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刪帖公司灰色地帶公關 刪負面信息成大產業

2020-11-23 搜狐傳媒頻道

  兩個80後的年輕人,一個負責拉客戶,一個負責用黑客技術刪帖子,他們根據客戶的需要,在著名網絡論壇——凱迪論壇(kdnet.net)裡植入木馬,然後刪掉了數十篇帖子,非法獲利數萬元。結果,12月21日,兩人都被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刑。

  自百度公司員工收錢刪帖被檢察機關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批准逮捕後,這是網絡黑公關受到刑事處罰的又一案例。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刪除網絡負面信息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產業"。這種處於灰色地帶的公關行動,不僅侵害了公眾的知情權,也縱容了某些企業的私慾,讓它們在不正當競爭中與對手兩敗俱傷。有些行為則直接觸犯法律法規,走進"雷區"。

  對於亟須構建的良好網絡環境而言,網絡非法刪帖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汙染源",這種行為破壞了網際網路正常的運行規則,貽害無窮。

  網絡黑客雙雙獲刑

  生於1982年的曹黎是湖南懷化人,畢業於湖南某職業技術學校,學的是工程造價專業。據媒體報導,他對網絡技術很感興趣,畢業後雖在高速公路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但工作一直不太穩定。

  2010年12月起,曹黎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從事有償刪除各類網站帖子的網絡公關工作,通過刪除有關機構的負面或不利信息牟利。

  技術能力並不出眾的他,想招募到高手,將一些難以用常規手段刪除的帖子刪掉,於是,他在百度貼吧裡發布招聘信息,尋求"事業夥伴"。

  一名重慶小夥兒成了他的搭檔。生於1987年的呂孝華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卻通過自學掌握了不少黑客技術。他根據曹黎留的即時通訊工具帳號,與他建立了聯繫。

  據旁聽過庭審的記者稱,為了考驗呂孝華的能力,曹黎將客戶提供的一個比較難弄的凱迪網帖交給了呂孝華,看他能不能刪掉,呂沒有讓他失望。此後,曹黎將要刪除的凱迪論壇的帖子都交給呂處理。

  呂孝華後來向公安機關供述,他是通過黑客手段,利用凱迪論壇的安全漏洞,遠程上傳名為"菜刀"的木馬程序,非法獲取凱迪論壇資料庫內的管理員帳號和密碼,然後實施刪帖行為。

  自從有了搭檔,曹黎開始專注於對外承接刪除凱迪論壇帖子的業務,然後將客戶指定刪除的帖子連結轉發給呂孝華。每刪除一個帖子,曹黎收費1800元,分給呂1400元。

  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獲得的判決書顯示,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1年5月至10月期間,兩名被告人合夥非法刪除凱迪論壇帖子共計48個,非法獲利人民幣82150元。

  曹黎還有另一搭檔——何國翔,此人專門負責刪除"我愛購物網"、"南方網"的帖子。每次刪帖成功,何國翔從曹黎處分得每帖人民幣300元至600元不等。檢察機關指控,兩人刪除"我愛購物網"的帖子共計12條,刪除"南方網"的帖子共計6條,非法獲利共計人民幣8300元。

  判決書顯示,為了規避風險,曹黎力爭給刪帖業務貼上"合法外衣",他在淘寶上開了個小店,通過假意出售架設在淘寶網上的商品,利用支付寶等網絡工具向要求刪帖的客戶收取費用。

  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判決認為,兩人以獲利為目的,違反國家規定,侵入普通計算機信息系統,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牟取利益,情節均特別嚴重,已構成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判決書稱,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實施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違法所得達5000元以上屬情節嚴重,達5倍以上即2.5萬元以上屬於情節特別嚴重,本案中曹黎非法獲利數萬元,符合情節特別嚴重範疇。因此,法院最終判處曹黎有期徒刑3年3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判處呂孝華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

  網絡刪帖公司無所不用其極

  CNNIC在2012年7月發布的《第30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39.9%。

  在網絡化程度越來越深的時代,網絡負面或不利信息確實可能對一個機構或個人造成巨大打擊,而這正給刪帖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一家刪帖公司的廣告語這樣寫道:"網絡可能在一夜之間為一個企業打造一個天堂,但是更多的案例表明,地獄要比天堂更容易打造……網絡上的負面消息很可能一發而不可收拾,最後企業的口碑就會被毀於一旦。所以,清除負面信息負面報導刻不容緩!"

  在搜尋引擎上隨意搜索一下,可找到眾多網絡刪帖公關公司。在瀏覽各種網絡論壇或留言簿時,也經常可看到網絡刪帖公關公司張貼的各種各樣的廣告。

  而各大論壇正是他們公關的對象。

  凱迪論壇技術總監王新林說,基本每天都有人在嘗試攻擊凱迪的伺服器。天涯社區總編輯胡彬說,天涯的伺服器也每天都受到攻擊,且近年來這種攻擊的數量處於上升的趨勢。

  凱迪網副總編輯孫潮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曹黎等人非法刪帖是凱迪追查到的第一例,凱迪伺服器確實經常遭到黑客攻擊。"目前網絡公關刪帖非常嚴重,這裡面已經涉及一個產業鏈的問題"。

  他自認為凱迪是目前網絡社區刪帖最難的一個社區,所以一些刪帖公司才採取黑客技術進行攻擊。

  這只是網絡刪帖公司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之一。2009年,曾經有多家網站接到過一份蓋有"新華社"公章的傳真函,函中要求這些網站刪除其轉載的某篇新華社報導,多數接函網站將這篇報導及時予以清除。然而,新華社後來證實,從未出公函要求網站刪除這篇報導,傳真函無疑是偽造的。

  胡彬和凱迪網絡總編輯"牧沐"都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們也遇到過偽造律師函、律所公章等情況。

  天涯社區資深管理員喻名(化名)告訴記者,天涯社區由於影響巨大,也經常要遭遇刪帖公司的公關行動,有一次甚至上演了"反間計":公關公司拉攏了天涯社區的一個版主,這個版主將一個連結發給了一名管理員,該管理員一點擊這個連結,發在天涯社區上的某個負面帖子就被刪掉了——版主在連結中使用了黑客技術。

  胡彬也證實,天涯社區的管理員還沒發現這種情況,但個別版主出現過被拉攏的情況。

  對於刪帖,大型中文論壇都有自己的規範。凱迪論壇就明文規定刪帖申請人"須是相關當事人,公關公司請繞行,政府部門刪帖請依法報相關部門",對於申請人是個人的,凱迪要求提供身份證複印件;申請人為非個人的,需要提供加蓋公章的營業執照複印件。

  "牧沐"說,有些人自稱是"受害者",所要求刪除的內容卻與其身份沒關係,他們就明白是網絡公關在運作。

  "牧沐"告訴記者,凱迪對網絡非法刪帖非常排斥,曹黎的案件,就是凱迪在發現被黑客技術攻擊後,主動報的案。

  孫潮表示,公司最忌憚"內鬼":"凱迪編輯如果內外勾結刪帖,一被查出就會被開除,凱迪有內部監督機制,相互制約,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一例編輯收錢刪帖的事情。"

  胡彬說,天涯社區刪帖的規則很嚴格,刪除都有詳細日誌,符合權限與否,以什麼理由刪帖,依據什麼刪帖,都有詳細記錄,如果發現是異常操作或錯誤操作,刪除的帖子都可以恢復。"牧沐"則稱,凱迪刪除的每一個帖子也都會有記錄,如果刪除的帖子未被記錄在案,就屬於非法刪帖,公司內部有追查機制。

  據了解,這種刪帖記錄製度在各大知名論壇都被用作防止員工以權謀私的利器,然而,仍有論壇將刪帖作為尋租工具,牟取利益。某個以負面信息報料而聞名的論壇的一名高管告訴記者,他們的管理員每年可以無需任何理由刪除兩個帖子,作為"福利"。

  非法刪帖一般出自員工的自行暗中操作,例如百度員工收錢刪帖事件。據媒體報導,被捕的許某在百度負責百度貼吧內吧主投訴和吧主審核工作,他與原來的同事呂某商議,由呂某負責聯繫外部需要刪帖的人,許某利用職權來刪帖,以此賺錢。他們合夥刪除數百條帖子後,許某從呂某處獲得好處費8萬多元。2012年7月,百度公司報案,許某和呂某因此被抓。

  網絡非法刪帖侵害知情權

  網絡非法刪帖,對於被曝光的機構或個人而言,是成功公關,他們因此可以消除負面影響。但對公眾而言,卻因此被侵犯了知情權,"被不明真相"甚至被誤導。

  對於企業而言,最典型的案例是2007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在事件被曝光的前幾個月,網絡上已經出現嬰幼兒喝三鹿奶粉長結石的消息,然而,這些信息很快被屏蔽。事後查明,三鹿集團正是採取了公關手段進行了網絡刪帖,封鎖負面信息,從而使得毒奶粉得以存在更長時間,導致受害者不斷增加。

  對於個人而言,像因"日記門"事件落馬的廣西來賓菸草局原局長韓峰,就被公訴機關指控曾向欽州市某公司項目經理陳某索取現金人民幣15萬元,交給相關人員作為刪帖費用。

  刪除官員網絡腐敗信息的需求很有市場。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山西省某縣的政府部門曾出錢請人刪除關於部門主要領導的負面信息。

  2011年8月,網際網路上曾出現一系列關於該部門主要領導負面消息的網帖,這些網帖同時也在多個百度貼吧裡被連續轉發。網帖出現後,兩名專門從事非法刪帖工作的人員主動聯繫到該政府部門辦公室主任,聲稱可以將網際網路上相關網帖刪除。

  在收取現金5000元後,他們找到該縣百度貼吧的吧主,刪除了相關網帖。隨後,他們與政府部門辦公室主任達成了包年刪帖的協議,獲得5.8萬元酬金。

  對於企業而言,這一需求所造成的市場規模更為龐大。2010年即有報導稱,中國國際公關協會副秘書長陳向陽表示,網絡公關業務成為公共關係服務中增長最快的領域。2008年度中國公共關係市場年營業額超過140億元人民幣,其中網絡公關業務異軍突起,佔中國公關市場業務比重達6.3%,約8.8億元。

  陳向陽對這種現象很痛恨。他在一次發言中表示:"近幾年,網絡水軍、網絡推手、灌水公司、刪帖公司等非法機構,利用網絡營銷技術,歪曲捏造事實,炒作製作虛假的網絡民意,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應當受到法律的懲處和社會的譴責。"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瀋陽告訴記者,網絡非法刪帖阻塞了信息的公開透明,妨礙了正常的輿論監督,侵犯了發帖人的言論自由和公眾的知情權,幹擾了網際網路公司正常秩序,且汙染了網絡環境和空氣,"對於這種網絡公關亂象,應予整治與規範"。

  2011年4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也組織了百餘家網站籤署自律公約,呼籲"不組織、不參與任何形式的非法網絡公關活動"。然而,有評論認為,在監管不足、規則缺失和商道淡薄的情況下,這種處於灰色地帶的灰色行為目前還難以禁絕。

  胡彬表示,對於百度員工和攻擊凱迪非法刪帖者的懲罰,給依法管理規範網絡秩序樹立了先例,"對於非法刪帖行為,天涯堅決抵制,也希望國家從法律角度更加嚴厲對待這種事情,對於非法牟利違法公關行為一定要嚴懲。"

相關焦點

  • 網絡刪帖公司利益鏈曝光:刪負面報導收費1萬
    新華網天津4月25日電(記者劉元旭)國家有關部門開展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以來,一批「刪帖公司」和非法網站被關閉。但記者近期追蹤發現,各種有償「刪帖公關」沉渣泛起,在網上公開叫賣替人刪除負面信息服務,甚至連新聞監督報導也「包刪」。  職業「刪手」怎樣替人消災?誰是利益鏈條上的「漁利者」?公眾合法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如何保障?
  • 北京查處多個有償刪除負面信息非法公關公司
    近期,北京警方在工作中發現,口碑公司存在非法經營的行為,迅速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經過大量調查取證,查明口碑公司是以網絡形象營銷為外衣、以即時通訊工具為媒介、以網絡非法刪帖為手段、以虛假網絡交易為掩護的非法經營公關公司,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直接聯繫或委託中介、其他非法網絡公關公司間接聯繫網站工作人員,通過向相關人員行賄的方式,為其客戶提供非法有償刪除負面信息服務。
  • 企業網絡危機公關:企業快速處理網絡負面信息的小技巧
    企業網絡負面信息,傳播廣影響大,很多網絡負面信息會給企業或品牌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利益損失或者信譽度的降低,小編就如何處正確有效的處理企業負面信息給大家提供一些小技巧。一、提交資料處理處理負面信息一般的大型的網站都會有處理侵權投訴版塊,只要提交相關資料可以刪出負面信息。
  • 全網天下:企業網絡上出現負面信息如何處理
    基本上很多企業都會碰見網絡上出現自己的負面信息,有些是客戶投訴的,有些是競爭對手發布的等等很多出現形式;網上很多朋友諮詢徐國祥,怎麼壓制企業負面信息,其實很多企業想到的就是刪帖,在這裡徐國祥不建議去刪帖,下面具體談下企業網絡上出現負面信息如何處理;全網天下品牌覆蓋
  • 舉報「軟色情」和「有償刪帖」!新華區開展網絡專項整治行動
    舉報「軟色情」和「有償刪帖」!網絡「有償刪帖」問題專項整治重點一、全面清理涉網絡「黑公關」負面有害信息重點清理網絡「黑公關」推廣信息或用於攻擊詆毀他人、損害企業合法權益、進行惡意營銷的內容。1.為「有償刪帖」等網絡「黑公關」進行宣介推廣的信息。
  • 猩猩公關——網絡公關的重要性有哪幾方面?
    網絡公關需要做什麼● 誤區二:我不是知名企業,不會有公關危機很多企業會覺得:公關危機是大企業的事,什麼農夫山泉、豐田汽車……只有知名企業和品牌才會受到媒體和公眾的關注;而我們這樣不知名的企業,即便有什麼負面新聞也不會受到關注。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負面信息,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作為企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負面的信息。負面信息是指在網絡以及其他媒體傳播出來的不利於企業品牌發展的消息,以網絡信息為主,多以新聞稿、論壇帖子、博客文章、視頻的形式存在。
  • 推特拒絕替澳洲士兵刪帖,軍人虐殺平民是事實,馬克龍卻坐不住了
    11月30日莫裡森將諷刺漫畫成為「虛假圖片」,表示「令人反感」,還要求刪圖道歉。當地時間12月1日有美國媒體報導,表示推特公司拒絕替澳洲士兵刪帖,軍人虐殺平民是事實,雖然推文十分「敏感」,但並不違反規定。現在澳洲戰爭罪醜聞出來後,美國異常低調,不僅根本沒為澳大利亞說話,許多美國媒體還對澳洲戰爭罪行為加以譴責。
  • 「催更就刪帖」是什麼梗
    作為十幾年的老秦迷,關注秦時明月官博,看看秦時明月貼吧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深怕錯過《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的播出時間。今天突然在秦時明月官方貼吧看到很多「滄海橫流他還流嗎?」、「催更就刪帖」的梗,仔細看了內容才知道,看來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是打算缺席不是遲到,繼很多月兒、雪女新模被吐槽之後,官方中秋節放出的天明海報,粉絲直呼天明的臉是被大叔拍扁了嗎?說起秦時明月這部動漫,一直追更這部動漫的小夥伴應該也知道,從年初到如今《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一直沒了消息,而且明明年初已經更了一集序章,卻又毫無說明的停更了,反倒是作為姊妹篇的《天行九歌》在騰訊如約而至。
  • 網曝食品保質期內已發黴 商家賠付要求網友刪帖
    網曝食品保質期內已發黴 商家賠付要求網友刪帖 對此米旗公司工作人員稱「是為了維護公司聲譽」。有網友調侃說,「商家賣東西促銷有買一送一的,現在才知道,出現質量問題後賠付竟然也有『賠一搭一』啊!」  論壇熱帖:米旗,坑爹呀  保質期內月餅發黴變質  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是米旗的鐵桿粉絲、會員,一直購買米旗的產品。
  • 掃黃打非:上海破獲「負面新聞」勒索案 關閉虛假新聞網站41個
    考慮到消除負面信息的成本並不高,大部分被害人都選擇交錢了事,並沒有報警。不到一年,該公司涉案帳戶收入已達100餘萬元。一、上海某兒童醫院被「黑」,假網站索要3萬元刪帖費2018年12月,上海某兒童醫院向浦東警方舉報稱,一個名叫「大陸網」的網站發布了一篇題為《上海某某兒童醫院坑騙患者,沒有醫德的騙子醫院,真實經歷》的負面信息,且文中涉及的醫生和內容皆與該醫院無關。
  • 然而不到一天,被刪帖禁言處理
    11月28號,歌手李榮浩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的新專輯早在5月分就製作差不多了,一直等待公司發行,結果經紀人和平臺都以"流程"為由搪塞他,推遲專輯發布,因此惹的李榮浩非常不滿,直接發文怒懟經紀人,在文末更是直言,12月5號再發不了,自己就找個電動車維修論壇把新歌發了。
  • 李顯紅:狗不理包子事件,理解公關的本質是啥?
    狗不理包子公關事件/ 對,這就是天津名吃,100多年歷史的老店,但是最近出事了,連續關了好幾家店。 看來是,狗不理包子,公關水平真不行。後來居然,把責任推給了狗,並擺脫責任。 說明這家店,太落後了,壓根不懂公關了。 說到公關,在中國被誤解了,一般是這樣: 1.負面來了,自己站出來澄清,說自己沒錯。
  • 快遞業的公關部門有多厲害?只要有關於公司的負面新聞都會攔截
    公關即社會公共關係,每個大公司都有公關部門,公關部門設立主要是推廣企業形象,收集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有效信息以及突發事件的把控,如果企業公關危機不及時進行處理,可以說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危險到可以讓企業走向滅亡,也許你會認為我有誇大成分存在,但是也會有其他危害,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企業危機公關不及時處理會有哪些效果。
  • 公關知識:危機公關處理態度決定公關危機成敗
    面對危機公關時,當事人態度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又有哪些態度和注意事項呢?小編來分析一下1,反映快慢是一種態度,可翻譯為:對用戶利益在乎不在乎,公司行事作風是積極還是慵懶,散漫。3,真實闡述事情原委是一種態度,網絡公關這背後是真誠與否的問題,比如滴滴打人事件中,滴滴公布了乘客司機雙方的溝通記錄,把評判權交給公眾,很多時候,歪曲假意,謠言止於事實。
  • P2P企業如何在兩天內解決負面信息
    但每天有多少家平臺被爆出負面不得而知,但經由投資人用戶體驗不滿意、競爭對手惡意造謠、第三方平臺或者個人惡意敲詐、公司企業自身原因等因素被爆出負面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在上演。那作為網貸平臺如果爆出負面信息,如何進行危機公關在2天內解決掉公司的負面信息呢?一、 輿情監測首先出現負面,我們要第一時間了解負面的來龍去脈。
  • 21世紀網靠負面報導要挾數億元 兩公關公司當掮客
    而據專案組初步核查,2010年至今,21世紀網平均每年與100多家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籤訂「廣告合同」,累計收取費用數億元。  案情  收「保護費」 不發負面報導  據犯罪嫌疑人、《21世紀經濟報導》副主編、21世紀網總裁劉冬介紹,21世紀網本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網絡電子版,2010年,網站開始獨立運營、獨立核算,其擔任負責人。
  • 明星代言負面來襲?「社交時代」危機公關手冊
    與此相比,社交媒體時代品牌的信息環境變得愈發複雜,信息來源首先不可控,據了解"房東"涉毒一開始就源於一非大V微博網友爆料;其次,信息傳播時間不可控,很多負面新聞都是在毫無徵兆情況下突發,令品牌猝不及防;最後傳播內容不可控,這一次的"炫邁,停不下來"的惡搞,顯然已經超出了炫邁口香糖的想像範圍。
  • 中國人要理解WTO規則的灰色地帶
    美國K街律師白菱傑(William Barringer):  中國人要理解WTO規則的灰色地帶  特派記者 熊敏 華盛頓報導  白菱傑是華盛頓代理中國貿易事務最多的律師之一,他所在的他告訴記者,中國人對國際貿易規則中的灰色地帶知之甚少,因此他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國際貿易法律服務。  而對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對WTO制度公平性的質疑,白菱傑認為,這套機制大部分時候是公平的,有的時候中國案件受到不公正待遇跟中國方面辯護能力不足有關。但他也同時指出,現有WTO規則存在局限性,比如如何處理新能源補貼以及碳關稅的爭議。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打擊「網絡黑V」勢在必行
    在「網絡大V」陳杰人真面目被揭開之前,很多網友都被其刻意塑造的假象所蒙蔽,看到他高舉「為民請命」的旗號,把自己打扮成「反腐鬥士」,敢於向公權叫板的「勇士」,誤以為他就是「陳青天」。可實際上,陳杰人利用這些精心包裝的「頭銜」,一邊藉助粉絲力量炒作網絡負面輿情,一邊藉此收費刪帖、勒索錢財,牟取非法暴利,短短數年的時間,就撈取了數千萬元的利益,簡直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