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大河的河口都有三角洲,為什麼剛果河的入海口沒有三角洲?

2020-12-06 地理沙龍號

地球表面形態塑造的能量來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於地球內部的能量,稱為內力作用,具體的表現形式包括板塊運動、地殼運動、地震和火山活動;另一方面是來自於地球外部的能量,主要是來自於太陽輻射能,稱為外力作用,主要的作用力量包括流水、風力、冰川、海浪等。

剛果河沒有三角洲

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往往在流水或者風力強的地區表現為侵蝕性,比如在河流的上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地勢較為崎嶇的山地丘陵,流速快,表現為侵蝕性,多形成V型谷;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形,流速慢,攜帶的泥沙沉積,多形成衝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河流地貌分布

一般來說,河流中多多少少都是攜帶有一定的泥沙的,所以在河流的入海口我們通常能夠看到三角洲地形的出現。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都是大量泥沙沉積而成的地形形態。特別是黃河,由於含沙量巨大,使得黃河三角洲每年泥沙沉積的量也非常驚人,黃河三角洲海岸線每年以兩三公裡的速度往前推進,陸地面積不斷增大。

黃河三角洲

在世界大河中,也多在河口形成三角洲,比如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等等,但是有這麼一條大河,在河口卻沒有形成三角洲,它就是位於非洲的剛果河。剛果河位於非洲赤道地區的剛果盆地地區,全長4640千米,流域面積370萬平方千米,是非洲第二長河,僅次於尼羅河,世界排名第八位,同時剛果河也是世界流量第二大的河流,僅次於亞馬孫河。

剛果河流域圖

為什麼剛果河在入海口沒有出現三角洲呢?主要的原因有兩大方面原因,一是泥沙原因,要形成三角洲,河流河水中必須含有一定的泥沙,也就是含沙量越大越好。而剛果河由於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形成了茂密的熱帶雨林,植被覆蓋率高,使得河流中含沙量很少,就沒有了形成三角洲的物質來源。

剛果河

二是地形原因,由於剛果河中上遊大部分河段流經剛果盆地,地勢低平,河流流速緩慢,河流中攜帶的少了泥沙,也就大多沉積在了剛果盆地內。和大多數河流不同,當剛果河流出剛果盆地,進入河流下遊段時,由於地勢相對有一定坡度,流速反而加快,河流以較快的速度流入大西洋,使得僅有的泥沙也不能在河口沉積,從而無法形成三角洲。

剛果河

相關焦點

  • 河流入海口都會有「三角洲」出現嗎?非洲的剛果河可能是一個例外
    河流入海口都有「三角洲」嗎?河流是地表徑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來看,河流中的河水主要體現侵蝕、搬運和沉積這三種作用。世界上許多大江大河都擁有三角洲,比如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亞馬遜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等。這些河流的三角洲地區,由於地勢低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對外交通便利,通常是人口和城市集中的區域,也多是區域經濟的發達地區。
  • 太空俯瞰十大河口三角洲,前三位的河流都發源自中國
    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大河,但因注入進了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因此一般統計大河的時候都想不起它,這可能是伏爾加河三角洲雖然面積比紅河三角洲大,但有的統計沒有把它列入十大三角洲的原因。至於裏海到底是海還是湖泊也有爭議。
  • 東南亞第一長河湄公河的入海口,為什麼會形成規模巨大的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衛星地圖在外流河的入海口附近,或是內流河的入湖口附近,由於地勢通常最為平坦,大量泥沙在此沉積,形成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速度和規模,主要取決於河流攜帶泥沙的數量、入海口附近地勢以及海浪侵蝕速度的影響。通常來說,河流攜帶泥沙量大、入海口較為平坦且海浪侵蝕作用較弱的區域,會形成規模巨大的河口三角洲。而河流攜帶泥沙量的大小,又與河流的徑流量呈正相關,所以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通常會形成明顯的三角洲。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河流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流的開發和利用包括供水、航運和發電等方向,此外還有美化環境、淨化水質、涵養水源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作用。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地區」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
    三角洲是一種常見的地貌類型,通常位於河流的入海口位置,河流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於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從而形成三角形沙洲,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三角洲的外緣朝向大海。許多大江大河都有三角洲,比如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恆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等。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它以利津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狀三角形,面積5,450平方公裡。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 聊聊非洲的四大河流:分別是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河流有無數條,很多河流都被當地的人們稱為母親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非洲的四大河流,分別是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剛果河的流程約為4700千米,是非洲僅次於尼羅河的第二長河,剛果河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在入海口位置沒有形成三角洲的大河。
  • 了解一下三角洲
    轉自丨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三角洲是一種地球上常見的地表地貌,即河口衝積平原。江河在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時,便凝絮淤積,逐漸形成河口岸邊新的溼地,繼而發展成為三角洲。
  • 【地理探究】關於水下三角洲、河漫灘、水下沙坡的專業解讀!
    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形成的堆積體系,當河流奔流入海時,由於河口變寬或者受潮流等因素影響水流逐漸分散,流速不斷下降,河流所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積,且淤積速率大於海洋動力的侵蝕速率。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亦是如此,以河口水下三角洲為例,主要是由江河奔流中所裹挾的泥沙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後凝絮淤積而成。  水下三角洲的面積並不比陸上三角洲小,作為陸上三角洲的延續,有一些大河三角洲,其水下三角洲的面積往往超過了陸上三角洲。  水下三角洲位於低潮位以下,包括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前坡兩個部分。
  • 科普丨世界十大三角洲,有2個在中國
    江河在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時,便凝絮淤積,逐漸形成河口岸邊新的溼地,繼而發展成為三角洲。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來看,像一個三角形,頂部指向河流的上遊,底邊為其外緣。一般來說,在世界各大河流的入海口處都存在一個三角洲。本文就從地理的角度帶您了解一下世界上十個面積比較大的三角洲。
  • 紅河平原與珠江三角洲相比,哪個肥沃嗎?為什麼
    狹義上的珠江則是廣東省內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及下遊三角洲諸河的總稱。珠江入海口有些特殊,長江、黃河有一個單獨的入海口,而珠江入海口由多條河流匯集,共同淤積的三角洲平原。那麼紅河平原與珠江三角洲相比,誰更肥沃呢?首先是比泥沙。河流中泥沙是用單位體積渾水中所含泥沙的數量來表示,單位為千克/米3,我們平時說黃河,一碗水,半碗泥,來形容黃河泥沙含量高。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再來看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9個城市,它們全部來自廣東省,區域面積約55369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000萬人,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約8.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14萬元。與長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面積和人口都不算多,但它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 三角洲,是怎麼形成的?
    河口為河流終點,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內流河稱為無尾河,可以沒有河口。河口處斷面擴大,水流速度驟減常有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稱為三角洲。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外緣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邊」。河流入海的區域,稱為河口。
  • 恆河汙染嚴重,為什麼能夠造就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河流的汙染與形成河口三角洲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汙染是由於對河流生態系統的汙染物輸入量,持續大於河水的自淨能力造成的,屬於人為因素的影響;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水衝蝕和泥沙積聚作用的結果,屬於自然因素的影響。
  • 曉慧地理|高中地理三角洲知識大盤點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時,因流速減低,所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逐漸發展成的衝積平原。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遊,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匯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內陸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陸地上衝積出三角洲,而又未匯入其他水系,這樣的三角洲叫內陸三角洲,是內陸河流三角洲的一種。
  • 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珠三角洲經濟發達?
    根據數據統計長三角地區的GDP已超23.7萬億元,珠江三角洲的GDP已接近9萬億,為什麼黃河三角洲沒有長、珠三角洲經濟發達?黃河三角洲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黃河是我國北部大河,也是第二長河,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華夏大地幅員遼闊,其中兩大水系貫穿中國東西,並在河口形成大面積衝積平原,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是富饒之地,時間進入現代,長江下遊城市集聚,形成了著名的長三角城市群,在另一個大水系的黃河河口,沒有出現如此體量的城市群的理由是什麼呢
  • 根據黃河三角洲的演變歷程,你知道有古代和近代的說法嗎?
    黃河三角洲是由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填海造陸而形成,黃河全長約6464公裡,流經8省區後浩浩蕩蕩進入渤海,中上遊以山地為主,中下遊以平原、丘陵為主,河流中段途經黃土高原,因此攜帶了大量泥沙,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會產生16億噸的泥沙,其中12億噸流入大海,4億噸常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衝積平原和為入海口填充陸地。
  • 黃河生態補水「救助」山東河口三角洲
    刁口河為1964~1976年黃河入海故道,全長約52千米,是黃河三角洲上第9條黃河入海流路,也是黃河首選備用入海流路,其入海口分布著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北區)。1976年黃河改道以後,至2010年,刁口河停止行水34年。流路由於長期備而不用,缺少淡水補充,出現了河道萎縮、溼地退化、海岸線蝕退、生物物種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
  •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聚落選址、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另外,有兩種情況需要注意:①汙染工廠:遠離居民區,遠離河流(或位於河流下遊),位於盛行風向的下風向、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者垂直於盛行風向的郊區,交通便利,土地租金低。②高品質住宅區:遠離汙染工廠,位於河流的上遊、盛行風向的上風向,環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