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矚目中,中國內地電影2020年票房終於突破200億元大關——2020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204.17億元。這對於全年178天無營業的中國內地電影業而言,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不只中國內地,對於全球影市來說,2020年都是艱難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雲籠罩之下,全球電影業普遍受到重創,但事實證明,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仍擁有著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自7月20日復工以來,內地影市逐步升溫回暖,截至2020年10月15日,中國電影市場憑藉累計票房129.5億元(合19.3億美元)的成績,正式超越北美,首次榮登「全球第一大票倉」。
2021年元旦小長假3天,內地電影票房創下12.99億元的檔期新紀錄,即將接踵而至的「春節檔」亦是佳片雲集、人氣十足,這些都為內地電影人注入更大信心,對已然拉開帷幕的2021年懷抱了更大期待。
有業內人士預測,「疫情緩解後,電影票房增速或回歸常態軌道,中性預估2021年較2019年增長5%至624億元(不含服務費);頭部影投的市佔率或進一步提升 」在國內疫情有望進一步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我們有理由相信,雖然2020年遺留的寒意仍在,但內地電影的「新春」亦將不遠了。
「春節檔」各類型集體發力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檔」的缺席給電影人和觀眾留下太多遺憾,但也為2021年「春節檔」的回歸帶來市場期待。截至2021年1月4日,已有《唐人街探案3》《熊出沒·狂野大陸》《新神榜:哪吒重生》《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湧》《你好,李煥英》《開國將帥授勳1955》8部影片挺進「春節檔」,涉及革命歷史題材、喜劇、奇幻、動畫等多種類型。
主旋律影片近年來在「春節檔」表現出眾,2021年接棒的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大製作《開國將帥授勳1955》。影片講述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授勳儀式的故事,由特型演員唐國強自導自演,集結了國內近30位知名演員,陣容不容小覷。
喜劇片歷來是「春節檔」的主菜,今年3部影片《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人潮洶湧》,分別定位懸疑喜劇、劇情喜劇、荒誕喜劇,鎖定不同觀影人群。
作為近兩年「春節檔」的高人氣IP,《唐人街探案3》備受矚目,在數家媒體分別發起的「春節檔想看榜」上均位居首席,有望領跑該檔期;由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銀幕處女作《你好,李煥英》集結賈玲、沈騰、張小斐等一幹國人耳熟能詳的「喜劇人」陣容,人氣頗高;劉德華、萬茜、肖央主演的《人潮洶湧》另闢蹊徑,這部定位黑色喜劇的影片由青年導演饒曉志執導,他曾在2018年憑藉電影《無名之輩》斬獲良好口碑,此番是首次殺入「春節檔」。
奇幻題材是「春節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今年,《刺殺小說家》與《侍神令》「狹路相逢」。兩部電影均改編自知名IP,前者由近兩年風頭正勁的青年導演陸陽執導,跨越現實世界與虛構世界,題材新穎;後者憑藉「陳坤+周迅」的噱頭,賣點十足。
動畫片板塊亦有兩部作品上映,精準定位的「合家歡」動畫系列電影《熊出沒·狂野大陸》是多年來「春節檔」的固定節目,製作日臻圓融成熟;《新神榜:哪吒重生》由製作《白蛇緣起》的追光動畫推出,將「封神宇宙」的坐標拉至現代社會,頗有新意。
8部影片既有不同類型比拼,也有同類型競技,誰能贏得口碑票房雙收,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影市大檔期從來都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主打不同賣點的影片齊聚春節銀幕,豐富了觀眾的選擇,不但可能帶來激烈競爭,更有可能各美其美,帶來「多贏」局面。
主旋律影片擔當中流砥柱
近年來,主旋律影片在影市挑大梁,2020年,在全球影市整體不振的背景下,內地主旋律影片成救市擔當,為電影業注入強心劑。年度票房前五中,主旋律影片包攬四席:《八佰》30.09億元、《我和我的家鄉》28.29億元、《金剛川》11.22億元、《奪冠》8.36億元,貢獻了全年的七成票房。
2021年,主旋律題材仍是影市中堅力量,且類型多樣。除了「春節檔」亮相的《開國將帥授勳1955》,還有黃建新聯手鄭大聖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禮讚影片《1921》、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導演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由管虎任總導演、王競執導的《東極島》,以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為原型的《革命者》也定檔7月1日。博納與中影還分別著手籌備諜戰片《無名》與動作冒險片《無限深度》。
張藝謀的兩部革命戰爭題材作品也將上映,分別是改編自抗美援朝英雄人物張桃芳事跡的《狙擊手》,以及重現中共地下情報戰的《懸崖之上》。此外,《上甘嶺之四十三天》《鐵道遊擊隊1939》《英雄連》等同類題材影片也將登陸院線。
革命戰爭題材之外,現實題材也將在2021年遍地開花。張藝謀除了上述兩部作品,還將獻上反黑題材影片《堅如磐石》;由姜武、張頌文主演的《掃黑決戰》已於1月上半月亮相銀幕;劉偉強執導醫療題材影片《中國醫生》與《江城子·在武漢》將目光投向抗疫一線,為時代英雄畫像;而載人航天題材《神舟》、敘述中國「試飛英雄」李中華故事的《中國試飛師》等影片,也都將在現實題材領域探索。
在主旋律影片板塊,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體育題材。2020年,以中國女排為原型創作的《奪冠》贏得票房口碑雙收。該片導演陳可辛籌備多年的另一部同題材影片《獨自上場》也將於2021年「上場」,影片取材於我國網球名將李娜的個人經歷,自立項之初便備受關注。此外,鄧超自導自演的勵志影片《中國桌球》,以20世紀90年代的國家桌球隊蔡振華教練及數位著名球員為原型創作,展現國球運動員熱血拼搏、永不言敗的家國情懷。由《奪冠》帶熱的體育題材能否由點及面,成為市場新的生力軍,這兩部影片的成績或將成為風向標。
重量級電影人銀幕集結
2020年年底,張藝謀攜帶劇情片《一秒鐘》回歸銀幕,奉上「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也代表著他對劇情片的又一次回歸。2021年,這位影壇耆宿有三部新片將亮相銀幕,稱得上「史無前例」。無獨有偶,陳凱歌也將有合拍革命歷史題材影片《長津湖》與個人自傳影片《我的少年時代》兩部作品面世,馮小剛的新作《春天一歲》也出現在華誼2021年度片單上。在此之前,觀眾們恐怕早已記不清,上一次這三位導演的作品在同一年相遇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不止這三位大導,2021年也是重量級導演作品集結的年份,黃建新、徐克、劉偉強、周星馳、林超賢、賈樟柯、婁燁、許鞍華、曹保平、管虎、陸川、程耳等一批老中青知名導演都將有新作面世,共同為內地影業全面復甦貢獻力量。
多年未參與電影創作的王朔,也將在新年帶來編劇新作《不老奇事》,講述一段愛情往事。
港片尋找昔日榮光
對港片而言,2020年稱得上有喜有憂。成龍的「金字招牌」失靈,《急先鋒》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劉德華監製並主演的《熱血合唱團》累計票房不足7000萬元;倒是新人導演劉浩良拍攝的內地公安題材《除暴》,既贏了票房又保住了港片的一些氣韻;描寫香港底層市民境況的劇情片《麥路人》也獲贊不少。其中,聖誕節登陸院線的《拆彈專家2》表現最為搶眼,截至元旦小長假已斬獲8億元票房,並以豆瓣7.9的評分獲得年度國產電影最高分,為「港片不死」做了有力註腳。
近年來,內地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香港電影人。2021年,麥兆輝執導的反黑公訴題材電影《檢察風雲》、根據內地真實案件改編的《第八個嫌疑人》、翁子光執導的犯罪傳記片《風再起時》等,背後都有內地影視公司的身影。
此外,2021年還有十餘部港片集結上陣。其中,王晶執導的《新倚天屠龍記》《金錢帝國:巔峰之戰》均被影迷稱之為「活久見」的前作續集;陳木勝導演的遺作《怒火·重案》與他一手打造的「掃毒」系列第三部《掃毒3》,想來會引發港片觀眾的集體緬懷;邱禮濤在交出《拆彈專家2》的成績單後,2021年又有《死亡通知單之暗黑者》《絕地追擊》兩部作品面世;英皇出品、郭子健執導的懸疑冒險片《古董局中局》同樣引人注目。此外,《反貪風暴5》《尋秦記》《鹿鼎記》《神探大戰》《風火山林》《邊緣行者》等影片也將陸續登場。港片能否在擅長的犯罪、懸疑、武俠等領域找回昔日榮光,還有待市場檢驗。
值得關注的是,做特效起家的吳炫輝首次執導的《明日戰記》,將在科幻領域做出探索,在一眾傳統題材的港片中顯得獨樹一幟。
進口影片能否「觸底反彈」?
近年來,進口片在內地影市的影響力日益衰減,2017年起,其在內地的票房佔比開始逐年下降,到2020年更是跌至16%左右。
2020年,即便是被寄予「救市」厚望的諾蘭新作《信條》,也僅以4.56億元的成績排在內地票房榜「十強」之外;而迪士尼精心打造的「中國公主」大片《花木蘭》也因被迫在北美「院轉線」,以及因文化差異帶來的水土不服,在「花木蘭」的故鄉遭遇口碑票房挫折,僅收穫2.78億元票房。同樣慘澹收場的,還有《神奇女俠1984》《原始摩登人2》《1/2的魔法》《極速車王》等賣相頗佳的影片。
這一方面是疫情作祟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好萊塢近年來原創能力下降,過度依賴「視效轟炸」與IP續集所積累的惡果。面對電影工業崛起、創造力生機勃勃、佔據天然文化優勢的國產片,失去光環的好萊塢,其競爭力下降是一種必然。
2021年,原本預計2020年內公映的《007:無暇赴死》《速度與激情9》《黑寡婦》《哥斯拉大戰金剛》《永恆族》《壯志凌雲2》等大片或將陸續登場內地院線。
此外,由劉思慕、梁朝偉聯合主演的《尚氣》、蜘蛛俠系列續作《蜘蛛俠:英雄歸來3》及衍生作品《毒液2》《暗夜博士:莫比亞斯》等漫威宇宙序列,改編自華納王牌IP的真人動畫電影《貓和老鼠》,改編自同名科幻著作的《沙丘》,以及經典IP續作《黑客帝國4》等,也將登陸北美院線。這些影片雖然博人眼球,但能否引進內地還未可知,即便引進,又會否帶動進口片在內地影市的「反彈」,仍難以預料。畢竟,上述那套日漸失效的「好萊塢大法」在這些作品中並沒有得到實質性改觀。
更不容忽視的危機來自網絡院線。疫情逼迫全球電影產業上遊轉移商業陣地,如果說迪士尼將《花木蘭》《心靈奇旅》轉投線上還帶有幾分無奈,那麼華納電影公司以《神奇女俠1984》為標誌,宣布取消院線上映的窗口期,更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主動出擊。
國際市場的變局又會對中國影市帶來怎樣的挑戰與機遇?尚需中國電影人未雨綢繆,長遠布局。
特別策劃|2021值得關注的影視作品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2021年值得關注的20部劇集
2021年綜藝市場趨勢前瞻
2021年值得關注的新綜
2021年內地電影市場前瞻:重整旗鼓 更待「新春」
2021年值得關注的國產影片
2021年好萊塢前瞻:除了轉網,一切都是未知
2021年值得期待的好萊塢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