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伽馬射線研究重新計算宇宙的膨脹速度

2020-12-06 環球網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宇宙正在膨脹,膨脹速度正在加快,但是針對速度究竟發生多快仍尚有爭議。現在,克萊姆森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通過研究伽瑪射線與宇宙背景輻射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個新的宇宙膨脹速度-即所謂哈勃常數(Hubble Constant)。

哈勃常數以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的名字命名,他首先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愛因斯坦實際上在較早的方程中發現了這一點,但他以為自己是錯的,因此重新調整了模型以模擬靜態宇宙。他很快向哈勃承認,稱這個假設為他有史以來最大的錯誤。

1929年,哈勃得出的最初的哈勃常數值500公裡公裡/(秒·百萬秒差距),百萬秒差距是度量天體距離的單位,約為326萬光年。基本上,這意味著距離較近的星系以更快的速度遠離我們。此後,哈勃常數值一直被不斷大幅下調,在過去的20多年中,許多不同的測量方法將其定為70公裡/(秒·百萬秒差距)左右。

而現在,克萊姆森團隊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數字:67.5公裡/(秒·百萬秒差距)。該團隊通過分析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和大氣伽瑪切倫科夫成像望遠鏡的數據,得出了這一結論,以確定來自遙遠源頭的伽瑪射線如何與滲透到宇宙中的「霧」相互作用。

這種霧也稱為河外背景光(EBL),它由恆星和其他天體發出的所有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光組成。當伽馬射線與EBL相互作用時,會留下一個印記,科學家可以對其進行分析,以確定有關其「長途旅程」的新線索,以及這些「旅程」將持續多長時間。

該研究的作者Marco Ajello表示:「我們知道,來自銀河外源的伽馬射線光子在宇宙中傳播到地球,在那裡它們可以通過與星光中的光子相互作用而被吸收。相互作用的速度取決於它們在宇宙中旅行的時間。他們旅行的長度取決於擴展。如果膨脹速度慢,則它們會行進一小段距離。如果速度很快,它們會傳播很遠的距離。因此,我們測量的吸收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哈勃常數的值。我們所做的就是扭轉這一局面,並用它來限制宇宙的膨脹速度。」

新的測量值為67.5公裡/(秒·百萬秒差距),這意味著宇宙的膨脹速度可能比通常認為的慢。例如,在2012年,使用Spitzer空間望遠鏡進行的一項研究計算出的哈勃常數為74.3公裡/(秒·百萬秒差距)。另一項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研究將這一數字定為73.2公裡/(秒·百萬秒差距)。

儘管微小的變化對地球上的普通人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但完善哈勃常數對於理解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至關重要。

該研究的作者Dieter Hartmann表示:「天文學界正在投入大量的金錢和資源來進行包括所有不同參數在內的精密宇宙學研究,包括哈勃常數。我們對這些基本常數的理解已經定義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宇宙。當我們對其理解變得更加精確時,我們對宇宙的定義也會變得更加精確,這將帶來新的見解和發現。」

該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進一步精確宇宙膨脹速度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的團隊分析了從軌道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得出了迄今為止關於宇宙膨脹速度的最新測量數據。」在20世紀早期,哈勃成為第一批推斷宇宙是由多個星系組成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此後的研究產生其最著名的發現:星系之間的相互遠離速度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正比。
  • 科學家首次測定伽馬射線爆發速度
    (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com)    本報訊 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La Silla觀測站的REM自動天文望遠鏡,科學家首次測定了伽馬射線暴(GRB)的爆發速度。他們發現,劇烈爆發的物質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的99.999%,幾乎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    領導該項研究的Emilio Molinari表示:「隨著快速定向地面望遠鏡的不斷發展,我們現在能夠深入細緻地研究伽馬射線暴等宇宙『災難』的最初瞬間。」    伽馬射線暴是短時間內(0.1秒~1000秒)在遙遠宇宙發生的劇烈爆炸,它常常預示著恆星的死亡。
  • 宇宙危機來臨?科學家:宇宙膨脹速度比想像中快,與暗能量有關?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狀態。不久前,研究人員用一種新的望遠鏡技術收集了相關數據,驚奇地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要快得多。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明確指出,現階段的宇宙膨脹速度與科學家們用了數十年的標準模型並不符合。
  • 歐洲科學家首次測定伽馬射線暴爆發速度(圖)
    他們發現,劇烈爆發的物質的運動速度可以超過光速的99.999%,幾乎可以說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  領導該項研究的Emilio Molinari表示,「隨著快速定向地面望遠鏡的不斷發展,我們現在能夠深入細緻地研究伽馬射線暴等宇宙『災難』的最初瞬間。」  伽馬射線暴是短時間內(0.1秒—1000秒)在遙遠宇宙發生的劇烈爆炸,它常常預示著恆星的死亡。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原標題: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
  • 宇宙各向膨脹均勻嗎?
    宇宙的膨脹到處都一樣嗎?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可能會對我們對宇宙的理解產生巨大影響。儘管現在還不是時候推翻現代宇宙學,但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懷疑範式轉換是否即將到來。米格卡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我們表示:「這是令人激動的結果,具有巨大的未來工作潛力。」 「這可能導致人們重新思考宇宙學。但是在這樣做之前,我們必須確保消除所有其他可能的解釋。」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如果說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那麼它膨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天文學上用哈勃常數來表示當前宇宙膨脹速度。科學家通過宇宙距離階梯方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得出的哈勃常數分別為74.03±1.42km/s/Mpc(即距離地球326萬光年的天體退行速度為每秒74千米),誤差2%和67.4±0.5km/s/Mpc,誤差0.7%。顯然,這兩種結果存在明顯的偏差,這就是哈勃常數危機。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 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
    NASA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如果說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那麼它膨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天文學上用哈勃常數來表示當前宇宙膨脹速度。科學家通過宇宙距離階梯方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法,得出的哈勃常數分別為74.03±1.42km/s/Mpc(即距離地球326萬光年的天體退行速度為每秒74千米),誤差2%和67.4±0.5km/s/Mpc,誤差0.7%。顯然,這兩種結果存在明顯的偏差,這就是哈勃常數危機。近日,第三種獨立觀測結果的揭曉,使得對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更為撲朔迷離。
  • 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理論模型還要快,科學家認為是暗物質在作怪
    現在宇宙的起源最主流的一種觀點就是宇宙是從一次大爆炸開始的,經過了一百多億年不斷的膨脹才變成了現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但是人類通過宇宙基本數據建立的模型,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宇宙膨脹要比計算中快很多,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引力波可以測量宇宙膨脹速度?在科學家最新發現中得到證實
    引力波可以測量宇宙膨脹速度?然後,科學家們測量同一天體的紅移距離——即它們的光向電磁光譜的紅端移動了多遠。當光源遠離觀測者時發生紅移,光源發出的光波會被拉伸,和汽車駛離時喇叭聲逐漸減弱一樣。通過測量一顆遙遠恆星的紅移,天文學家可以計算出它遠離地球的速度。當他們把這些信息和恆星距離結合起來,就得到了哈勃常數的值。
  • 宇宙真實年齡重新計算!前後相差4000萬年
    根據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一系列望遠鏡的數據得出的這一新的估計值也反映了天體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分歧之一:宇宙膨脹的速度有多快?問題是:物理學家需要了解宇宙的膨脹率,才能理解宇宙學,研究整個宇宙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科學。他們知道一種叫做暗能量的神秘物質正在導致宇宙向各個方向膨脹。
  • 宇宙膨脹速度是多少從強引力透鏡能「看到」正確答案嗎_科技_中國...
    大爆炸宇宙學最主要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哈勃定律所揭示的宇宙膨脹現象,對於宇宙膨脹速度的研究關乎宇宙本質。如果說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那麼它膨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天文學上用哈勃常數來表示當前宇宙膨脹速度。
  • 宇宙有盡頭?一項新研究表明:伽馬射線暴顯示宇宙終會停止碰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但新的研究表明,宇宙是非常有限的,並將有一個明確的盡頭,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科學突破。一些科學家建立了理論,認為宇宙可以無限延伸,並可能永遠存在。
  • 宇宙的膨脹速度至少比之前的預期快了8%左右,宇宙模型有錯誤?
    那麼宇宙的膨脹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宇宙膨脹說是在1929年最早提出的,簡單的來說,也就是宇宙之中的各個不同的星雲,相互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的在發生著變化,在慢慢的變遠。而且科學家驚奇的發現,宇宙的這個膨脹速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膨脹速度在不斷的加快,完全超出了科學家之前的預期。
  • 引力透鏡可以更好估測宇宙膨脹速度
    ,以得出對哈勃常數的新估計,這是對宇宙膨脹的一種度量。比勒及其同事於11月20日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這是大型團隊十年來巨大成功的努力地延續,我們對分析的某些關鍵方面進行了重新設置,」 比勒說。 他提醒「我們應該始終重新考慮我們的假設,我們最近的工作正是本著這種精神」。
  • 宇宙的異樣!最新測量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突然加快了!
    這一膨脹速度比哈勃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Gaia)衛星此前的測量速度略慢,後者顯示宇宙正在以每百萬秒每秒73.5公裡/秒的速度膨脹,舉例來說,73.5公裡/秒/百萬秒差距」,它的意思是,當觀察者向深空望去,每深入百萬秒差距,星系的退行速度就會因宇宙膨脹而加快73.5公裡。
  •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宇宙的額膨脹是否具有各向同性?新的研究發現可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該研究結果可能會極大地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這意味著,除非物體之間有任何更具體的相互作用,無論你在哪裡,先天的物理屬性,如宇宙膨脹的速度,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由於該理論在現代宇宙學中的極端重要性,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很多方式去驗證過它。例如,天文學家所能觀測到的最遙遠的輻射的溫度有著驚人的均勻性,儘管也存在一些輕微的不均勻,稱為各向異性。
  • 兩次哈勃常數測量結果不一致,如何計算宇宙隨時間膨脹的速度?
    關於宇宙是如何開始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主要解釋方式。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述:宇宙是從一個小的奇點開始,而後經過138億年的時間,慢慢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對於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理解,我們主要是通過數學公式和模型,然後通過宇宙微波背景看到擴張的「回聲」。
  • 丹麥科學家發現: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方法也存在兩種差異
    ·哈勃證明了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彼此移動的速度就越快,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測量宇宙的膨脹率,即哈勃常數。但是,由於使用早期宇宙中的輻射和使用附近物體對這種膨脹的測量結果存在差異。現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用於確定宇宙膨脹率的速度測量可能並不可靠。目前,天文學家使用兩種非常不同的技術來測量宇宙的膨脹。一種是基於測量附近星系的距離和速度之間的關係,而另一種則源於研究極早期宇宙的背景輻射。令人驚訝的是,這兩種方法目前發現的宇宙膨脹率並不相同。
  • 在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前提下,宇宙膨脹速度有多快?
    科學家們認為宇宙有一個起點,也就是大家常常提起的奇點,而宇宙的形成源自於奇點的爆炸,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經過不斷的膨脹和演變,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有關於宇宙的大小,據科學家們的說法就是直徑達到920億光年,半徑453.4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