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上汽、張江、阿里三大「金主」 智己汽車能成嗎?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億歐網

原標題:背靠三大「金主」,智己汽車能成嗎?

必須要有突出的差異化優勢,才能活下來。

文丨程天琦

題圖丨官方授權

蘋果計劃提前兩年推出Apple Car,華為加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百度與吉利組建智能汽車公司,網際網路巨頭「造車」的進度不斷刷新。

1月13日,距離項目官宣不到兩個月、正式註冊成立不到20天,上汽集團、張江集團、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正式發布了兩款量產車型——智能純電轎車與智能純電SUV。

據悉,智己汽車全系將標配93kWh電池,在全球首用摻矽補鋰技術,可實現單體300Wh/kg能量密度,帶寬內最高可支持近1000km的續航。

網際網路巨頭不再滿足於在汽車領域的資本布局與技術支持,而採用與車企共同設立公司的方式,開啟了網際網路造車2.0時代。

「智」在何處?

「智己」取自《周易》,意為「智周萬物,智者知己」。

談及對「智」的理解,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告訴億歐,智能車機應自主捕捉到用戶的需求,用戶主動去做的交互動作越少越好。

通過更少的交互滿足更多的需求,是智能汽車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所在。

比如車載系統方面,智己汽車採用IMOS作業系統,主打可自由定製的無界多屏交互體驗、場景化沉浸式體驗。「IMOS系統打造了一個非常有科技感,同時又讓用戶感覺不到科技感的智能座艙。」智己汽車用戶觸點主理人李微萌表示。

再比如自動駕駛方面,智己汽車計劃在2021年底,在部分路段達到Door to Door Pilot(家到公司/商區等自動駕駛),實現智能泊入泊出、城市智慧領航、高速智慧領航等功能。

底層架構是汽車實現智能化的基礎。

智己汽車產品體驗主理人胡世聞介紹,智己汽車採用全新一代的域融合中央計算數字架構,融合了四大域控制器——IPD 智能駕駛中心、ICC 智慧計算中心、ICM 智慧座艙中心、IMATE 智慧夥伴,使汽車成為一臺可以移動的超級計算機。

此外,用戶對電動車裡程、電池壽命與安全的擔憂,也是智能汽車必須解決的痛點。

據介紹,智己汽車與寧德時代合研的摻矽補鋰電芯電池技術,可以實現超長續航1000km,做到20萬km無衰減,並達到「永不自燃」的最高安全等級。

何以智「己」?

歸根結底,是用戶讓智能汽車更智能,這也是「己」字的題中之義。

在智己汽車用戶平臺負責人焦樵看來,「軟體定義汽車」的真正意義是數據驅動。用戶在車端持續產生的自動駕駛數據將優化自動駕駛算法。同時,AI技術為用戶貼上的各種標籤,使企業可實時掌握品牌動向。

自動駕駛體驗上,有兩樣東西必須依靠龐大的用戶數據,工程師自身再努力也很難實現。

一是corner case(極端情況),例如曾多次發生的自動駕駛故障事件。這類事件較為極端,在常態場景下不會發生,工程師只有藉助用戶龐大的真實數據,才能不斷優化算法。

另一種情況是,算法無誤但並不人性化,即unexpected case(出乎意料的情況)。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的本能反應,如與隔離帶的遠近、與前方車輛的距離,會使得真實情況與計算機計算的最佳狀態有所不同。汽車大腦通過用戶數據反饋,不斷優化算法,才能找到讓駕駛者感到最舒服的駕駛狀態。

劉濤表示,用戶數據為汽車智能錦上添花,智己汽車也不會「白嫖」用戶。

據其介紹道,智己汽車會用各種各樣手段,鼓勵用戶產生更多的數據,並給予相應回饋。例如想要獲得山路行駛數據時,會向用戶推送「山路任務」,用戶完成任務後,即可得到獎勵。

不過,在玩家扎堆的智能汽車賽道,智己汽車首先要做的是讓產品真正吸引用戶。

億歐發現,網絡上已有對智己產品質疑的聲音,例如認為1000km只是噱頭。發布會當天,上汽股票應聲下跌,似乎在表明,人們對智己汽車本有著更高的期待。

不久前,同樣定位高端和用戶企業的蔚來汽車,也宣稱其最新車型ET7最高續航超1000km。與此同時,特斯拉第二款國產車Model Y售價低至34萬,訂單已擠爆官網,並即將迎來交付期。

面對強勁對手和市場審視,智己汽車必須要有突出的差異化優勢,才能活下來。

智己汽車在宣傳中主打幾大獨有的黑科技:首先,採用第二代智慧燈光系統DLP,是全球首款可以將DLP和AP自動駕駛以及導航功能融合的汽車;其次,Carlog攝像頭達到一億五千萬像素,是目前最高像素的車規級攝像頭;再者,智己汽車是全球首款量產11kW大功率無線充電的汽車。

不過,首款量產車要到2022年才向車主交付。屆時,這些技術有多少能夠真正上車?有多少還具備足夠吸引力?此外,如何吸取先前與阿里合作斑馬系統「翻車」的教訓?如何處理好用戶數據和隱私之間的界限?

這些都是智己汽車需要思考的問題。

成熟的年輕品牌

未來挑戰重重,智己汽車年輕的團隊面臨考驗。

億歐獲悉,目前智己汽車團隊人數約為300人。儘管其高管層匯聚了上汽集團的「老面孔」,但員工整體較年輕,各領域負責人多為新生力量,他們帶領的團隊被稱為「智己青年公社」。

智己汽車品牌體驗主理人陳敏俊表示:「社員很多都是90後,甚至95後,來自網際網路、藝術、音樂、酒店等各個領域。」

「85後按正常招聘流程走,85前的需要特殊批准。」劉濤表示。

儘管團隊很年輕,但在技術上智己汽車已有數年沉澱。

「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鋪墊6年而來。」胡世聞對億歐說道。2014年,中國造車新勢力浪潮迭起,受到汽車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概念的啟發,上汽集團也開始思考和謀劃。

2016年,上汽-安吉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立,後升級為集團獨立部門,重點研究計算、感知、認知智能,為智能汽車產品奠定技術基石。作為上汽集團軟體中心的零束軟體分公司,也已於2020年成立。

除了內部研發,合作也是上汽集團實現智能化目標的主要方式。

上汽集團曾在2017年投資1.46億元控股中海庭,共同開發針對L4級別的高精度地圖。同年,上汽集團還與寧德時代成立兩家合資公司——上汽時代、時代上汽,布局動力電池電芯、模塊和系統。

智能系統、軟體、地圖、電池等都有了,但打造一輛智能汽車遠比想像中困難。

劉濤坦言,公司旗下已有品牌產品的底層架構與這些前沿布局並不適配,上汽集團一度苦於高新技術無用武之地。直到2018年底,由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總裁王曉秋擔任總指揮的「一號工程」L項目誕生,才出現轉機。

胡世聞透露,智己汽車即誕生於L項目,於2019年中期正式立項,2020年11月官宣,12月完成企業註冊。

擁有62年主機廠歷史的上汽集團,提供三電核心技術、智駕技術、智能製造技術以及其在全球產業鏈的布局;中國四大科學中心之一的張江集團,使智己汽車置身於AI晶片、軟體算法等高科技產業集群;用戶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是阿里巴巴向智己汽車輸血的核心。

在三大「靠山」提供的充裕資金、技術和資源的支持下,智己汽車發展速度之快也就不足為奇了。

寫在最後

網際網路巨頭的不斷加入,讓這場造車運動愈演愈烈。

在網際網路造車2.0時代,新興汽車品牌的網際網路基因正越來越濃厚,傳統工業與現代科技之間找到平衡尤為重要。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網際網路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優勢,與車企豐富的造車經驗及產業優勢互相融合,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

但他也坦言:「兩者的合作還需要更好的磨合。」

相關焦點

  • 上汽阿里「梅開二度」做「智己」,與R品牌內部賽馬?
    其中,上汽出資54億,浦東張江出資18億,阿里及其他出資28億。股權結構的組成是,上汽集團和上海浦東新區共佔股 72%,阿里巴巴佔股18%,另外10%將由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此外,一項專門為智己汽車成立的產業基金將同步面世,未來將吸引更多國內、國際資本加入。如此來看,智己汽車是妥妥的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優等生。
  • 「智己汽車」即將就位,上汽R標如何立足?_易車網
    這不是上汽第一次發力高端化,當然也不清楚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智己汽車如何與上汽乘用車旗下的R品牌保持互助而非互攻的關係,將持續考驗上汽決策層的智慧。 11月26日,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上汽高端智能電動車「L項目」正式定名為「智己汽車」,並將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據稱,「智己汽車」目前已完成超百億元初始輪融資。其中上汽佔股54%,上海浦東新區佔18%,阿里佔18%,另有10%由員工和用戶共同持有。「智己」取自《周易》,意為以智慧周全萬物。
  • 2021年1月發布首款車型,上汽、浦東、阿里攜手發布智己汽車
    [億歐導讀] 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完成,融資規模達到百億量級。這一融資規模也創造了智能電動汽車品牌的全球融資記錄。 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百億級「巨無霸」項目——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正式啟動,同時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智己汽車,即上汽集團內部代號為「L」的高端智能電動車項目。
  • 「e汽車」智己汽車正式發布:不做特斯拉的Ctrl+C
    的確,能夠打敗騰訊的,一定不是「另一個騰訊」,也是因為這樣,在這個全民要做特斯拉的時代裡,上汽要做「智己」。特斯拉與智己,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比如特斯拉的總部位於矽谷,智己汽車的總部落戶張江,而張江高科也被稱為「中國矽谷」。
  • 總部位於「中國矽谷」,劍指特斯拉,不差錢的智己汽車能行嗎?
    有些事情看似巧合,有些事情已成定數。比如特斯拉的總部位於矽谷,智己汽車的總部落戶張江,而張江高科也被稱為「中國矽谷」。這些年,「彎道超車」一詞被各行各業廣泛提及,一時間成為了振奮人心的詞彙,汽車行業亦是如此。
  • 背靠「三大金主」,智己汽車生而不凡
    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智己汽車就已經帶著兩款全新量產定型車氣勢洶洶而來。2021年1月13日,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IM智己汽車,於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敦三地同步發布,旗下兩款全新量產定型車也於當日實現首發,分別為一款智能純電轎車和一款智能純電SUV,動作不可謂不迅速。
  • 上汽集團等擬設立72億投資基金 用於智己汽車打造
    上汽、張江高科與恆旭資本設立72億投資基金,用於智己汽車。11月26日晚,上汽集團、張江高科相繼發布公告,表示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恆旭資本三方將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張江集團是上海浦東新區國資委全資子公司。上汽集團持有恆旭資本40%股權,但不是第一大股東。上汽集團認為,本次投資將發揮各合作方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晶片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優勢,可提升上汽集團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發展。該筆專項基金擬計劃與阿里巴巴,專項投資於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
  •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車會不會重蹈斑馬覆轍?
    其中上汽拿出了54億,浦東張江拿出了18億,阿里等出資28億,上汽與浦東新區持股72%,阿里巴巴持股18%,剩下10%由員工與用戶持有。但是,這個時候我又要掃興地說一句但是了,造智能電動汽車這件事,真不是排場越大就越強。尤其是上汽+阿里的組合,之前已經有過一次教訓了。「國家隊」衝擊高端,心情可以理解為啥突然間,幾家國有汽車集團都要一窩蜂衝擊高端了?其實不難理解。
  • 上汽智己汽車劍指特斯拉
    2021年,續航裡程1000公裡似乎成了電動汽車的標配,而IM智己汽車與蔚來ET7也都毫無懸念的搭載了「大電池」。IM智己汽車將全系標配93kWh和高配115kWh摻矽補鋰電池,該電池擁有300wh/kg的單體能量密度及永不自燃最高安全等級。依託這塊電池,智己汽車可在全架構帶寬內最高支持近1000km的續航,以及實現超長20萬公裡零衰減表現。
  • 智己汽車:為何與特斯拉、蔚來完全不同?
    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百億級項目——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正式啟動,並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智己汽車,即上汽集團內部代號為「L」的高端智能電動車項目。官方信息顯示,「智己」,取自《周易》,意為以智慧周全萬物,「智己汽車」則寓意締造人車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時代。
  • 上汽,能不能搞清楚「智已」是個什麼東西?
    做什麼,智己汽車定位為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將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應用;5. 最後是什麼?上汽集團綁定兩個夥伴,要打造自己的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有高智能化、能和用戶實現溝通和共創、智能駕駛、智能網聯、電氣化等等等。上述的一切,新鮮嗎?一點都不新鮮。
  • 又一智能電動新品牌,智己汽車是什麼來頭?
    據相關材料顯示:IM智己,定位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是一家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背靠上汽「爸爸」和阿里「爸爸」,以及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於 2020 年 12 月 25 日(還沒滿月的新「娃娃」),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肯定能量產)。
  • 智己汽車: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
    智己汽車是上汽前幾年創新的集大成   正如上文所言,智己汽車之所以備受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誕生之初,便已經引進了很多外部力量。除了阿里、寧德時代等巨頭外、包括浦東新區內部的許多新創科技公司,或許都將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這家公司之中。在感嘆其實力雄厚的同時,很多人不禁也產生了一個疑問:上汽在其中,究竟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
  • 上汽與阿里的「秘密武器」:智己汽車有點什麼料?
    在上汽與阿里聯手推出新能源汽車「智己」品牌後
  • 中國還需要一個智己汽車麼
    原本打算在中國、美國、英國三地共同發布的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因為疫情的原因不得不縮小發布規模,甚至上海中心的發布會都因為人數控制原因而分成了兩場。不過從發布會的信息量來看,智己汽車的首次亮相還是帶來了足夠多的內容,不僅闡述了自己的品牌定義,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技術演進路線,還展示了兩款「準量產車型」,由此可以推演出上汽集團在智能高端電動車品牌方面的策略。
  • 東風、長安後,上汽智己也來了!高端電動能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圍...
    汽車行業是從來不缺熱點的大市場。在面向高端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上汽R品牌剛剛脫離榮威品牌獨立運營不到一周的時間,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新項目浮出水面。11月26日,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擬與張江高科和恆旭資本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總額為人民幣72億元,用於發展自主高端純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
  • 智己汽車衝擊高端:1000公裡續航、1000T算力儲備,今年底實現點到點...
    汽車之心了解到,智己汽車現有的團隊規模約 500 人,大約一半來自上汽集團,一半來自外部。此前,L 項目從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調撥了一大批技術骨幹成員,品牌運營方面則抽調自名爵、大眾、斯柯達等品牌。一位熟悉智己汽車的業內人士告訴汽車之心,兩款量產車的售價區間會在 40 萬元以上。
  • 智己來了,上汽集團就能找得回自己?
    繼長安、華為、寧德時代三大勢力宣布結盟打造智能汽車品牌才過去不到兩周,上汽終於也按捺不住了。10月中旬就開始放出風聲的「L項目」,如今終於要面世了。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2宣布聯合打造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創始輪融資達100億元。
  • 上汽智己汽車全球品牌發布,地平線徵程2助力搭建智能數字架構
    2021 年 1 月 13 日,「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智己汽車舉行全球品牌發布會,發布高端智能純電轎車和智能純電 SUV,新車型智能數字架構選用地平線徵程 2。根據規劃,智己汽車的首款量產版車型,將於 2021 年 4 月上海車展期間接受全球預訂,屆時將帶來更多值得期待的產品細節和用戶體驗方案。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聯合浦東新區、阿里巴巴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地平線與上汽集團在 2020 年 8 月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展開全面深度合作,共同進行前瞻性技術研究,打造具有上汽集團品牌特色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人工智慧終端應用。
  • 上汽、阿里造的智己汽車來了:我要走的路,是特斯拉和蔚來的套路
    劍指特斯拉無獨有偶,就在四天前,1月9日,在成都舉行2020蔚來日上,蔚來汽車旗下首款自動駕駛車型、智能電動旗艦轎車ET7正式發布。對比發現,發布時間相近的智己轎車與蔚來ET7,在動力電池、自動駕駛等配置方面,均有異曲同工之妙。2021年,續航裡程1000公裡似乎成了電動汽車的標配,而IM智己汽車與蔚來ET7也都毫無懸念的搭載了「大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