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100萬字《戴高樂將軍》的中學歷史老師,他是怎麼做到的?

2021-01-11 小重光90

今天是單位讀書分享會的第一次活動。簡單的開場後就由一位同事介紹他讀書的心路歷程。

以前只知道同事翻譯了《戴高樂將軍》這本書,有一次開會也聽了他的分享,當時就覺得他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今天一聽,才知道,所有的閃閃發光都來自背後暗暗的努力。

同事的分享分為四個部分。

一、 涉獵多門外語的「無用之用」。

從研究生寫畢業論文時開始,他就開始打磨自己的英語水平。

因為他論文寫的人物中文版的資料少之又少,於是他5萬多字的研究生論文,他大概翻譯了10萬字的材料。

因為論文的主人公的背景文化,他又自學了拉丁語。

參加工作以後,按他的話來說,「不安於現狀,自學法語。」

初衷是想繼續深造,但後來還是留下來工作。而這些看似無用的積累,都為他翻譯《戴高樂將軍》這本書鋪墊。

梁文道曾經說過:"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一直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讀的書。有些東西也許在當下感受不到它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但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在你剛好需要的時候,悄然出現,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所以,永遠不要用當前的利益去衡量做某件事情的價值。不然,可能就像蔡康永說過的那樣:「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錯失了很多機會。

二、 從點滴積累到「水到渠成」

從2005年至今,同事一直在堅持寫讀書筆記,至今已寫了三百餘篇。

也是從2005年至今,他同樣堅持寫日記練筆,至今已寫了60萬字的日記。

當他把一個一個文檔打開的時候,我真的是驚呆了。頓時化身帶著星星眼的小迷妹。

這種只存在於傳說中的人物,居然就在我眼前!

因為自己是很三分鐘熱度的人,所以非常佩服能堅持的人。

也許我們都曾立下flag要完成某某事情,但是堅持一陣子以後就慢慢地懈怠了。

其實,「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能堅持到最後的人並不多。」

三、 嚴抓時間、恪守板凳坐穿之道

同樣是工作繁忙,他是哪裡來的時間做這麼多事呢?又翻譯書,又寫讀書筆記,還寫日記的?

1、利用長短假及周末時間,他說自己是比較典型的宅男,就宅在家裡讀書寫字。

2、擠出碎片時間,早上5點起,晚上10點半睡覺,確保5:30-7:00及19:30-22:00總共四小時不受幹擾的時間。

長期堅持早起,這是一個特別值得膜拜的事情。不過作為一個有家庭的人,白天上班,晚上我還是傾向於照顧家庭多一點,家庭生活、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還是需要經營的。

發現很有成就的人,基本就是早起的人。村上春樹早上4點半起床寫作、鄭淵潔也是早起寫作、《人生效率手冊》的作者張萌也是堅持20年4點半起床讀書寫作。

不過想想也是,白天上班的時間是屬於單位的,晚上回家的時候是屬於家人和孩子的,只有早起的時間是屬於自己的。

如果想要在某個方面有所成長,就必須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3、杜絕浪費時間

同事說自己一來少看影視劇,二來少刷手機,不看朋友圈,少看新聞,幾乎不下載各種類別的app。

他自嘲不看朋友圈是因為看到別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會覺得自己無趣,少看新聞是因為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帶來的思想衝擊,這種衝擊大概是即使你了解了再多新聞,也甚少改變自己,更別說改變世界。

雖然他稱這些為「鴕鳥心態」,但在我看來,這恰恰是高級自律的表現。因為內心是豐盈的,有所依託,所以不需要刷朋友圈找存在感,不需要找其他精神慰藉。

這本給他帶來特別大衝擊的書,是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所寫的《娛樂至死》。

書中有幾句話特別經典:

「早晨的廣播或電視,或者早晨的報紙,有多少次為你提供了需要改變一天計劃的信息,或讓你決定採取本來不準備採取的行動,或幫助你更加了解了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天氣預報有時有用;對於投資者來說,關於股票市場的新聞可能有用……但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新聞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為我們提供一點談資,卻不能引導我們採取有益的行動。」

「看了新聞後)對於解決通貨膨脹、犯罪和失業問題你有何高見?對於保護環境或降低核戰爭危險你有什麼計劃?對於大西洋公約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反歧視行動計劃和伊朗巴哈派教徒遭受的殘暴行徑,你準備採取什麼行動?我可以大膽地幫你回答:你什麼也不打算做……」

「所以,我們就陷入了一個無能為力的怪圈:你心裡有很多想法,但你除了把這些想法提供給記者製造更多的新聞之外,你無能為力;然後,面對你製造的新聞,你還是無能為力。」

「娛樂是電視上所有話語的超意識形態。不管什麼內容,也不管採取什麼視角,電視上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我們提供娛樂。正因為這樣,所以即使是報導悲劇和殘暴行徑的新聞節目,在節目中結束之前,播音員也會對觀眾說「明天同一時間再見」。為什麼要再見?照理說,幾分鐘的屠殺和災難會讓我們整整一個月難以入眠,但我們卻接受了播音員的邀請,因為我們知道新聞是不必當真的,是說著玩的……

簡單地說,新聞節目是一種娛樂形式,而不是為了教育、反思或淨化靈魂。

同事在分享這幾段話時,語速非常地溜,他也說自己那麼熟悉,是因為幾乎能把這幾段話背下來。

我想,他應該是一直用這幾段話來勉勵和督促自己,靜下心來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外界打擾吧。

我想我可能很難做到不刷朋友圈,不刷抖音,不下app,但至少我要學會控制自己用在手機上的時間,如果連手機都控制不了,還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四、想通過閱讀獲得什麼?

同事說,想獲得充實的生活、恬淡的內心和超脫的人生態度。

雖然他非常謙虛地說自己都尚未獲得這些品質,因此希望在未來能夠擁有。

但對他有所了解的人,都覺得他身上已經具備這樣的氣質。

有一次我們在等車,和他聊天的時候才知道他身上承擔了特別多的工作,即使這樣,他在說的時候,也只是描述這些事實,並沒有帶著個人情緒,也沒有不滿。

而每一次見他,都是溫文爾雅的微笑,那種氣質和風度,是如沐春風般的感受。

當時,我就在想,是如何的一種修煉,能讓這麼年輕的他心態這麼好?

我想,今天我明白了。

這一切,源於讀書、源於記錄,源於一個人的高級自律。

很喜歡三毛的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希望我們讀過的書,都能化在我們的氣質裡,談吐上,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相關焦點

  • 史學奇才林嘉文:學校老師叫他老師,高考前卻從樓頂一躍而下
    中國歷史上,曾誕生過不少「奇才」,無論是被史書稱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的郭嘉,還是西漢大將軍霍去病,亦或是東吳奠基人孫策,無一不是在鋒芒初露之時突然離世,後世雖留下了他們的傳說,但也留下了無盡的嘆息聲。
  • 瑞典公布1963年諾貝文學獎候選 戴高樂赫然在列
    中國網1月8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1月6日報導,瑞典皇家學院公布了196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名單,大家驚奇地發現,法國戴高樂將軍竟然差一點就獲得了這份文學界久享盛名的殊榮戴高樂將軍會有機會獲得諾獎麼?我們要充分考慮到諾獎選擇過程中的政治和道德成分。1963年,聶魯達被認定為「過於左派」,與諾獎失之交臂(不過他在8年後最終獲得諾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則因為左派《洛麗塔》「有悖於道德」而無緣諾獎。戴高樂將軍曾因bac學制項目被教師工會抨擊過,但是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卻廣受讚賞。戴高樂將軍從15歲開始創作,一生中著有二十餘部作品,發表過的演講更是不計其數。
  • 世界上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是誰?他是怎麼做到的,真是太厲害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是跟著旅行團出去那到還好,但如果是個人出國遊玩,那第一道難關就是語言關卡了,在異國他鄉,你聽不懂我說的話,我也聽不懂你說的話,那是沒有辦法愉快的玩耍的,所以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留下1700萬字文學譯著,81歲著名翻譯家鄭克魯安然離世,他希望用...
    80高齡翻譯完成《雨果全集》鄭克魯在60餘年的翻譯學術生涯中,共完成1700萬字文學譯著,近2000萬字著作和編著。他生前留下的最後譯著是去年翻譯完成的《雨果全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那是在他已經步入80歲高齡的時候做的事情,這令我們真的佩服,真的敬重。」
  • 創造歷史!杭州學軍中學梁敬勳入選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
    梁同學每一秒都記錄在攝像頭裡面,加上考前準備,他近四個小時穩坐不動,達到了一般學生很難做到的要求,表現出了堅韌的意志力。梁敬勳同學與教練邊紅平老師合影2018年6月,他在第34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大放異彩,獲得全國奧賽金牌,完成高二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壯舉,同時被保送清華大學。
  • 法國評選歷史上的十大偉人,這個人憑什麼高居第一
    2005年,法國電視臺做了一項「法國十大偉人榜」的評選活動,結果,戴高樂力壓拿破崙、雨果、伏爾泰、畢卡索等人,以絕對優勢佔據榜首,成為當之無愧的法蘭西歷史第一人。關於戴高樂,大多數人知道的是他帶領法國人民取得二戰勝利的光輝事跡,然而關於其中的曲折與坎坷,卻不是每個人都了解。
  • 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用一生做「翻譯」 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斬獲...
    採訪中,採訪團成員們對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用一生做「翻譯」,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的事跡深感敬佩。七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將拉丁文翻譯成漢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為此,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永毅也因此憑《賀拉斯詩全集:拉中對照詳註本》斬獲了去年的魯迅文學翻譯獎。如今,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後,李永毅更忙了。
  • 百年華誕,將軍後人緣續武中
    11月20日上午,開國將軍詹才芳中將之子詹勝一家人來到武漢中學,在武漢中學黨政辦主任楊玲的介紹下參觀了私立武漢中學紀念館。在紀念館裡,詹將軍的家人們朝著董老雕像深深地鞠躬,一起共同緬懷歷史,追憶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 習近平訪美翻譯被認出:中學成績一直班上前三(圖)
    武漢外國語學校退休教師詹必元從新華社發布的照片中認出,跟隨習主席訪美的一位翻譯是其以前的學生周宇,曾在武漢外國語學校學習了6年。  周宇1995年從武漢外國語學校畢業,保送到北京外國語大學英文專業。1999年,她通過了外交部考試,成為一名翻譯,現為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常為領導人在重要場合擔任翻譯。這次跟隨習主席出訪美國,在習主席參觀微軟總部、林肯中學的照片中,都出現了她的身影。
  • 生物、地理、歷史老師都來教藝術課 一零一中學老師玩「跨界」
    「下面我們欣賞敦煌壁畫」……10月16日上午,一零一中學的《中學跨學科整合美育課程開發和教學策略的研究》公開課現場人山人海,地理老師、歷史老師、美術老師……各學科教師都圍繞「敦煌莫高窟壁畫」開講,展示學科融合的教學魅力。
  • 北京某教育機構號稱5分鐘讀10萬字,外語也能自動翻譯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書籍便承載著人類的歷史和知識,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即使在電子閱讀非常方便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喜歡閱讀紙質書籍。每個人讀書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自然也不同,有的喜歡粗看,有的細看細品。但不管如何,在盲人書籍出來前,人們都是靠眼睛來接受書中的知識。
  • 這些人是怎麼把60萬字的修仙遊戲翻譯成英文的
    即便用市面上應對複雜文本時表現最好的翻譯軟體DeepL,面對「棲霞洞天」這四個字,它也像所有聰明的AI一樣,選擇了最乾脆的解法:投降,看不懂的地方不翻。只剩下了「洞穴與天空」而在《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中,類似的詞彙有一千多個,散落在近60萬字的遊戲文本裡。
  • 蔡鍔將軍,他是第一個享受國葬的將軍,感嘆恨不逢時
    他是中國民國時期最出名的一位將軍,他帶領人民反抗袁世凱的暴行。他還是中國第一位享受國葬的將軍。今天小編帶大家真正的了解一下蔡鍔將軍!蔡鍔將軍一生之中,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一共只有倆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在雲南發起了反對清朝統治的起義,第二件事情就是他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統治的護國運動。可能老天再妒忌他的才華,在他僅僅只有30歲的時候就讓他離開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男生三十而立。
  • 她是第1位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上發論文的英語老師,今開選修課
    ●中國靈魂 世界胸懷●又是一年 「南京教育好故事」,今年,由南京外國語學校歷史老師周媛媛向大家分享另一位「媛媛」老師的故事。你可能想不到,引進、開設這門課的是一位英語老師,她叫尚媛媛。2019年,尚媛媛創造了兩個全國第一:第一位在全國歷史教師年會上做主題發言的英語老師,也是第一位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上發表論文的英語老師。2、是怎樣的機緣讓一位英語老師步入歷史學科的天地呢?
  • 像老師一樣改英文作文,有道 AI 是怎麼做到的?
    到了中學,語法和句式成了作文滿分的絆腳石,「現在完成時」和「過去進行時」雲裡霧裡。再到考雅思託福,講究文章結構和句式豐富程度,讓考生煩惱不堪。考試中的英語作文,佔分比例大,對綜合素質要求高,雖說不是所有人的痛,但也一定是很多學生要邁過去的一道坎。為了提高英語作文水平,有的人會選擇去報班,也有人會上網去問。
  • 9名女大學生一個月翻譯10萬字熱銷漫畫
    而作為此書主要翻譯的9名在校大學生也因為有顏又有才成了校園「網紅」。參與此次翻譯任務的成員均來自武昌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譯思通翻譯工作室。由該校翻譯1601班戈香子、鄧芯、柳金秀、陳蕾、吳娟,英語1605班張雪姣、吳晨嫣、吳慶鑫,英語1703班林澤菲9名學生組成。翻譯作品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曆經磨難,最終完成修行的玄幻故事。書稿約10萬字,共耗時一個月完成。
  • 老翻譯感懷翻譯往事:「最最最強烈抗議」怎麼翻?
    在北京剛召開的中國翻譯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新老翻譯們歡聚一堂,回顧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翻譯事業的甜酸苦辣,展望未來的光明前景,與會者時而暢懷大笑,時而頜首沉思。窗外,雪花紛飛;室內,熱氣騰騰。翻譯本是幕後工作者,但一些著名的翻譯工作者曾因見證了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而讓普通人也記住了他們的面孔,如唐聞生、李肇星、吳建民、施燕華等。
  • 浙大教授鄭強說他兩兒子沒出息,是中學老師害的,真的是這樣嗎?
    昨天看了一個鄭強教授給浙大學生做講座的視頻,視頻中鄭教授「插播」了一長段關於他兒子的事。他說自己的兩個兒子沒出息,是中學老師害的,是中學老師把他兒子管「奴性」了。今天木木老師JY就來談談這個話題,話題分三部分內容。
  • 專訪96歲翻譯家許淵衝:翻譯做到真不足為奇,但做到美很難
    即使面對權威,他堅持翻譯美之原則也從未退讓過。他回憶說,翻譯家王佐良是第一個反對他的人,說他的翻譯是「鴛鴦蝴蝶派」。兩個人最早的分歧因瓦雷裡的詩《風靈》是直譯還是意譯而起。其中有一句詩,大意是「靈感來無影,去無蹤,就像美人換內衣露出胸脯的那一剎那」。王佐良譯成「無影也無蹤,換內衣露胸,兩件一剎那」。許版譯文為「無影也無蹤,更衣一剎那,隱約見酥胸」。
  • 老師走上主播臺學生戴上廚師帽 申城中小學德育課翻花樣
    上周六,申城迎來久違的陽光,在光明中學校園,85後思政教師、團委書記趙程斌面對攝像機,帶領學生重返崢嶸歲月。和他一樣走上「主播臺」的,還有向明中學、光明中學、敬業中學、市八初級中學、上海市實驗小學、梅溪小學和中華職校等共7所學校的老師,由他們創作的一系列校園「四史」網絡微課陸續完成腳本製作,並進入拍攝階段。德育課該怎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