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6日早上9點,三菱電機CFO崔俊從10號線虹橋路站上車;9:09無鋒科技聯合創始人雷熙文在新天地站上車;9:16南京東路站,瑪莎拉蒂CFO姜培跨入地鐵車廂;9:31,在五角場站內,兩位復旦大學學生乘坐上了10號線;9:41,復旦科技園CEO王偉來到國帆路站……他們有著同一個目的地:外高橋保稅區。
9點54分,一聲「基隆路站到了」,10號線列車駛入了新的終點:基隆路站。隨著軌交10號線二期的試運營,外高橋保稅區進入雙地鐵時代。
全國首個設置在自由貿易區內的地鐵車站
外高橋和虹橋實現「雙橋聯動」
從虹橋站上車的崔俊,所在的三菱電機公司2002年就紮根在了外高橋,乘坐上開往保稅區的地鐵,他感觸頗多,「外高橋對標的是國際最高標準的營商環境,18年來,公司發展迅速,從最初的1億元營業額提升到如今的100億元。隨著10號線二期的開通,對於公司員工與客戶而言,出行將更加便捷。」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西起已建新江灣城站,東至外高橋保稅區基隆路站,共設國帆路站、雙江路站、高橋西站、高橋站、港城路站、基隆路站6座車站。10號線二期開通後,港城路站將與6號線實現同站臺換乘。
小布了解到,基隆路站通車後,從外高橋保稅區乘坐10號線到五角場僅需20分鐘,到南京東路僅需38分鐘,到虹橋樞紐也僅需1小時15分鐘左右。6號線北端的市民乘客也可直接通過換乘10號線進入浦西。
隨著軌交10號線二期基隆路的開通,外高橋和虹橋也實現了「雙橋聯動」,大大加強了外高橋與浦西中心區域的快速交通聯繫,顯著改善區內及周邊幾十萬人的出行條件。
雖然不是工作日,但前來「嘗鮮」乘坐的企業不少,復旦科技園CEO王偉從位於楊浦區的國帆路上車,到基隆路只用了10多分鐘,「外高橋是聯通世界的橋梁,對我們來說,也是搭上了通向自貿區的科創列車。」
值得關注的是,終點站基隆路站是全國首個設置在自由貿易區內的地鐵車站。
拐角處就有免費公交 保稅區優化短駁運能
地鐵+公交+單車+停車 緊密銜接
地鐵開通後,從站點到辦公點的「最後一公裡」如何解決?在基隆路站啟用的同時,上海自貿區保稅區管理局保障工作已落實,走出地鐵站2號口,拐角處就有一處免費公交車站。
小布了解到,保稅區管理局已對區域免費公交1號線、5號線的時刻表和線路進行優化、調整,實現了軌道交通站點與公交站點的緊密銜接;
根據車輛通行條件和道路承載能力,摸清車位供應底數,會同綜保區公安處,在C區部分道路劃設55個道路收費停車位,在港九路新蘭路西南角設置可停放300輛非機動車的停車場及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結合即將投入使用的C5地塊停車樓,將有效解決區域車輛停放需求。
「保稅區內共有7條免費公交線,我們將原本在保稅區中區運行的5號線延伸到了北部地區,確保了通過換乘,可以到達保稅區各個角落,」保稅區管理局規建處一級主任科員瞿勇說,「將來如果出現運能飽和的情況,我們還將適時調整。」
37種 「你好」歡迎來到「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下地鐵喝上一杯「自貿」咖啡
外高橋保稅區是中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自貿試驗區的核心區,也是目前國內經濟規模最大、業務功能最豐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10號線的開通,讓區內企業通行更便捷,而作為全國首個設置在自由貿易區內的地鐵車站,基隆路站前設計更加精彩。
走出地鐵站,就能看到一座光影地球儀,渾身寫滿了「你好」,但每一個單詞都不同,涵蓋了中文、英語、法語、拉丁語、印度語、西班牙語等37種語言,勾勒出一幅世界地圖。站前的景觀也已改造完成,成為具有顯著自貿區保稅區元素的區域地標,保稅區管理局將著力把基隆路站打造成為推進外高橋創新發展的金牌站點。
冬日裡,早出晚歸怎能缺少一杯暖呼呼的咖啡。小布在基隆路站前看到,全家、星巴克等商業配套已開門營業,來到「離世界最近的地方」,喝上一杯「自貿」咖啡。今後保稅區管理局還將不斷完善基隆路站附近的商業配套。
小貼士:
10號線全線常態運營時間為5:25 至 23:43,基隆路站作為新的終點站,首班車時間:基隆路站往虹橋火車站方向5:25;往航中路站5:30;末班車時間:基隆路站往虹橋火車站方向22:30;往航中路站22:25。
文字:楊珍瑩
照片:楊珍瑩 保稅區管理局
原標題:《10號線列車駛入新終點站:基隆路站!外高橋保稅區進入雙地鐵時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