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2日中午,網名為kranesun的it工程師在知名開原始碼軟體(由散布在全世界的編程者隊伍所開發,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體)平臺github貼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的照片,並發帖稱張及其科研團隊的上述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remote-desktop-client),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軟體。
張堯學
據公開報導,2015年1月9日,張堯學以其「透明計算」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報導具象描述了該理論的應用將惠及公眾,「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比如「在出差時可以在計算機終端插入小型個人身份硬體卡,即可將這臺終端變成你常用的那臺」。
而kranesun在帖文中明確指出了「抄襲證據」,根據張氏團隊此前操作演示畫面截圖,經toast(彈窗提示短消息)關鍵詞反向檢索,這—項目即「遠程桌面」,代碼則源自某國外it工程師的開源項目。
知名開原始碼庫github擁有來自全球的140萬名活躍開發者用戶,目前已成為管理軟體開發以及發現已有代碼的核心渠道。
2月2日14時,知名學術打假人方舟子也在其個人網站及自媒體客戶端發帖指稱,張堯學團隊的「透明計算機桌面系統盜用了開源軟體」。方舟子並貼出了據稱是該開原始碼原開發者lordaniordanov的英文聲明。
聲明稱:「諸位,我想說我太、太、太感謝你們發現、跟蹤、傳播,並讓我知道此事,不論情況如何,我的項目得到如此負有盛名的獎項,這是個巨大的榮譽……項目完全由本人業餘時間完成。」聲明並對使自己獲得啟發的開發者表達了謝意。
此前,圍繞這—項目的獲獎,已在學界引起廣泛爭議。1月21日晚,中國計算機學會在其官網上登載的一個公告《中國計算機學會關於政府退出國家科技獎勵評審的建議》,把這一爭議推向了高潮。《建議》直指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受到了行政權力的不當幹預,質疑相關領導親自擔任有關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的負責人,直接主導獎項的評審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2月2日下午,記者先後致電中國工程院、中南大學校辦,希望就網曝抄襲事件求證,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據《華商報》
今年59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是湖南澧縣人,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985工程辦公室主任。目前兼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導,國務院信息化諮詢委員會委員。此外,張的另一身份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本報綜合
本文來源:齊魯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