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韌一體化材料新發現—鯉魚鱗片的結構和力學性能研究 | Cell Press 青促會述評

2021-02-12 CellPress細胞科學

程群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特邀會員。主要從事仿生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仿生構築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的策略。在Nat. Commun.、PNAS、Matter、Adv. 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75篇,論文引用3800餘次。程群峰教授的課題組網站連結:http://chengresearch.net/zh/home-cn/

Dr. Cheng joined in Beihang University in 2010, and is currently a full Professor at Beihang University from 2015. Dr. Cheng has won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Young Chemist Award and Changjiang Young Schola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6, 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Distinguished Youth Scholars in 2019, the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 Foundation of NSFC in 2015. Dr. Cheng focuses on bioinspired functional nanocomposites, has published 75 peer-review papers, including 1 paper in Nat. Commun., 2 papers in PNAS, 1 paper in Acc. Chem. Res., 2 papers in Chem. Soc. Rev., 6 papers in Angew. Chem. Int. Ed., 6 papers in Adv. Mater., 9 papers in ACS Nano. Dr. Cheng serves as an editor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is group homepage: http://chengresearch.net/en/home/.

相關焦點

  • 人源可溶性重組ACE2蛋白:潛在的新冠肺炎藥物|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文章來源:CellPress細胞科學生命科學life science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專欄,以期增進學術互動,近期有研究者發現與免疫球蛋白(Ig)或者非特異性蛋白酶抑制劑camostat mesylate融合的可溶性ACE2對載有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的假病毒具有抑制作用[8,9]。ACE2除了在肺部細胞表達外,還在包括血管、腎、心臟和小腸等器官中有表達,這也可能解釋為何一些重症病人會出現多器官衰竭。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 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同時,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化學感受器和機械感受器細胞的電學特性,發現它們能夠傳遞不同的電信號。在注入相同的電流時,化學感受器細胞表現出多頻的電壓峰值強度,而機械感受器細胞的電壓峰值與刺激強度保持一致。兩種類型的感覺細胞與河豚毒素的敏感的電壓門控內向電流類似,但是在非興奮性支持細胞中是不存在的。
  • 基於非滷素溶劑的效率超14%太陽能電池組件 | Cell Press青促會述評
    苗青青,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會員,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高效太陽能光電轉換材料、新型太陽能電池、離子液體綠色合成及應用等研究,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Chem. Soc. Rev. (高被引論文1%), Adv. Mater., J. Mater. Chem. 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hem.
  • 發現媲美鈦合金力學性能的材料|青促會述評
    二維(2D)共價有機骨架(COF)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晶態聚合物納米材料。然而,對於2D COF的機械性能和斷裂機理了解甚少。因此作者報導了超薄COFTAPB-DHTA薄膜的定量原位拉伸研究,實驗結果顯示其斷裂強度σf為0.75 ± 0.34 GPa,拉伸模量E為10.38 ± 3.42 GPa,標稱密度為0.393 g/cc,因此COFTAPB-DHTA薄膜具有相當於Kevlar(2 GPa•cc/g)的特定強度,以及與鈦合金(23 GPa•cc/g)相媲美的特定模量。
  • 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Cell Press述評
    生命科學 作為世界領先的全科學領域學術出版社,細胞出版社特與「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合作開設「青促會述評support cell),對化學和機械刺激均不敏感。
  • 鯉魚「逆進化」重生鱗片—新聞—科學網
    但近日,新研究發現,如果進化是必須的,這個過程也可以很快。正如普通鯉魚(Cyprinus carpio)所經歷的那樣。 同大部分魚類一樣,鯉魚全身覆蓋著鱗片,但幾個世紀以前,歐洲中世紀的僧侶選擇性地養殖了一些鯉魚,從而創造出少鱗的品種,以便更容易將其剖開洗淨食用。
  • 細胞譜系研究中的CRISPR-Cas9工具鼠 | Cell Press 青促會述評
    Whole-organism clone tracing using single-cell sequencing. Nature 556, 108-+.Simultaneous single-cell profiling of lineages and cell types in the vertebrate brain. Nat Biotechnol 36, 442-+.6 Sauer, B., and Henderson, N. (1988).
  • 仿生材料的工業應用首秀:海洋生物的強韌奧秘讓「超級鋼」誕生
    科學家用了 6 年的時間,終於發現這種天生強韌背後的秘密,並將貝殼類生物的相應結構通過仿生手段應用於工業材料的不鏽鋼中,提高了材料的機械韌性。Ritchie 院士、呂堅院士和曹珊博士(從左至右)研究者們成功研製出了交錯雙相超級納米多級結構(alternative dual-phase hierarchical steels),並從實驗及理論角度證明了該結構對於材料宏觀力學性能的唯一性和獨特性的貢獻
  • 仿生材料的微組織結構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生物材料儘管由性能並不突出的簡單組元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組裝而成,但卻表現出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和功能特性,這主要得益於其跨越不同尺度的複雜而巧妙的組織結構,特別是由此帶來的獨特的變形與斷裂機制和強韌化機理。
  •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9-09-12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字體:>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張忠、劉璐琪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2010年結構工程師知識點:與材料力學性能的關係
    材料的力學性能與結構試驗的關係   (一)概述   一個結構或構件的受力和變形特點,除受荷載等外界因素影響外,還要取決於組成這個結構或構件的材料內部抵抗外力的性能。充分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對於在結構試驗前或試驗過程中正確估計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實際工作狀況,以及在試驗後整理試驗數據,處理試驗結果等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結構試驗中按照結構或構件材料性質的不同,必須測定相應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鋼材的屈服強度和抗拉極限強度、磚石砌體的抗壓強度等。
  • 正畸熱壓膜材料力學性能及矯治力測量的研究進展
    因此,深入研究熱壓膜材料的力學性能特徵,可以為臨床選擇合適材料,研發高性能新材料提供基礎;而對材料形變產生矯治力值的測量,可以反映不同材料力學性能的差異,為臨床提高矯治效能提供實驗依據。 學者們對於熱壓膜材料力學性能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Ryokawa等在模擬口腔環境的條件下測試了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種類熱壓膜材料的力學性能,結果顯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學性能,熱成形處理和人工唾液的浸泡對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影響。
  • 超高強韌硬質合金研究新進展
    長期以來,對硬質合金這種金屬-陶瓷雙相複合以及在有添加物的條件下多元多相複合的材料,關於其強韌化機理缺乏系統的認識,對該類材料體系多元成分-組織結構-力學行為-綜合性能之間的關聯關係需要深入研究。
  • 中科院力學所3D列印點陣結構研究取得進展
    然而,目前廣泛採用的一體化列印的點陣結構往往存在各向異性和支撐材料去除的問題,前者使3D列印點陣結構的力學性能遠小於理論值,後者則顯著增加了後處理的時間與成本。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熱結構耦合力學課題組首次將嵌鎖組裝方法引入3D列印技術中來製備點陣結構,即通過將三維點陣結構「降維」,轉化為二維杆件結構列印,再採用嵌鎖組裝方法將二維杆件拼裝成三維的點陣結構。
  • 二維材料力學性能首次測出
    目前已知的材料特性都是基於材料的三維結構,而最薄的材料只有一個原子厚度,其二維力學性能完全不同於三維材料特性。為了獲取和處理二維材料,迄今為止都是以三維材料薄膜形式替代。德國薩爾州大學物理學家烏韋·哈特曼和萊布尼茨新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測量石墨烯,首次能夠表徵原子級薄膜材料的二維力學性能。相關結果刊登在專業雜誌《納米尺度》上。近年來,二維材料備受關注。
  • 力學所在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材料力學新算法系列講座(第二講)| 連續分段獨立一體化積分法
    材料與製造學部 機電學院,北京100124)        王新築 (重慶大學 航空航天學院 基礎力學系,重慶400044)摘要:提出了一種解決杆件結構彎曲變形問題的創新算法—連續分段獨立一體化積分法。
  • 浙大高超團隊在結構功能一體化石墨烯纖維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力電熱性能,比如拉伸強度、電導率和熱導率分別可達130 GPa、108 S m-1和5300 W m-1K-1,因此被認為是理想的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構築基元。自碳纖維被發明以來,追求結構功能一體化碳質纖維就成為一項艱巨又重要的任務。
  • 中科院青促會第一屆青年微納傳感技術論壇舉辦
    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中科院青促會理事長劉倩出席會議。來自微納加工、化學傳感、材料、生物和光電等領域的30餘名青促會會員參加了論壇。部分院外青年科研人員應邀參會。  葉甜春在開幕式上致辭。  交流會上,20多名青促會成員圍繞當前的傳感需求,以傳感原理、工藝技術、新型材料等為切入點展開交流和探討,產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洛可可智能硬體的創新總監結合具體產品設計分享了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心得。
  • 楊慶生——北京工業大學——新型結構的力學性能分析,複合材料力學...
    研究領域: 新型結構的力學性能分析,複合材料力學,細觀力學,計算力學,聚合物與生物材料的多場耦合性能 聯繫方式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