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醫務人員(右)在印度巴特那為居民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取樣
近期,隨著一些國家重啟經濟,以美國為主的多國多地疫情出現反彈,全球確診病例快速增加,美國、巴西和印度三國疫情最為嚴重。要復工,還是要防疫,是這些國家正面臨的兩難困境。
美國:「重啟」還是「暫停」?
2020年是美國大選之年。迫於競選和就業壓力,白宮要求各州儘早復工復產。
自5月起,美國各州陸續「解封」,許多地區恢復了商場、酒吧、健身房等場所的運營。到6月初,全美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都已進入重啟經濟的某一階段。
然而,在經濟快速重啟的同時,疫情形勢也在持續惡化。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8日上午,美國確診病例已超過363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3.9萬例,依舊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專家指出,各地倉促重啟經濟,防控措施不到位,追蹤、隔離密切接觸者存在問題,疫情政治化等因素加速了疫情蔓延。美國多地官員也承認,經濟重啟確實開展得過早,相關地區防疫措施執行不到位。得州一名法官表示,「如果我們關停經濟的時間再久一些,重啟再慢一些,我們目前的經濟發展大概會更加可持續。」
面對激增的病例數,美國至少6個州已撤回部分重啟經濟計劃或再度實施新的商業限制措施,另外還有15個州已宣布暫停重啟經濟計劃。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13日表示,美國近期新增病例數大幅增加是因為美國「從未完全關閉」。抗疫不力,急於重啟經濟,疫情反彈……美國在「重啟」與「暫停」之間不斷搖擺。
巴西:「保健康」還是「保經濟」?
7日,泛美衛生組織發布報告稱,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已成為美洲大陸乃至全球疫情的新「震中」。
在4月初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破百萬時,拉美地區確診病例僅佔不到5%。7月初,全球確診病例突破1200萬例,拉美地區病例佔比升至四分之一。其中最嚴重的巴西目前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201萬例,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為穩住不斷下滑的經濟,一些拉美國家不得不「帶疫解封」,強行復工,這無疑加劇了醫療資源緊張現象,導致疫情加速發展。巴西貝洛奧裡藏特市5月25日開始恢復商業活動,當時公立醫療系統中重症病床佔有率僅為40%,但一個月後卻超過了80%,這正是措施不力、強行復工帶來的後果。
巴西流行病學家保羅·梅內塞斯認為,目前巴西疫情正從大城市向小城鎮蔓延,各地衛生系統水平差異較大,而經濟活動的重啟,勢必增加人員聚集和直接接觸,這將有可能導致部分地方衛生系統崩潰。
一邊是仍在肆虐的疫情,另一邊是危機重重的經濟。「保健康」還是「保經濟」,拉美國家面臨著兩難處境。
印度:「放鬆」還是「封鎖」?
同樣面臨困境的,還有人口大國印度。
印度衛生部1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度累計確診已超過100萬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這一累計確診病例數從7月14日突破90萬例到17日突破100萬例僅用時3天。
印度「印刷」網站5日援引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的報告稱,當前印度每100名接受病毒檢測的人中有近10人確診。6月28日至7月4日檢測陽性率為9.25%,比上一個周期裡的陽性率8.29%高出近一個百分點。這既說明疫情蔓延速度加快,社區傳播率較高,也意味著仍有大量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未被發現。
在3月開始出現感染者後,莫迪政府一度實施了全印度範圍的封鎖措施,禁止民眾在各邦之間移動。這一禁令導致大批依靠非正規工作謀生的人,如從事家政工作的臨時工、街邊小販和人力車夫喪失收入來源。印度擁有龐大的貧困人口,而禁令導致這一數字繼續增加。
面對大規模人口失業可能帶來的社會危機,雖然眼下感染者增長的速度尚未回落,印度還是在6月宣布重啟經濟。結果導致新德裡首都圈等人口稠密的地區確診病例激增,且這一勢頭正在向全國蔓延。
疫情反彈後,印度開始重新封鎖。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政府12日決定將在每周五晚到次周周一早實行周末常態化封鎖,另有一些地方陸續宣布進行短期封鎖,以應對疫情蔓延。
目前,印度仍未達到疫情頂峰,而可能出現的暴髮式傳播,無疑給放鬆管控的印度敲響了警鐘。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近日表示,太多的國家在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他警告說,如果各國不遵守嚴格的衛生防疫措施,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疫情將進一步惡化。
疫情形勢嚴峻,經濟遭受重創,抗疫復工「兩頭難」。面對兩難困境,如何在防控疫情和重啟經濟之間找到平衡,將成為未來「破局」的關鍵。
數字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
首次100小時內破百萬
路透社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17日超過1400萬例;當天還創下另一項紀錄,即全球在不到100小時內新增100萬確診病例。
自年初報告發現新冠確診病例以來,全球花了3個月時間達到100萬例累計確診病例。根據路透社統計,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從7月13日的1300萬例到17日的1400萬例,僅用了4天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數量眼下相當於每年全球流感重症病例數量的3倍。路透社說,全球有59萬人在大約7個月內死於新冠病毒感染,與每年全球報告死於流感的人數範圍上限相當。
路透社的新冠統計數據與世界衛生組織存在差異。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7日10時(北京時間17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24小時新增237743例,達到13616593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682例,達到585727例。
衛生專家說,一些欠發達國家的檢測能力有限,因此確診和死亡數據只能反映這些國家疫情的部分情況。 文並圖/新華社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