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北京想得一個購車指標是越來越難,就連曾經好拿的新能源指標也已經排隊到了2021年,十足的上演一出「之前你對我愛理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那些早期拿到新能源車型指標的買家也算沒有太吃虧。這不,我們編輯部就有一位電車愛好者,每天開著自己的北汽新能源EV160,往返於單程25km的家中,天天充電也樂此不疲。不過但當這款電動車來到編輯部之後,開過之後讓老車主哭暈在廁所,那就是今天的主角---北汽新能源ARCFOX LITE。之前編輯部的丁總筒已經有了初體驗,我們今天就來看看LITE有什麼不一樣的趣味。
要說電動車的動力性,大家往往都想到特斯拉幹翻一切超跑的「狂暴模式」。但對於大多數而言,特斯拉高高在上的價格註定永遠都屬於貼在牆上的「海報神車」,但電動機對於LITE這個價位的車型就不同了。首先在中途加速這一環節上,幾乎10萬元同價位任何汽油車型都不具有LITE這樣的底氣,動力幾乎隨踩隨有。其次,LITE是雙門雙座的純電動車裡,為數不多的能跑上100km/h大關的車型,高速和中低速的動力性能都有了保障。
傳動系統或者更直接的說自動變速箱,對於中國品牌而言是永遠的痛點,大多數廠家的優化水準都好像競品廠家在故意搞破壞般拙劣。不過這一點又巧妙的被電動機的物理特性給化解了,LITE輕盈的車身加上電動機的良好輸出,讓整個行走過程變得十分順暢。至於動能回收設置,根據我們的實測,即使你放到1擋,也就是最弱的狀態下,續航裡程依然十分實在。至於如果你長期開3擋,它可能會給你一定的意外之喜。
駕駛質感是低價車很難顧忌到的一個產品維度,LITE已經儘可能的在這方面上做到了最好。但受限於成本和車身尺寸,它的努力也很難對抗物理特性。不過對於購買低價電動車的消費者而言,這並不重要,購買電動車本就不是他們的初心,既然如此無功無過的表現也沒什麼不妥之處,這樣的大環境真的是對汽車發展史一次巨大的嘲諷。
隨著電動車品類的日益壯大,現在開始對比同價位的電動車的行駛質感開始變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LITE在這方面確實做得很不錯,一方面源於它並不算低的售價,在成本上的傾注使得它有了超越同尺寸對手的能力。另一方面,它的車身線條比例更加勻稱,長寬高之間的關係要比一般的兩門兩座車型要更加科學,這也促成了LITE成為了同級別駕控方面的領先者。不過正常需要駕駛樂趣的消費者會買純電動車嗎?換做是我,寧願選擇1:1轉向的共享單車。
也許你用傳統汽車的設計來評價LITE會覺得它像一臺能上牌的老年代步車,但你要知道國內目前大多數同價位的電動車都是基於傳統燃油車改造的,設計用網絡流行語總結就是「辣眼睛」。而LITE就是在一個全新的電動車平臺衍生出來的,連我們視頻組的主持人傾傾看見它以後都是一見鍾情,可見對於北汽新能源而言,之前的設計黑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