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寧玉萍:21世紀是「腦科學時代」,但精神科醫生太缺了

2020-11-30 大洋網

白衣執甲,逆風而行。今年的疫情中,全社會都被醫生、護士、疾控部門工作人員等「逆行者」的英雄行為所感動。許多高三考生也立志將來要守護人們的健康。可是,考生們該選擇大學裡的哪些專業,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呢?

廣州日報求學重磅推出的《5分鐘名師教你報專業》欄目,特邀廣東高校名師,為考生推介守護人們健康的專業。本期推出的專業是精神醫學。

名師:

寧玉萍

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院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黨委書記 

專業掃描: 

問: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精神醫學專業。

寧玉萍:精神醫學專業主要是培養精神科的醫生,特別具備精神心理診治和服務能力的醫學人才。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是廣東省第一個精神衛生學院,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2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完成了精神醫學從本科到碩士、博士人才培養的全序列。

問:精神醫學和其他臨床醫學專業有何不同?

寧玉萍:精神醫學專業首先培養的是臨床醫生,但是又跟「大醫學」稍微有一些不同。我們除了要具備臨床醫學所有的知識技能以外,還要學習心理學和精神病學,培養的是符合精神醫學臨床醫生、心理服務業要求,未來也有可能從事神經科學的研究、教育等方面工作的人才。所以精神醫學既是醫學,又是兼具人文學、哲學、心理學知識的一個有趣、全面豐富的這樣一個專業。  

問:學生在校期間會學習哪些課程、參加什麼樣的實踐?

寧玉萍:精神醫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首先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裡面的人體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臨床醫學裡面的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這些都要學。

另外,我們還加入精神病學和臨床心理學,和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組成四個主幹學科。所以說這個專業比普通的臨床醫學專業還要多學幾門課程,學習的任務也是非常艱巨的。實踐方面,學生要參加大學裡面的社會活動、科研活動,以及醫院科研小組基於精神心理服務的研究,社區服務、志願者服務,我們的學生都會要參加進來。也就是說,除了在課堂上學習醫學知識以外,在暑假、寒假,學生可以儘早的進入到精神心理服務的體系裡面來。

名師建議:

問: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這個專業?

寧玉萍:現在精神神經疾病領域還有不少沒有解決的問題,包括老年痴呆症、孤獨症、抑鬱症等。選擇精神醫學,首先要具有為老百姓服務奉獻的精神、高尚的個人道德和操守,同時,對醫學感興趣,特別是對精神心理、腦科學感興趣或者有天賦的學生,都適合報讀。 

就業前景: 

問:該專業就業前景如何?畢業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有什麼發展方向?

寧玉萍:21世紀是「腦科學時代」,但精神科醫生太缺了。現在全國還不到3萬精神科醫生,全國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各種輕重精神疾患的終生患病率達到了17.5%,所以患者的就醫需求是很大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每年招收五六十名精神科規培醫生,每年用人單位來招聘都供不應求。

除此之外,還有普通人的心理問題、心理危機幹預也是我們要去服務的。學生畢業以後可以從事的職業是很廣的,可以做精神科醫生,成為心理指導心理諮詢的主力軍;還可以繼續讀研究生深造,做精神醫學領域的科研,包括神經科學、社會學、心理學,涉及面很廣,都是非常的深邃、有趣,很值得去研究的。

現在高校裡面都缺心理方面的老師,學生未來也可以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其他的各行各業,其實也都需要精神心理人才的支持。 

名師簡介:

寧玉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黨委書記、廣州醫科大學精神衛生學院院長。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廣州市醫學重點人才。社會任職:中國醫院協會精神病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廣東省醫院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會認知障礙分會副會長、廣州市醫學會副會長等。學術任職:《NEUROPSYCH DIS TREAT》雜誌副主編、《Journal of Alzheimer disease》雜誌編委,《中華精神科雜誌》、《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編委。曾獲得榮譽稱號:廣東省優秀院長、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廣州市傑出青年等。

身兼醫院管理、臨床、科研、教學等任務,擅長於現代醫院管理,大力推動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作為廣東省高水平專科醫院的建設與發展,醫院專科聲譽及科技影響力均排在全國前列;在臨床及科研方面主要致力於抑鬱焦慮障礙、認知障礙、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參與的研究曾獲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及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以項目負責人獲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抑鬱症的精準醫療」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科技部973、863支撐計劃等子課題5項,廣東省科技重大專項及廣州市科技重點特色項目多項。目前發表研究論文210餘篇,其中SCI 收錄130篇。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50餘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伍仞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編輯李文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

相關焦點

  • 關於基因和遺傳學,精神科醫生需要了解什麼?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精神科醫師會感覺為難,因為遺傳學並非臨床課程,很多內容早已回憶不清,而且很多知識在自己上學時還沒有被寫進課本;即便進入臨床後有繼續學習的機會,很多醫生也會認為,遺傳學是科研方面的事,對於理解和治療精神障礙並無太大幫助。
  • 腦科學,21世紀的新趨勢
    誰會貢獻自己健康的活體大腦呢,又如何創造更多技術手段去測量呢,這些難題無疑成了當前腦科學研究的重大阻力。21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人工智慧已成為腦科學研究的新趨勢。如今腦科學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細胞和分子層面,對思維、情感、意識等高級功能的認識還非常膚淺。研究大腦已成為當前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然而越是未知的領域,越是能激發我們的探索欲。
  • 全國首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新聞—科學網
    12月27日,浙江大學宣布醫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
  • 浙大設立國內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
    作為全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該學院擬設神經科學和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 「腦科學是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學科,也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最快的學科。」學院院長段樹民說,腦科學研究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戰略重點。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均開設了神經科學的本科專業。
  • 我國設立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
    國內高校將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近日,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擬設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方向,填補本科神經科學專業的空白。他解釋道,我們通常所說的「腦科學」,與更為專業的表述「神經科學」,在很大程度上是重疊的,但後者的研究範圍更廣。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副院長周煜東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強腦醫學等社會緊缺高層次醫學人才的培養。「目前腦醫學相關領域醫生定向培養極少。據統計,全國精神科醫生缺口在10萬人以上。
  • "腦控"成為科技新寵 21世紀被稱"腦科學時代"
    原標題:「腦控」成為科技新寵   圖為癱瘓病人通過腦控技術操縱機械手臂給自己餵食巧克力科學家通過對大腦這一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斷研究,開發出了多種「腦控」科技產品,充分發揮了大腦的指揮功能。   英國一名設計師日前開發出一種腦控獨輪車,工作原理是騎車者佩戴一種由腦脈衝控制的特製護目鏡,通過藍牙技術與獨輪車動力系統保持即時聯繫。一旦前方有障礙物,護目鏡檢測到腦脈衝的變化就會自動發出減速或停車指令,保證騎車者的安全。
  • 浙江大學設國內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
    近日,浙江大學宣布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作為全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該學院擬設神經科學和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據了解,這是國內高校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
  • 東營名醫譜|心理修復師——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精神醫學...
    1988年,因家庭原因,翟傑從濟寧調到勝利醫院精神衛生康復科工作。本來在骨外科工作的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當時勝利醫院尚未設立骨科,再加上精神科人手不足,機緣巧合之下,我就轉入了精神科。」這一幹,就是30多年。
  • 想成為心理醫生,心理學專業與精神醫學專業怎麼選?
    心理學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但是培養成熟的心理學人才至少需要五至十年的時間,而心理學在國內的發展猶如蹣跚學步的嬰兒,尚且跌跌撞撞,心理諮詢市場魚龍混雜。如果真心想成為一名心理醫生,報心理學更好還是精神醫學更好呢?同是研究人的精神世界,這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呢?
  • 我國設立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一文了解什麼是「腦科學」?
    國內高校將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近日,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擬設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方向,這填補了本科神經科學專業的空白。腦科學,是目前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學科之一。「腦科學研究的規模和需求已經大大超過了眾多的一級學科。但我國普通高校提供的400多種本科生專業中,沒有神經科學專業。」
  • 全國首個 「腦科學」本科專業在浙江大學設立
    腦科學研究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戰略重點。2019年12月27日,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院長由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樹民擔任,這是全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初期規劃擬設神經科學和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
  • 解讀神奇的離子醫學:21世紀最尖端的科學
    原標題:解讀神奇的離子醫學:21世紀最尖端的科學   如今,現代醫療不斷引進新的科學技術,有著顯著的進步和發展。然而仍有一些疾病受限於醫療水平難以治癒。離子醫學的出現,對一些慢性疾病諸如糖尿病、腫瘤、心臟病、類風溼等代謝、免疫類疾病的治療有了新的進展。
  • 半月談|腦科學專業:我的未來不是夢
    半月談記者 朱涵 張璇腦科學是科學探知自然界現象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被譽為「科學皇冠上的明珠」。2019年底,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並籌備在國內率先創設腦科學專業、開展本科生教育。為什麼要專門設立腦科學學院和本科專業?這個專業要培養什麼樣的人?腦科學的發展又將給未來的科學研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浙大開設國內首個「腦科學」學院 未來還要助力人工智慧
    據浙江大學官方微信介紹,由於此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所以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被認為是全國首個在本科階段就對腦科學及腦醫學進行研究的學院,初期規劃擬設神經科學和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CPA年會上公布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王雪芹,孫洪強,陸林2020年11月21日,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承辦的精神醫學倫理審查標準學術專題會在山東濟南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第十六屆年會上成功舉辦。陸林院士首先回顧了精神醫學倫理發展的歷程,從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PA)發布的《夏威夷宣言》和《馬德裡宣言》-規範了精神科醫生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的行為,到2013年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強調了精神障礙患者的自主權,強調了保障精神障礙受試者權益對精神醫學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 「醫教整合」 AI智能兒保開啟腦科學新時代
    據悉,由教育部腦科學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新世紀醫療集團聯合主辦,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國際部)、成都新世紀大悅城門診部、成都雲禧閣母嬰護理中心承辦的「AI智能兒保啟動儀式暨兒童優發展測評與促進學術交流會」於6月2日在蓉城開幕。
  • 孫洪強:PSG(多導睡眠監測)在精神科的應用
    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CSP2018)於2018年9月27-29日在瀋陽成功舉辦。
  • 國內首個「腦科學」專業浙大怎麼建? 院士專家來上課
    ,擬設神經科學和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這是國內高校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此外,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的師資中,還集中了李曉明、胡海嵐、斯科、周煜東等一批優秀中青年腦科學家,其中不乏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獲得者。腦科學、腦醫學並舉,面向臨床需求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的本科生教育計劃設立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方向。
  • 國內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浙大怎麼建? 院士專家為本科生上課
    浙江大學近日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擬設神經科學和神經精神醫學兩個本科方向,這是國內高校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腦科學研究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戰略重點。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國外高校均開展了神經科學的本科專業。中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如何打造?
  • 腦電生物反饋,調節焦慮抑鬱,奏響大腦的交響曲
    、廣東省工人醫院精神科、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神內一科、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睡眠康復科......無論是國內權威的精神專科醫院,還是縣城內的精神衛生診所,國內已經有近千家醫院和機構認可生物反饋技術,生物反饋治療儀也逐漸成為精神和心理疾病治療必不可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