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樹蛙部落木屋/度向建築

2020-11-25 騰訊網

項目概況

項目位於浙江餘姚四明山麓的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村之中,村子正處於原始次生林的邊緣,一條小河由北至南緩緩流過村莊,把村子一分為二,樹屋就位於小河下遊的西岸。基地的東西兩面雙峰夾峙,漫山漫野的青翠竹子,生活氛圍靜謐祥和。

平面布局

木屋部分分別為三個非同心圓構成: 懸挑在溪邊的露臺,兩層客房部分,以及起伏的屋頂與頂層露臺。平面形態則是一個簡單的螺旋線,外牆環繞一圈融入室內,將盥洗室與步入夾層的樓梯從起居空間中剝離出來。每扇窗戶都有一份特殊的室外景觀,但最美妙的是爬到屋頂之巔享受山澗的自然氣息。木屋總高約8米,大致與一棵成年毛竹等高,樹屋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為鋼結構承託柱,上部為木結構主體。樹屋位於小溪堤壩一側,周圍環抱古樹竹林,隔岸與舊茶廠相望,部分露臺懸挑與溪水之上,實現了漂浮感,而且因為鋼柱收攏為幾個點落在土地上,儘量的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也獲得了較為自由的地面活動空間。

結構特點

57根漸變的巨大屋架支撐起了屋頂與牆體,看似柔軟的屋頂勾勒出飄逸的天際線,更多的是利用變化的屋簷將景觀由窗框引入房內,同時也保持了敏感空間的私密性。

屋頂功能

傳統村落民居的粗方式施工工藝有別於標準化的工業化精細生產,飄逸的屋頂並非是建築師任性的狂想曲,非線性的屋簷具有極高的容錯率,可視為鄉村建構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與服從。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反覆與當地工匠溝通,達到設計形態與當地施工技藝的平衡。

屋頂的變化定義了室內外的視覺交流方式以及私密空間-公共空間的連續漸變圖譜,當客人踏入首層露臺開始,屋簷圍繞露臺的空間對應室內的功能展開360°的循環序列: 客廳-巨窗-大進深露臺-掀開的屋頂為享受小溪和對面竹山風景的起點;臥室-長條低窗-下壓的屋頂提供了保持睡姿的觀景模式。

開放式浴缸-側面高窗保持了對外的私密性且滿足對景觀的嚮往;盥洗室的入口豎窗完全被屋頂所遮蓋,在不影響自然通風的情況下保證了絕對的私密性;沿著旋轉樓梯步入二層空間圍坐在露臺前,通過起伏的屋頂看到的是二百年的古樹;這場居住體驗的終點是由屋頂圍合出的二層景觀露臺,喝茶靜坐享受群山環抱。

建築師:度向建築

面積:80 m2

攝影師:陳顥, 宋肖澹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樹蛙部落展位:兩隻樹蛙棲息其中
    上海書展中的上海三聯書店展位有關樹蛙部落的展廳有關樹蛙部落的展廳2018年,上海三聯將閱讀空間開在了浙江餘姚的樹蛙部落民宿中。浙江餘姚的樹蛙部落位於浙江餘姚的樹蛙部落民宿中的上海三聯書店閱讀空間今年,就在書展前一周,上海三聯書店與TREEWOW樹蛙部落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即將投入運營的江西新餘仙女湖的樹蛙民宿中
  • 民宿新推薦 800元樹蛙部落帶你穿越到原始部落的樹上生活
    這裡是浙江省餘姚大明山,距離寧波僅40公裡;從餘姚可以搭乘516/532至終點站,換乘623/687到中村村委,再步行幾分鐘便能到達鄉伴餘姚樹蛙部落。
  • 餘姚PET聚脂薄膜生產廠_億方新材誠信服務
    餘姚PET聚脂薄膜生產廠,億方新材誠信服務,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公司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餘姚PET聚脂薄膜生產廠, 數十家高權重平臺深度合作 上萬詞快速霸屏!ng中,表面的碎屑、灰塵、油脂等在澆鑄板坯襯裡之前被清理和定製。目前人正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和為實現實業富國強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 世界「最特別」原始部落,房子建在30米高樹上,遊客參觀得會爬樹
    近幾年旅遊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了,如今有不少愛好旅遊的朋友都是逐漸開始不再只關注一些大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建築的景點了,反而是對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比如寧靜祥和的村莊或者是生活在深山野林中的原始部落更感興趣。
  • 樹蛙
    樹蛙大多生活在樹上樹蛙的四肢比較修長,體型也更扁。       圖二、三、四、五是同一隻樹蛙,查閱了一些資料,應該是白頷樹蛙,但是不確定,請高手出來指點一下。       圖:斑腿泛樹蛙       樹蛙的體表有微毒,但是問題不大,膚薄皮嫩者注意。
  • 紅眼樹蛙飼養成功的秘密
    我們應該知道紅眼樹蛙是群居動物,它們若置身於一個群體中,會更樂於去活動。養紅眼樹蛙的朋友,不正是最希望看到它們在夜幕降臨時的葉間魅影麼?國內很多蛙友,可能是寵物經費不夠,也可能是沒有群養意識,往往僅養一兩隻紅眼在偌大的環境裡,哪怕環境布置得再原始奢華也難以看到它們活躍的身影,當他們來跟我抱怨的時候,我當時也只能說這可能是紅眼樹蛙的天性吧。現在才從一英國前輩那得知,原來是要群養啊。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日本樹蛙」中獨立為新種,命名「太田樹蛙」。會上介紹,經過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師生林思民、王盈涵、蕭鬱薇等人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一種樹蛙從過去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種,命名為「太田樹蛙」。這一新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英文名為PLOS ONE)。圖為「太田樹蛙」。
  • 餘姚人才創業園凸顯高端人才「虹吸」效應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 通訊員施虹吉)近日,餘姚人才創業園高層次人才產業加速中心舉行籤約儀式,5個「姚江英才計劃」申報項目有望引進包括2名國家級引才計劃專家在內的高層次人才23名。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Hi,斑腿泛樹蛙
    斑腿泛樹蛙,兩棲動物下的無尾目。
  • 跟著亞馬遜部落深夜抓毒青蛙
    貓人部落居民查看地圖確定貓人部落的正確位置  今天要講的就是貓人部落的巨毒樹蛙的淨身儀式,我是如何夜裡跟隨貓人部落的土著去抓毒青蛙和他們的淨身儀式。  說起貓人部落 Matses 當地人都知道不是輕易可以前往的,而且這個部落也不是一般其他部落都可以在亞馬遜河沿岸城市附近可以找到的「移民部落」,當我們接觸過好幾個嚮導後,最後都被「太遠太險」所否定,因為貓人部落生活在亞馬遜叢林深處,又沒有交通,我想更多的理由是他們都沒有進入叢林深處貓人部落的經歷,一種巨大的不確定性令他們也望而卻步,所以才把我的貓人部落的目標拒之門外。
  • 【中國科學報】「小」樹蛙驗證「大歷史」
    Hillis院士的指導下,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家堂等通過對樹蛙類物種的生物地理學研究,揭示了漸新世時期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著快速的物種交流。近日,該研究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被認為是生物學和地質學交叉合作研究的精彩範例。據介紹,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撞擊事件被認為是目前地球上最大和最積極的造山運動。但至今對該事件的碰撞時間等模式仍備受爭論。
  • 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又名貢山樹蛙、貢山泛樹蛙。棲息於海拔1400-2000m左右的山溝中,國內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照片攝於高黎貢山。 緬甸樹蛙為完全變態發育動物,生命周期中會經歷卵、蝌蚪、成體蛙三個形態。其卵粒大小為2.5mm,呈乳黃色。在蝌蚪期時,身體比其他種類的蝌蚪略寬,體色也更深一點。 長到成蛙時,緬甸樹蛙的「顏值」大幅提升。
  • 浙江餘姚天然氣管網陷入僵局 民企政府各執一詞
    工程配套建設費(以下簡稱配套費),有的城市稱為「天然氣管道初裝費」,系天然氣建設方以「天然氣管網建設」名義向天然氣用戶收取的一筆費用,「統一用於天然氣工程的建設、維護、管理等」。這項收費自施行以來雖爭議不斷,但已經成為開通天然氣的各大中城市通行的運作辦法。  作為投資建設方的城市天然氣公司,向餘姚天然氣用戶收取每戶3000元的「配套費」。
  • 精靈部落萌寵樂園3D Mapping 牆體建築投影炫酷玩法
    案例:精靈部落萌寵樂園地點:北京市大興區呀路古熱帶植物園精靈部落萌寵樂園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呀路古熱帶植物園內,佔地面積24000平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將熱帶植物和萌寵動物融合的沉浸式動物主題親子互動樂園。
  • 餘姚鐵血男兒呂百峰,你的行為全餘姚數一數二!
    日前,中共餘姚市委組織部、餘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餘姚市衛生健康局聯合發文,授予衛健系統的餘姚市援助武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餘姚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團隊、餘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餘姚市急救站四個單位和集體嘉獎獎勵。呂百峰就是受到嘉獎獎勵的其中一員。
  • 新樹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原標題:新樹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如果時間倒流至1981年,英國著名重金屬搖滾樂隊「而時隔20餘年後,一種新樹蛙被科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不,你想錯了!這種身體嬌小的亞馬遜樹蛙Dendropsophus ozzyi不會咬掉蝙蝠的頭,它們會發出有如蝙蝠一般的尖銳鳴叫聲。美國《國家地理》報導稱,這種樹蛙中的雄性擁有尤其大的聲囊,可以讓它們發出極其尖銳的噪音,然後與其他雌性樹蛙交配。(魯捷)
  • 功夫樹蛙打自衛拳 與少林功夫動作如出一轍(組圖)
    印尼「功夫」樹蛙打自衛拳滑稽動作惹人發笑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日報導,近日,印度尼西亞攝影師埃迪?帕蒙卡斯(Edy Pamungkas)在絨網(Jombang)附近拍攝了一組「功夫」樹蛙照片,滑稽有趣,引起廣大網友關注。
  • 餘姚3萬畝鹽鹼地上稻飄香 「改良秘訣」在這!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餘姚市臨山鎮的正大餘姚中泰生態農業園,與勞動者共享收穫的喜悅。黃燦燦的稻穀好似金色的海洋,一陣微風拂過,陣陣稻香撲鼻而來,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隆隆的作業聲,奏響美妙的豐收協奏曲。2008年起,餘姚開始實施杭州灣墾造耕地工程,通過布置河網、路網,鋪設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溝,對鹽鹼灘涂地進行淡水洗鹽、增施有機肥、表土覆蓋等一系列措施,將荒蕪的海塗變成了阡陌縱橫的良田。鹽鹼地變身良田,吸引了投資商的目光。3年前,餘姚與泰國正大集團籤訂土地經營權租賃合同,共建中泰生態農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