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休閒假日,臨池垂釣,在清澈的湖光山色中放鬆心情,大概是都市人的一大享受。然而,目前我國年汙水排放量已達560-600億立方米,其中80%以上的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我國本是貧水大國,缺水加上汙染將導致水危機。
水是寶貴的,水是不可再生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保護水質,不要讓水中無魚的悲劇發生。
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緊缺的國家,目前的人均擁有量只有2154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1/4,接近於國際公認的嚴重缺水線(人均2000立方米以下)。據文匯報報導,我國水環境的汙染更是觸目驚心:全國700多條主要河道有一半以上受到了中度汙染(地面水標準IV類)和嚴重汙染(V類);全國2萬多個湖泊、10多萬個水庫中25%已經富營養化,還有25%正在向富營養化發展。這就更加重了淡水資源短缺的矛盾,為我國21世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首先看一看我國的九大水系,水質汙染到什麼程度: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源於雲南省的南盤江和貴州省的北盤江,這兩條江都已受到相當程度的汙染,特別是南盤江,流經雲南工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佔全省工業經濟的1/3),每天有94.66萬噸工業廢水和12.36萬噸生活汙水進入江中,加上沿岸農藥化肥對水體的毒化,水質已經在IV-V類之間,對人畜造成了危害。水系途經廣西後,稱之為紅水河,廣西報載:「紅水河變成了黑龍江」;其主要支流邕江100多公裡河段水質已劣於IV類,旱季則全為V類;鬱江、柳江,經常出現死魚事件。進入廣東後,被5萬多家三資企業包圍,每年為它輸送35億立方米的廢汙水,處理率不到10%,造成全省33條主要河道的42%呈IV類、V類水,深圳河、歧江河、江門河、汾江河、珠江廣州以下河段,甚至小東江、西歧江、楓江、墨江等都出現了黑臭。
閩江水系
閩江水系受上遊成千上萬個小造紙廠、小化肥廠、小化工廠、塑料製品廠、食品加工廠等遍地開花的影響,每年有6億多噸廢汙水排入江中,造成絕大部分支流和幹流水質嚴重汙染,城市河道、湖泊的水質大都已是V類甚至超V類。連水口附近的水庫(古田水庫和龍亭水庫)水體也呈黑褐色。
錢塘江(富春江)水系
錢塘江流域原本是山青水秀的天堂寶地,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一條清澈見底的河道了,連庫容相當於3184個西湖的新安江水庫和富春江水庫,也經不住鄉鎮工業的折騰,出現了富營養化;被比作西子的西湖,現在已面現菜色,湖底冒泡,天熱時還散發著腥臭,「美女」變成「醜姑娘」!蒼南為開採明礬,汙染了一條照蘭溪;樂清人用進口廢電子元件煉製黃金,把當地的溪流包括地下水都汙染了。
長江水系
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素以水量大、自淨能力強而著稱,現在也面目全非了。幹流上21個大中城市,每年向長江排放63億噸廢汙水,以致每個城市附近江段都有10~30公裡不等的汙染段,加起來總長已超過500公裡;江面上每年有航船30多萬艘次,向江中排放36億噸廢汙水;沿江兩岸及船舶向江中丟棄的垃圾更是難以數計,僅僅在烏江口附近便匯集了一個1公裡多長、10多米寬、3米厚的垃圾島;再加上廣大農村各大支流汙染等等。
國家環保總局在5年前就宣布,長江幹流總體上已經汙染,III、IV、V類水已佔61.2%,難怪專家們要驚呼:「從長江源頭各拉丹東雪山上滴下的是乳汁,可入海時已經加入了200噸毒汁!」
在長江水系中還要特別提到的三個湖泊,都已富營養化和超富營養化,一是上遊的滇池(經螳螂河、普渡河入金沙江),由於水質超富營養化,多次出現藍藻大暴發,已被專家們稱之為患了「生態癌」,水質腥臭,劣於V類;中遊的巢湖,總體水質已超過V類,其中總磷超標5.2倍,總氮超標3.1倍;下遊的太湖,2400多平方公裡湖面,大部分水域已富營養化和超富營養化,出現了多次藍藻大暴發。這三個是全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都集中在長江水系,可見長江水系汙染之嚴重。
淮河水系
淮河水系源於河南的桐柏山,流經安徽,到江蘇入洪澤湖,這是一條全流域汙染比較嚴重的河道,主要是因為這一地區近20年鄉鎮企業發展很快,特別是有嚴重汙染的「15小企業」(即小造紙、小化工、小釀造、小食品、小製藥、小電鍍等)如「雨後春筍」,又缺乏治理手段,大量汙廢水都直接進入了河道。一個廠汙染一條小支流,幾十個廠汙染一條大支流,幾萬個企業幾乎把淮河的支、幹流都嚴重汙染了,連續出現重大汙染暴發事件,使兩岸居民農副業損失慘重,守著淮河沒水喝(連地下也汙染了),廠群糾紛不斷。直到中央下決心關停了2萬多個廠,才稍有好轉。
黃河水系
黃河水系是我國第二大水系,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經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至山東入海。根據《中國水利報》的調查:黃河自龍門以下,幹流河段均為V類水或超V類水質,支流入河口均為超V類水質,有的支流(如洛河、汾河等)幾乎「有水皆汙」。目前下遊段經常斷水,1998年共斷流330天。
海河水系
主要在河北地區,包括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北運河等支流,共有大小300多條河流,能終年有水淌的不僅屈指可數,而且80%以上淌的還是汙水。海河年徑流量為226億立方米/年,而排入的廢汙水高達40.73億立方米/年,其汙徑比為1:6.5,汙染程度居全國各大江河之首。近期對其4279公裡主要河長(含主要支流河段)的評價,劣於V類水標準的佔42.6%;凡流經城鎮和近郊工業區的水道,幾乎都成了排汙溝;廣大平原地區也基本上不見清流,真可謂「有河皆臭,有水皆汙」。以至有人說:「若想知道河流可以被糟蹋成什麼樣子,只要到海河流域各個城市的下遊看一看就夠了!」
遼河水系
遼河水系源於內蒙古高原(西遼河)和長白山麓(東遼河),包括大遼河在內。這裡是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535立方米,是全國的1/4。但河道水質汙染非常突出,遼河及雙臺子河大部分河段為V類水質,其中遼河鐵嶺,瀋陽和盤錦河段水質常年劣於V類標準;下遊一些支流的城市河段也都劣於V類水平。大遼河的兩條主要支流渾河與太子河,除源頭水外,均受到嚴重汙染,特別是渾河的撫順以下河段,太子河的本溪以下河段,幾乎所有監測斷面常年水質為V類或劣於V類,枯水期全部是黑臭水。總體上來說,已失去了河道功能;連兩岸的水井2/3也不能使用,造成了上百億元的經濟損失。
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水系主要源於內蒙古高原,通過嫩江各支流匯集,另一源在吉林長白山麓,經松花湖入松花江幹流,又稱第二松花江。
根據松遼流域水資源保護局1998年的調查,整個松花江水質汙染非常嚴重,屬I、II類水的河道不到17.8%,而IV、V類水質的河長超過60%,也就是說,除上遊的嫩江、第二松花江汙染河段稍短外,其餘都超過60%,汛期和旱季幾乎是100%。原因是:這裡的水資源本來就比較少,而每年流入松花江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達35.19億立方米,而且帶有汞、揮發酚等有毒有害物質,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出現過汞中毒,至今在幹流底泥中還殘留57.7噸汞,隨時都會釋放出來。
上述情況充分說明,我國九大水系的水質汙染情況都已相當嚴重,如不進行系統治理,就難以適應新世紀經濟的高速增長,甚至連人的飲用水都將出現危機。
國際上對21世紀的淡水資源問題已引起普遍重視,甚至把21世紀稱為「爭水世紀」。有關專家曾提出這樣的警告:如果各國政府不從現在開始,投入更多的資金治理水資源,到2025年用不上清潔水的人口將增加到25億(20世紀為10億)。
估計21世紀,水將成為一種決定國家富裕程度的珍貴商品。一個國家如何對待它的水資源,將決定這個國家是繼續發展還是衰落;而那些將治理水系作為最緊迫任務的國家,將會握有競爭的優勢!
世界尚且如此,對人均水資源只及世界人均1/4的中國,治理水系的汙染恐怕應該比任何國家來得更迫切、更緊要!
全球淡水知多少
———有人於1977年在阿根廷召開的「聯合國世界水會議」上打了個比方:「如果用一個半加侖的瓶子裝下地球上所有的水,那麼可利用的淡水只有半茶匙;在這半個茶匙中,河水只相當於一滴,其餘全是地下水。
———地球上總儲水量達到138.6×1016億立方米,但其中的97.5%是鹹水,而在其餘的2.5%的淡水中又有近69%被凍在地球的兩極地帶,30%儲存在地下含水層和永久凍土中。湖泊、河流、土壤中所容納的淡水只佔淡水儲量的0.33%。也就是說,湖泊、河流、土壤中人類可以利用的地表淡水量僅有100萬億立方米,這就是維繫生命循環與代謝的地球總水量。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被列為嚴重缺水。預測再過30年,缺水國家將達到46~52個,缺水人口將達28~33億人。
———中國也是缺水大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世界排名第88位。其值是日本的1/2,美國的1/5,印尼及前蘇聯的1/7,加拿大的1/50。耕地平均分攤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數的3/4。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平衡,總體來說,南方多、北方少。北方許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廠停產或限產,損失的年產值達1200億元。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個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缺水量約為1000萬噸/天左右。幾百萬人生活用水緊張。
世界離不開水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天需要2千克水。當人體失去6%的水分時,就會出現口渴、尿少和發燒等症狀;當人體失水10%~20%時,就會出現幻覺,甚至死亡。對人來說,水比食物還要重要。一個人在飢餓時,可以損失40%的體重而不致斃命,但是如果損失了20%的水分,就很有可能死亡。
物質生產也離不開水,生產1噸鋼需要用水20~40立方米;1噸紙需水200~500立方米;1噸氮肥需水500~600立方米;一座100萬千瓦的熱電站每年需要12~16億立方米的水……可以說,沒有水,人類將無法生存。(亦思)(編輯: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