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不重要!全球票倉不重要!2021我們要更硬作品!

2021-01-14 深焦DeepFocus

新浪潮、金棕櫚、羅馬尼亞,一個影史的偶然與奇蹟

90:22來自深焦DeepFocus

喜馬拉雅APP訂閱 深焦Radio

蘋果播客訂閱 深焦DeepFocus Radio

在2020的最後80天裡,中國電影市場準備好進入2021了嗎?

(文/ 斯大凌)2020年終於結束,這一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204億。雖然這個數字相比前一年下降了近七成,但終究還是邁過了200億大關,相較於其他國家其他地區完全沒有恢復的市場,這也已經是步履艱難的一次勝利。之前在國慶檔期間,我們曾總結過自復工以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動向和情況,分別討論了包括《八佰》、《信條》、《姜子牙》等影片的市場情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再次閱讀一下《80天100億,什麼電影能救中國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電影市場恢復的情況並沒有當時所料想得那麼理想,甚至隨著全球疫情的反撲,又被蒙上了一層陰霾。但是在這個從2020正式跨入2021的節點,我們仍然有必要進行一些必要的復盤和討論,回望一下2020復工後電影市場的後半程。

01

《金剛川》:「主旋律」並非靈丹妙藥

國慶檔後上映的第一部大片《金剛川》,可謂是今年最受關注和爭議的話題之作,但遺憾的是其引發的討論還是源於影片本身的一些特質。作為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的獻禮片,《金剛川》頗具傳奇色彩——從八月初立項,直到10月23日公映,前後不到三個月時間。加上影片的前期籌備和創作,這部電影總共也就花了近四個月來製作,對於一部成本相當高的戰爭片來說,這樣的「中國速度」確實已夠格成為一種奇觀。

電影《金剛川》劇照

不考慮影片所投射出來的意識形態情況,光從結構和技術角度看,現在已備受詬病的「三段式」敘事,也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奇招,將故事拆解為三個視角同步進行製作,保證進度的同時也能給影片帶來一些與眾不同的氣質。

令人意外又有些寬慰的是,觀眾和市場對《金剛川》是不友好的,顯然工期短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算不得理由,高舉「抗美」的時事大旗,對於影院觀影來說也不算什麼非此不可的環境。說意外,是因為這一部充滿雄心壯志想借勢再來一波30億的電影,在上映首周末就迅速洩了氣,首周末僅3.6億的票房,顯然狠狠地打了映前狂吹票房前景的機構和分析師們的臉。

電影《金剛川》劇照

說寬慰,則是因為《金剛川》證明了「主旋律」並非可以碾壓市場和製作規律的靈丹妙藥,並不是說高舉主旋律大旗觀眾就會買你的帳。從映後中影的股價大跌近15%也可以看出,無論是業內還是業外,對於「主旋律」三個字的迷信和依賴都會大打折扣,而2021所謂主旋律扎堆的說辭,也變得沒那麼令人期待了。不過,影片還是默默吃掉了11月大部分時間的紅利,最終以11.2億票房收尾。究其原因,不是因為《金剛川》本身很強,而是因為整個11月的影市實在是太冷了。

02

《赤狐書生》vs《如果聲音不記得》:相信營銷的力量?

相比於曾被寄予厚望但確實市場表現欠佳的《一秒鐘》,2020年賀歲檔真正意義上是由《赤狐書生》和《如果聲音不記得》開啟的。把這兩部影片放在一起討論,不光因為它們是同檔競爭的對手,在體量和特質上都有一定相同點,更是因為兩部電影在進行宣發時都確實各出奇招使勁渾身解數,儘管結局迥異,但本質上是殊途同歸的。

電影《赤狐書生》劇照

《赤狐書生》改編自耽美小說《春江花月夜》,講的大概是一個帥哥狐妖和一個帥哥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儘管從最終結果看,本片的製作水平相對比較一般,但在宣傳時也充分發揮了「相信的力量」,利用一系列操作讓觀眾和目標受眾拜服。作為影片的出品方之一,抖音給了《赤狐書生》大量的支持,先是流出的正片片段短視頻剪輯引發觀眾大量關注,「畫中取妖血」的片段讓觀眾們紛紛開始搜索「《赤狐書生》在哪能在線觀看」;緊接著「赤狐書生遊園會」的大招更是羨煞眾人,30多位抖音大號創作者們身穿戲服參與和影片主演李現、陳立農的互動,打造一個又一個番外性質的小劇場,陣仗之大讓人懷疑這是一部目標20億+的大作。除此之外,各種緊貼《捉妖記》胡巴的夢幻聯動,以及江志強老闆在映前相當感人的朋友圈發言,都令大家對本片肅然起敬了起來。發行方面,有了如此聲勢浩大的營銷宣傳,加上李現和陳立農的粉絲加持,排片自然也不在話下,一直力壓同檔期其他作品。

電影《赤狐書生》劇照

不過可惜的是,即便映前的宣傳足夠唬人,甚至勸服了不少業內人士,但到了上映那一天總會現出真面目。豆瓣5.1分的超差口碑註定了本片只會是粉絲向的小打小鬧,在類型和檔期不佔紅利的情況下,保住一個億的基本盤已屬不易,最終1.85億的票房成績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了。宣傳營銷固然是肉眼可見的努力,但若是量級錯配,也只會是事倍功半的結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赤狐書生》在院線上映兩周後就上線平臺播出,這樣的操作能在院線票房之外多賺一筆收入,但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上映兩周就迅速上線,說明片方對自己影片的質量評估早有結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那麼《赤狐書生》大手筆的營銷也可被看做是安樂的一次實驗——散點式的外部營銷和引導能如何為影片的市場表現添磚加瓦?《赤狐書生》的票房雖然無法被認作是一種成功,但是它在宣傳方面特別是短視頻層面的探索,仍然是值得行業推敲的。

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劇照

《如果聲音不記得》則完全走上了另一條極端的道路。如果說《赤狐書生》的策略是雨露均沾的大規模覆蓋的話,《聲音》則是從映前兩個月就開始猛打「哭」這一點,翻一翻《聲音》的官抖和各類物料不難發現,所有的內容都圍繞著「哭」這一種情緒,各種角度拍哭,各種姿勢拍哭,預告片哭完花絮哭,演員哭完觀眾哭。但是只憑「哭」這一種情緒,《聲音》打透了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和2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

而《如果聲音不記得》最後3.34億的票房也證明了「哭」這一個字如果做透了,在市場上就是可以賣3個億的。作為一個簡單明了的情緒表達,「哭」給觀眾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影院觀影理由,而適用的觀眾也心甘情願地花錢去影院做一次情緒發洩。至於這是一部豆瓣僅4.1分的,借用抑鬱症話題的外星人題材電影這一事實,觀眾顯然不記得。

03

《緊急救援》vs《拆彈專家2》:沒有理所當然的大片,也沒有理所應當的票房

去年春節檔撤檔的最大受害者,現在可以基本確定就是《緊急救援》了。這部由林超賢導演,彭于晏、辛芷蕾等主演的救援主題超級大片,在去年春節檔原本的聲勢也非常壯大,頗有向30億再次發起衝擊的架勢。但無奈營銷熱度一直起不來,最終只能選擇了點映放片的策略,試圖以自身質量引起口碑進而完成觀眾導流。但是片子一放完,影片的口碑和聲勢就像被戳破了的氣球一樣迅速洩氣,直接掉隊。而春節檔的大撤檔,也只是稍微延緩了一下已定的敗局。

電影《緊急救援》劇照

《緊急救援》之後搖擺的動向,也顯示出片方的猶豫和踟躕。先是傳聞定檔2020年國慶,後又在國慶假期後跟著《唐探3》定檔2021大年初一,最後又在11月底宣布提檔至12月18日上映。這樣的來回波折,一方面會消耗觀眾對於影片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會產生檔期信息觸達率低的問題。例如在不少影片的貼片廣告裡,《緊急救援》還是打著「2021大年初一」的檔期信息,但實際檔期早已調整。此外,顯然片方不願再為本片付出更多的宣發成本,從春節檔撤離就是明證,那麼宣傳上的不足自然拉低了影片的票房空間。影片最終僅4.6億的票房成績固然令人唏噓,但一切並非無跡可尋——平平無奇的質量口碑阻斷了逆襲想像,混亂的決策消耗了觀眾熱情,缺席的宣傳註定了本片市場表現的乏力。

《拆彈專家2》則是另一部略受宣傳所礙的大片。這一部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劉青雲、倪妮主演的視效大片,在故事格局和視覺呈現上相較導演之前的作品都是全方位的升級,成本自然也水漲船高。當然,影片的品質夠硬,口碑也相當理想,豆瓣開分高達8分,說是2020第四季度質量最好的商業類型片毫無爭議。

電影《拆彈專家》劇照

但是這樣一部電影,既沒有選擇在點映方面做文章釋放口碑,也沒有在宣傳方面用力,導致影片直到映前都沒有很理想的熱度。究其原因,既有可能是港片題材受限,也有可能是擔心影片中部分內容存在敏感問題。至於結果則顯而易見——影片目前的累計票房近9億,很難超過邱禮濤和劉德華的上一部作品《掃毒2》的12.3億票房成績。這樣的成績對於《拆彈專家2》這樣質量的影片來說有點可惜,但考慮到市場環境和影片的宣發力度,尚且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04

《神奇女俠1984》&《心靈奇旅》:流媒體的幽靈在民族主義的大地上徘徊

今年大盤總票房過200億的勉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外片特別是好萊塢電影的缺失和乏力。2020年進口片票房佔比僅16%,與2019年的36%相比可以說是銳減。除開質量層面的明顯衰退,論及進口片的勢弱,一方面是由於地緣政治格局的轉變,普通觀眾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產生變化,對於好萊塢電影這樣的文化舶來品相對更加不感冒;另一方面則是好萊塢製片廠為應對北美疫情而做出的發行決定,對於整體院線市場都帶來了非常嚴重的衝擊。

電影《神奇女俠》劇照

《神奇女俠1984》作為2020年最後一部遲遲到來的好萊塢大片,曾被寄予厚望,業內紛紛給出10億以上的票房預測。但是上映後口碑迅速崩塌,獲封「嘴炮女俠」的本片迅速在市場被湮沒,最後僅僅只有1.6億的內地市場表現令人大跌眼鏡。當然,給這部電影的市場表現判死刑的是影片本身乏善可陳的質量,但執行死刑的則是上映一周後即釋出的高清資源。在大陸上映一周後,《神奇女俠1984》在北美院網同步上映,高清資源隨即流出,極短的窗口期相當於使得本就慘澹的內地票房雪上加霜。

電影《心靈奇旅》劇照

《心靈奇旅》則是另一種極端的案例,皮克斯出品的超高口碑動畫片,但是上映的同時盜版資源即流出。當然,這部動畫片靠著好口碑高質量頂住了衝擊,硬是走出了一條逆襲的長線道路——低開但尚可觀的票房走勢足夠令人肅然起敬,畢竟上映首日區區409萬的票房,現在已經走到了2億,足見觀眾對於其內容和質量的認可。但不得不說的是,從外部觀察看來迪士尼這一次對於中國內地的影片宣發力度幾乎為零,絲毫沒有爭取排片和宣傳的意圖,純靠口碑和觀眾的口口相傳拉出票房長線,也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其一貫的高傲。

電影《心靈奇旅》劇照

它山之石不足攻玉,更何況流媒體的幽靈還正在繼續壯大。可以預見的是,2021年進口片的情況不會有太大改進,這邊廂華納和迪士尼已經做好了線上發行影片的準備和規劃,另外全球的疫情也讓製片廠們自顧不暇,並沒有太多精力關注中國市場的情況。2021的進口片票房佔比,只能先畫一個問號。

05

《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的抱抱》:觀眾還在,但只是特定時候在

跨年檔算是中國電影行業在2020年最後的一個寬慰。在國慶檔之後大盤一直處在低迷狀態,直到最後一天才實現了一次最後的大爆發,單日大盤產出5.4億,兩部國產新片《送你一朵小紅花》和《溫暖的抱抱》各自產出2億左右的票房。關於這兩部影片的質量、口碑方面的討論可以先擱置,但它們在跨年乃至之後元旦假期的票房爆發,足夠證明了觀眾對於假期觀影儀式感的追求,和對影院環境觀影的需求仍然存在。

電影《溫暖的抱抱》劇照

2020年最後一天的這一次提振,在給整個行業以信心的同時,也讓人對於今後熱門節假日的票房表現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即將到來的春節檔、首次以五天假期登場的五一假期、國慶檔和接下來的跨年日,想必都會有比較理想的票房產出;但熱檔期更熱、冷檔期更冷的趨勢,和流媒體發力後窗口期的縮短,都是橫在電影人面前亟需解決的難題和困境。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劇照

但未來總是值得期待的,因為隨便一翻片單都可以看到上百部值得關注的待映作品,但就和我們去年在同期期待即將上映的春節檔作品一樣,它們究竟會如約而至綻放光芒,還是因故散落四方各自消散,甚至是上映後不聲不響地消失掉,這些都是電影們所可能面臨的命運。也正因如此,電影人們真誠的堅守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在經歷了2020年178天的停工和165天的復工之後,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明確的年度大盤票房預測已無意義——比起大盤600億的虛數,中國電影更需要的是一部又一部實打實的作品。祝福它們吧,畢竟還沒有毀滅。(文/ 斯大凌)

編輯:來雞腿

雞腿怎麼做都好吃

-FIN-

相關焦點

  • 周末觀影丨首次成為全球頭號票倉,國產電影正處當打之年
    2020年,註定是中國電影極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院線留給觀眾一片空白,同時全球影視行業遭到巨大衝擊。全球票房僅約732億元,銳減2046億元。線上觀影需求急劇上升。7月中旬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讓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更值得驕傲的是,國產電影票房佔比八成以上。觀潮君梳理了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前五榜單:《八佰》以31億票房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居後,貢獻了28億票房,《姜子牙》收穫16億,《金剛川》輕取11億,《奪冠》達到8.3億。
  • 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第一
    現在無論你在中國的哪個城市,如果想看電影,一般出家門不遠就有影院,甚至可能有好幾家,各個類型的電影隨意挑選。這是中國電影多年發展的結果。  北京時間10月15日零時,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累計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19.3億美元),正式超過北美同期成績,歷史上中國內地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這個消息,在海內外引發極大關注。
  • 軟法不軟,硬法要硬
    這項規則也屬於軟法,但是具有保障的「利齒」——只要運動員在賽場上咬人,就要被判罰任意球,而且咬人者要被紅牌罰下。當然,這項規則的實施還有賴於嚴格的「綠茵執法」。由此可見,軟法不軟,嚴格執法才是關鍵。  在一個法治國家中,法律應該是很硬的。法律規範不同於道德規範。
  • 迪士尼宣布《失控玩家》《尼羅河上的慘案》撤檔,中國成第一票倉
    迪士尼宣布《失控玩家》《尼羅河上的慘案》撤檔,中國成第一票倉 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全球的影視行業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 張文宏:疫苗保護率不需要到95%,另一指標更重要
    2021年疫情如何發展?如何開啟中國的過年節奏?近日,張文宏給出自己的判斷。  張文宏判斷疫情  拐點2021年六七月份  目前,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
  • 崔紅建:2021年會很像2010年 市場還是牛市、結構比倉位更重要
    核心是我們要想清楚2021年的投資結構是什麼樣子,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討論的時候,應該去討論2021年會不會出現大的風險,如果沒有出現大的風險,你會發現結構是最重要的,結構比你去賭倉位更加重要。」"我們自己判斷整中國的宏觀經濟,實際上是在一個震蕩下行的周期,我們判斷5到10年的周期範圍,GDP的增速要降5%這個區間。"
  • 諾貝爾經濟學家:發展質量比增長速度更重要
    您如何看待全球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我的預測是,到2020年,美國和歐洲的經濟仍然不可能回到完全健康狀態,尤其是高失業率問題。歐元區現在失業率大概11%,很多歐元區國家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超過25%,甚至達到30%。另外,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來的歐元框架缺陷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 2020不平凡,我們要給你些更不一樣的
    2020是不平靜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所有人前進的步調。有人悄然倒下,但也有人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殺伐決斷,逆流而上。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但塵埃落定後帶來的卻是更多的不確定。中國與其他大國的關係將會如何?中國經濟將會走向何方?
  • 洪灝:2021價值王者歸來 結構分化比指數點位更重要
    經歷了洪灝眼中「史詩級波動」的2020年之後,2021年,中國股市又將迎來怎樣的一幅畫面?在新年即將到來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曾獲評「中國最精準策略師」的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向讀者展示他所預見的2021。
  • 彭博:中國為提振全球航空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彭博社報導截圖據彭博社報導,從空客飛機的使用情況來看,全球航空市場出現了暫時性的復甦,而這一復甦有賴於中國。據空客8月24日發給運營商和維修公司的一份簡報顯示,在全球的10404架空客飛機中,近三分之二的飛機在過去五天至少執飛過一次航班。目前,中國旅遊業出現反彈,而世界其他地區則陷入困境。儘管全球經濟的其他領域正在好轉,但航空業仍深陷低迷,難以擺脫。空客簡報數據顯示,中國共擁有1895架空客飛機,空客發文前5天內有過飛行記錄的飛機1756架,佔比近93%。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現在,是判斷明年經濟形勢的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如何協調外部和內部的關係,全球疫情如何發展,疫苗研發和接種的節奏如何把握,海外主要經濟體的政治選舉和經濟刺激如何落地,上述每一個環節都對國內經濟具有很大的溢出影響。因此,判斷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我們就要由外至內、由表及裡的一層一層去研究分析。
  • 重整旗鼓 更待「新春」 2021年內地電影市場前瞻
    不只中國內地,對於全球影市來說,2020年都是艱難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雲籠罩之下,全球電影業普遍受到重創,但事實證明,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仍擁有著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自7月20日復工以來,內地影市逐步升溫回暖,截至2020年10月15日,中國電影市場憑藉累計票房129.5億元(合19.3億美元)的成績,正式超越北美,首次榮登「全球第一大票倉」。
  • 新冠疫苗問世在即,諾獎得主:還有比速度更重要的問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9月19日,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北京舉行。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託馬斯·蘇德霍夫在題為「疫情之下,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視頻演講中指出,相比誰先研製出第一款疫苗,誰先研製出最好的疫苗更為重要。「哪款疫苗最安全、最便宜、最有效、效果最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 每經專訪交銀國際洪灝:2021價值王者歸來 結構分化比指數點位更重要
    但他同時強調,此時已不必太在意指數點位變化,股市內部結構的分化重要得多。繼續看好價值資產直到明年一季度末對於2021年A股走勢,洪灝分析,如果全球股市表現不好,A股很難獨善其身。但他確信,A股將跑贏美股。從今年的經驗來看,美股等外圍市場紛紛大跌,但A股依然堅挺。
  • 英語比科學更重要嗎?我們真的需要全民學英語嗎?
    在我們這有這麼一種說法:英語是世界語言,所有科學資料都是英文的,所以,如果你英文不好,基本上不能進行科學研究。首先,我們先不對這種說法做出判斷,我們先說三個人,不知道大家認識他們嗎?這就解釋了第一個問題,英語比科學更重要嗎?
  • 「暗物質的發現比上帝粒子更重要」
    它的發現將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上帝粒子」的發現相比,暗物質發現更重要嗎?帶著這些問題,早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它的發現將有什麼重要意義?與「上帝粒子」的發現相比,暗物質發現更重要嗎?帶著這些問題,早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淼。東方早報:暗物質與暗能量是一回事情嗎?李淼:暗物質有點像物質粒子,只是不發光而已;暗能量根本就不是粒子。暗能量這個概念相對年輕些,形成只有10年。
  • 複習2021江蘇省考行測,準確率和速度哪個重要?
    相信有不少同學在準備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時,會有這樣的疑惑:準確率和做題速度,到底要先保證哪一個?本文,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就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一、準確率or速度   比如A同學,目前行測水平不高,準確率和做題速度都不理想,40個言語題做了50分鐘錯了16個。那麼是先提速度還是準確率還是兩者同步提升呢?   答案是先準確率。
  • 2021年科技趨勢是什麼?戴爾科技CTO做了重要預測
    在此背景下,戴爾科技集團全球CTO John Roese日前接受了筆者的視頻採訪,就2021年的重要科技趨勢做了預測。在他看來,量子計算、異構計算、邊緣計算以及5G將會在今年得到更大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此過程中,也會引領我們走向下一輪的創新並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和作用。
  • 中國速度領跑全球,美國:不敢再小看中國
    我國近幾年在科技發展上取得了很多成就,有的是直接打破美國在某方面的壟斷,有的是在某個領域成為全球首家研發。近來中科院宣布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國在其速度方面領跑全球,美國直言今後不敢再小看中國了。中國科技發展曲折
  • 《星際特工》全球票房2900萬奪冠
    呂克·貝松的科幻新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拿下上周末全球票房冠軍,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四天報收2900萬美元(約2億人民幣),票房進帳有望最終超越北美(3943萬美元)與法國(3047萬美元),成為《星際特工》全球最大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