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麒麟談財經,更多請關注原創作者。
原文:如果你有100萬,在國內能達到什麼水準?四點讓你信心倍增
首先要說的是,100萬並不是指個人資產,而是在銀行有100萬存款。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表示:都2020年了,100萬不算什麼吧,「百萬富豪」遍地都是!這種觀點實際上有些誇張,雖然如今錢越來越「不值錢」,但自認為能在銀行有100萬存款的人並不多;即便經常光顧銀行VIP窗口,幾十萬元的存款人才是多數。如果仍然不信,下面四點可以間接證明。
第一、家庭財富報告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曾有機構發布《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其中顯示:我國人均財富約為20萬元。有人覺得這一數值偏低了,畢竟中國家庭普遍都有至少一套房,資產輕鬆過100萬。然而房產不是現金,再加上大多數購房者的房貸負擔都很重,因此個人淨資產並不多,在銀行有100萬存款的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國人人均存款
這一數據也是前兩年的,不過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問題。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居民的存款餘額大約為72萬億元。這樣看似乎並不具體,我們將這一數字除以總人口數14億,平均下來國人的存款數僅為5.2萬元!況且大家都知道,財富分配可不是平均的,富人們手中掌握著更多資金,因此大多數普通人可能連5.2萬元的存款都沒有,更不要說「100萬銀行存款」了。
第三、國人人均工資
首先大家要清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私營企業和非私營單位的職工工資差距還是很大的——2018年前者數據為「人均年薪49575元」,後者為「人均年薪82461元」。我們暫且全部按照高標準「82461元」計算,假設存一半花一半,那麼每年的存款數僅為4萬出頭。也就是說,想要在銀行存滿100萬,需要高工資單位職工存上近25年!要知道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況且誰也不能保證中間有多少超額開銷;如果還有買房的情況存在,甚至一下就會變成負資產。
第四、《存款保險條例》
眾所周知,銀行也是會破產的,因此5年前國務院發布了《存款保險條例》,將最高賠付金額設定為50萬元。很多人對此不解:為什麼不是30萬,也不是100萬?這是因為國家在出臺《條例》之前,對全國銀行儲戶進行了調研,發現99%的儲戶存款都不足5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存款在50萬元以上,那麼有可能成為最富有的「1%」;如果你有100萬元存款,絕對算是「極少數群體」中的一員。
看完以上四點,在銀行有百萬存款的人絕對信心倍增——顯而易見,如果你有100萬,在國內絕對算得上是「二八定律」中掌握財富的少數人。如果進一步分析,在銀行有100萬存款,估計能夠超過全國9成的老百姓。既然如此,大家完全可以以「100萬存款」為目標——在你們看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多少年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修改、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