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走上主播臺學生戴上廚師帽 申城中小學德育課翻花樣

2020-12-02 新民晚報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上周六,申城迎來久違的陽光,在光明中學校園,85後思政教師、團委書記趙程斌面對攝像機,帶領學生重返崢嶸歲月。和他一樣走上「主播臺」的,還有向明中學、光明中學、敬業中學、市八初級中學、上海市實驗小學、梅溪小學和中華職校等共7所學校的老師,由他們創作的一系列校園「四史」網絡微課陸續完成腳本製作,並進入拍攝階段。

德育課該怎麼上?這群老師們的身影,是申城中小學德育課堂的一個縮影。能讓00後「燃」起來的課堂,一定不是照本宣科。

拍視頻 挖掘老校園的歷史風雲

在黃浦區70所中小學中,有滬上歷史最悠久的中學、第一所現代學制的小學、最早中外合作傳授現代科學知識的中學、近代第一所職校……儘管草木無言,建築無聲,但歷史不該被遺忘。如何用青少年喜歡的形式,讓他們了解身邊的歷史?黃浦區教育局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拍視頻,講故事。

圖說:趙程斌老師在錄製微課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趙程斌說,學校130周年校慶時,上海檔案館曾經贈予學校一大批珍貴的校史資料影印本,在老校友、同濟大學退休教授曹熾康的協助下,他又從校友中挖掘到不少校史故事。「作為被法租界公董局和教會嚴格控制的學校,中法學堂禁止學生閱讀報紙和參加校內外各類政治性活動,但是青年學生的愛國之心無法被禁錮。『九一八』事變後,學生們參加了反對日本侵略者佔領東三省的示威遊行;謝晉元將軍遇害,學生們不顧法國教士的反對,起立低頭遙向謝將軍亡靈致哀,曹順標、沈振黃、徐博等校友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趙程斌說,光明中學的法語教學歷史悠久,每年都有很多畢業生赴法深造,我們希望同學們和先輩一樣,無論說著哪一種語言,身處何地,都始終有一顆中國心。這樣的「回望」,對如今的00後少年是有觸動的。光明中學是上海首批五所設立「周恩來班」的學校之一,周恩來班的同學們通過實地走訪考察,仔細考證後判斷,周恩來當年離滬赴法登船點就在黃浦,並將研究成果刊登在2020年第6期《世紀》雜誌上。

與此同時,在位於漁陽裡2號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搖椅在吱吱嘎嘎作響,客堂間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塊小黑板……黑板上為什麼要寫上「會客談話以十五分鐘為限」呢?盧灣一中心小學陳長老師順勢提出了問題。這是區教育系統理論宣講團正在拍攝《初燃星火照童心》,4名不同學科老師攜手,通過「特殊的地圖」「緊握的雙手」「信仰的味道」和「有趣的黑板」,將中國共產黨發起成立的故事,向孩子們娓娓道來。

圖說: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的孩子們製作的冰糖葫蘆

齊動手 自己創造勞動果實

盼著盼著,校園裡的山楂紅了,用竹竿挑下果子,再去小廚房跟著老師動手做一串亮晶晶的冰糖葫蘆,嗯,特別甜!對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秋天是收穫,是勞動,更是勞動過後,心頭的那一絲甜蜜。山楂榨成汁,染紅了麵團,也吃飽了小肚皮,孩子們紅紅火火迎接即將到來的冬天。在老師帶領下,孩子們還把山楂送給了曾經教過自己安全知識的消防員叔叔、警察叔叔。山楂樹下,則擺放著孩子們自己動手繪製勞模故事展板,在他們心裡,這些都是大「明星」。

勞動,是塑造和培養人的重要一環,如何上好這門學生成長的「必修課」?在徐匯中小學校園,老師們巧妙優化學校課程設置,設計符合不同年齡段的活動,鼓勵同學們走出書本,走向田間、廚房、工作檯。

在長橋中學,每周五中午全校大掃除雷打不動。掃地、拖地、倒垃圾、擦玻璃、擦桌椅、擦黑板、擦門窗、擦走廊瓷磚……各班確定「一人一崗」,引導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在勞動中培養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也引導學生學會守紀、守信、守禮,形成良好的勞動品德和熱愛勞動的習慣;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邀請專業規劃整理諮詢師為一年級新生家長作指導,從家庭收納方式的學習和收納習慣的培養等角度入手,傳授家長關於空間管理的知識和技巧,進而引導孩子從整理自己的衣物、床鋪入手,到整理書包、學習用品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圍繞「給予每一顆種子破土及成長的力量」的課程理念,盛華幼兒園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園生活及德育課程。孩子們從百米以外的井亭打水,結伴到梯田澆灌,全園孩子每周都會去自家「責任田」勞動。孩子們在春種秋收,寒來暑往中,感受四季更迭,發現自然奧妙,也一點點懂得,學會對生命負責,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陸梓華

相關焦點

  •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心理學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  俞國良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時代性、吸引力、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近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德育的目標並不僅僅局限於如何服務於政治需要和維護社會穩定需要,與此同時還應在此基礎上著力培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使德育工作既有助於政治的穩定和社會的良好運轉,又有助於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為學生一生健康成長強本固基,並奠定堅實的政治思想基礎。在「大德育」「大心理」的教育觀念下,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該《指南》是指導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規範性文件,適用於所有普通中小學。各地要加強組織實施,將《指南》作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納入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並將其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對中小學德育工作進行督導評價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  請將貫徹落實情況及時報我部。
  • 教育部將進一步修訂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
    教育部將進一步修訂中小學德育課程標準 2005-03-04   日前,教育部向各地發出關於深入貫徹中央8號文件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就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做出部署
  • 第二屆國傑論壇教育倫理學專場暨中小學德育研究所成立儀式舉辦
    下一步,要不斷探索中小學德育研究的發展空間和可能形式,讓這臺「引擎」加滿油、轉起來,推動形成穩定持續的理論產出機制和成果轉化機制,為中小學德育事業「產業鏈」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在價值觀衝突的現代化社會下,學生如果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難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所以當今時代更需要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小學德育研究所,有助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中小學德育工作進一步完善思路、優化布局、創新發展。
  • 青島市市南區堅持立德樹人推進中小學德育一體化綜合改革
    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以海明德」目標體系和活動體系,進一步促進以海明德十品行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提供指導性框架和建議。開展中小學校德育品牌培育和創建工作,實現德育工作品牌化、創新化發展。深入研究德育課程一體化。深入推進「1+N」德育一體化課程實施,以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為龍頭、各學科協同推進的方式,切實落實德育一體化課程實施。持續創建校園文化建設一體化。
  • ...花樣跳繩總決賽火熱舉行 以「繩」會友掀申城跳繩運動新高潮
    11月21日,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華新杯」花樣跳繩總決賽在青浦區體育文化活動中心火熱進行,來自上海各區的近200餘名跳繩愛好者齊聚一堂,以「繩」會友,掀起了申城花樣跳繩運動的新高潮。 而作為本次賽事的舉辦地,全國首個率先普及花樣跳繩的鄉鎮——「跳繩小鎮」華新鎮也在推動本村鎮體育發展的同時,帶動了更多人參與跳繩運動,加快了申城全民健身運動前進的步伐。
  • 辦有故事的學校,做有溫度的教師——濟南高新區科航路學校德育創新...
    中國山東網訊 為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德育水平,濟南高新區科航路學校初中部班主任赴泰安參加「全國中小學德育創新與班主任核心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在為期兩天的研修培訓中,科航路學校的全體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聆聽了來自全國德育專家餘國良教授的專題報告,學習了全國著名班主任和教師精彩的班級管理經驗。
  • 二十五年教齡老師反思:中小學老師該如何突破職業局限,不斷成長
    一提到老師,知書達禮、博學多知、傳道授業解惑這樣的光環,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尤其是從事基礎教育的中小學老師,他們長年累月,兢兢業業,像老黃牛一樣,認真備課,輔導學生,與家長溝通,忙得像陀螺一樣,一刻也停不下來。甚至有的高中或職業高中的老師,住在學校,忙到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更別說輔導自己的孩子。
  • [浦東]進才實驗中學:講好時代故事 立德鑄魂育人-德育實踐活動課程...
    日,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交流總結各地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做法。當天下午,在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帶領下,來自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生態環境部、文化旅遊部、衛生健康委以及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與會代表實地走訪,考察上海中小學德育工作。其中一站來到了浦東展覽館。
  • 教資考點之學生品德發展的德育概念及內容
    1、德育的概念廣義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德育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狹義專指學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進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 、體驗與踐行,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
  • 20多年來,課前5分鐘學生自己講……這位國光老師上課不走尋常路
    4日上午,國光中學高二年(6)班教室內,學生小翔走上講臺,落落大方地開始了他這學期第一次課堂分享。臺下,全班同學屏息凝神地聽著,語文老師黃漢宗站在教室後排同樣一言不發,只是用默許的眼神鼓勵臺上的小翔。 臺上,小翔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聊起了自己的求學經歷。講到動情處,小翔眼眶泛紅,連帶著臺下的同學們情緒也受到了感染。
  • 釐定與貫連:論學科德育與課程思政的關係
    基礎教育中普通中小學的基本任務就是要促進青少年兒童核心素養發展,由於青少年兒童的這種素養發展是基礎性的、全面性的,同時由於每一個青少年兒童都需要這種發展,所以,普通中小學教育具有基礎性、全面性和全體性的特點,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基礎教育中用「德育」這樣相對泛化的概念更適用,「德育」相對「思政」來說,其直接目的是塑造學生的心靈,指向中小學生基礎性、全面性素養的內容更多,因而更貼切。
  • 德育工作大中小幼一體化銜接 上海為每個學生終身發展注入鮮明底色
    學校室內體育館以及校外的國歌展示館、桌球博物館……這些臨時「課堂」裡,孩子們上了一節節難忘的思政課。經過學校一年的精心設計,主題為「祖國媽媽,祝福您」的「統整式」創新思政教學收穫了育人實效。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滬上中小學,越來越多的課堂正在向外延伸——拓展到校內外的多樣空間、整合各種育人資源;同時,日益豐富的德育元素也滲透到了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潤物細無聲。
  • 五育並舉 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西安中小學探索全面發展的「時代...
    如何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觀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在西安,不少中小學不僅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一系列新的嘗試和探索也正在進行中,體教融合徐徐開展,全面人才培養循序漸進。
  • 北京多所中小學控制線上學習時間
    北京中小學生開啟「線上指導+線下活動」學習新方式,多校針對線上教學問題調整學習方案闊別校園一個多月後,本周起,北京百萬中小學生開啟「線上指導+線下活動」學習新方式。經過前期試點在線學習,北京市不少中小學也針對發現的問題,對在線學習方案進行調整。
  • 高校德育豈能簡單化?
    高校德育中基本理論和德育規範等有許多智育的內容,或者可以通過智育途徑讓學生掌握。但是這絕不是說德育就是智育,或者用智育的方法和途徑就可以實現德育的所有目標。一些高校和教師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建設中,片面強調理論體系的講授和灌輸,出現了智育化的傾向。一本教材、一個課堂、一份教案、一張試卷就是「主渠道」和「主陣地」的全部。
  • 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_《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必考點「德育」
    、德育基本矛盾、德育過程及其一般特點、德育原則、德育方法、德育途徑和德育模式等幾個方面。   二、複習策略   (一)梳理考點,區分對待   科二考綱裡明確要求考生掌握的德育知識點主要有德育內涵、中小學德育、德育過程、德育原則、德育方法、德育途徑、德育模式等。
  • 長春一老師將11名學生鎖在冰庫裡罰抄守則50遍
    昨日上午,長春客車廠第二中學的學生在正常上課,可是高二年級二班的11名學生卻被老師鎖在一個裝有掃帚、鐵鍬的陰暗倉庫裡,只因他們在放學時提前離校了……  昨日10時35分,記者來到該校三樓的一個房間,摘下門上的鎖頭進去,只見9名男生和2名女生擠在這間陰冷、僅有五六平方米的屋子裡寫著什麼。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這意味著,今年9月開學,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替換為 「部編本」教材 。 除此之外 ,德育和歷史教材也將大換血。什麼是部編教材?都有哪些變化呢?這些變化該如何應對呢?老師和家長們不必惶恐,這裡有小編一一整理出來的內容,以及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教授將為家長老師們一一支招,化解新教材改革中遇到的種種難題。一、為啥要改教材?
  • 關於2020年江門市德育與思政論文獲獎名單的公示
    根據《關於開展江門市中小學德育與思政教育教學論文徵集活動的通知》要求,經各市(區)教育局和市直學校推薦、專家評審,評選出一、二和三等獎共147篇論文,現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