增核心功能:可播放手機中的視頻,增加了情景式對話,,智能設備的匹配,組隊和旅途功能;

二次大升級:2019年7月19日,時間間隔1年零7個月,新增核心功能:AI場景的進一步升級,根據通勤、電影、組隊出遊等主要場景,車機能主動推送一些服務,部分車型上,開放行動支付功能。

雖然,它是中國汽車行業裡最早上車的車聯網智能系統,而從1.0到2.0再到3.0系統的升級更新,它的迭代速度並非最快,且功能是以優化為主,然後在2019年,斑馬將與阿里旗下的AliOS Auto(AliOS汽車)團隊整合,雙方由前後端的支持關係合併為一體。

上汽集團在斑馬項目的進程中,扮演著非常明顯的"工具人"屬性。阿里試水汽車網際網路,上汽承載阿里不懂的汽車領域,但未來的預期和如今的結局並不怎麼樣。

再看上汽能做什麼。

上汽集團內部可以分為幾大板塊,大眾系是它的主要基盤以及未來增長空間,上汽大眾每年有著200萬臺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上汽奧迪項目則是未來的增長空間。不過,從上汽自主品牌所推出的相關車型中,你並不會找到太多和大眾體系相關的技術應用。而且,上汽智己項目,顯然也不能通過上汽大眾給予相應的補給,因為大眾自身也在進行數位化轉型,並且如今它在中國的布局也更迷亂,從此前的南北大眾,變成接下來的南北大眾+南北奧迪+江淮大眾。

通用汽車,這是上汽集團內部比較好實現合作的技術來源。通用泛亞研發中心給上汽集團帶來了1.0T、1.3T、1.5T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CV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等。但,對於智己項目而言,它所需要的是純電動+智能的技術共創,而在這一方面,通用所掌握的並不算先進。

最終,熟悉榮威、名爵品牌的人都知道,它們身上的技術特徵早已不是羅孚當年的參與而是上汽通用的技術分享,在這一領域也沒有太大助力。

整體來看,上汽智己項目想要成功還需要面對兩個層面的加持,一,關於車,包括設計、研發、技術、框架,二,關於智能。但,盤點上汽集團近幾年的發展表現,並無突出之處。

寫在最後:

整體來看,上汽智己項目如今其實幾乎是雛形階段,對比大家熟悉的蔚來、小鵬、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等都有著比較明顯的進步空間。

至於它為什麼要推出,實際上可以歸結為跨過企業發展瓶頸這一原因。

目前的上汽集團在汽車市場中並沒有明確的品牌符號和技術特徵,於是,它需要剛剛推出的R品牌和接下來要發力的智己項目來搞定未來幾年的發展窗口。

但,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需要時間檢驗,像當年的斑馬那樣。

相關焦點

  • 背靠上汽、張江、阿里三大「金主」 智己汽車能成嗎?
    來源:億歐網原標題:背靠三大「金主」,智己汽車能成嗎?必須要有突出的差異化優勢,才能活下來。文丨程天琦題圖丨官方授權蘋果計劃提前兩年推出Apple Car,華為加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百度與吉利組建智能汽車公司,網際網路巨頭「造車」的進度不斷刷新。
  • 「智己汽車」即將就位,上汽R標如何立足?_易車網
    這不是上汽第一次發力高端化,當然也不清楚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智己汽車如何與上汽乘用車旗下的R品牌保持互助而非互攻的關係,將持續考驗上汽決策層的智慧。 11月26日,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上汽高端智能電動車「L項目」正式定名為「智己汽車」,並將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據稱,「智己汽車」目前已完成超百億元初始輪融資。其中上汽佔股54%,上海浦東新區佔18%,阿里佔18%,另有10%由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智己」取自《周易》,意為以智慧周全萬物。
  • 東風、長安後,上汽智己也來了!高端電動能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圍...
    上汽榮威、東風汽車分別於今年4月份、7月份發布了全新R標、嵐圖品牌。僅在11月份,就有寶能、長安汽車接連宣布旗下高端品牌的新進展。截至目前,包括長城、吉利、長安、奇瑞、北汽、上汽、寶能等多家車企均在高端品牌上有了布局。不過,在自主品牌向上衝擊的發展歷程中,傳統燃油車沒能突破的天花板,換成新能源品牌後,是否就會有更多機會?
  • 上汽MAXUS蜘蛛智選攻略 體驗不一樣的買車樂趣
    上汽MAXUS蜘蛛智選為廣大用戶提供了全新的購車思路,很是值得大家學習。可能有朋友不禁要問,裡面都有哪些好用又便捷的利益點呢?本期攻略,我們以上汽MAXUS D60車型的選配為例,同時就組合的緣由,給大家逐一解惑這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服務。三大入口首先哪裡可以選呢?
  • 上汽大通專訪:Double E架構實現智行
    上汽大通專訪:Double E架構實現智行 2018-04-28 10:12 來源: 愛卡汽車 【2018 北京車展 廠商訪談】4月25日,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主任郝景賢、上汽集團大通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總工程師趙鴻璐
  • 上汽阿里「梅開二度」做「智己」,與R品牌內部賽馬?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未來的市場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天下,而且這種自帶網際網路屬性的新時代汽車,定價可都不低。比如,特斯拉Model X是百萬級別,蔚來ES8接近60萬,即使是理想ONE,也超過了30萬。上汽集團如果在未來還想做第一,那麼勢必就要從「蔚來、特斯拉、理想們」的手裡搶市場,新、老勢力之間早晚會有一場市場爭奪大戰。
  • 蜘蛛智選/斑馬智行加持 實拍體驗2021款上汽大通MAXUS G50
    而上汽大通MAXUS G50憑藉著較為實惠的價格正是一款自主緊湊型MPV的明星車型。這次,我們就來到上汽大通4S店實拍體驗了2021款上汽大通MAXUS G50,那麼這款緊湊型MPV有著怎樣的表現?是否能夠滿足家用需求?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上汽智己汽車劍指特斯拉
    聯想到此前眾多機構和業內人士均推測特斯拉將推出「預鋰化」技術以及「碳矽負極」,智己和蔚來在電池技術方面已與特斯拉展開全面對標。自動駕駛配置方面,IM智己汽車基於支持多Orin晶片(500-1000Tops)的可拓展式IPD智能駕駛域控中心、視覺為主兼容雷射雷達的感知系統和整車全冗餘架構方案,正在加速實現Door to Door Pilot,算力是特斯拉FSD的3到7倍。
  • 智己來了,上汽集團就能找得回自己?
    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上汽這一次使出這麼大的力氣?蓄謀已久的「智己」會使出什麼奇招幫助上汽做回自己?如何做自己?重新定義商業模式為什麼上汽這麼在意做「自己」呢?這與上汽去年至今的迷失自我有很大關係。而且,細細品味「重新定義商業價值模式」這種概念,這個濃濃網際網路味道的概念,顯然不是上汽作為一家傳統車企所能提出的,而是阿里入局造車的又一新話術,可見,雖然阿里不做資本大頭,但是在品牌定位和方針上,仍然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 上汽大通如何讓用戶更體面地選車?
    說到體面,如何讓消費者更體面地選車,目前能做好的車企真是不多。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推出「定製化」概念的車企,是上汽大通。而上汽大通以「我行MAXUS」微信公眾號作為入口,通過在全網包括微信公眾號在內的 33 個網際網路平臺開設「我行MAXUS」帳號,用原創內容為「我行MAXUS」微信公眾號引流,基於此,C2B中最為關鍵的「C端」用戶端被徹底打通,也帶動了包括研發、製造等整個企業的流程和系統。
  • 2021年1月發布首款車型,上汽、浦東、阿里攜手發布智己汽車
    [億歐導讀] 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完成,融資規模達到百億量級。 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百億級「巨無霸」項目——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正式啟動,同時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智己汽車,即上汽集團內部代號為「L」的高端智能電動車項目。
  • 上汽智己汽車全球品牌發布,地平線徵程2助力搭建智能數字架構
    2021 年 1 月 13 日,「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智己汽車舉行全球品牌發布會,發布高端智能純電轎車和智能純電 SUV,新車型智能數字架構選用地平線徵程 2。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聯合浦東新區、阿里巴巴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地平線與上汽集團在 2020 年 8 月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展開全面深度合作,共同進行前瞻性技術研究,打造具有上汽集團品牌特色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人工智慧終端應用。此次智己汽車搭載地平線徵程 2 是雙方合作穩步推進的重要成果,在雙方緊密合作下,未來將有更多行業領先的重磅合作成果發布。
  • 在蔚來頭頂上發布的智己汽車,是上汽對新勢力的宣戰!
    而曾經作為國內車企市值一哥的上汽集團,在智己發布會當天,股價卻下跌4.24%。都是最酷的智能汽車,智己憑什麼不能挑戰蔚來?最前沿的軟硬體架構智己汽車在發布會上公布了諸多先進功能,像車頂相機拍攝Carlog、智能燈光、智能電動車門、升降大屏、高階自動駕駛等等,這些功能足夠炫酷,也是智己汽車最能吸引消費者的賣點。
  • 又一智能電動新品牌,智己汽車是什麼來頭?
    智己汽車是個什麼樣的品牌?想打造什麼樣的汽車?成立和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抱著這三個疑問,不妨正式了解一下智己汽車。 搞清楚智己的誕生背景和發展目標,就不難理解,智己品牌雖然較晚進入市場,卻仍有施展的空間。
  • 太平洋給予上汽集團買入評級 高端智己震撼發布 越過底部全新啟航...
    原標題:太平洋給予上汽集團買入評級,高端智己震撼發布,越過底部全新啟航,目標價格為35.89元   太平洋01月13日發布研報稱,
  • 上汽大通MAXUS C2B智能定製模式再進階
    用戶需要什麼車,「中國汽車定製專家」就能定製什麼  據中國客車網了解,上汽大通MAXUS已形成覆蓋MPV、SUV、房車、輕客、皮卡、新能源等細分市場的全領域產品矩陣,所有產品均可支持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通過選配平臺「蜘蛛智選」,用戶3分鐘即可「選出」一臺Dream Car,線上完成定製,28天內新車到家。
  • 666到777,上汽紅巖數字遊戲背後隱藏的硬實力
    「智行天下,誠贏未來」,昨日,12月19日,上汽紅巖2019年營銷商務年會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在收穫2018年豐腴的666碩果之際,2019年的777目標浮出水面,從2018年「縱行天下,誠贏未來」到2019年「智行天下,誠贏未來」,不變的是上汽紅巖堅持以誠為本,變得是「縱行」到「智行」。
  • 搞清楚這5個問題 選購空調不是什麼難事兒
    搞清楚這5個問題 選購空調不是什麼難事兒 2018年07月30日 09:58作者:李伏勝編輯:李伏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眼下正是三伏天,
  • 上汽與阿里的「秘密武器」:智己汽車有點什麼料?
    在上汽與阿里聯手推出新能源汽車「智己」品牌後
  • 上汽大通重新定義汽車全業務 向數據+用戶科技公司轉型
    依託於上汽集團「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略,上汽乘用車已經憑藉「你好,斑馬」紅遍網際網路汽車圈。作為上汽集團旗下另一家自主品牌車企,上汽大通自然也承擔起整個集團數位化轉型的重任。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如何將這一模式推廣得更遠?如何在突破技術邊界的同時進一步打通與用戶之間的無縫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