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頒布的2020考研英語大綱關於寫作部分的要求是:1. 做到語法、拼寫、標點正確,用詞恰當; 2. 遵循文章的特定文體格式; 3. 合理組織文章結構,使其內容統一、連貫; 4. 根據寫作目的和特定作者,恰當選用語域。
這些要求無疑是明確的、全面的。然而,具體來看,我們應該分清楚基本要求和重點要求。所謂基本要求是指一般說來都能相當了解並達到的,例如關於寫作的拼寫和標點要正確。這是最低的要求,如果達不到,那就是沒有達到考試的最低門檻。所謂重點要求是指評判寫作的一般標準,如果達到了,至少可以得到正常評價、得到基本分數,如果高於標準則可以獲得較高或超高評價,獲得高分。
具體來看,關於拼寫、標點、文體、格式和語域等的要求可以看作是一般要求。關於什麼是拼寫和標點的要求不必多做解釋。那麼,什麼是文體格式和語域呢?文體格式是指獨立成篇的文本體栽,是文本構成的規格和模式,一般是指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四種基本文體,也可以指具體的行文格式,書信、通知、申請書,海報等。語域,作為一個語言學術語,簡單的說是指行文的語言風格,即正式語言或非正式語言,或者換句話說,書面語還是口語。那麼很清楚,基本要求是必須達到的,否則的話,參加考試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那麼,重點要求有哪些呢?一般來看,應該包括詞彙、語法、文章結構、統一和連貫。這些重點要求可以說是關於寫作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因素,是考試的目標和目的,是每個考生都要力爭達到的,是參加考試的意義所在。那麼,就短文寫作而言,可以將這些重點要求看作是三大因素,即,框架結構、連貫銜接和遣詞造句。
短文是英語寫作的一種常見文體,屬於針對單一話題進行分析或解釋的書面語言作品,一般包括說明文和議論文。考研英語寫作的第二部分是短文寫作。那麼,問題是考研英語短文寫作與一般的英語短文寫作有沒有不同之處?其特徵是什麼?下面試從框架結構、連貫銜接和遣詞造句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一、框架結構
1. 一般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
一般的文章都是有框架結構的,英語短文也不例外。常見的、典型的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是開篇+主體論證部分+結論段(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三個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論點+論據+結論,實際上這也是漢語寫作的常用框架結構。在這個總體框架結構的基礎上,各個部分還有各自的結構。
1.1開篇的結構一般包括兩部分,概述(General Statements)+立論(Thesis Statement)。概述是指文章據以開展立論,即提出論點或觀點的背景、緣由或依據,簡單說,就是要交代清楚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立論是指文章的作者根據概述提出論點,即針對人物事或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主張或觀點並試圖證明自己所提出的論點是正確的。從篇幅上看,一般情況下,開篇只有一個段落,概述部分比立論部分的句子多一些,而立論部分往往是通過開篇段的最後一句表述自己的觀點,既論點。
1.2主體論證部分的結構主要體現為段落結構。主體論證部分是文章的主幹與核心,是論證開篇所提論點合理性和正確性之所在,需要展示相關的、有效的、充分的、翔實的證據。同時,作為論證部分,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對論點進行支撐,因而通常需要不止一個段落來展開論證。因此,主體論證部分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段落構成,而每個段落的結構就構成了主體論證部分的主體結構。
常見的、典型的段落結構是主題句+擴展/支撐句+結論句。段落的主題句是段落的核心,表達段落的中心思想,通常位於句首。支撐/擴展句是圍繞中心思想通過或利用論據來進行論證,而論據可以是事實、例證、數據、常識、說理和邏輯等,還可以從多個方面或層次展開論證,形成羅列或並舉結構。結論句是根據論據的展示或論證的結果做出概括或總結並進行相應的評論,通常位於句尾。需要注意的是,結論句並非是必須的,很多情況下是可以缺失的,因此,專題論證部分的另一種結構是主題句+擴展/支撐句。
1.3 結論段的結構通常包括兩部分,第一可以回應開篇的論點,即,扣題,可以重複論點或者轉述論點,可以對主體論證部分的論據或論證進行概括或總結。第二可以就文章整體內容進行評論,或提出建議、方案、展望和探討可能性。需要強調的是,文章的結論段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一般說來,不應該再增加新的信息。
2. 考研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
考研英語短文也是有框架結構的,不過與一般意義上的英語短文有很大的不同,屬於應試意義上的比較特殊的框架結構。根據考研英語大綱對於寫作能力的要求,即,遵循文章的特定文體格式與合理組織文章結構,以及寫作考試的具體要求,即,簡要描述圖畫(describe the pictures briefly)、解釋圖畫的含義或寓意或用意(interpret the meaning)和給與評論(give your comments),考研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可以概括為描述段+論述段+評論段。所謂描述是指就題目所提供的主題句、寫作提綱、情景、圖畫、表格等進行描述,使人能夠清晰了解其中的主要前景或內容。所謂論述是指圍繞描述段隱含的意思或意義擺事實講道理展開陳述和說明,即,以事實、例證、數據、常識和邏輯等對描述段概括或總結出來的含義、寓意或用意進行論述。所謂評論是指針對描述段和論述段的內容表述個人的見解和觀點。
那麼,各個段落的具體結構又如何呢?一般說來,描述段沒有明顯的結構特徵,可以採用時空順序、邏輯演繹或其它方式,對所提供的內容進行細緻、準確和生動的描述。論述段應該採用常見的、典型的段落結構,即,主題句+擴展/支撐句+結論句。其原因很簡單,因為根據圖畫等所提供的內容概括總結出來含義、寓意或用意需要經過充分有力的論述來獲得認可或確認,那麼只有通過主題句+擴展/支撐句+結論句這一結構進行論述才可能具有較強的說服力。評論段的結構也比較單一,即主要地是要表達自己的基於前面描述段和論述段的見解和觀點。至於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可以是一面倒的,可以是折衷的,因此也可以有一定的結構。
3. 一般英語短文和考研英語短文在框架結構方面的差異
根據以上關於一般英語短文和考研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的說明,可以看到,兩者其實有很大不同。前者屬於典型的或經典的論點+論證+結論的框架結構,後者是比較特殊的描述+論述+評論的框架結構。前者是普遍的、通用的,後者是特殊的、應試的。前者的重心在於主體論證部分,後者各部分比較均衡。
具體而言,考研英語短文的描述段相當於一般英語短文開篇中的概述,即,對所提供的圖畫等進行描述以為論述段提供進行論述的基礎或依據。其結構是單一的,一般僅僅限於描述而不宜就此進行概括或總結,即,在描述段不宜指明或說明所提供的圖畫等的含義、寓意或用意。第二部分,論述段相當於一般英語短文主體論證部分中的一個段落,其結構是主題句+擴展/支撐句+結論句,而且只能有一個主題句,即,來自於描述段的概括或總結的含義、寓意或用意,然後利用擴展/支撐句圍繞主題句從一個或多個方面或層次開展論述。再然後,如果必要的話,可以加上結論句。而評論段相當於一般英語短文結論段的第二部分,即,評論,其結構也是比較單一的,即,更主要的是表達對於前面的段落內容的自己的看法。所不同的是,作為最後的段落顯然篇幅不能過少,起碼不能以一句話結尾。
整體來看,考研英語短文寫作和一般英語短文寫作在框架結構上有較大的差別,那麼,一方面,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並掌握關於一般英語短文框架結構,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重視考研英語短文寫作的特殊的框架結構,把兩者進行分析比較,並予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既能將兩者綜合應用於寫作之中,又能抓住後者的突出特徵,在實際的考研英語短文寫作中予以充分演繹和體現。實際上,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如此設定考研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描述+論述+評論,符合大綱對於寫作能力的重點要求,可以更好地體現寫作項目對於通過描述和論述等進行語言交流能力的考察作用。
4. 關於考研英語短文範文的框架結構分析
下面試就兩篇考研英語短文範文的框架結構進行分析,以進一步說明框架結構對於短文寫作的重要意義。
1. 描述段
1.1 範文1
原文:
The cartoon provides us with a thought-provoking scene: two men are climbing a hill, but one of them desires to give up due to tiredness, while the other one encourages him to keep going.
分析:
本段大致描述清楚了圖畫所展示的情景,但前半句描述比較比較寬泛,且是主句,基本屬於評論性語言,導致本句的主幹對於描述有所偏離,卻些微偏向評論,不盡符合作為描述段的結構要求。
1.2 範文2
原文:
What emerges into our eyes is that there are two young men standing on the stairs of the mountain. The most impressive element is that in the right place crouches a seemingly exhausted adult with a depressed look and a few words, such as 「I am tired and I want to give up.」 while in the left counterpart stands an energetic adult, who is smiling to his company and passionately encouraging him to continue with the words 「Don’t do that and we will reach the end with a simple rest」.
分析:
本段使用了比較多的明顯的描述性的語言,關於圖畫所展示的情景的描述比較細緻、準確和生動,雖然使用了評論性詞語the most impressive element,但整體的描述符合描述段的結構要求。稍嫌不足的是,對話描述過細,可能導致本段篇幅過長,整體不夠平衡。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整段沒有一個詞提及圖畫,是比較大的疏漏。
2. 論述段
2.1 範文1
原文:
Undoubtedly, the cartoonist aims at reminding u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persistence. At the top of the list,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perseverance mainly due to that it can enable us to ameliorate ourselves so we can be qualified for future career promotion, and be ready for meeting the forthcoming challenges. What’s more, we ought to place a high value on the role played by persistence in personal growth. Put it another way, in this ever-changing world, perseverance is to personal growth what water is to fish. To sum up, if persistence misses our attention in any possible way, we will suffer a great loss beyond imagination.
分析:
本段明顯呈現出主題句+擴展/支撐句+結論句的結構,符合論述段的要求。本段第一句可以看作是主題句,其中可以看作是表述段落主題或中心思想的詞語是the significance of persistence。然而,就作為主題句的首句而言,其主題句特徵還不夠鮮明,即,基本上是表述信息而非提出觀點,因而也對其後的論述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二句到第四句屬於擴展/支撐句,從兩個方面圍繞主題句展開論述,結構比較清晰。結論句做出總結,結構合理。
2.2 原文
In the real life, there is no one who can achieve the remarkable success in whatever he does without persistence. I can come up with no better illustration than the example of Thomas Edison, a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who contributes his success to endless pursuing news goals. Just as he puts it, 「Without continuous insistence of the conduct of experiments, I will not be so fortunate to have such a successful performance.」 Apart from the example of Edison, many other great figures in the history also attributed their success to continuous pursuing something more meaningful in their lives.
分析:
本段呈現出主題句+擴展/支撐句的結構,是可以成立的,因為結論句並非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段第一句屬於論斷性句子,具有比較明顯的主題句特徵,符合結構要求。其餘的句子都是擴展/支撐句,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愛迪生為例論述成功在于堅持不懈,第二部分籠統提及眾多偉人的成功的原因。這從結構上看,大致是合理的,但第一部分描述過多,篇幅過長,第二部分只有半句話,致使兩部分的結構明顯失衡,不盡合理。
3. 評論段
3.1 範文1
原文:
Hence, it is vital for us to derive positive implications from the above cartoon. For one thing, we should frequently use it to enlighten the young. For another, we should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f teenagers that it is very vital to keep going toward our goals.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become winner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分析:
本段作為短文寫作的最後一段——評論段,基本符合結構要求。第一句通過形容詞vital表達個人見解,即,圖畫所具有的積極內涵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三句從兩個方面提出了建議,最後一句屬於評論性語言。評論性語言和建議性語言都屬於評論範疇。
3.2 範文2
原文:
Therefore, as a qualified young people living in modern society, I value persistence as a vital principle in my lives and I am determined to insist on this point in daily life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effect achieved by persistence.
分析:
本段作為評論段的特徵也比較明顯,使用了value和determined兩個評論性詞彙直接表明了個人觀點,但前半句as a qualified young people…稍嫌多餘,無助於體現評論段的特徵。
4. 小結
通過對以上兩篇範文的框架結構以及各個部分的結構分析,可以看到,兩篇範文的框架結構基本是合適的,符合要求的,但各個部分的具體結構則不盡符合要求。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對各自的結構和表達產生不利的影響。如,範文1的首段——描述段關於圖畫的情景描述不充分且摻雜評論性語言,導致描述不盡細緻、準確和生動,篇幅過短,不盡符合結構要求,也導致後面的段落篇幅過長,不夠平衡。又如,範文2的描述段描述過細,也不盡符合結構要求,導致結尾段——評論段篇幅過短,也不夠平衡。
以上從文章的框架結構出發,就一般英語短文和考研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明確了兩者各自的特徵,說明了後者作為應試寫作的框架結構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即,在時間和篇幅有限的情況下,對考生的描述、論述和評論的語言能力進行綜合考察。而框架結構是基礎,是根本,只有框架結構立得正、立得住才可以保持篇章整體和各個部分的結構的清晰、合理、平衡,才有助於描述準確生動、論述充分有力、評論合情合理,才能有效利用語言手段和技巧準確傳遞信息、充分表達思想觀點。當然,從考試的意義來看,處理好考研英語短文的框架結構對於獲得更好的成績、更高的分數具有更重要的是現實意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