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男人的標籤應該是頑強、勇敢、不服輸,可民間有這麼一句話:「在家認慫的男人,才是真男人!」
這裡的「認慫」,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指「懼內」,男人聽老婆的話,處處尊重愛人的選擇,能做到這一點的家庭,女性一定是幸福的。
世上啥事爹都能給你擺平,沒事你惹她幹啥……
最近網上流傳出這麼一些視頻,爸爸陪著子女一起受懲罰,要麼鼻子靠牆,要麼集體罰跪,如此慫的爹,孩子們表示壓力很大。
爸們也很委屈:「世界上啥事爹都能給你擺平,你惹她幹啥?」爸爸越想越氣,這不是沒事找刺激嗎?
這爺兒倆一個跪著一個罰站,做爸爸的委屈極了,我只是趴著睡覺,怎麼也得跟著一起受罰?玩口紅的又不是我!「兒啊,你是咋想的?爸給你買那麼多玩具你不玩,非拿你媽口紅玩,玩你就玩唄,幹嘛在我身上畫畫,你這是看你爸不順眼唄。」
兒子:「爸,你跟她說說唄,這都站了十幾分鐘了,我腿酸。」爸爸:「要說你自己去說,我不敢跟你媽說,她捨不得咬你,可她咬我!」玩過頭一起被發展的爺兒倆,突然有一種互相擁抱大哭的衝動,「下回再也不帶你個臭小子外去玩了,這代價太大,太虧了。」
這些爸爸看上去沒有給自己的兒子樹立起好榜樣,一個個在家毫無威嚴,慫得跟烏龜似的,但只有過來人才知道,這樣的教育模式,其實遠比爸爸搞「一言堂」的效果要好得多。
想要教好男孩子,僅僅靠「威嚴」、「專政」是沒用的,「毫無顏面」的爸爸,反而能培養出優秀的男孩子。
除此之外,經常說下面這些話的家庭,兒子也會越來越優秀
1、「我們是男子漢,要讓著點你媽媽」
男人真的吵不過女人嗎?肯定不可能,不管是拼嗓門還是動手,女人都處於弱勢,爸爸之所以「服軟」,主要原因是想「讓著愛人」。
他們陪著孩子一起受罰,會這層含義也傳遞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慢慢養成禮讓女性的性格,尤其是媽媽,很明顯,這種孩子更有男子氣概,也更有責任感,用異性的話來描述:他們既靠得住,又不野蠻。
2、「儘管去做,有爸爸在」
對男孩子而言,做選擇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有些情況下,孩子並不清楚自己做的選擇到底對還是錯,沒人希望自己犯錯誤,他們會因此躊躇不前,不敢輕易做決定。這個時候,如果爸爸說:「儘管去做,有爸爸在!」,這無疑會給孩子巨大的自信心。
聽上去這話只是一句簡單的鼓勵,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仿佛聽到了爸爸在說:「正確答案就是你選擇的那個,加油,一定能成功!」最後結果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是做選擇之前的心理歷程以及那種膽氣與決斷性。
3、「你做得沒錯,不是你的問題」
小石頭的父親接到老師電話,讓他下午來一趟學校,說孩子在學校打了同學,需要雙方家長來學校協調一下。趕到學校,小石頭低著頭站在角落裡,不敢說話,可當父親了解情況之後,他不顧別人的看法,對孩子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做得沒錯,不是你的問題。」
原來小石頭打的那個人是一直欺負他的「班霸」,這一次是忍無可忍才還的手,聽到這話,沮喪的小石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訝的盯著爸爸,看著他眼神中的認可,小石頭終於笑了。
現實中,只要孩子做了任何給家長添麻煩的事情,家長第一反應永遠是訓斥,至於責任方,家長根本不重視,這樣不公的對待,很容易造成孩子自卑、懦弱以及性格扭曲。
小石頭父親的做法也許在外人看來相當不可思議,可這樣的做法,卻能培養出一個三觀正確的男子漢。
在男孩子的心目中,爸爸永遠是地位最特殊的,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有特殊含義,希望爸爸們能多關注孩子,只要孩子能成人,家庭能幸福,男人慫一點又如何呢?
寶媽們,你家的爸爸是這樣的「慫爹」嗎?如果是恭喜你,有福了……很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