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中國矽谷」,劍指特斯拉,不差錢的智己汽車能行嗎?

2021-01-13 智選車

有些事情看似巧合,有些事情已成定數。

比如特斯拉的總部位於矽谷,智己汽車的總部落戶張江,而張江高科也被稱為「中國矽谷」。

這些年,「彎道超車」一詞被各行各業廣泛提及,一時間成為了振奮人心的詞彙,汽車行業亦是如此。面對海外品牌,自主品牌依靠更親民的價格、更好看的設計、更豐富的配置、更智能的車機在某些細分市場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面對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利用成熟的新能源配套產業鏈巧妙地避開了自身在內燃機技術上的空白,並且用網際網路思維帶給用戶全新的消費體驗,正處於彎道超車的路上。

不過隨著汽車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留給新興品牌的「彎道」不多了。海外品牌正在逐漸補齊價格、設計、配置和車機等方面的短板,甚至已經朝著新能源市場邁出了一大步;自主品牌更不必多說,固有優勢依舊保持,「品牌向上」、「模塊化平臺」成為了近幾年的關鍵詞;而頗具網際網路思維的造車新勢力已然分化出明顯的頭部勢力,想要在網際網路造車領域和他們鬥,難度可想而知。那麼新興品牌的「彎道」在哪裡?

對於這個問題,智己汽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既然沒有多少彎道可以超車了,那就拼大直道吧,誰說直道就不能超車?

當然智己汽車有足夠的底氣來進行「直道超車」,其背後的上汽、張江和阿里各個都是財大氣粗的金主爸爸,創始輪融資便達到了100億元。曾經某位大佬說過,沒有200億不要造車,這麼看智己汽車已經完成了一半,兵貴神速。有了錢之後,怎麼用好這筆錢,是智己汽車「直道超車」的關鍵。

這年頭就沒有錢幹不成的事,如果有,那就再加點錢。Jack馬曾經說過,員工離職無非2種原因:錢沒到位,心委屈了。委不委屈的我不知道,但是智己汽車這次對核心員工的錢肯定是給到位了,順便還「收買」了用戶的人心。

不同於傳統的汽車製造業,智己汽車引入了ESOP(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和CSOP(用戶權益平臺),開創了「員工+用戶」的雙持股模式。其中前者佔總股本的5.1%,後者為4.9%,相當於已經將10億元砸在了「人」的身上,這裡再次膜拜三大金主爸爸。

目前智己汽車已經有300多名員工,團隊研發人員佔比70%以上,並且大都是85後,而明年智己汽車的員工數量將達到千人以上。古有伯樂相馬,今有智己搶人,「核心員工持股」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毋庸置疑,恰好智己汽車也不太差錢。

如果說「核心員工持股」還有些稀鬆平常,那麼CSOP(用戶權益平臺)就讓事情變得更加有趣了。從目前智己汽車描繪的藍圖來看,用戶所產生的數據都是有價值的,通過真實用戶的反饋不斷驅動品牌的優化和迭代,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用戶既是購車消費者,又是產品優化師,最終還能獲得收益,我覺得當智己汽車的用戶應該是一件幸福的事。

而且這麼一來,用戶的抱怨和投訴率應該能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智己汽車的口碑自然會越來越好。不得不說CSOP真的是一步妙棋,能想到這招的人,沒個10年網際網路從業經驗怕是打不住。

國內消費者的用車思維其實是在不斷改變的。最開始,車是身份的象徵,是門面,是地位。20年前哪個親朋好友買了車,在很多地方都是要放鞭炮、擺酒席的。之後車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慢慢地從面子屬性向工具屬性轉移,大家對於車輛的實用性、安全性、穩定性會有更多的考量。那麼再往後呢?大家對車的需求是什麼?

得益於年輕的團隊和不受太多束縛的思維,智己汽車認為未來的車應該是以用戶為中心、有溫度的。舉個例子,某天一輛智己汽車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大坑,車身發生了劇烈的晃動,車主也受到了驚嚇。如果此時汽車能將這一情況與其它車輛共享,那麼下一輛智己汽車在途徑同樣的路段時,是不是就可以早早地減速慢行,從而提升乘坐的舒適度。

當然,如果以現在傳統車企的思維來看,他們可能會選擇在車上安裝路面感應裝置來識別前方的路況,從而避免快速駛過大坑的情況發生,比如「魔毯懸掛」。雖然這種解決方案也能行得通,但是它僅僅是冰冷冷的單車智能,頗有種「家家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意味。

再比如當你在晚上停車禮讓行人,但是前方又沒有畫斑馬線時,智己汽車會利用智能大燈在地面投射出一組斑馬線;當坐在你副駕的妻子多次將空調溫度調至26度,智己汽車便會記住這個操作,下次妻子上車後,空調溫度就自動調好了。如此種種,都讓智己汽車不再是簡單的出行工具,而是有溫度、會思考的出行管家。

未來的消費者究竟是會喜歡智己汽車解決問題的新思維,還是傳統車企的老辦法,相信此刻的你已經有了答案。

當然,如果僅僅有新思維就能造好車的話,那麼PPT汽車早已經滿大街跑了。智己汽車背靠上汽,可以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造車技術方面的儲備一定令很多對手妒忌。從目前為數不多的資料來看,智己汽車將搭載全球首次量產的11kW大功率無線充電裝置、續航裡程有望接近1000km、電池組更是能確保零自燃和20萬公裡零衰減。這其中任何一項放在造車新勢力上,都值得用一整套PPT來包裝。

另外也不要忽視了張江高科在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人工智慧產業方面的積累,以及阿里巴巴強大的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背景。這兩位金主爸爸不僅帶資入場,更為智己汽車提供了智能互聯方面的技術保障。不得不說,智己汽車真的是太好命了,出場即神裝。

如果將前面的優勢簡單概括為「人和」、「地利」的話,那麼智己汽車只缺一個「天時」。如果按照入場時間來看,智己汽車算晚的了,畢竟特斯拉的市值達到了豐田的3倍,而蔚來的市值也超過了戴姆勒,資本市場已經透支了新興品牌未來數十年的預期。但是造車的風口遠沒有過去,經過激烈的廝殺,造車新勢力死了一大片,傳統車企也在加速優勝劣汰,而「汽車革命」卻剛剛起步,革的正是為我們服役了百年的內燃機的命。

目前國家乃至全球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而燃油車的「喪鐘」已經在多地敲響,所以屬於新能源汽車的大門才剛剛打開。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於高端新能源車型的需求只增不減,以至於BBA們近幾年都在快速入場,就連保時捷都拿出了Taycan這樣的全新產物。畢竟面對誘人的新能源扶持政策,車企和消費者都很難不動心。

除了新能源之外,5G、AI、自動駕駛無一不是當下的風口,而智己汽車也絕對不僅僅是汽車製造業,它更是一家出行科技公司。2019年的特斯拉自動駕駛日上,馬斯克就曾經指出了「雷射雷達是傻子的玩意,任何人用雷射雷達都註定失敗」。未來的自動駕駛一定是超越單車智能的自動駕駛,V2X、5G通信、AI決策必不可少。

5G通信不用多說,我國絕對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而在V2X車路協同、AI人工智慧領域,國內也早已是百家爭鳴,自動駕駛行業一片向好。智己汽車自然不會錯過這一風口,藉助上汽的路試牌照和技術優勢,智己汽車正在自研自動駕駛功能,未來必定會有用武之地。

對於智己汽車來說,好飯不怕晚,風口正當時!

如果要給智己汽車下一個定義,我並不想把它歸為純粹的造車新勢力,因為它的背後站著上汽;當然智己汽車也絕對不會是傳統車企,張江和阿里第一個不答應。智己汽車更像是一個全新的結合體,它有傳統車企的技術背書;有網際網路公司的思維模式;更有強大充足的資金支持。這些都是智己汽車敢於「直道超車」的底氣所在,也是它有別於其它任何一家車企的地方。

「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佔齊,智己汽車真是一個讓人羨慕的汽車品牌,這次的「直道超車」應該穩了。

相關焦點

  • 上汽、阿里造的智己汽車來了:我要走的路,是特斯拉和蔚來的套路
    但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卻並不平凡。這個普通一天裡的不平凡是從早上開始的。李書福與郭臺銘聯手了,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距離去年11月27日成立還不到兩個月的智己汽車,於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敦三地同步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並全球首發兩款量產定型車。
  • 上汽智己汽車劍指特斯拉
    但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卻並不平凡。這個普通一天裡的不平凡是從早上開始的。李書福與郭臺銘聯手了,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將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距離去年11月27日成立還不到兩個月的智己汽車,於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和英國倫敦三地同步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並全球首發兩款量產定型車。
  • 「e汽車」智己汽車正式發布:不做特斯拉的Ctrl+C
    的確,能夠打敗騰訊的,一定不是「另一個騰訊」,也是因為這樣,在這個全民要做特斯拉的時代裡,上汽要做「智己」。特斯拉與智己,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比如特斯拉的總部位於矽谷,智己汽車的總部落戶張江,而張江高科也被稱為「中國矽谷」。
  • 當特斯拉想併購其他對手時 馬斯克會劍指何方?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目前,市值高達5400億美元的特斯拉無疑已是汽車界的巨人,哪怕對其他全球市值前20名的汽車製造商而言,特斯拉幾乎無需大量增發股票即可收購其中許多競爭對手。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特斯拉是否有這個想法並願意付諸實踐。
  • 在蔚來頭頂上發布的智己汽車,是上汽對新勢力的宣戰!
    最前沿的軟硬體架構智己汽車在發布會上公布了諸多先進功能,像車頂相機拍攝Carlog、智能燈光、智能電動車門、升降大屏、高階自動駕駛等等,這些功能足夠炫酷,也是智己汽車最能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但這裡我們不一一細說,因為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功能只是汽車智能化的外在表現,內在的基礎是軟硬體架構,它也將決定一個新品牌能否樹立高端形象的關鍵。
  • 解密汽車行業的矽谷:特斯拉汽車工廠(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是一家志在改變世界的美國汽車製造公司。近日,網絡媒體Alphr網站的記者參觀了特斯拉最先進的、位於美國加州的汽車工廠。  特斯拉是一家擁有雄心壯志的企業。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Musk)意在憑藉ModelX和Model3等電動汽車徹底改變汽車行業現狀,同時力圖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特斯拉的充電技術和設備,從而支持特斯拉遠大目標的實現。為了探究特斯拉到底是如何研發這些神奇產品的,媒體記者們參觀了特斯拉位於加州菲蒙特市的工廠,該工廠佔地達370英畝,這正是特斯拉野心的最好證明。
  • 又一智能電動新品牌,智己汽車是什麼來頭?
    據相關材料顯示:IM智己,定位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是一家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背靠上汽「爸爸」和阿里「爸爸」,以及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於 2020 年 12 月 25 日(還沒滿月的新「娃娃」),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肯定能量產)。
  • 起底SF MOTORS:撕下中國土豪的矽谷面紗
    就像有人說,美國市場就是一塊試驗田,如果能在這裡取得成功將是在全球市場上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只有獲得充滿著創新與顛覆的矽谷和風投們的首肯,才能具備完全滿足美國人審視需求的信心。來看看今天故事的主角SF MOTORS公司(下文簡稱為SF公司),在2018年3月29日(中國時間)這一天,其在矽谷總部向全球首秀其電驅技術領銜的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看家本領,收穫了無數讚譽,甚至平時素來極少吹捧的業界大佬們都放出了諸如撬動全球直面特斯拉、為「造車新勢力」正名的言論。那麼SF 到底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你是誰?
  • 目標直指特斯拉 薩克森矽谷2016年汽車總銷量達1500萬
    目標直指特斯拉 薩克森矽谷2016年汽車總銷量達1500萬  葉研 • 2017-05-22 15:10:30
  • 上汽與阿里的「秘密武器」:智己汽車有點什麼料?
    在上汽與阿里聯手推出新能源汽車「智己」品牌後
  • 解碼矽谷DNA | 全球灣區行
    今年1月,廣州斯坦福國際研究院落戶廣州開發區,矽谷與廣州合作頻頻。粵港澳大灣區對標舊金山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要做「中國矽谷」,矽谷的成功有什麼經驗可以複製嗎?無論各大公司總部、高校或是普通商場,停車場都可見到多輛特斯拉純電動車,可見當地人不愛豪車愛環保。除了新能源車隨處可見,行程中,我們還邂逅了無人車。
  • 特斯拉效應:馬斯克的中國64小時(上)
    馬斯克興奮地對向他祝賀的中國友人說道。在他的規劃中,10 年內他將乘坐 SpaceX 的宇宙飛船前往火星。當天上午,馬斯克入住位於僑福芳草地的怡亨酒店,樓下就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第一家體驗店,這個店面也是特斯拉在全球面積最大的店面。在簡單衝了個澡後,迅速開始了他的中國之行。這其實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來到中國,他之前去過香港和上海,但那時候他還是默默無聞的創業者。
  • 這些電動汽車創企都在爭相追趕特斯拉 它們能贏嗎?
    ·馬斯克(Elon Musk)的電動汽車製造公司特斯拉崛起。大多數公司還沒有成功地製造或銷售任何電動汽車,即使開發出電動汽車的公司也在努力實現盈利。還有些公司仍受到招聘員工或欺詐指控困擾,蔚來去年甚至虧損了16億美元。 這些電動汽車創企的命運取決於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消費者準備好購買特斯拉以外的昂貴電動汽車了嗎?把普通貨車和卡車賣給公司是更安全的押注嗎?在自己的工廠裡製造自家汽車是不是明智之舉?
  • 上汽集團等擬設立72億投資基金 用於智己汽車打造
    上汽、張江高科與恆旭資本設立72億投資基金,用於智己汽車。11月26日晚,上汽集團、張江高科相繼發布公告,表示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恆旭資本三方將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上汽集團認為,本次投資將發揮各合作方在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晶片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優勢,可提升上汽集團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發展。該筆專項基金擬計劃與阿里巴巴,專項投資於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同日,上汽集團對外宣布,「L項目」正式落地,即「智己汽車」。
  • 中聯矽谷CIMA劍指千億市場蛋糕
    您相信通過一根普通電源線,就可把電腦聯到網際網路,從而暢遊信息海洋嗎?日前,記者在中聯矽谷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演示廳提前體驗了這「神奇」一幕。該公司研發的CIMA技術(全稱有線電視IP多媒體接入方法和系統)技術,成功實現了用高低壓電力線路傳輸數據和語音信號的通信方式。
  •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車會不會重蹈斑馬覆轍?
    在有全國第一高樓之稱的上海中心觀光廳最高層,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投資額高達百億。巨頭和巨頭的合作,沒有想像中簡單。在有全國第一高樓之稱的上海中心觀光廳最高層,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投資額高達百億。
  • 特斯拉在中國,可不只是建了一個工廠而已
    特斯拉簡介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 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帕羅奧多 ,2003年最早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共同創立,2004年埃隆·馬斯克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 特斯拉的老闆是誰 太空探索公司也是他的
    特斯拉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電動汽車品牌,那麼你知道它的老闆是誰嗎?他有什麼樣的經歷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的說說,讓你知道他都開了哪些公司?特斯拉的老闆是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的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擁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企業家、工程師、慈善家,現擔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兼產品架構師、太陽城公司(SolarCity)董事會主席。
  • 「失落」的矽谷!繼馬斯克、惠普後,甲骨文將總部搬離加州
    12月14日 消息: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離開矽谷。繼前不久特斯拉CEO馬斯克對外證實他已經搬家到德克薩斯州後,現在美國資料庫巨頭甲骨文也把總部搬遷至於得州。
  • 特斯拉車標故事
    特斯拉的英文名稱是TESLA,中文名譯為特斯拉,目前特斯拉的CEO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TESLA這個名稱來源於埃隆·馬斯克最崇拜的科學怪才尼古拉·特斯拉 --出身於塞爾維亞與舉世著名的大發明家。其知名度雖然不如愛迪生如雷貫耳,但是歷史上論起對全人類的貢獻卻絲毫不亞於愛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