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龍級第11艘凰龍號)
早在2014年的時候,日本防衛省就修改了所謂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在整個右翼思潮泛濫的情況之下,日本一方面想要推動自衛隊變成國防軍的計劃,另一方面也想要憑藉自己的軍工實力為自己的武器正名。不過到了現在已經整整六年過去了,日本還是什麼都沒有賣出去。他們一直想要向澳大利亞出售目前海自的主力潛艇"蒼龍"級,不過一直沒能成功。澳大利亞表面上宣稱他們是因為"重視本國軍工產業",才放棄了採購"蒼龍"級,然而一轉眼就花355億美元購買了法國的12艘短鰭梭魚級潛艇,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看不上日本貨罷了。
(蒼龍級潛艇)
不過日本倒還沒有氣急敗壞,美國媒體卻率先站出來為他們做主了。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最新報導,軍事專家凱萊布·拉森把蒼龍級潛艇一頓狂吹。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節點吹"蒼龍"級這種國際軍火市場的棄兒,與新冠疫情下日本自衛隊緊張的財政狀況不無關係。本月月底的時候,日本防衛省甚至要拍賣一些過時破爛武器上的零件來"湊夠一架買F-35戰鬥機的錢",足見其經費的窘迫程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為了省錢,甚至不惜得罪大哥,把"陸基宙斯盾"的部署計劃都停了。
(蒼龍級潛艇)
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的第一艘是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負責建造的,2005年3月動工,2009年3月服役,這款常規動力潛艇的建造計劃一共有12艘,目前已經有11艘正在服役。其水上排水量為2900噸,潛航排水量達到了4200噸,屬於世界範圍內常規動力潛艇領域的"大傢伙"。該潛艇還是少有的極限潛深能達到700米的常規潛艇(設計要求才500米)。
(蒼龍級潛艇獨特的X型尾翼)
在動力方面,蒼龍級潛艇裝備了兩臺川崎12V25/25SB和4臺4V-275R MkIII型斯特林發動機,最大水下航速為20.5節。擁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一次性可以攜帶30枚魚雷(管內裝填六枚,艦內可攜帶24枚,使用的是日本自行生產的89式魚雷,或者是美制MK-37魚雷),也具備發射魚叉反艦飛彈的能力。不過最讓外界關注的並不是該潛艇的動力以及武器攜帶能力,而是能夠大幅增加其水下持續航行的時間的鋰離子電池以及大幅度提高其安靜性的AIP推進技術(鋰電池從其第11艘"凰龍"號開始配備)。
(蒼龍級潛艇)
首先鋰離子電池相比於傳統的鉛酸蓄電池擁有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大的特點,而且鋰離子電池充電速度快。要知道常規潛艇如果想給電池充電的話,必須要浮上水面,這段時間對於常規潛艇來說是最危險的,因此需要將其儘可能縮短。除此之外,蒼龍級潛艇使用的鋰離子電池使得其水下的持續航行時間可以達到兩個星期左右。另外就是"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AIP),相比於傳統的柴油發動機,斯特林發動機的動力更足,但噪音更小,目前幾乎成為了世界各國海軍先進常規動力潛艇的標配。
(蒼龍級第12艘"登龍"號下水)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蒼龍級潛艇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存在固有劣勢。法國之所以能夠把短鰭梭魚推銷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裝備了可以發射對地攻擊巡航飛彈和潛射無人機的垂直發射系統,而蒼龍級潛艇只有能發射魚叉反艦飛彈的魚雷發射管。而且同樣使用日本國產鋰電池的波音787客機曾經多次發生過自燃事故,如果蒼龍級潛艇的鋰電池在水下發生類似事故的話,那麼帶來的將是滅頂之災。再者神戶鋼鐵公司造價醜聞事件同樣讓外界對於這款潛艇的結構強度產生了廣泛質疑。美國媒體幫日本人做廣告,也無法改變其存在先天缺陷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