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細思極恐的細節,它要講的故事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2020-12-05 光影之外

就像《西遊記》原著,真的是一部孫悟空不斷打怪的升級小說嗎?作為從來沒喜歡過爽文的筆者,我眼中的孫悟空雖然是第一主角,但也不過是作者講故事道具而已,拋開齊天大聖的光環才是作者想講的故事:孫悟空就是在空全反射著故事裡的神話體系的腐朽,而神話體系背後對應的顯然不是神話體系,到底是什麼,好像不用說了。

而《封神榜》原著的劇情著實有些無聊,但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狐狸極其敬業地完成了神的旨意,結果——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如果說作者沒有別的深意,諸位看觀信嗎?

說回《姜子牙》這部電影,讓我們看看那些細節:

一、師尊和十二金尊的形象。

我不知道為什麼把原著中的天尊改成師尊,把玉虛宮改成靜虛宮,但讓我們先看看那裡面至高無上的神仙們的形象——

師尊——黑不溜秋,看不清面目

十二金尊——戴著面具,從來沒顯現真容

導演:我暗示得還不夠明顯嗎?那好吧,看我的鏡頭——

二、大戰後的人間景象。

人間遍地枯骨幽魂,大戰真的救了蒼生?

三、姜子牙成神的「雷人」形象

導演:你真的以為製作團隊是眼睛長在後腦上?

為什麼會用這樣的形象?那個後來成了神的人,原來是怎麼掛掉的?他真的希望自己死後變成那樣被人當成logo的神?

姜子牙:我既為了阿九,也為了蒼生,但不是為了北海用胸撞我的牛哥跟我套近乎。

四、繁華的人間背後

臺詞:師尊的師父是師祖

畫面:那個救了蒼生的人在哪裡?

《姜子牙》想說到底是什麼,筆者先總結兩點:

1、嘴上口口聲聲說為了蒼生犧牲誰的人,小心有詐。

2、不怎麼標榜自己,但卻真正為蒼生而努力的人,留給世界的可能只是個名字,而神的原型至於怎麼想的對世人來說並不重要,就像西方那個成了神的人。

拋開爽,拋開主角光環,也許才真正可以看清故事的創作者要講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西遊記》原著小說是這樣,《姜子牙》電影也是這樣,這是第一部可以稱得上思想藝術作品的中國電影,既不是很爽的娛樂片,也不是矯情的文藝片,就像唐宋的古文運動要復的古是先秦文章,先秦文章最大的特點是——文字組合起來形成的文章在為社會的發展尋找出路,而不是為了某個利益集團服務。

相關焦點

  • 姜子牙電影簡介 姜子牙電影主要講什麼
    因為疫情,春節檔停滯,翹首以待的《姜子牙》遲遲未能露面。在國慶的時候電影《姜子牙》上映了,僅僅36小時《姜子牙》就破5億票房,那電影《姜子牙》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姜子牙》電影簡介。
  • 「八倍鏡」看電影《姜子牙》細節 解析封神世界
    不少觀眾對片中「不一樣的東方美學」、「成人向動畫大膽探索」力表認可,更有觀眾已是三刷甚至四刷,對影片喜愛有加。 10月9日,電影《姜子牙》發布「用細節構造可信的封神世界」組圖,透露片中眾多用心細節設定,頗具深意。例如,片中根據周圍環境的不同,人物狀態也會隨之改變:在寒冷的北海,小九進入酒館會哈出白氣;而在氣溫較高的歸墟,放大小九臉部會看到細微的汗珠。
  • 《姜子牙》彩蛋深海講的是什麼? 電影《姜子牙》大結局是什麼?
    《姜子牙》彩蛋深海講的是什麼?在正片結尾給出的第一個彩蛋是:姜子牙在對抗師尊,斬斷天梯後,受到懲罰被關押到「渡劫城」,這時他遇到了他師祖的三個徒弟,分別是二郎神楊戩、雷震子和黃天化。
  • 姜子牙既沒有在講電車難題,也沒有在替九尾洗白
    這部電影確實也有在「破宿命論」的表態,小的是擺脫了神對人與妖的控制,大的是破掉「姜子牙不能成神」的宿命。如果因為姜子牙像耶穌而被質疑該電影在講西方神話,那確實蠻冤枉的。姜子牙從上映到現在一直都是褒貶不一,每個人對國產動畫都有自己的要求與標準,所以它是否合格或多或少會受主觀因素影響。但每次看到有人說「對動畫要求那麼高去幹嘛」,還是想反駁一句,姜子牙可以不合格,但動畫不能只服務孩子。
  • 《姜子牙》對於姜子牙這個人物的演繹,形象很有特點
    看完《姜子牙》之後,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正義被從混沌中明顯地提了出來。在姜子牙的帶領下我能一眼分清善惡,沒有中途的迷茫,沒有遲鈍,流暢自如。整個故事從一個問題開始追溯:「救一人還是救蒼生?」這是大的主題,也是電影一直在詮釋的東西。我們從主角開始講起,影片起源於勝利者的回望和英雄在回歸時的自我反省。
  • 動畫《姜子牙》可以說是:一維故事,二維動畫,三維電影
    《姜子牙》預告片劇照1首先是一維故事,因為受到西方故事導演的直接影響,故事是相對簡單的,即圍繞一個Slogan——「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來講一個「逆天救人」的故事。故事簡單本身不是壞事,畢竟我們的生活已經夠複雜了,我們去消費一部故事簡單的電影,從大場面、激烈動作中找到一個身心的釋放,這就足夠了,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一場熱鬧,讓人們聽到一個80後導演的「輕成熟」的心聲或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就夠了。
  • 童年動畫中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最後一個簡直嚇死人不負責
    要知道,那些不復返的時光早已印刻在我們的腦間,當年被動畫裡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嚇哭過的我們如今還能淡定嗎?接下來,動漫君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童年動畫中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最後一個簡直嚇死人不負責!細節一:《海綿寶寶》裡派大星居然差點淹死?《海綿寶寶》裡有一集是派大星在私家遊泳池差點就被淹死了,幸虧有海綿寶寶的相救。但仔細想想,派大星生活在海裡,豈會怕水?
  • 人類十大細思極恐的細節,我們看到的世界和宇宙,真的存在嗎?
    不過,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關於大腦的這套理論,竟然是由我們的大腦,傳遞給我們的。簡單來說,就是大腦讓我們覺得它是最重要的,為何會這樣呢?那麼,人類還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呢?,從我們知道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眼前;第五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大腦雖然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但是一切都與基因擺脫不了關係,不過,大腦卻「指揮」人類進行基因研究,這是為什麼呢?
  • 海綿寶寶:細思極恐的細節,蟹老闆年近古稀,章魚只有六條腿
    海綿寶寶:細思極恐的細節,蟹老闆年近古稀,章魚只有六條腿。海綿寶寶是我們漫迷十分喜歡的動漫作品,陪伴著漫迷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這部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為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環繞著這對兄弟之間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
  • 《姜子牙》其實是部懸疑片!中年危機與反抗精神,正視欺騙和欲望
    但如果把《姜子牙》也拍成「少年化」的哪吒,那麼如何實現國漫的突破創新呢!其實,《姜子牙》的故事和人物設計,以及畫面美工,其野心都遠超《哪吒之魔童降世》。 表面上,傑克只為錢辦事兒,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他的良心被喚醒,甚至執著地要與黑暗方「決一死戰」。他不僅僅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更是對於權力背後隱藏的不公的一次奮力宣戰。
  • 姜子牙是國產BvS?粉絲越來越像扎斯林
    事實上,姜子牙上映後的種種輿論信息,確實像極了當年上映蝙蝠俠大戰超人後如出一轍,那麼接下來小鰻就來通過對比分析一下這兩部電影的相似點。備受期待的ip姜子牙與蝙蝠俠大戰超人(以下簡稱bvs)在上映前的定位就已經非常相似。
  • 《姜子牙》超然國漫故事簡介
    故事的一開始定在姜子牙未封神前,和一個小姑娘因為一次偶然的遭遇變得而頗有淵源。多年後,人間被各種妖魔屢屢侵襲,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於是極具正義感的姜子牙便立志為百姓斬妖除魔,蕩平一切邪魔歪道,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 口碑兩極分化,《姜子牙》有「釣」到你嗎?
    在封神宇宙裡,所謂的公平,不過就是切斷提線木偶的線,讓三界中的生物都享有不被操縱的自由。而這種深刻的世界觀,肯定也會為之後封神宇宙其他故事的鋪開奠定基礎。》的美術和立意非常值得肯定,它還是有不少較為明顯的缺點。
  • 《蒙娜麗莎》微笑背後的秘密,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發現了嗎?
    1503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達·文西受一位絲綢富商的委託,開始為其妻子創作一幅肖像畫,然而這成了一幅讓他永遠割捨不了的作品,在生命的最後16年裡,他一直痴迷於作品的每個細節,這幅作品就是《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耗費了達·文西晚年如此多的精力,為什麼單單為了一幅不大的肖像畫,他甘願奉獻如此多的時間,來自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的研究員特倫斯
  • 它是《姜子牙》的上古神獸,但被網友記錯了名字:不叫「四不像」
    哪怕人山人海,哪怕費用較比平常要貴出2-3倍。但沒辦法,全家人能夠同時有空的日期也就春節這幾天了,忍著肉痛也得去參加。不過我需要提醒,不出遊可不代表就不能擁有美滿的春節假期了。不妨看看大熒幕,從《中國女排》《唐探3》到《熊出沒》和《姜子牙》等等大作均擠到了春節檔上映。即便每天安排一部,也絕對能排滿你的春節假期哦。
  • 《姜子牙》明天上映!「神獸」四不像和九尾妖狐只是神話?觀影前必看
    來源:科普中國 本文專家:趙序茅,蘭州大學青年研究員去年《哪吒》電影獲得了廣泛好評明天《姜子牙》電影終於要上映了這次的姜子牙不再是老年形象而是變成了「帥大叔」坐騎是神獸四不像要對抗的敵人則是九尾妖狐該片講述的是封神大戰之後姜子牙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崑崙踏上旅途尋回自我的故事
  • 流浪地球:電影中五大細思極恐的科學細節,你觀影時發現了幾個
    流浪地球:電影中五大細思極恐的科學細節,你觀影時發現了幾個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一聊春節檔的黑馬電影《流浪地球》,雖然作為中國的首部科幻電影,它是有瑕疵的,但是這標誌的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始,今天小編給大家分析分析流浪地球的細思極恐的細節劇情。
  • 穩坐國漫第二的寶座,《姜子牙》15億票房了,為何仍罵聲一片?
    某種程度上,《哪吒》跟《姜子牙》兩個項目的起點很像。出乎意料的,是觀眾對《哪吒》的狂熱追捧。彩條屋最初只是希望《哪吒》能做成一部像《大聖歸來》那樣的片子,票房能有10億就很不錯了,但《哪吒》卻拿下了50億票房。那麼,號稱「封神宇宙」第二部的《姜子牙》,最理想的狀態下,得拿下50億左右的票房,才能稱之為達成期待。但最終所有人都失望了。
  • 《姜子牙》最大問題是把姜子牙塑造成了「孫悟空」
    讚美者認為,相比於《哪吒之魔童降世》相對低幼的世界觀設定和老少皆宜的故事情節,《姜子牙》在影片的思想性上要深邃得多,影片對「個體和蒼生」、「個人和體制」等形而上的哲學命題提出了思考,甚至有觀眾認為,「一部《姜子牙》超過一百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 這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問題
    但這並不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問題,因為你要清楚重力波可不是電磁波,為何是你認為的哪個速度?我們今天 就來談論這個問題。牛頓的瞬時重力速度和愛因斯坦的有限重力速度我們現在知道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公裡/秒,即使在太陽突然消失後的8分鐘多一點的時間裡我們也能接收到來自太陽的光線!但是重力和地球軌道會發生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