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捕馬麝 出售麝香 檢方依法對5人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21-01-17 正義網

  正義網訊(記者張超)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檢察院對其某等5人以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19年1月中旬,其某、索某為謀取利益,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境內布置鐵製獵具獵捕野生動物,並約定兩人每隔幾天分別去查看捕獲情況。同年1月22日,其某在查看布置獵具點時發現一隻被套馬麝屍體,但麝香和獵具已被人取走,隨即在附近的放牧點找到了取走麝香、獵具的旺某和米某,協商達成由其某、索某、旺某和米某4人平分出售麝香所得錢款的協議。下山後,其某將麝香出售給買家阿某,非法獲利3800元,4人每人分得950元。經鑑定,其某等人非法獵捕的馬麝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該院審查後認為,其某、索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和其某、索某、旺某、米某、阿某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破壞了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近日,該院對5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其某等5人賠償造成社會公共利益的經濟損失及公開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如果不對這類非法獵捕、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施以嚴厲的法律制裁,將對野生動物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且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最終將會使人類生存環境惡化,損害人類自身利益。」承辦該案的檢察官說。

相關焦點

  • 毒殺5千餘只野生鳥類賣給他人食用 檢方適用民法典提起刑附民公益...
    正義網嘉興1月5日電(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平亦和)1月4日,浙江省平湖市檢察院依法對毛某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平湖市法院提起公訴並附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人毛某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158.16萬元,並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非法收售穿山甲巨蜥,山東檢方公布6起涉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
    一、宋某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民事公益訴訟案。嶗山區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在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時發現,宋某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主動與刑事檢察部門對接,調取刑事案卷,調查論證兩益受損情況。經調查發現,2018年1月以來,宋某某非法出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5隻,共計37.7斤,涉案金額人民幣31703.1元。
  • 投放農藥毒殺獵捕珍稀野生鳥類數萬隻!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
    &nbsp&nbsp&nbsp&nbsp「被告人王福等18人,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非法狩獵罪分別被判處6年6個月至10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1萬元,同時判處賠償附帶環境修護費10萬餘元。」
  • 非法獵殺馬麝 判刑!賠償!|藏語解說來啦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 旅順公開審理兩起涉及野生鳥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11 月 18 日,旅順口區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組成 7 人合議庭,分別對王某某涉嫌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宮某某涉嫌非法狩獵罪兩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開庭審理。2019 年 9 月中旬,被告人王某某攜帶購買的捕鳥網到旅順口區鐵山街道某村後山架設 5 片捕鳥網用於獵捕野生鳥類。經偵查,民警發現王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於同年 9 月 29 日將其傳喚至公安機關,王某某供述其架設捕鳥網獵捕野生鳥類的事實。後王某某帶領民警到現場進行指認時,在捕鳥網上發現捕獲的 3 只活體野生鳥類。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在生態保護領域獵捕野生斑鳩 鄒城一男子被提起訴訟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17日訊 近日,鄒城市人民檢察院就一起非法狩獵野生斑鳩案,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2月13日,由鄒城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鄒城市首例生態資源保護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鄒城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
  • 廉江:涉非法買賣綠海龜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今天開審
    10月28日上午,由廉江檢察院提起的被告人黃某某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廉江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為法治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法檢「兩長」齊開庭,廉江法院院長陳夢敦擔任審判長進行審理,廉江檢察長林吳興出庭支持公訴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 江西定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贏得生態補償金5萬元 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正義網贛州11月30日電(通訊員黃海)近期,江西省定南縣檢察院對一起非法狩獵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最終被告人支付5萬元生態補償金。經鑑定,該3隻「長尾鳥」為鷹科鷹屬的鳳頭鷹,系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合計價值人民幣7.5萬元。案發時,3隻「長尾鳥」已有1隻被出售、1隻被食用,僅1隻被森林公安民警放生。
  • 禹會區人民檢察院對楊明強、李永路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公告
    禹會區人民檢察院公告  禹檢民公告[2021]1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楊明強、李永路非法捕撈水產品,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三十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我國堅持依法防控,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有效發力,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0年初,最高檢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結合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開展源頭防控,嚴懲非法捕獵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行為,積極穩妥探索拓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
  • 獵殺馬麝、雪雞,判刑!
    攝影:包志強直播中,青海省玉樹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態法庭公開開庭審判了被告人兩那扎西某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持有槍枝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並當庭宣判。法院對被告人兩那扎西某某以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持有槍枝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判令被告人兩那扎西某某賠償獵殺1頭馬麝、2隻雪雞造成的野生動物資源損失共計人民幣40000元,並公開向社會公眾道歉,將道歉聲明刊登於本地區有影響力的報刊上。
  • 走私196噸冷凍肉在滬被提起公益訴訟,嚴打+重罰!
    )提起的黃某某等人走私冷凍肉類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三中院)公開宣判。該案系市檢三分院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案情回顧 經查,2019年11月,黃某某、扎某、泰某等三人夥同其他船員駕駛帛琉籍貨船,從境外出發,將裝載18隻冷凍貨櫃的肉類凍品,通過偽造虛假船名、繞關走私方式運至境內。
  • 馬勇|我國生物多樣性公益訴訟司法保護問題探析
    受理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2309件,同比上升32.9%,其中環境民事公益訴訟312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642件;行政公益訴訟355件。一般來講,生物多樣性保護包括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遺傳資源多樣性三個層次,其中物種多樣性保護處於核心地位。
  • 男子使用高毒農藥獵殺野生鳥類23隻 檢方提起公益訴訟
    近日,經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處時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賠償人民幣6100元。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間,時某某多次到當地近海荒灘,通過在水草上撒呋喃丹,捕殺覓食草種的野鴨。時某某將呋喃丹摻入小魚蝦作誘餌,捕殺鷺科鳥類,其中有11隻羅紋鴨、4隻綠頭鴨、3隻綠翅鴨、1隻大白鷺、4隻蒼鷺被捕殺。
  • 青海玉樹州3人非法捕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獲刑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提供中新網西寧11月27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27日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獲悉,近日,玉樹市人民法院對玉樹州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一審宣判,分別判決被告人公某某某、貢某某某、達某有期徒刑5年至4年不等,並處罰金10000元(人民幣,下同),同時判令三名被告人對國家野生動物資源造成的損失承擔民事賠償90000元,並公開向社會道歉。
  • 鼓樓首例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
    福州新聞網11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賴志昌)日前,鼓樓區首例保護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鼓樓區檢察院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對該案被告人林某提起公訴。據了解,今年5月,林某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了「藍寶石」蜘蛛,並在某網站發布出售信息。
  • ...ZHENG QIAOGENG(鄭巧庚)等12人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於2018年1月提起公訴,指控被告單位勝科公司、被告人ZHENG QIAOGENG(鄭巧庚)等12人犯汙染環境罪。並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於2018年9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勝科公司承擔生態環境修復費用。
  • 浙江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布
    這些獵捕「兇器」屬於法律明文禁止的「其他危害人畜安全的獵捕工具和裝置獵捕」,容易引發刑事風險,且分別屬於「為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務」以及獵捕野生動物環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職能部門疏於監管此「漏洞」,致使國家利益受損,遂依法立案。
  • 杭州檢察機關提起兩件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檢察機關在依法懲治相關刑事犯罪的同時,如何運用公益訴訟這一利器,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生活安寧。   11月24日,杭州下城、西湖區檢察院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提起兩件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