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電動汽車創企都在爭相追趕特斯拉 它們能贏嗎?

2020-11-22 騰訊網

騰訊科技訊 11月21日,從華爾街到汽車業的投資者都在押注,大批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可以效仿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電動汽車製造公司特斯拉崛起。馬斯克執掌的這家公司今年有望售出50萬輛電池驅動的汽車,並首次實現年度盈利。特斯拉定於下月加入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現在其市值超過了豐田、大眾、通用以及福特的總和。

然而,對於投資者(包括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權公司)和這些面臨重重障礙的行業新貴來說,追趕特斯拉的過程不會是一條坦途。大多數公司還沒有成功地製造或銷售任何電動汽車,即使開發出電動汽車的公司也在努力實現盈利。還有些公司仍受到招聘員工或欺詐指控困擾,蔚來去年甚至虧損了16億美元。

這些電動汽車創企的命運取決於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消費者準備好購買特斯拉以外的昂貴電動汽車了嗎?把普通貨車和卡車賣給公司是更安全的押注嗎?在自己的工廠裡製造自家汽車是不是明智之舉?是否應該依靠外部承包商來生產電動汽車?關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更有意義,還是專注於國內市場更有意義?他們將面臨來自通用等老牌汽車巨頭的壓力有多大?通用汽車本周表示,將在2025年之前花費270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

所有這些都關係到交通運輸的未來,以及誰來定義這個未來。不過,競賽總是會有贏家和輸家,而贏家將會贏得更多財富。本文盤點了11家正在積極追趕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它們有可能成為下個特斯拉嗎?

1. Rivian

總部:美國加州歐文。

執行長:R.J 斯卡林格(R.J. Scaringe)

成立年份:2009年

所有權:私有

融資:過去兩年在五輪融資中籌集了53.5億美元資金

估值:未知

主要支持者:福特、亞馬遜以及貝萊德(BlackRock)

首款車型:裝備精良的全電動皮卡R1T,稅前價格約為67500美元起,將於2021年6月上市。

令投資者興奮的是:Rivian將銷售電池驅動的皮卡和SUV,目標客戶是喜歡戶外、越野品牌的買家。該公司還籤署了為投資者亞馬遜製造10萬輛電動送貨車的合同。Rivian正在對前三菱汽車公司位於伊利諾州的一家工廠進行設備改造。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Rivian必須同時打造高質量的汽車及其銷售和服務網絡,該公司計劃效仿特斯拉的模式,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汽車,這一做法因保護傳統經銷商模式的各州特許經營法而變得複雜。然後,Rivian不得不打入某些最艱難的市場,因為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銷售中佔據壓倒性的份額,而Rivian在皮卡和越野品牌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2.Lucid Motors

總部:美國加州紐瓦克

執行長:彼得·羅林森(Peter Rawlinson)

成立年份:2007年

所有權:私有

募集資金:超過10億美元

估值:未知

主要支持者:沙特公共投資基金

首款車型:電池驅動的豪華轎車Lucid Air。Lucid表示,在某些配置中,該款車型充滿電可以行駛800公裡以上。首批Lucid Air將於明年初上市,稅前優惠價格為16.9萬美元,隨後將推出價格較低的車型,包括預計起價為77400美元的入門級車型。

令投資者興奮的是:Lucid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並瞄準高端豪車市場。高管們不僅希望與特斯拉競爭,還希望與擁有全電動車型的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展開競爭。該公司大肆宣傳其專有電池和發動機技術,稱這些技術可以實現跑車般的性能,無需充電就能行駛更遠,以及更寬敞的車內空間。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融資方面的挑戰導致Lucid自2016年引入Lucid Air以來,多次推遲了這款概念車的發布。現在,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保時捷等其他高端汽車製造商也在推出自己的豪華電動汽車。超豪華品牌賓利最近表示,到2026年,它將只銷售插電式車型,其他品牌也準備效仿。

3.Lordstown Motors

總部:美國俄亥俄州洛茲敦

執行長:史蒂夫·伯恩斯(Steve Burns)

成立年份:2019年

所有權:上市

市值:42億美元(截至11月19日)

主要支持者:Workhorse Group、富達投資以及通用

首款車型:面向商業車隊運營商的電池電動皮卡Endurance,不含聯邦稅收優惠,起價為52500美元。

令投資者興奮的是:Lordstown接管了前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的一家組裝廠,計劃為商業車隊生產電池驅動的皮卡,並希望在2021年9月開始生產。該公司認為,電動汽車的燃料和維護成本更低,特別是與耗油的皮卡相比,這使得電動汽車對在車隊中使用新能源車的企業很有吸引力。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Lordstown表示,在進入日益擁擠的電動卡車市場之前,該公司必須僱傭1000多名工人,並對一家大型工廠進行設備改造。福特的F-150卡車是美國最暢銷的皮卡,該公司將在2022年推出一款電動版本,目標客戶也是車隊買家。

4.尼古拉

總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

執行長:馬克·羅素(Mark Russell)

成立年份:2015年

所有權:上市

市值:101億美元(截至11月19日)

主要支持者:德國汽車供應商Robert Bosch GmbH、重型機械巨頭CNH Industrial NV以及對衝基金投資者傑弗裡·烏本(Jeffrey Ubben)

首款車型:由CNH Industrial NV的依維柯品牌製造的電池驅動Nikola Tre半掛卡車將於2021年底開始生產,目前還沒有定價信息。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尼古拉瞄準了商業卡車運輸市場,它打算製造由電池和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大型卡車以及加油站,並生產氫燃料。尼古拉的商業模式強調與其他老牌大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實現其戰略的核心部分。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尼古拉曾表示,僅其加油站網絡就可能耗資數十億美元才能建成,其盈利潛力取決於該公司能否實現雄心勃勃的制氫成本預測。賣空者興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的一份報告也令該公司感到震驚,該報告稱,該公司在其技術上誤導了投資者。尼古拉稱這份報告的指控是虛假的,具有誤導性。公司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不久就離職了,尼古拉的股價也暴跌。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經啟動了調查。

5.Fisker

總部:美國加州洛杉磯

執行長:亨裡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

成立年份:2016年

所有權:上市

市值:47億美元(截至11月19日)

主要支持者: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麥格納國際公司以及路易斯培根

首款車型:採用可持續材料製造的緊湊型SUV Ocean,計劃於2022年開始生產。在聯邦稅收優惠之前,起價為37500美元。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Fisker的大部分製造和工程都將外包給外部供應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持有這家初創公司6%的股份,該公司將製造Fisker的第一款車型,而Fisker則專注於設計和軟體。Fisker還在開發一種靈活的租賃模式,其功能更像是按月訂閱。客戶將有能力在任何時候終止,Fisker可以重新租賃汽車,創造經常性收入。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這不是亨裡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第一次嘗試讓一家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起步。2007年,他創立了Fisker Automotive,這是特斯拉的早期競爭對手,但最終破產。在菲斯克最近的冒險中,該公司曾承諾將在電池技術方面取得突破,但後來放棄了這一努力,稱其無法商業化。分析人士說,Fisker的代工方式有風險,其他汽車公司也始終在為汽車的月度訂閱計劃而苦苦掙扎。

6.Canoo

總部:美國加州託蘭斯

執行長:烏爾裡希·克蘭茨(Ulrich Kranz)

成立年份:2018年

所有權:私有,但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通過名為SPAC的反向合併上市

估值:24億美元(反向併購宣布時的估值)

主要支持者:丹尼爾·亨尼西(Daniel Hennessy)、貝萊德以及AFV Partners

首款車型:類似於微型巴士的全電動「生活方式」汽車,該公司稱之為「輪子閣樓」,將直接被稱為Canoo。這款定於2022年上路的車型定價尚未公布。

令投資者興奮的是:Canoo的技術集成了電池、底盤、發動機和轉向部件。在此基礎上,該公司計劃從2022年開始通過按月訂閱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生活方式」汽車,並從次年開始推出送貨車輛。該公司還與現代合作開發技術,並預計將把汽車的製造外包出去。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在找到合併合作夥伴之前,Canoo自成立以來花費了超過3億美元資金,去年其審計師警告稱,作為一家持續經營的公司,它面臨風險。Canoo第一款車型的成功取決於買家是否接受它的訂閱服務,這在汽車行業仍然是新鮮事。此外,Canoo還沒有與一家代工製造商敲定製造首款車型的協議。

7.蔚來

總部:上海

執行長:李斌

成立年份:2014年

所有權:上市

市值:660億美元(截至11月19日)

主要支持者:騰訊、蘇格蘭對衝基金(也是特斯拉的主要投資者)、貝利·吉福德(Baillie Gifford&Co.)

主打車型:五座SUV ES6,起價約為人民幣35.8萬元(合5.2萬美元)。

令投資者興奮的是:蔚來今年的股價漲幅超過了特斯拉,截至周四收盤,該公司的市值已超過通用汽車。在中國製造和銷售的豪華電動SUV銷量正在增長。該公司還開始提供電池訂閱計劃,允許用戶以更低的價格購買不帶電池的汽車,並根據自己的能源需求按月收費。

可能讓投資者猶豫的是:儘管2020年表現強勁,但蔚來去年的表現不算好。該公司2019年淨虧損16億美元,裁員約五分之一。今年春天,該公司獲得了70億元人民幣(約合10億美元)的投資,但它需要提高銷售額和利潤率,才能保持與特斯拉的競爭力。特斯拉去年在中國開設了工廠。

8.理想汽車

總部:北京

執行長:李想

成立年份:2015年

所有權:上市

市值:307億美元(截至11月19日)

主要支持者:中國電商巨頭美團點評、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以及貝萊德

主打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豪華SUV Li One,使用小型汽油發動機為鋰離子電池發電,標價約為32.8萬元人民幣(合4.95萬美元)。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在充電站不那麼充足的中國部分地區,理想公司的電動汽車可以吸引司機,同時仍有資格獲得補貼。該公司的混合動力車需要更小更便宜的電池組,從而為公司節省成本。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理想公司對混合動力車的關注,可能有助於緩解司機在短期內對充電的擔憂。但分析師表示,從長遠來看,該公司需要成功地實現向全電動未來的最終過渡。混合動力車也沒有得到某些地方政府給予的純電池電動汽車那樣的優惠待遇。

9.小鵬汽車

總部:廣州

執行長:何小鵬

成立年份:2015年

所有權:上市

市值:353億美元(截至11月19日)

主要支持者:阿里巴巴、小米以及卡達投資局

主要車型:電池電動轎車P7,起價25萬元人民幣(合3.7萬美元)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小鵬公司生產的電動SUV和轎車在價格上低於特斯拉國產車型,該公司還在開發自己的自動駕駛軟體,並擁有一個帶有自家應用網絡的車載作業系統。此外,小鵬擁有擁有阿里巴巴這種財力雄厚的科技支持者。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政府通過補貼幫助刺激了電動汽車需求,預計這些補貼將在2022年完全取消。小鵬公司的軟體業務既是資本密集型的,面臨激烈的競爭。

10.法拉第未來

總部:美國加州洛杉磯

執行長: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

成立年份:2014年

所有權:私有

估值:未知

主要支持者:Birch Lake Holdings以及ATW Partners

首款車型:豪華電動SUV FF91,功率超過1000馬力,續航裡程接近500公裡。該公司表示,在籌集更多資金九個月後,它可以交付這款SUV,預計起價將超過10萬美元。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法拉第多年來始終試圖開發豪華版SUV,以與特斯拉直接競爭。該公司最近獲得了4500萬美元的過橋貸款,因為該公司希望籌集更多資金來生產FF91。畢福康在汽車界以開發寶馬i8混合動力跑車而聞名。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法拉第未來已經花費了超過20億美元資金,但尚未售出一輛汽車。法拉第未來最初的目標是在2017年將其第一款電動車型推向市場。創始人賈躍亭去年因債務宣布個人破產,該公司仍在尋求籌集啟動生產所需的資金。

11.Arrival

總部:英國倫敦

執行長:丹尼斯·斯維爾德洛夫(Denis Sverdlov)

成立年份:2015年

所有權:私有,但預計將在年底前通過名為SPAC的反向合併上市

估值:54億美元(反向併購宣布時的估值)

主要支持者:現代、起亞、貝萊德以及美國聯合包裹公司

主打車型: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推出電動客車

讓投資者興奮的是:Arrival計劃在被該公司稱為微型工廠的自動化密集型小型組裝廠生產電動巴士,用於城市交通或送貨貨車。該公司表示,這些工廠的建造成本僅為數千萬美元,遠遠低於傳統的組裝工廠。該公司從聯合包裹(UPS)獲得了1萬輛麵包車的訂單。

可能會讓投資者猶豫的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和城市交通客流量下降,Arrival的許多潛在客戶(城市和交通部門)陷入了財政困境。由於電動巴士在世界某些地區被廣泛接受,Arrival還面臨著一系列強大的現有競爭對手。分析人士說,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新公交車都已經是電動巴士。(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介紹
    電動汽車應運而生,而有很多人都不理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料汽車有什麼區別電動汽車是不是和汽油車都有發動機,靠的是什麼驅動。今天電動邦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介紹。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 電動汽車製造商爭相挑戰特斯拉 但美國人會買帳嗎?
    早些時候,這些電動車型被譽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然而現在看來,遊戲規則似乎並沒有改變。 電動汽車在美國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日子。Leaf是目前銷售的、最受歡迎的非特斯拉電動汽車之一。2014年是其銷量最好的一年,約為30200輛。與特斯拉的業務蒸蒸日上相比,去年估計其售出了22.32萬輛汽車,美國電動汽車的整體銷量實際上比2018年的水平有所下降。
  • 和特斯拉分蛋糕,大眾的電動新時代,還講不講「武德」?_易車網
    而巨大的市場蛋糕,也吸引著傳統車企的投入,譬如老牌勁旅大眾。目前國內電動車消費市場三股勢力鼎力。特斯拉一家獨大毫無懸念,Model 3車型2020年總銷量,比第二到第四名車型加起來的還要多。而小鵬、理想、蔚來等電動新勢力也憑藉良好的產品服務體驗開拓陣地。另外,自主車企們強大的渠道和製造能力,也讓其電動車產品在出行市場上佔據主流。
  • 特斯拉與上海百億對賭,為何我們希望對方贏?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作為東道主,我們歡迎特斯拉,也有責任對衝潛在的風險。因而,對賭合約應運而生。然而,與一般的局不同,這個局我們希望特斯拉能贏。特斯拉加州工廠上海也需要特斯拉近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我國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整車與零部件生產基地遍布全國。根據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1批) ,全國共包括84家企業214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76家企業184個型號。
  • 特斯拉降價 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夏賓)中國電動車企2019年經歷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縮水」,2020年又面臨特斯拉下調中國製造Model3價格。特斯拉降價或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激活同行業企業。從市場環境看,去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調整,地方政府補貼取消,同時國家補貼標準降低50%以上。雖符合市場預期,但短期內車企必須熬過「斷奶」後的陣痛期。「補貼正在加速退坡。」
  • 已獲近20萬盲訂,特斯拉電動皮卡給中國車企上了一課
    放眼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的汽車文化,皮卡是繞不開的話題。其盛行程度,可以說常年霸佔汽車銷量榜,皮卡不僅能擔當越野車、輕卡,甚至拿它當代步車都不為過。看來特斯拉又給中國車企上了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極具顛覆性的造型太適合談資我相信,多數人第一眼看到特斯拉電動皮卡 ,內心肯定是充滿疑惑的。這種超現實造型的靈感來源於哪裡呢?
  • 你看,特斯拉在吹泡泡
    語出驚雷的神操作,也只有馬斯克能做出來。然而這位喊話自家公司股價太高的老闆,身價卻在接下來幾個月時間裡,蹭蹭蹭翻倍增長!最近更是衝上了全球第三富。資本家高漲的熱情,將特斯拉推上了神壇,股價一天漲出一個福特,一周漲幅超底特律汽車三巨頭市值總和……真是風口之上,豬都能起飛。
  • 特斯拉的「電池日」就是其他車企的「毀滅日」?
    這些表態不僅引來了電動汽車產業對手的憤怒,還有可能是不斷追趕特斯拉的傳統汽車廠商的災難。對於電動汽車的王座來說,電池就是奠基石,而就電池和能耗來看,特斯拉目前就是最接近王座的角色。這一點已經被眾多評測機構,比如《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所證明。甚至特斯拉的競爭對手,都已經從硬體、軟體、電池技術等各方面理解到了這一點。
  • 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Android」導讀:「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Android。」「目前來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蠢蠢欲動,造車運動轟轟烈烈,主要是因為資本市場對造車的估值特別高,所以這些公司都希望藉助造車來提升自己的估值,同時來抓住新一輪增長的機會。」1月14日,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 通用汽車分拆電動車業務背後:「斷尾求生」還是準備硬剛特斯拉?
    特斯拉的強勢崛起引起了其競爭對手們對新能源市場的注意,不少此前主營傳統汽車業務的巨頭都表現出了對新能源市場的強烈興趣,通用集團旗下通用汽車(GM.US)就是其中一位。 8月7日,通用汽車發布了旗下首款全電動SUV凱迪拉克,名為Lyriq,其全部版本的續航裡程均超過300英裡,同時還採用了通用汽車的下一代電池和電動汽車架構。
  • 能續航百萬英裡的電動汽車電池,可能被特斯拉發明了
    從那以後,包括Jeff Dahn在內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三四個相互競爭的鋰離子配方,但它們卻都保留了古迪納夫的原始架構。四十年後,古迪納夫的基本想法仍然是電池行業的金科玉律。關於鋰離子要了解的另一件事就是它與電晶體的區別。摩爾定律描述矽晶片大約每18個月就得將其功率翻倍,但電池沒有類似於摩爾定律的規則。
  • 李想:這些傳說中的特斯拉殺手,連國內新造車企業都打不贏
    他還表示,奧迪、奔馳EQC這些傳說中的特斯拉殺手,連國內的新造車企業都打不贏,就更別說已經掌握了OS和AI晶片的特斯拉了。根據理想汽車CEO李想發布的動態,在2016年的時候,李想曾預測,特斯拉可以看到3000億美金(市值),在2020年估計有50-60萬輛的銷量。
  • 特斯拉估值創歷史新高后 馬斯克對收購其他汽車製造商持開放態度
    原標題:特斯拉估值創歷史新高后,馬斯克對收購其他汽車製造商持開放態度   如今,
  • 關於電動汽車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嗎?
    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如今在大街小巷看到的綠色車牌越來越多,電動汽車已經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大眾的焦點。 有句俗話叫:「人紅是非多」,眼下電動汽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同時,有關電動汽車駭人聽聞的謠言也越來越多。
  • 特斯拉的好日子到頭了!奔馳寶馬出手了,電動汽車市場要改天換地
    雖然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正在快速成長,國內更是出現了不少新能源車汽車品牌。但長久以來,「高端電動車」卻一直被特斯拉的產品獨霸。仿佛除了特斯拉,其他電動車都不算「高檔」。但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了不可逆轉的潮流,尤其是特斯拉這樣的電動車大佬,大獲成功之後,更是推出更平民化的MODEL系列車型,大大威脅了諸如BBA這樣的傳統豪車的地位。所以它們也不得不推出更大膽、更有革命性的新車,來鞏固市場地位。
  • 比特幣PK特斯拉虛擬驕子VS汽車巨頭
    而特斯拉追溯到2003年的一家電動車公司,當底特律、東京和慕尼黑的汽車製造商並沒有未意識到電動車會引領未來的汽車產業,而特斯拉的創始公司已經開始嘗試電動發動機,直到今日,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行業甚至整個美國企業中已經鶴立雞群。
  • 特斯拉與BBA,必有一戰|model y performance|小鵬汽車|特斯拉|bba|...
    國產Model Y發售,圖源特斯拉官微國產Model Y上市隨即大幅降價,在外界看來,「造車三兄弟」為代表的國內新能源車企們首當其衝將受到衝擊。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率先在朋友圈中做出表態,「友商(特斯拉)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電話會都沒有開,降價已證明僅僅是營銷方式而已,而且是把雙刃劍。」
  • 為啥電動汽車更智能,難道是因為電更多?
    無論是特斯拉的無人駕駛,還是小鵬的自動泊車、蔚來的自動換電技術,人們發現新能源汽車在智能領域的確全面領先於傳統車企,起碼存在3-5年的差距。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比傳統燃油車更智能?燃油車就不能智能化嗎?馬斯克曾經做過「如何打造一臺安全可靠的爛車」的宣講,譏笑傳統車企的保守、不識時務;傳統車企也經常拿特斯拉的系統死機、自動駕駛犯傻來說事。每日車訊認為,過於保守和過於激進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做法。
  • 纏鬥特斯拉,小鵬汽車的危險遊戲
    A 蔚來、理想、小鵬汽車三家新勢力車企中,小鵬汽車的產品路線最貼近特斯拉,也最容易受到特斯拉的衝擊。 不管是蔚來的換電、理想的增程式,都設計了備用補能方案,都與特斯拉的產品形態拉開了一些距離。小鵬汽車只有充電這一條路徑,與特斯拉趨近一致。
  • 國產電動車圍剿特斯拉能否成功?
    ​本以為特斯拉這條」鯰魚「能把死水盤活,實際上是特斯拉這條巨狼開始不遺餘力地搶佔市場,在中國接二連三的減配,同時頻繁調價、修改規則,或許特斯拉的表現已經逐漸偏離了預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特斯拉帶來的蝴蝶效應,已經改變了國內的整個汽車產業鏈,甚至包括電池產業。  近日,三家中國造車新勢力公司,公布了10月份的銷量,其中蔚來汽車5055輛,小鵬汽車3040輛,理想汽車3692輛,三家造車新勢力公司合計的銷量已經能與特斯拉打成平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產造車新勢力公司的銷量能否繼續提升?特斯拉的強勢地位還能否繼續保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