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一些乾旱嚴重的地區,許多農民不得不長途跋涉去找水源地。一些缺水的城市或村落中,當地居民為了身體、生活所必需的水而徹夜排著長隊守候在供水站前……這些我們難以想像的場景,每天都在現實中上演。
世界水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曾經難以想像的水危機正在變得司空見慣」。這份報告通過對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的水資源情況、乾旱風險及河流洪水風險進行評估,發現17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消耗的水量超過其可用水資源總量的80%,被界定為處於「極度缺水」狀態。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40%以上的人口受到缺水的影響,預計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將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對於生存至關重要,水和環境衛生還有助於保護公眾和環境的健康。我們的身體、城市、工業、農業乃至生態系統都依賴於它。缺水會影響社會、經濟多個領域的運作與發展。
在農業和生態方面,水是生產和糧食安全的關鍵,是森林、湖泊和溼地等生態系統的生命。糧食生產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所有食物的生產過程都需要用到水,農作物、牲畜、水產養殖和森林都需要水。缺水會造成饑荒和營養不良,尤其是在人們依靠當地農業獲得糧食和收入的地區。
缺水影響人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發布的一份關於疾病與水資源關係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讓所有人獲得清潔水對於消除被忽視的熱帶疾病至關重要,是預防疾病的前提條件。很多地表水受到了汙染,因此不能被人類所用, 如果用了汙染的水將導致健康問題。據報導,全球每年有500 萬人因汙染水導致的疾病而死亡。
能源和水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缺水可能影響電廠的正常運行,威脅到能源項目的長期生存,阻礙發展進程。
水資源不僅僅是一個環境和經濟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水資源的短缺與社會貧困往往是一些動蕩的根源。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與鄰國分享河流和湖泊水系的國家裡,由於水資源供應不足和分配不均,一些地區已經出現緊張形勢,水資源之爭成為區域性衝突的導火索。
對於個人來說,缺水會直接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曾經有人進行過「一周缺水」的挑戰,在過程中發現所需用的水遠比預期中得多,缺水之後困難重重,影響到個人健康、衛生、飲食各方面。缺水的情況下,就算保證了身體所需的水分,像是洗澡、洗衣服、烹飪等平常的生活習慣都難以維持。
因此,水必須作為一個危機問題被意識到。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也曾強調:「我們必須鼓勵為解決全球水危機開展合作,加強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適應能力,確保所有人特別是最弱勢群體都能獲得水。在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水資源,確保對其進行包容型管理,這樣才能可持續地保護利用這一重要資源,造福全人類。」(王玫珏)
(責任編輯:蘇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