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區2020年汛期氣候特點及 11-12月氣候趨勢預測
>基本氣候概況 2020年3月31日入汛,較常年提早7天。 今年汛期(3月31日到10月29日,下同)我區平均降雨量為1289.8毫米,較常年(1981~2010年,下同)同期偏少8.9%。汛期平均氣溫27.2℃,較常年同期偏高0.6℃。 主要氣候特點 今年汛期主要氣候特點:暴雨少;龍舟水接近常年,分布不均勻;高溫持續時間長;颱風影響輕。
-
七月暴雨高溫天氣與颱風沒來有關?專家解讀「空臺」原因
今年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7月24日之後,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持續炎熱,北京、天津也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更異常的是,以往7月經常登陸我國的颱風,今年罕見缺席。這兩者有何關聯?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的相關專家。
-
專家預測:2018年我國颱風來的早,災情或偏重
日前,2018年南方強天氣學術研討會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召開,國內外氣象專家圍繞南方強對流天氣進行討論。會上預計,2018年汛期南方氣候可能呈現龍舟水偏強、颱風影響較早等特點,汛期氣象災害屬於偏重年份。 而根據此前廣東省防總專家會商會的研判,2018年將有5至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會商認為,2018年廣東天氣複雜多變,三防形勢嚴峻。
-
2020年的颱風季要開啟了,廣東今年颱風會比較多嗎?
2020年以來,關於颱風發展的消息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而最近關於「颱風季要開啟了,廣東今年颱風會比較多嗎?」又受到了大家的熱議,那到底是多還是少?其實氣候中心很早就給出了數據說明,那就是據預測,長江、珠江等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汛情,登陸颱風可能偏多偏強。而對於廣東來說,有點不一樣。
-
2018年嘉興氣候有點「奇」!氣象局總結了八大特點
2019-01-23 16: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娜 通訊員 張瑞萍2018年,你對「天氣」是個啥印象?多雨、濃霧、颱風路線「奇葩」、氣溫偏暖……總而言之,有點「奇怪」。1月23日上午,嘉興市氣象局舉辦2018年度重要天氣氣候事件發布會,總結了2018年禾城天氣的八大「特點」。來聽聽氣象工程師的專業解讀吧!
-
【颱風科普二十一】秋颱風有什麼特點?
【颱風科普二十一】秋颱風有什麼特點? 來源:中國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2年09月25日10:52 一般而言,七八月份是颱風生成的旺季,這段時間颱風偏少,會使全年颱風偏少。但是颱風不只是夏天的產物,秋天台風生成的消息也會不斷傳來。
-
2005年全國防颱風工作會議召開 水利部副部長講話
11日上午,2005年全國防颱風工作會議在廈門召開,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出席了會議並講話,鄂竟平在會上總結了近年來防颱風工作的經驗,同時指出了我國防颱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並且指出了當前應著力做好的幾項工作。福建省副省長劉德章出席了會議並講話。
-
7月暴雨高溫天氣跟今年沒來颱風有關嗎?專家來解答
陳濤介紹,前期在副高掌控下「炎值」居高不下的江南、華南等地,未來幾天高溫仍將持續,四川盆地也將高溫。未來三天,華南、江南南部、內蒙古西部、四川盆地及新疆南疆和吐魯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廣東北部和南部、海南島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至39℃,局地可達40℃。
-
2005年被除名的颱風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颱風(熱帶風暴)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我國就有六、七個之多。多年來,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裡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颱風往往有幾個稱呼。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有關國家和地區舉行專門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2018年颱風早知道:5~7個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4-6個侵擾廣西
據預測,21~22日,廣東最低氣溫清遠和韶關的北部6℃~8℃,南部沿海市縣13℃~17℃。海南五指山以北21日最低氣溫13~16℃為主。今年約有5~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廣東省防總15日通報,根據專家會商會研判,今年有5至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龍舟水偏重,局部區域可能出現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
-
廣東首發高溫紅色預警,本周四還將入伏,有颱風要來?
年以來最高氣溫 廣東:發出首個高溫紅色預警 廣東2020年入夏後 發出首個高溫紅色預警。 7月13日11時26分,廣東省大埔縣發出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
廣東「吃下沉」酷熱高溫接近歷史紀錄,颱風「空調外機」就是猛!
在丹娜絲颱風和南海低壓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今天廣東、香港、澳門、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其中廣東省所有地級市國家氣象站都超過了35度,實現罕見的「高溫大滿貫」;廣東中部更是經歷了酷熱天氣,韶關、東莞、廣州達38度或38度以上,番禺、花都達39度或39度以上,番禺氣溫打破了7月紀錄
-
廈門氣候一年回顧:氣溫高颱風少 雨水稀霾日多
回顧廈門一年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發現2014年格外不尋常,許多紀錄都改寫了。島外的同安高溫日數,全年達到43天,比舊紀錄(21天)多了一倍多。 少 8月竟然沒有颱風來 2014年只有3個颱風影響廈門,也就是第7號颱風「海貝思」、第10號颱風「麥德姆」和第15號颱風「海鷗」。這3個颱風對廈門的影響程度都較弱。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通訊員 黃彬 2018-08-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海洋氣象預報 高溫日數 氣候變暖 高溫少雨 8月 副熱帶高壓...
原標題:國家氣候中心:今年中國高溫發生區域出現明顯變化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許映龍2日表示,8月下旬高溫可能還會階段性的出現,但範圍可能不會像7月下旬這麼大。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今年中國高溫發生的區域出現明顯變化。 中國氣象局今天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降雨多、颱風少、高溫多……今年汛期天氣異常,因它不走尋常路?
說起今年汛期很多人明顯感覺到降雨多、颱風少,還有高溫多2020年6、7、8月副高平均位置和對應雨帶位置數據客觀揭示了副高的「龐大」:今年6月的氣候平均值顯示,副高北界約為30°N,南界到10°N以南,西伸約為110°E;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自2019年10月起,相關專家對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開展遴選工作,遴選主要原則為:天氣氣候事件的極端性、災害的影響程度和範圍、社會公眾對天氣氣候事件的關注程度、同類事件的代表性。中國氣象局表示,國內十大入選事件的投票結果,基本反映了2019年我國天氣氣候的主要特點,一是強降水過程頻繁、強度大、重疊度高,如,華南出現1961年以來最長前汛期、華西秋雨期明顯偏長雨日偏多、連續強降水致貴州水城發生7.23特大山體滑坡等。二是高溫日數多,多地出現階段性氣象乾旱,如,雲南溫高雨少遭受嚴重春夏連旱、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但熱帶低壓還算不上颱風。換言之,今年7月沒有颱風從此前的預測變成了現實。這創下了今年南海和西太出現1951年以來首次7月「空臺」的紀錄,但對廣東不罕見。據廣東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可能有2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省。
-
罕見高溫的幕後推手
高溫與北極冰川有關嗎? ——青藏高原積雪和北極海冰減少導致熱力作用顯著 李維京表示,南方高溫乾旱的直接原因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非常強大,與常年相比,它的位置偏北、偏西。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之下一定是高溫少雨的天氣。
-
大暑時節廣東多地氣象紀錄被「熱破」!緩解高溫或靠8月上旬颱風
據悉,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已把廣東多地的氣象紀錄給「熱破」。對於高溫的緩解,兩級氣象部門紛紛「盼」起了8月上旬可能到來的颱風。根據廣東省氣象臺統計,2020年7月以來的高溫天氣,已讓廣東多地的氣象紀錄被「熱破」:1、今年以來(截至7月21日),全省平均氣溫22.3℃,較歷史同期(20.9℃)顯著偏高1.4℃,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三高,樂昌、汕頭、大埔等22個縣(市)平均氣溫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