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堯學回應抄襲:「透明桌面」與「透明計算」系兩個項目

2020-12-06 中國網教育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

中國網2月4日訊(記者 段留芳)由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領銜的「透明計算」課題,因獲得中國科技界的桂冠「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曾引發輿論關注。而近日又被質疑「涉嫌抄襲開源軟體」將「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再次推向輿論浪尖。

對此,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質疑項目為「透明桌面」,與「透明計算」是兩個項目

中國網:您對「涉嫌抄襲開源軟體」的質疑有何回應?

張堯學:我的申報項目是「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註:「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被通俗稱為「透明計算」]。這項研究主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研製了超級作業系統(Meta OS)、實現了計算與存儲分離、實現了軟硬體分離。申報材料是截止於2011年的1月1日。這個材料已經在網上隨時都可以看到,它不包含現在所謂的「開原始碼部分」。「透明桌面」的視頻用了一部分開原始碼,不是我用的,是我們學校另一名教授(註:「透明桌面」項目負責人、中南大學教授王斌),他拿到一個透明桌面項目(註:透明桌面項目是2013年10月開始研發,基於張堯學「透明計算」理論的基礎上做的一個應用原型系統,而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強調在理論上創新,這與張堯學申報獲獎的「透明計算」本身是兩個項目,且透明計算早在2011年1月1日就已經完成申報獎項工作,現在網上受質疑的「涉嫌抄襲開原始碼」部分實際為透明桌面項目,這個項目沒有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他運用的視頻,是把它(開原始碼)當做一個實驗用的,給觀眾看看「『透明計算』是什麼」。因為你光給人講「透明計算」,大家不知道什麼是「透明計算」。

中國網:那跟這個「透明計算」等於是兩個項目?

張堯學:兩碼事,兩個項目。但是我在回應的時候,我用它(開原始碼)說明了一下什麼是「透明計算」。

「透明計算」項目在中南大學只與王國軍教授有合作

中國網:我看前一段時間,您剛獲得這個獎項的時候,其實網上就有針對您「透明計算」的一些質疑。

張堯學:當時我做了一個回應,我為了講清楚,就引用了幾段現在中南大學正在開發的幾個運用成果來說明一下。

2011年的11月1日我來到中南大學,所以我報獎時(註:報獎日期為2011年1月1日)的材料,都是報的清華大學的內容。我來了中南大學以後,只有跟王國軍教授有合作透明計算項目。

中國網:那您面對這些質疑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呢?

張堯學:我很難受……

中國網:能具體講一下嗎?

張堯學:我只保證我提供材料的真實性。

中國網:那您一次又一次地遇到這種事情,您有沒有想過採用法律手段,來去維護自己的榮譽?

張堯學:我保留正當的法律權利。

【背景資料】

張堯學,59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湖南澧縣人,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985工程辦公室主任。現任中南大學校長,兼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信息化諮詢委員會委員。

事件回顧

第一次被質疑:「透明計算」就是「雲計算」?

回應:透明計算在1998年就已開始研究工作,雲計算到2008年才被國內熟知

據科技日報消息,張堯學及其團隊獲獎項目「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被通俗稱為「透明計算」。 「我已經把我原型成果的視頻公布在網上,大家可以觀看,也可以在我的主頁上觀看,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視頻去深入了解。」 張堯學說。

圍繞這一理論和技術的討論持續至今:計算與存儲分離很早就能實現了,網吧就是這麼幹的;這個概念不就是甲骨文等公司20年前提出的NC(網絡計算機)嗎?「透明計算」的概念乍聽起來與雲計算似乎無異,它到底有哪些獨特之處呢?馮·諾依曼結構被顛覆了嗎?Intel的透明計算和張堯學的透明計算是一回事嗎?

面對這些質疑,張堯學做出回應。 「關於透明計算與雲計算的不同,我在申報材料、幾次答辯和多個場合講了很多次。」張堯學說。

第一、雲計算是由廠商通過伺服器端的架構提供計算資源的服務,用戶終端僅僅作為服務的接收端而存在,而透明計算主要關注用戶端。用戶需要服務時,就從伺服器端將需要的軟體或數據通過塊或頁的方式碎片化調用並主要在終端完成計算,而且終端可以裝或不裝任何數據、軟體包括作業系統;

第二、雲計算主要解決數據的海量存放和使用問題,對軟體的雲化、特別是作業系統的雲化沒有提出好的解決方案,而透明計算則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三、透明計算還包括了雲計算不具備的全過程管理、帶寬與緩衝管理等功能;

第四、由於雲計算的重點不在終端的使用情況上,因而其在終端安全性上沒有突破,而透明計算在終端安全性上有很好的考慮。

「透明計算的實現可以在多個層面,例如在硬體層之上、在中間件層或在應用層。」在張堯學看來,透明計算概念的提出應該早於雲計算。

「雲計算大概是從2008年左右被國內熟知,而我們最早做『透明計算』相關研究是1998年,但當時我們沒有稱它為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是2003年左右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一位領導在參觀我的實驗室時給起的。」他說。

第二次被質疑:涉嫌開源軟體抄襲?

回應:被質疑的實為透明桌面項目,使用中遵循了開原始碼重用協議GPL

據新京報消息,2月2日,網名為KraneSun的IT工程師在知名開原始碼軟體(由散布在全世界的編程者隊伍所開發,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體)平臺Github發帖質疑張堯學及其團隊的「遠程桌面項目」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軟體。

知名開原始碼庫Github擁有來自全球的140萬名活躍開發者用戶,目前已成為管理軟體開發以及發現已有代碼的核心渠道。

KraneSun在帖文中明確指出了「抄襲證據」,根據張堯學團隊此前操作演示畫面截圖,經toast(彈窗提示短消息)關鍵詞反向檢索,這—項目即「遠程桌面」,代碼則源自某國外IT工程師的開源項目。

張堯學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布了「透明計算」成果演示視頻。視頻中,第四、第五部分均註明「透明計算智慧財產權歸中南大學、清華大學透明計算實驗室所有。」正是這份視頻被指「涉嫌抄襲開原始碼軟體」。

記者查詢Github網站,發現該帖已引發中英文混雜的大量回帖,回帖中包括一個網名為「lordan iordanov」的國外網友所寫的公開信,其自稱是原始碼的撰寫者,介紹了該開原始碼的情況,並稱,「使用他人作品時,給予註明,這是很重要的。」其寫到,遵循GPL原始碼重用協議也是至關重要的。

2月2日下午,知名學術打假人方舟子也在其個人網站及自媒體客戶端發帖稱,張堯學團隊的「透明計算機桌面系統」的客戶「盜用了開源軟體」,同時,方舟子也貼出了該開原始碼原開發者lordan iordanov的英文聲明。

實際上,從「透明計算」項目獲獎伊始,就引發網絡和IT領域的諸多質疑。

最先,因中南大學官方微博在祝賀張堯學獲獎的微博中,將張堯學稱為「路由器之父」,這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反對。

此外,除了「抄襲」的質疑之外,更多的質疑來自IT和計算機業內人士對該研究成果獲獎價值的質疑,認為其並不具有獲得國家最高科技大獎的獨創性和創新性。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透明計算」課題透明桌面項目組負責人王斌3日晚對外表示,網絡熱議的抄襲「風波」系透明桌面項目組在用「透明桌面」系統驗證解釋「透明計算」的過程中,使用了bVNC(虛擬網絡計算)和aSPICE(簡單協議獨立計算環境)的部分開原始碼,而被外界誤認為「透明桌面」是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的一部分。

王斌說,「透明桌面」系統從2013年10月開始研發,是基於「透明計算」理念研發的應用原型之一。其研發成果沒有進入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的申報材料,該獎項申報材料的截止時間系2011年1月1日。

王斌表示,「透明桌面」項目組在研發過程中遵循開原始碼重用協議GPL(通用公共許可),使用了bVNC(虛擬網絡計算)和aSPICE(簡單協議獨立計算環境)的部分開原始碼。這是一種合法的使用,也是軟體行業公認的一種合理使用,不是「抄襲」,更非「盜用」。

「目前,『透明桌面』系統仍在研發之中,我們會在合適的時機將代碼開放給公眾,可以自由下載、使用,並利用我們的代碼做出自己的系統。」王斌稱。

據光明網消息,「透明桌面」項目組負責人王斌2月3日還特別提到:「2月2日晚上我在羽矢博客上看到相關不實言論,作為項目負責人我跟帖發布了聲明。今天上午,我們發現有其他人冒充透明桌面項目組在新浪微博發表聲明,對我的原聲明進行了篡改。在此,我要說明的是,除了我在羽矢博客的跟帖外,我們在此之前沒有授權任何個人或者機構代表我們項目組註冊微博和微信發表聲明。今天,我們項目組經過充分討論,特舉辦此次媒體見面會,並發表此聲明,我們的態度以此聲明為準。」

相關焦點

  • ...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抄襲...
    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
  •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被曝涉嫌抄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這個獲獎項目,此前就引發爭議。  近日,網名為KraneSun的lT工程師在開原始碼軟體平臺Github發帖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項目——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l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軟體。
  • 張堯學否認自然科學一等獎涉嫌抄襲 方舟子稱其盜用開源軟體
    2015年2月4日,2日中午,網名為kranesun的it工程師在知名開原始碼軟體(由散布在全世界的編程者隊伍所開發,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體)平臺github貼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的照片,並發帖稱張及其科研團隊的上述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remote-desktop-client),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軟體
  • 解讀自然科學一等獎:透明計算「雲」時代
    這就是被國外同行稱為「先於雲計算、包含雲計算」的網絡計算理論及模式——「透明計算」。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和他的兩個研究團隊通過潛心研究,20年磨一劍,把理論創新與普通用戶的需求相結合,創造了首個由中國推動的計算技術。   別了,馮·諾依曼   半個多世紀以來,馮·諾依曼的名字被IT人奉為圭臬。
  • 透明計算:締造下一個「雲」時代
    這就是被國外同行稱為「先於雲計算、包含雲計算」的網絡計算理論及模式——「透明計算」。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和他的兩個研究團隊通過潛心研究,20年磨一劍,把理論創新與普通用戶的需求相結合,創造了首個由中國推動的計算技術。別了,馮•諾依曼  半個多世紀以來,馮•諾依曼的名字被IT人奉為圭臬。
  • 解讀自然科學一等獎:透明計算「雲」時代—新聞—科學網
    這就是被國外同行稱為「先於雲計算、包含雲計算」的網絡計算理論及模式——「透明計算」。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和他的兩個研究團隊通過潛心研究,20年磨一劍,把理論創新與普通用戶的需求相結合,創造了首個由中國推動的計算技術。 別了,馮·諾依曼 半個多世紀以來,馮·諾依曼的名字被IT人奉為圭臬。
  • 果殼網專訪Iordanov:透明桌面確實用了我的代碼
    但這一獎項立刻引發了爭議,許多研究者認為這一項目太偏向工程,太過普通,《科學》雜誌的官方網站也對此進行了報導。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張堯學提供了一個視頻連結,展示了基於透明計算的「透明桌面」項目的運行狀況。但是,網友很快發現其中一段幫助文本是英文。
  • 從「透明計算」事件談學術批評
    原標題:從「透明計算」事件談學術批評  ■科技觀察家   「透明計算」是什麼?看不懂。張堯學該不該拿獎?沒主意。我只能說,科學界的是非論斷,外行人無從置喙,只能聽行家的。   「透明計算」拿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輿論大譁。與此相對的是:同行們沒譁,不說好也不說壞。
  • 張堯學委員建議 從戰略層面重視網絡和信息安全
    張堯學委員建議 從戰略層面重視網絡和信息安全 2014-03-10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月27日正式成立,關於國家以及個人的網絡安全的話題瞬間為國人熱議
  • 原來人的肌肉竟是透明的!玻璃魚因為兩個原因,看起來完全透明!
    可透明的生物,確確實實是存在的。有透明的魚、透明的蝦、透明的青蛙,甚至還有透明的蜘蛛。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種常見的觀賞性魚類:玻璃魚,來了解一下生物體透明的原理!玻璃魚因為這兩個原因,讓它看起來完全透明!2.透明的魚透明的生物有很多,而透明的魚,迄今發現的也有十幾種了。在東南亞,有一種玻璃鯰魚。它們的魚肉幾乎全部都是透明的。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們的骨骼、內臟等等。
  • 「透明南大」項目探秘地下三維世界
    南大與江蘇省地震局合作,利用國際領先技術進行的「透明南大」項目啟動,兩三個月後,仙林校區的三維地下世界將會全面呈現。城市地下結構探測是進行防震減災和城市中長期規劃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可開發的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高精度的地下結構信息可以用來確定城市活動斷層、地層以及地下管道的分布,從而更安全、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間。
  • Google利用立體視覺快速測量透明物體的3D位置與形狀
    Google與史丹福大學合作,開發了處理透明物體的全新計算機視覺方法,這個稱為KeyPose的機器學習系統,能夠直接預測3D關鍵點(Keypoint)來估測透明物體的深度,比起過去的方法又快又準。在發布研究成果的同時,Google也發布了用來訓練KeyPose模型的透明物體資料集,供研究社群使用。
  • 讓太陽能電池板變透明?用上石墨烯吧!
    太陽能電站的電池板反射的光線能對飛過的鳥類造成傷害,對此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屋頂瓦片融合來減少這些汙染,不過他們還是希望能將太陽能電池板變得更透明來減少光線折射。這個願望或許即將實現,根據國外媒體消息,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石墨烯同樣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極使用。
  • 想讓太陽能電池板變透明?用上石墨烯吧
    太陽能電站的電池板反射的光線能對飛過的鳥類造成傷害,對此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屋頂瓦片融合來減少這些汙染,不過他們還是希望能將太陽能電池板變得更透明來減少光線折射。這個願望或許即將實現,根據國外媒體消息,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石墨烯同樣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極使用。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製備技術
    金屬系透明導電膜金屬膜系導電膜的製備方法主要為濺射型和金屬柵網型兩大類,主要用作透明電磁屏蔽材料。濺射型是指將金屬直接濺射在基材上。金屬系透明導電膜多以金屬柵網型為主,其又可分成蝕刻法,纖維編織法,印刷法以及銀鹽法等。其中印刷法和銀鹽法是近年推出的製備透明導電膜的新工藝,具有成本低、柔韌性好、表面電阻可調等優點。
  • 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增寬、透明隔囊腫、五腦室、六腦室如何區別?
    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增寬、透明隔囊腫、五腦室、六腦室如何區別?在解剖與影像中我們常見到透明隔腔、透明隔腔增寬、透明隔囊腫、五腦室、六腦室描述,不少臨床醫生很懵,那該如何區別呢?1透明隔腔透明隔是兩側側腦室中間的間隔,由兩層垂直分割的薄板組成。
  • 透明背板替代光伏玻璃?組件廠商正在著手測試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稱,擬對光伏玻璃實行有別於傳統浮法玻璃的政策,儘快釋放產能,緩解供應偏緊,抑制價格上漲。晶澳科技(002459)副總經理、董秘武廷棟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的供需矛盾不改變光伏需求旺盛、行業景氣度高的基本面。組件廠商的聯合呼籲是希望能引起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的重視,也希望政府部門從宏觀層面對光伏玻璃產業發展給出指導意見細則。
  • 校長張堯學這半年
    4月26日,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接受記者採訪。圖/記者殷建軍張堯學是誰?張堯學就是中國首臺路由器的研製者。那是1995年,他是一名高級技術人員。以前,你工作後可能還想去考個英語四六級證,以便跳槽時派上用場,現在,四六級早就只允許在校學生報考了,也取消了頒發合格證書的制度。張堯學就是這項改革的主要推動者。那是2005年,他是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如果你關注新聞,會知道現在有個叫「劉路」的孩子很火,他22歲被聘為正教授級研究員。
  • 你見過透明的金屬嗎?極其透明的金屬超材料!
    材料科學家們已經證明,儘管金屬是高度不透明,但密集排列的金屬納米顆粒陣列(按體積計金屬含量超過75%)在紅外輻射下比鍺等介質更透明。這種陣列可以形成有效的介質,在超寬帶波長範圍內幾乎沒有色散,從而設計出各種下一代基於超材料的光學設備。科學家可以通過改變納米顆粒的大小、形狀和間距來調整這些材料的局部折射率,從而設計出梯度折射率透鏡,引導和聚焦微觀尺度上的光。
  • Nature物理: 奇異點的電磁誘導透明
    透明和不透明是最為常見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現象。不透明現象源於物質媒介對光的吸收、散射等等。小到擁有幾個能級的原子,大到運轉於浩瀚宇宙的星體,都對特定性質(如頻率、偏振)的光有較強的吸收效應。  電磁誘導透明,即EIT(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能夠利用外加相干光場來誘導原子系統的相消幹涉來抵消媒介對某種光的吸收,使得本來不透明的材料從不透明變為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