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波粒二象性說到股市的投融二象性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物理學曾出現過一場關於光的爭論。17世紀中葉,義大利數學家格裡馬蒂讓一束光從兩個小孔中穿過射入暗室,他隨之發現投影的邊緣有類似於水波紋的現象,於是提出光是一種能量波,英國物理學家胡克發展了這一學說,但其後牛頓通過一套嚴密的實驗體系和邏輯推演,又提出了光的微粒說。關於光是波還是粒的爭論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直到愛因斯坦綜合量子力學與麥克斯韋電磁學理論,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其實,資本市場也具有類似於光那樣的波粒二象性,或者叫投融二象性:資本市場既是服務企業發展的融資市場,又是解決社會財富運用的投資市場,股票對上市企業來說意味著責任和義務,而對投資者來說則意味著財富和權利。

股市的投融二象性,意味著不能光強調融資的一面,而應實現融資與投資的平衡發展。當融資成為股市存在最大價值時,很自然會在發行上市環節形成一種傾向,就是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的平衡會偏向前者。因為能上市融資意味著獲得更多資源,能有更大機會跨越式發展,而政策需要平衡區域間的發展、需要引導產業的,所以股票發行機制就很難完全市場化。而股市還有的另一面:成為國民財富的蓄水池。通過平衡股市的投融二象性,讓股市真正具備財富承載的能力,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場生態。反過來,這也會提升資本市場整體的融資能力。所謂直向曲中求,大概也是這個意思,邏輯在於三個關於財富的常識。

其一,財富要基於真實。假貨肯定不是財富,在股市上造假主要是信息披露造假,股票要成為國人信任的財富符號,就得把恪守上市企業信息披露真實性放在首位。由監管機構對上市發行企業進行實質審核,對投資者而言,很自然會視作監管機構相應承擔了背書和擔保責任,然而監管機構事實上並沒有力量去判斷數千家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這個工作量和需要的專業知識超出任何部門的負荷。所以,要杜絕造假現象,實行註冊制是個大方向。註冊制,就是體現公開管理的原則,要求發行證券的公司提供關於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說明書為核心。這實質上是一種發行公司的財務公開制度,主張事後控制。

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就須建立以詢價制(Book Building)為中心的市場化股票發行與承銷制度。股票發行成功與否是由市場決定,而不是取決於審批。無疑,如果監管機構一直需要對「給誰融資,在什麼時候融資」負責的話,信息真實性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因此,監管機構的職責是成為規則制定者和依據規則懲戒市場不端行為的裁判者。監管機構退出了對上市企業真實性的隱性擔保,市場就有了發揮作用的空間。一方面,市場中介機構沒了搭監管部門順風車的機會,歸位盡責的動力和壓力會大增;另一方面,為增加對信息造假者的震懾力,還可以引入個股做空機制之類的制度。在美國股市,渾水之類的機構很多,只要制度設計得當,避免惡意謠言做空,個股做空機制就會是信息造假者的天敵。

其二,財富要價值公允。股票的價值公允性主要指股價合理。在信息披露完整真實的前提下,市價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和成長前景,用金融學術語說,就是市場有效。只是,如果市場參與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群體對上市公司披露的各類信息解讀能力不足,對行業前景的判斷能力不足,對宏觀經濟的理解能力不足,羊群效應就會非常顯著。這樣的市場結構不可能形成市場的有效性,也就很難做到合理公允的定價。價格博弈力量的不對等,還會催生各種形式的主力坐莊現象,以博取價差為目的的投機性交易會很多,換手率很高,定價偏差會很大,這樣的股市擔負不起財富載體的重擔。所以,要獲得股票的價值公允,需從制度層面優化股市參與者的結構,通過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在資金、知識、經驗等各方面逐漸抬高直接入市的門檻,引導散戶資金通過機構間接入市。此外,還要設法優化基金等各類資產管理機構的市場評價機制,盡力減少資管機構的短期業績衝動,降低市場過高的換手率,增加股市的內源穩定性。

其三,財富要風險可控。誰都明白,風險太大的東西不僅很難作為財富載體,反而還會成為投機炒作的標的。價格波動是股市主要風險之一,尤其是尾部風險發生時的極端價格波動。

在歐美市場,各種長線資產管理機構大都是藉助金融衍生品來調節風險暴露,而不是通過直接在股票現貨市場調倉來規避下跌風險。這要求金融期貨期權市場有較高的發展程度,有較為豐富的股指期權和個股期權等股權類衍生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在為股市加裝一把降落傘,形成一個提升股市的財富承載能力重要的支撐點。

當股市真正做到信息真實、價格公允、風險可控時,一方面,股票作為資產配置標的的需求增加,帶動長線資金入市,提升交易所市場的融資能力;另一方面,交易所市場的價格發現真實有效,場外市場服務企業股權融資的能力也會顯著增強。由此,股市的投融二象性就能有機融合,魚與熊掌就能兼得。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光的波粒二象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光的波粒二象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幹涉、衍射和偏振表明光是一種波;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又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表明光是一種粒子;因此現代物理學認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什麼是波粒二象性?
    本次內容來自系列視頻課程「一說萬物:現代物理學百年漫談」第二講:現代物理學之光2.4 什麼是波粒二象性?在《一說萬物:現代物理學百年漫談》中,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王一老師將給大家分享這些既深刻又有趣的新想法、新觀念。每期一個話題、一個概念,講述精巧、富有啟發性。來一起感受思考的樂趣吧!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定程度上是波,一定程度上是粒子。你可能對這個答案非常不滿意,但其實這就是答案!
  • 光究竟是什麼?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
    光究竟是什麼?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眾所周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說,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但在歷史上,光的粒子說和波動說曾經長期爭執不休。1637年,笛卡爾在他的《方法論》的附錄《折光學》中提出了兩個假說:一是光是類似於微粒的一種物質;二是光是一種以以太為媒質的壓力。這兩個假說實際上就是粒子說和波動說。
  • 五分鐘量子力學、(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今天小編帶著各位小夥伴一起來學習一下五分鐘量子力學的第二章光的波粒二象性。我們今天不去探討波粒二象性帶來的哲學問題,這玩意一旦談起來不光是沒頭沒腦,更重要的是科學和神學各說各話無法得出爭論的結果,以後我會在專門的文章裡來跟大家探討。
  • 波粒二象性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典型例題】在驗證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光子一個一個地通過單縫,如果時間足夠長,底片上會出現衍射圖樣B.單個光子通過單縫後,底片上會出現完整的衍射圖樣C.光子通過單縫的運動路線像水波一樣起伏D.單個光子通過單縫後打在底片的情況呈現出隨機性,大量光子通過單縫後打在底片上的情況呈現出規律性
  • 《自然數波粒二象性與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論文4泛存
    二、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一)、非生命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物理上很長時間一直對光的存在狀態,是粒子還是波的形態,發生著爭論。持粒子態證據是光的反射,符合彈性小球碰撞規律;持波的形態證據是,光能夠發生幹涉。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微觀粒子波粒二象性的本質
    光能源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1924 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之後, 科學家為驗證波粒二象性, 通過光的幹涉、 衍射、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以及湯姆孫的電子通過金的多晶薄膜的衍射和約恩遜的電子通過夾縫的衍射等實驗,證實光和電子存在波粒二象性。
  • 生命的波粒二象性——生與死
    1924年,法國理論物理學家,波動力學的創始人,物質波理論的創立者,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羅意提出了「物質波」假說,認為和光一樣,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人是物質構成的,那麼人是否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呢?
  • 光的波粒二象性
    關於光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逆到科學最初萌芽的時候。艾薩克 •牛頓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論,而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的電磁學理論認為光是一種波。到了1905年,爭論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愛因斯坦提出光是由稱為「光子」的粒子組成,藉此解釋了光電效應,他也因些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遲到的科普: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之前講光速的測量的時候冷言曾經講到過光的波動性與光的粒子性,也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這個概念。那個時候主要講的是光速的測量關於光的波粒二象性沒有具體講,所以今天具體講一下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怎麼一回事?光的波粒二象性簡單的講就是:光具有波的特性又有粒子的特性。光的波特性主要是從光的幹涉和衍射上反映的。
  • 波粒二象性——物質其實是矛盾體
    例如,光、電子、原子之類物質,我們喜歡將他們想像成粒子形狀的東西。雖然人類的大腦雖然具有抽象能力,但要描述或理解事物,必須得藉助日常經驗到的物體形象。在宏觀世界,事物要麼表現為粒子的形態,要麼表現為波的形態,不可能表現出既是粒子又是波的形態。就像一個物體,不可能既是圓形又是方形。但在微觀世界,兩種看起相互矛盾的東西,卻可以同時呈現在一起。
  • 用陰陽的概念來理解波粒二象性
    我們遇到了一類新的困難,這種困難迫使我們要藉助兩種互相矛盾的的觀點來描述現實,兩種觀點單獨是無法完全解釋光的現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人們開始意識到光波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雙重性質。
  • 靈、氣、勢,參悟生命的「波粒二象性」
    然就算真摸到了交融處,也通通只看到了一半。如果覺得波粒二象性難解,那就回到自己的精神——人的精神,其實就是波粒二象性的絕佳典範——我們的那些起心動念作意,通通是以「念頭」以及念頭的鋪展和連續來呈現的,念頭是什麼?正是「粒子」,一顆顆不正像粒子一樣麼?那麼什麼是「波」?便是我們那些覺受——它們的狀態,不正是像波一樣嗎?
  • 科學家首次拍到光的波粒二象性 裙子是什麼顏色不受此影響
    科學家首次拍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有圖有真相。不過,裙子是藍黑色還是白金色當然不受此影響! 學過高中物理的讀者可能都知道,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光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性,但我們看到的要麼是波,要麼是粒子。電子顯微鏡就利用了波粒二象性來顯示樣品的結構,電子的波長很短,可以用來觀察更小的樣品。
  • 波粒二象性的諾獎史:光的粒子性要多久才被認可?
    原創: Gösta Ekspong 返樸點擊上方藍字「返樸」關注我們,查看更多歷史文章波粒二象性可謂是物理學中最為奇特的現象之一。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牛頓和惠更斯很早就對此提出了各自的理論。
  • 科學家首次「看」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長久以來,人們都知道光既可以表現出粒子的形式,也可以呈現波動的特徵,這取決於光子實驗測定時的方法,但在此之前,光還從未同時表現出這兩種狀態。關於光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科學最初萌芽的時候。艾薩克·牛頓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論,而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的電磁學理論認為光是一種波。到了1905年,爭論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 最新研究發現:所有物質在量子水平上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榮格(Thomas Jung)證明了光子-最小的光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隨後,榮格的著名實驗中使光的粒子穿過具有兩個狹縫的障礙物,然後在障礙物後面的牆上形成了幹涉圖像-這種圖像是有波的特點,當它們大量地穿過相同的兩個狹縫時。
  • 藍黑裙子解密:不受波粒二象性影響
    科學家首次拍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有圖有真相。不過,裙子是藍黑色還是白金色當然不受此影響!  學過高中物理的讀者可能都知道,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光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性,但我們看到的要麼是波,要麼是粒子。電子顯微鏡就利用了波粒二象性來顯示樣品的結構,電子的波長很短,可以用來觀察更小的樣品。
  • 《自然數的波粒二象性與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論文5精神
    這裡主要論述文學領域的波粒二象性。文字可以看成,從語言中直接繼承了波粒二象性,文字在以後發展中,又豐富了語言的發展。中國文學中唐詩,具有詩歌頂峰的標誌,學習漢語言是無法繞開的,談中國文學是必談的,生活中不僅引用廣泛,歷來擁有眾多學習和研習者,都為唐詩魅力所折服。唐詩正是它具有極致的波粒二象性,才成為歷來被推崇的文學典範。
  • 清華大學在實驗中證明了宏觀物體的波粒二象性
    清華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首次觀察到了液態金屬流體宏觀體系中的波粒二象性,為藉助金屬流體行為認識量子世界乃至更多物理體系開啟了一條全新的途徑。2005年法國科學家伊夫·庫代(Yves Couder)的團隊用矽油實現了波粒二象性的實體化,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導航波理論以及量子世界本質的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