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考點之學生品德發展的德育概念及內容

2020-12-02 學得在線

1、德育的概念

廣義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德育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狹義專指學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進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 、體驗與踐行,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

2、德育的內容

(1)政治教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等。

(2)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理想教育等。

(3)道德教育:包括:實施善意對人的教育;實施講文明、有禮貌的教育;實施誠 實教育、公正教育、愛心教育、同情教育等。

(4)法律教育:2016年9月我國中小學德育教材統稱為《德育與法治》,這是對法 律教育的高度重視。當前,我國法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實施憲法教育。

(5)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教育。

【補充】: 2017年8月頒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把德育內容具體化為五個大的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4)生態文明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這五個具體化的德育內容都涵蓋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 教育之中。

相關焦點

  •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我們常說的「德智體美勞」發展,到底「德」指的是什麼呢?德育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社區、學校和家庭的德育。狹義的德育則指學校德育。
  • 關於德育模式的解讀
    關於德育模式的解讀一、考情介紹德育模式是教招考試中一個常考點,主要以概念型單選題、案例古語俗語型單選多選題為主,要求中等難度,了解德育模式的實質即可。二、知識點梳理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實施過程中道德與德育理論、德育內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徑的某種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範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實施體系。主要解決的是如何促進學生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的發展,增強學生道德行為力量。
  • 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_《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必考點「德育」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國家教師資格證筆試_《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必考點「德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必考點「德育」   一、命題規律   德育模塊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德育內涵
  • 關於「德育模式」的詳解
    "德育模式"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出題不算是,但在知識學習上屬於難以理解的一個知識點,且出題形式經常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呈現,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們備考,今天我們來詳細講一講關於這一考點。一、認知模式主要主張:這一主張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從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與行為的發生。
  • 釐定與貫連:論學科德育與課程思政的關係
    從概念上仔細區分「學科德育」與「課程思政」,尋找它們的分野邊界與契合結點,不僅是深化立德樹人工作,提升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水平的需要,也是促進教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應然之舉。「學科德育」這一概念更適用於基礎教育,而「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更適用於高等教育,兩者有相通的基礎,也有銜接貫連的可能和必要。
  • 解讀| 深化德育改革,構建科學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
    通過對德育評價主體、評價手段、評價內容、評價導向等內容的規定性,《方案》第15條力圖破除長期以來以分數為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德育評價導向,以更加科學系統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解讀|深化德育改革,構建科學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
    通過對德育評價主體、評價手段、評價內容、評價導向等內容的規定性,《方案》第15條力圖破除長期以來以分數為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德育評價導向,以更加科學系統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40個簡答題考點快速記憶口訣(下)
    原標題: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40個簡答題考點快速記憶口訣(下) 面對小學教育教學知識如此多需要記憶的考點,是不是不知如何下手?今天小中給大家整理了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科目中的常考簡答題考點快速記憶口訣,口訣記起來,分數手到擒來!
  • 教育的概念
    在教育學部分,教育的概念作為第一章第一節的開篇考點,相信考生會留下深刻的首因效應。防止考點和考法的遺漏,特此為大家整理這部分的知識點。教育的概念分為廣義的教育、狹義的教育和更狹義的教育。廣義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2020年特崗教師招考《教育學》高頻考點解析:德育模式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2020年特崗教師招考《教育學》高頻考點解析:德育模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高頻考點——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實際上是在德育實施過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內容、德育手段
  • 2020年高中化學教資考試之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比較
    有關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比較問題,是歷年考試的一大常考考點,通常是結合物質的分類對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進行選項式命題。難度不大,但是需要記憶。給大家總結了相關內容,為2020年的教資考試做好準備。整體來看,考察難度較低,側重於考察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比較能力,能結合物質的分類對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進行區分。比如何種物質為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自身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電離出離子,該化合物才是電解質。一種物質溶於水形成的溶液能導電,原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且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無關。
  • 教師招聘考試: 巧記教育理論知識中的高頻考點
    這種重要地位就決定了,教育目的無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高頻考點。下面我們談談,在教育目的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 對「教育為誰服務?」和「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兩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目的理論。
  • 教資面試答案|聚師課堂獲悉20下教資面試理綜+文綜面試真題來襲
    今天是2021年1月9號,教資面試考試如期到來,相信很多小夥伴們現在正在考場積極的準備教資面試考試。那麼很多小夥伴們走出考場後,想要知道自己答題對不對,是否能夠通過教資面試。今天,武漢聚獅小編為同學們總結了20下教資面試真題理綜+文綜的題目,同學們趕緊看過來!
  • 教資純乾貨,科目二易混淆知識點!
    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又稱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一方面,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賴於其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1)科學的世界觀和先進的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作基礎;(2)學習知識本身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可以鍛鍊培養學生的優良道德品質另一方面,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學生積極地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是一個能動的認識過程,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對學習的積極性起著重要的作用
  • 淺談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方法與實踐途徑
    有關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培育是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恰當的時間找出合適的切入點。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即為「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新時期,人們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關注不斷提升。在小學階段,學校開設了思想品德課、政治理論課,但是其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顯然並不能很好地對德育培養起到持續、長期的效果。因此,在學科的教學中亟需滲透德育培養思維,通過與學科教育的有效結合,能夠良好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從而提升整體的德育素養。
  • 新時代高校德育的層次性思考
    高校傳統德育的缺失與反思在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創新中,人是關鍵。激發大學生自主開展德育自省是大學德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在過程哲學視域下,審視大學生德育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德育內容、方法和考核背後的功利性驅動,忽視了德育的生成性、過程性、本真性。傳統德育注重道德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道德感的傳遞。
  •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心理學解讀
    《指南》指出,中小學德育的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這體現了「大德育」「大心理」的教育理念。德育的目標並不僅僅局限於如何服務於政治需要和維護社會穩定需要,與此同時還應在此基礎上著力培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使德育工作既有助於政治的穩定和社會的良好運轉,又有助於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為學生一生健康成長強本固基,並奠定堅實的政治思想基礎。在「大德育」「大心理」的教育觀念下,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德育模式(下):價值澄清模式和社會模仿模式
    同學們,上次我們講完了德育模式(上)中的認知模式、體諒模式和集體教育模式,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德育模式(下)——價值澄清模式和社會模仿模式。1.價值澄清模式價值澄清模式,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價值澄清學派認為,當代社會並沒有一套能得到社會公認的道德原則。但學生又正處於一個價值觀相互衝突的世界。因此在處理事務時,常常面臨價值選擇的問題。
  • 【微信備考】全國教資統考:初中體育-跳躍的技術及原理(下)
    雙節巨優惠 教資圖書10元購!教資模考爭霸 輕鬆提高30分!一、內容摘要田徑運動的跳躍項目是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相結合的混合性質的運動。二、考點精講跳躍的四個階段分別是助跑階段、起跳階段、騰空階段、落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