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倫達效應:只有在鋼索上的那一刻才叫人生,其餘的都叫做等待

2021-01-16 紫翹書桌

記得有一句歌詞這樣唱:「失去的都是在意,在意的終將會失去。」作者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寫出的歌詞總有那麼一兩句貌似人生哲理的經典戳中我們的內心,直抵心靈深處。

一、因為太在意,因此導致的錯過

總經理助理競聘大會是公司的一件大事,這天,全公司的高管聚齊,氣氛顯得有些緊張。所有人都覺得這次曹越是志在必得,其他幾個同事都是陪跑的。甚至,總經理已經私下發話了,只要這次競聘他表現良好,在董事長面前還過得去,升職事宜,水到渠成。

然而,輪到曹越上臺時,不知道怎麼的,他心裡一直在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忘記那些關鍵數據。那些數據他可都是爛熟於心的啊,怎麼會鬼使神差地「提醒」自己別弄錯呢!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果不其然,講到具體數據的時候,他竟然弄錯了,尷尬地翻講義,還是搞錯了兩個地方。

這次競聘對曹越來說太重要了,導致他太過緊張而臨場發揮失常,錯失了一次晉升的機會。有時候,越在意、越想得到的東西,通常越容易失去。

二、什麼叫瓦倫達效應?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高空走鋼絲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他不幸失足身亡。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一次可能要出事,因為上場前他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果。這位去世的表演者叫尼爾·瓦倫達。

後來,人們就把不能專注於事情本身、患得患失的心態叫作「瓦倫達心態」,即「瓦倫達效應」。

有科學研究進一步證實了瓦倫達效應:美國史丹福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大腦裡的某些虛幻圖像是會像真實發生的那樣刺激神經系統。

當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誡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裡」時,他大腦裡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裡」的情景,這時候,大多數情況下球真的會掉進水裡。

「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火遍網絡,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對任何事情的執迷與追求可能都會得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只有全心全意地為夢想努力,而不過分關注結果,才能避免「瓦倫達效應」。

對於畢業班的學生來說,如果太想要高分,就會給自己太多壓力,在面臨真正的考試時發揮失常。對於正在奮鬥之路上的年輕人來說,與其盯著結果,不如享受過程,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走踏實了,想要的東西也會隨之而來。

三、職場中如何避免瓦倫達心態?

職場中,團隊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對員工加以引導,避免出現「瓦倫達心態」。

01、要防止過猶不及,特別是對一些新員工來說,他們剛接觸社會,內心激情滿滿,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世界。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公司畢竟要盈利而制定了很多規章制度,員工難免處處受到束縛;如果不能實現個人抱負,很可能會陷入否定整個團隊的消極狀態中。

餘燕本著對文字工作的熱愛,畢業後放棄了自己的專業,投身到了紙媒行業,夢想用文字影響同齡人。然而,彼時正值傳統媒體走下坡路,為了盈利,採編頭上也下了不少廣告銷售的任務,社長甚至明確指出,採編要對雜誌社的生死存亡負責,因為他們是客戶比較信任的人。

餘燕對銷售有偏見,本身也不是做業務的料,所以幹了不到半年,內心反差很大。每次跟採訪對象提出廣告事宜,她都覺得難以啟齒,好像胸懷白月光的夢想,卻做著下裡巴人的事。

餘燕記得最後一次被領導批評,說她業績報表難看,不按照社裡的規定在採訪中植入營銷話術。她心裡很委屈,可是手頭的工作特別多,不給她難過的時間,她不得不立刻趕赴五環外的一家經濟產業園做採訪。對方是業內響噹噹的大人物,她反覆提醒自己不要出錯,可是採訪過程中還是不止一次叫錯對方的名字。

後來,社長還沒來得及找餘燕談話,她就把辭職信交了上去,她說自己已經心力交瘁,連最後的夢想也被踐踏得一文不值。

物理學家法拉第說過:「拼命去換取成功但是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如果每個人都能專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那麼,這個世界也就不需要被拯救了。

02、要加強人文關懷,幫助團隊進行目標管理、心態管理、健康管理、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等;梳理他們的人生規劃和目標,引導他們積極對待人生,看待每一件事情。

「工作狂」的名號對於何杰來說並非空穴來風,有時候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他可以通宵加班。何杰是半路出家的程式設計師,憑藉著對編程的熱愛,自學成才。他說,在專業的道路上他比同事晚了好幾年,他不能再隨意浪費時間,所以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

何杰的心情很容易理解,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前浪不想被拍在沙灘上,必須不斷學習。就像查理·芒格所說:「有一個相關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們必須堅持終身學習。如果不終身學習,你們將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然而,何杰這種「只想要完美結果」的心態終於壓垮了他,他的身體逐漸吃不消繁重的加班、熬夜,發出了紅色警報。

只在乎經歷而不在乎結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每一個員工都必須學會享受過程。作為團隊管理者更要善於積極地對下屬進行引導。

03、避免工作中的幹擾,腦子裡不要想這件事成功之後的喜悅,抑或失敗之後的垂頭喪氣。

擁有一顆平常心,把更多的精力集中起來「練內功」,掌握工作技能、人際交往技巧,就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狀態,減少工作中的失誤。

結語:

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心態十分重要,做到全神貫注並不難,難的是全神貫注的做某一件事。生活中對我們很重要的事情很多,我們不要過於擔心失去或得到,成功與否我們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老天。

作者:楊祖如《不懂心理操控,你怎麼帶團隊》

授權|子語文化

排版|阿紫

審核|若若

【熱點話題】關於#瓦倫達心態#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與紫翹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在意的越容易失去,心理學分析:瓦倫達效應
    李宗盛給自己的歌寫道:「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很多人深有同感,對於人生中求而不得的遺憾,人們習慣性地將原因歸結為蒼天無情,命運捉弄。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這是一種有趣的心理現象,被稱為「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效應緣自一個真實的事件。美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瓦倫達,他以精彩而穩健的高超技巧聞名,表演從不失手。
  • 瓦倫達效應:越想達到目標,越不容易達到
    說實在的,在這節骨眼上發生這樣的事情,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等於是在經受「雙重」高考。02孩子進入心理高原期,怎麼辦?因為寒窗苦讀十餘載,學生和家長都希望通過高考實現人生大翻轉,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我們要明白,高考固然重要,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高考失利了,可以重來,身體整垮了,就什麼都沒了。學生和家長想通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孰輕孰重了。2.緩解壓力,放空大腦。
  • 讓人生少踩坑的著名的三大效應!
    1.瓦倫達效應過度在意結果,反而更容易失敗。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以其精彩而穩健的高超演技聞名,他從來沒出過事故。有一次,要給一位重量級人物獻技時,他反覆提醒自己此次表演很重要,不能出錯,結果那次表演他就從鋼索上摔下來了。
  • 洞悉人性,解析自我,世界上著名的十大定律,你知道幾條?
    02 瓦倫達效應「瓦倫達效應」得名於鋼索表演藝術家瓦倫達。瓦倫達以高危表演為生,但是從未出過事故。1978年,73歲的他覺得自己年歲已高,準備告別這個行業,不過在宣布退休前,他決定做最後一次鋼索表演作為告別演出。沒想到,這次告別演出卻讓他送了性命。
  • 好玩有趣的心理學9大效應,請花幾分鐘閱讀,或許能改變你的一生
    1、 首因效應也就是第一印象,「初次見面,請多關照」如果某人在交往中給人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更願意和他繼續接觸,這種第一印象的好感,對以後的交往會產生一個積極的影響,這個效應人人皆知,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學規律,因為人們都習慣對看見的事物進行歸類,簡單來說就是貼標籤,我們喜歡給人貼標籤,當我們接收到來自外部的信息的時候,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認知的框架,後來接收的信息就會被整合到這個框架中去
  • 復旦女教授陳果:人生在世,等是最無用的行為
    、今天都處在應接不暇,疲於奔命中…… 我們想要的怎麼樣,終是沒實現過。 十幾年過去了,她到現在都沒有買到房,她的20萬連周邊城市的房首付都不夠,現在正在等安居房。 如果她不等,想買就買,房子可以升值10倍了,關鍵是這麼多年住在自己的房子,日子也會快樂舒服很多,而她一直租房,顛沛流離的,她的等待,真的得不償失。
  • 人生的兩大奇蹟思維:槓桿效應+飛輪效應!
    成功,就是由「一快」加「一慢」兩大要點組成的「道」:一快,指的是槓桿效應;一慢,指的是飛輪效應。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生,就是這兩大效應的疊加!有的人,只學會了槓桿效應,成了人生賭徒;有的人,只學會了飛輪效應,就像蝸牛爬行。只有極少數人,能將這兩種效應完美的組合起來,今天我就來系統地聊一聊,如何發揮巧妙的利用好這兩大效應。
  • 《死在火星上》測評:並非所有等待都能迎來希望
    當然,它的原意更是要聯繫整本書來看,書中主角在漫長的等待後迎來了希望,仿佛化身上帝審判惡人,而這句話也因本書的地位而廣為流傳。但——並非所有等待都能迎來希望。《死在火星上》大概是我今年在男頻裡找到的最大驚喜,驚喜得讓人想把作者撕出來暴打一番。在全站「百萬起步」的大長篇氛圍中,本書居然僅僅只有五十九萬字,簡直讓人unbelievable。
  • 聖甲蟲注視朝陽的那一刻
    【寫在前面的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聖甲蟲,在每一個漆黑寒冷的夜晚,滿懷希望地等待著朝陽升起。我曾迷失於西北沙漠的中心,讓我找到回家之路的,正是從心底噴湧而出的希望。如今,我們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新型冠狀病毒。
  • 人生就是畫圓,需要更多的是忍耐與等待
    但我們仿佛都失去了耐心一般,做任何事都希望速成,就像是網上流行的那句話「出名要趁早,賺錢要趁早,買房要趁早」。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快進」,我們開始每時每刻都在趕時間,吃飯要吃快餐,出行要選擇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理財最好是一夜暴富。每天過的風風火火,但到頭來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
  • 變形金剛第89集:鋼索突然聰明,求雨鬼莫名登場,計算王橫空出世
    救援他倆的彈簧也受到幹擾,失去了變形能力,補天士看到這些後,立刻跟感知器查找故障原因,通過現象二號的建議,他們只有進入賽博坦核心區域,關閉控制主機,否則的話,越來越多的汽車人會受到影響。他們雖然還未必能想到是驚破天的陰謀,但眼下還是抓緊解決麻煩最重要,於是,補天士帶著通天曉和杯子,還有任性的鋼索一起去尋找賽博坦主機了。
  • 《雲中行走》:只要你想,世界上沒有不可能!
    《雲中行走》海報1968年,年僅17歲的法國人菲利普(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飾)在一家牙醫診所的雜誌上看到正在建設中的世貿雙塔,在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夢想。「每當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就想在那裡掛上鋼索。」1971年,菲利普將鋼纜掛在了巴黎聖母院上,其後他又挑戰了雪梨大橋。這個瘋子似乎離架上四百米高空的那根鋼索越來越近。
  • 我們是否都是那隻叫做Alice的鯨魚……
    都說人間最美,不過鯨落,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整套生命系統長達百年,他們說,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從前,有一隻叫ailce的鯨魚,它很孤獨,因為它在等待一隻能和它對的上話的鯨魚……他是個怪物啊!又或者,自己真的是個怪物…它在等待另一隻鯨,另一隻能和它發出一樣的52赫茲聲頻的鯨,她遊過山川,潛入海底,忍受著孤獨與寂寞的吞噬,在零下極度深寒的冰水裡,它仍在渴望,它盡力保持清醒,只為尋找依靠和歸途。在它身邊,遊過大大小小的魚類,它們畏懼它,不曾和它對話。
  • 科幻神作《蝴蝶效應》:混沌理論只是噱頭,認識人生才是核心
    對比,另外一部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兩部電影有著一曲同工之妙,靠真正的科幻讓你折服。生命循環無終,千變萬化。但是所謂完美的生活,卻只能存在於某個午後陽光下的清晰夢境中。何必再詰問生命。往事已無法追悔。但明天,卻總是在等待著我們。就在振翅而飛的那一瞬間,我們下定了決心去面對上帝賜予的每一場苦難,還有美麗。
  • 什麼是人生的伴侶?為什麼,你的人生伴侶不是你想像希望的伴侶?
    一開始的情侶,什麼都是好的,從第一次見面,把自己打扮得精緻,到後來交往,體現自己最好的一面,這裡不是演不是裝,而是展現真實自己最美好的那一面,揚長避短。有些可愛的人更加不嫌事多,還兩夫妻變成了合作夥伴,在愛情與親情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合伙人的身份。兩個人在一起本來就已經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情況了,現在還來一加一大於三,這道題就越加的複雜。愛情都是美好的,因為愛情裡面只有付出沒有回報,只有自己想要沒有我們想要。當你完全的只愛著一個人,你朝思暮想;當你擁有一個人,你朝思暮想著怎麼逃。
  • 開心一刻:早上手機的天氣預報陰轉中雨,室友的話承包我一年笑點
    開心一刻:小張帶了一個高中同學去他的大學。他指著路左側的宿舍樓說:「這是女生宿舍區,我們叫她織女樓。」然後他又指著右邊的宿舍樓說:「那就是男生宿舍,我們叫它牛郎樓。」然後他指著腳下的路說:「這條路叫做銀河路。」此時,負責管理學生宿舍的女主任面無表情的經過,小張悄悄地說:「這位是王母娘娘。」
  • 「青蛙效應」告訴你人生的真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其他的遊泳館都是收門票和賣遊泳圈賺錢,他乾脆把這兩個項目都免費了。這樣,遊泳館一開業,生意就很火爆,因為不要錢嘛,附近的,甚至很遠的都跑來這裡遊泳。孩子遊泳、加上洗澡、撫觸按摩什麼的,怎麼也得一兩個小時,家長往往無事可做,於是他專門開闢了一個區域,提供茶水,專門有人負責組織家長們開展親子教育,保險等的講座,每位家長每次收10元茶水費,家長們也樂意。
  • 感情裡讓你一直等待的那個人,其實根本就不愛你
    愛情裡,如果只有一個人在付出,不管這個人愛的有多深,總有一天會感到疲憊而不得不放手。我們很多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情必須是兩個人共同珍惜和呵護才能夠長久的,但因為把感情看得太重而忽視自己,只有自己在感情中付出的人,身邊總是會有。
  • 高考人生的16條定律
    03二八定律:重要節點只有20%在任何一個系統,最重要的只佔約20%,其餘80%都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高考的真相也是如此,查看一下2018年和2019年數據,20%學生考進了一本以上學校。不管如何擴招,群體中只有20%的人可以讀取最好的學校。
  • 蝴蝶效應是男主不停穿梭回過去,希望改變他不完美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蝴蝶效應」這個詞,那「蝴蝶效應」是什麼呢?蝴蝶效應指在長時間和大範圍內,微小的空氣系統變化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美國著名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概念,他通過電腦進行「天氣預報」的模擬,發現如果將輸入的數據進行微調,得出的計算結果差別會非常大。這個概念被形象的表述為: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一個月前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拍打翅膀。「蝴蝶效應」這個名稱也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